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1980年代的《中国美术报》(已停刊)、1990年代艾未未编的《黑皮书》、温普林编的《中国行动》。这些“行为艺术”的摄影图片,成为中国“行为艺术”发展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行为艺术”摄影作品的存在,很难想象“行为艺术”能够如此广泛、持久地传播开来。
“中国行为艺术摄影”大致可以分为2类:艺术家作为个人艺术作品传播的记录影像和后期发展起来的专门为摄影呈现进行的行为摆拍作品。除了艺术家的“行为艺术”作品以本人设计的摄影方式记录呈现以外,存在着大量纪实性的“行为艺术摄影”作品。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要属1980年代摄影家王文澜、刘涛等拍摄的“观念21”小组和1990年代中期艺术家荣荣、邢丹文、艾未未、摄影家曾璜对“北京东村”行为艺术表演的摄影记录。这些“行为艺术摄影”的纪实性作品,都包含了行为艺术家的独特作品创意在其中。前者与后者的不同,在于后者在记录“行为艺术”的同时还包含了摄影家个人对影像的处理,如取景、抓拍以及对镜头技术和语言的把握和创意。
由于“行为艺术”是表演性艺术中最不程式化、最没有固定表演技巧和固观演方式的艺术(相对于其他基于时间性的舞台化或剧场化的艺术而言,如戏剧、舞蹈、戏曲、歌剧等),因此相对于其他表演性艺术更适合以摄影的方式呈现。往往一个独幅的“行为艺术摄影”作品,会带给人们与“行为艺术”表演作品本身同样有力的冲击力。
中国行为艺术家在特殊的国情下,还创造出新的摄影样式,即专门为摄影图片的视觉效果去摆拍的“行为摄影Performance Photography”。这方面的肇始者应该是“北京东村”的艺术家们,如马六明、苍鑫、荣荣等,他们在之后的艺术创作中都以摄影的呈现作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行为艺术摄影”也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和变异产生具有活力的新艺术方式。当然任何不同艺术手段都可以嫁接出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艺术形式首先提供的是一种新的艺术价值的可能。艺术的文化功能在于影响与交流,过分强调艺术技术间的嫁接,就有可能使艺术变成一门以技术的新奇和专业取胜的“职业游戏”。“行为艺术摄影”一方面作为一种跨领域的艺术方式,提示了新的摄影方式。另一方面也承载了“行为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使命,使这一艺术得以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当代文化建设。因此,“行为艺术摄影”在当代艺术实践和艺术发展历史的双重领域确立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最后,感谢艺术家们以其杰出的艺术才华通过展览和图录使公众有机会领略中国“行为艺术摄影”的独特风貌,感谢摄影学者曾璜、鲍昆为展览文章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感谢“映艺术中心”的各位工作人员和华辰拍卖公司及影像部经理李欣对展览的参与和支持。
2007年4月5日于北京
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