2008年双年展海报
1996年上海美术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经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批准,于1996年3月18日—4月7日举办了 96上海(美术)双年展,首届双年展由上海市文化局、上海美术馆主办。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旨在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多元并存、异彩纷呈的局面,内容以油画这一外来艺术样式在中国的发展为重点,包括具象、表现、抽象以及装置艺术等多种风格,参展艺术家共29名,展出作品共160件。
1998年上海美术双年展 98上海(美术)双年展由上海美术馆、梁洁华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展览于1998年10月20日-11月20日举行,展览场地为上海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 98上海(美术)双年展的主题是“融合与拓展”,展出作品共256件。作品以近年来的水墨创作为中心,展示具有悠久历史的水墨艺术的最新状态。作品按艺术风格倾向分为两部分。
2000年上海双年展
2000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海上·上海”。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67位艺术家带来了包括油画、国画、版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录像艺术、媒体艺术和建筑等各种艺术样式的300余件作品。
本届双年展首次由中外策划人组成策划小组,由策划小组推荐的外国艺术家是90年代在国际艺术界很活跃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来自欧洲、美洲、澳洲、非洲、亚洲,代表了当代国际艺术潮流,并对当代文化问题有着积极的态度和敏锐的把握。策划小组推荐的中国艺术家大部分是当代中国美术界的代表人物,他们凭借着各自的影响力成为中国艺术的新锐。其间还举办了“‘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的主题研讨会。
2002年上海双年展
2002上海双年展由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主办。本届双年展主题为“都市营造”,它由“都市营造”主题展、“都市营造”国际学生展回顾展和“上海百年百座历史建筑图片展”三个部分组成。本届双年展意在对迅速推进的都市化进程,以空前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中国面貌的新型城市建筑所导致的原有文化格局和生活形态的急剧变化进行探讨。以建设性的态度审视这一现实,思考乡村与都市、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等当代全球文化发展的新课题,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4年上海双年展
2004年(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于2004年9月28日--11月28日举行。本届双年展的学术主题为“影像生存”(英文为Techniques of the Visible),它致力于探讨可视世界的制像技术,呈现影像的历史及其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影响,致力于在人文关怀中思考技术的发展,在技术发展中建立人文的关怀。本届双年展将围绕着“影像生存”这一主题,以上海美术馆为核心,将在上海市区设置若干系列展示,建立起一个彼此投射、多重现场的展览系列,使上海双年展更加体贴公众,进一步发挥文化窗口的职能。
1996—2014上海双年展足迹
双年展,时髦或者迷失
9月28日到11月25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2004上海双年展”以“影像生存”为主题,让120余位中外艺术家利用各种新技术展示他们千奇百怪的念头。这多少让艺术变得有些时髦和离奇了。套用了“影像”的概念,使这些事物以艺术的名义出场比以往所有展览都“名正言顺”,而能不能接受,能不能理解,观众们可就见仁见智了。
【关键词:“影像生存”】
“影像”是一种当代艺术,丰富的媒体技术正在塑造着人们日常视觉积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影像生存”已成为当代都市人群的一种日常状态。在此,“影像生存”就是一种“多模态生存”,既指向人们依托于影像而生存的当代状态,又激发人们对多种传统影像生存之道的深入思考。对于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如是说。
艺术家们在这里展示各自关于“影像”的奇思妙想。比如沿着美术馆主楼外墙,有数十个电视机像梯子一样从地上升至楼顶,每个电视屏幕上,都有一人像在表现攀爬,整体看上去,就像一个人在艰难地攀向美术馆的楼顶;美术馆的大钟的指针每天都在飞速运转;无数巨大的“新上海人”相片陈列在馆外的高处。
双年展上,我们可以看到浙江艺术家的身影,他们是张培力、陈海燕、陈晓云、耿建翌和邱志杰。他们都出自中国美术学院,这样的分量与北京、上海都有得一比。其中邱志杰还把“三潭印月”也搬到了双年展上。“三潭印月”原本是特定时间出现的自然奇观,邱志杰则把“三潭”在水中的倒影做成模型,把虚幻的倒影转换为现实,而这个模型又是对中国登月着陆器的外观设计,“三潭印月”的古典诗意变成了人类对空间争夺的暗喻。
《北京青年报》的编辑王友身以艺术家的身份参加了双年展,用他的摄影环境装置《暗房》来阐释“影像生存”也许最为得当——在一间昏暗的展厅里,王友身还原了暗房的现场,观众们可以进去参观,还可以当场冲洗照片,成为《暗房》的一部分。此外,观众们冲洗所留下的照片又成为影像的延伸,刚好成为双年展每一天的“影像生存”。
【关键词:“本土艺术”】
1998年的上海双年展,以“水墨画”为主题,那也许是离本土艺术最近的一次。然后从2000年的“海纳百川”、2002年的“都市营造”到现在的“影像生存”,上海双年展离传统越来越遥远。所以在本届双年展上,我一直在寻找真正被关注的民族文化艺术。放在主入口的那件“长征工程——延川剪纸大普查”果然是吸引人的,因为不管怎么说它开了“土艺术进入时尚艺术大展”的先例。
把民间剪纸也纳入进来,许江说这是因为传统的剪纸也是构成艺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符合“影像”这个核心概念。但如果接着看,想必会有失望——我想,既然剪纸可以列入主题,其他本土的架上艺术也是可以出现的吧,但最后,只有一组北京艺术家丘挺的水墨画作品《月影》静静地摆着,另外就是很少的几幅油画。
“要追问的是,在这个媒体时代,在这个图像增值和贬值的文化境遇中,什么是可见的,什么又是不可见的?”策展小组的表述使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次展览的现实意义是否真有那么大。这个为期两个月的展览可能只是学者、艺术家、摄影师也许还有赞助商的派对,真正吸引普通人的却不可能是这华丽的话题,因为他们并不能运用自己在传统教育中形成的艺术修养去“审美”,而那些充满想像力的装置、录像、模型、互动式媒体倒是吸引人的,但这是“因为有趣,可以把玩”。
事实上,要在这里想看到最本土的艺术,可能还得跑到美术馆四楼的放映厅内,这里的“影片展播”单元会放映贾樟柯、王小帅、刘冰鉴、李扬等国内新生代导演的实验影片,他们的镜头对准了最平民化的东西。尽管从本质上说,“此艺术已非彼艺术”了。
【关键词:“国际化”】
120多位参展艺术家,有1/3来自美国、墨西哥、阿根廷等30多个国家。他们多是活跃在当代国际艺坛的艺术家和摄影师,按照策展人之一郑晴天的说法,“这绝对是一次国际性艺术展”,而国际性,正是上海方面所强调的。
上海毫不掩饰自己要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野心,它已成为中国内地的经济、金融中心和亚洲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城市。它也渴望在文化上超过北京,成长为可以和纽约、巴黎并论的世界级城市。所以,即使社会对前卫艺术还有所非议,上海官方却已率先支持举办了四届上海双年展,今年,上海请来洛柿田这样的大腕级人物担任海外主策展人,并在宣传和展览中一再强调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身份。
上海延安路和南京西路的夹缝间,这里曾是上海的跑马场,这里就是旧日有名的洋泾浜。昔日跑马总会(上海人称“跑马厅”)就是如今上海美术馆的所在地。门前飞驰的汽车,一路延伸的高楼大厦,眼前似乎就是中国这100年“影像生存”的缩影,一切正如一位批评家对上海双年展的评价:这是一个“有点前卫、有点洋性、有点当代、有点暧昧的大杂烩”。
上海双年展一开始是一个仅仅局限于华人范围的、规模影响均不大的艺术展览,但它一下子激起了国内各地对创办艺术年展的兴趣。2000年以来,“成都双年展”、“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三年展”、“广州三年展”、“北京双年展”此起彼伏,而大部分获得当地政府支持的艺术年展,都希望与“国际接轨”。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上海双年展是成功的。至少,它已经办到了第五届,至少它和“光州双年展”、“东京双年展”一样有名。但是,是不是应该探讨一下,作为中国当今最优秀的双年展之一,上海双年展能够给中国的当代艺术带来什么?它能否真正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的平台?双年展的出口处,是一个婚纱摄影棚。双年展在进行,而这里也依旧在开工,灯光、婚纱、摄影机、美丽的新娘……这刚好也是一种“影像生存”。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