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AUTUMN
秋季刊
撰文/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 (Christopher Phillips )
图片/中国美术馆、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家本人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不断发生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动荡,损毁了无数原版照片。摄影术诞生在欧洲,并很快传到了中国,而中国摄影人精心地将其转化为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视觉遗产。他们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表现了几十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革,如快速的城市化、蓬勃发展的经济以及充满活力的新消费文化。同时,当代摄影也展示了数字革命所带来的新的影像制作形式。
01
摄影术于1839年在法国和英国同时被发明,于1842年随着鸦片战争传入中国。“南京条约”结束了这场冲突,并迫使中国开放了多个对外贸易的口岸,欧洲国家迅速在上海和香港等沿海城市建立了租界。
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国最早的照相馆出现在租界里。这些由西方人创办和经营的照相馆主要拍摄肖像,同时摄制可在欧美销售的商业照片,如城市、风景、建筑和人物。虽然此时的拍摄过程缓慢,技术难以掌握,结果不可预测,但在外国人经营的照相馆帮工的中国人很快地掌握了摄影技术。到了19世纪50年代末,香港的赖阿芳等有才华的中国摄影师开办照相馆,经营着兴旺的肖像照生意。
▲ 阿芳(华芳照相馆)《广州街景》 蛋白照片 20×26cm 1870
1856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人获取了无需签证即可在中国自由旅行的权力。在香港开设照相馆的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利用这个机会,携带着大画幅相机、冲洗药品和制作底片的大尺寸玻璃板,穿越了内陆多个省市,行程超过了6500公里。他于1873年至1874年在英国出版的四卷巨著《中国及其人民的画册》,其中包括200多幅他所拍摄的不同地区及人物的照片。
▲ 巴黎博涛照相馆《福建茶女》 蛋白照片 6×10cm 1867
由于清政府试图尽可能地减缓西方文化的入侵,摄影的实践主要还局限于中国沿海城市。商业照相馆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在北京。难以想象的是直到1911年清朝解体前不久,摄影才得到皇室的认可,并经常用来拍摄慈禧太后的宫廷活动。
▲ 洛伦佐·费斯勒《中国戏曲》 蛋白照片 21×27cm 1870
02
中华民国(1911-1949)期间,中国兴起了第一批艺术摄影团体。摄影在20世纪初发生着巨变,照片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图书和报刊上,摄影技术的简化让摄影者大量增加,世界各地都涌现出许多小众化、精英化的艺术摄影团体。
▲ 金石生《剪影》 银盐纸基 22.5×30cm 1934
“五四运动”之后,艺术摄影团体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大城市。陈万里和黄振玉于1919年在北京创立了“光社”,组织了社员作品展,并由刘半农主编出版了“光社”年鉴;上海市第一个艺术摄影团体“中国摄影协会”成立于1927年;陈传林、聂光地和卢施福于1930年成立的上海第二个摄影团体——黑白影社,后来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艺术摄影社团。他们参加了欧美的国际艺术摄影展,并出版杂志向中国人介绍国外著名摄影家和作品。
▲ 骆伯年《汲瓮》银盐纸基(艺术微喷复制) 29.5×20cm 1930-1940
不少上海“黑白影社”的成员从事类似广告设计这样的新行业。如郎静山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摄影艺术家之一,他运用复杂的摄影蒙太奇技术,成功地重新诠释了中国水墨画的经典主题,并运用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暗示了作品中的空间关系。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治和社会地位的进化中, 不少有前途的年轻摄影师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在上海艺术学院学习绘画的吴印咸,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以开设照相馆为生,在他早期的职业生涯中,他创造的柔焦绘画风格得到了国际摄影界的追捧。1937年日本军队对上海发动袭击后,他加入了左翼,在应邀前往延安拍摄后,留在了延安并成为红色摄影的奠基人之一。他对摄影美学的深刻理解,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建立战时现实主义摄影和电影的独特的视觉语言做出了贡献。
▲ 徐德先《双影》 银盐纸基 24×18cm 1930
03
20 世纪中国摄影史上最重要的脉络之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的纪实性摄影。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危机中,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摄影在动员民众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沙飞,他是“黑白影社”的成员,1937年北上加入八路军成为战地摄影师。沙飞本身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也是一位高效的精力充沛的组织者,他和助手石少华开设了培训项目,帮助年轻一代的红色摄影师拍摄充满情感的、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他们还创办了《晋察冀画报》,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活动,也举办旨在唤起民众爱国情怀的摄影展。沙飞和工作在其他红色根据地的摄影人一道,不仅创造出独特的红色摄影体系,还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摄影人传承了“革命现实主义”摄影风格。
▲ 郎静山《晓风残月》 1945 中国美术馆藏
这类摄影在20世纪50年代很好地记录了新中国在住房、教育、公共卫生、农业和工业等领域的成就。这些影像由石少华领导下的新华社摄影部向国内外发稿,并定期出版在《人民画报》等报刊上。
▲ 陈复礼《搏斗》 艺术微喷 57×42cm 1967
到了1960年代,“革命现实主义”摄影被“革命浪漫主义”摄影所取代,出现了越来越多为保持公众理想而设置的具有戏剧性效果的摆拍照片。然而,中国的纪实性摄影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1976年至改革开放之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新的摄影组织“四月影会”成立,并在1981年自行解散之前,举办了三次影响巨大的题为“自然·社会·人”的展览。
▲ 魏德忠《凌空除险》 艺术微喷 61×51cm 1960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多地都出现了类似“四五影会”的摄影团体,如1979年在广州成立的“人人影会”,其成员包括具有影响力的纪实摄影师安哥。
西安的陕西群体成立于1980年代初,他们主张用“人本主义”看待中国的现实社会,让摄影人关注其独特的历史和环境所造就的个体。
1980至1990年代,纪实摄影在中国的繁荣,让摄影师开始重视长期项目的拍摄,坚持拍摄者的个人参与性,并极力避免主题先行,比如侯登科拍摄的“麦客”、张新民拍摄的珠三角外来务工人员、徐勇拍摄的90年代被拆除前的北京胡同、姜健在农村家中中堂拍摄的具有认同感的“主人”肖像和吕楠极具情感渗透力的“精神病院”的作品。
▲ 徐勇《前井胡同》 1989
04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出现了当代影像艺术。这一时期,许多接受过架上、版画或雕塑学院教育的中国年轻实验艺术家,开始利用摄影作为他们艺术实践的媒介。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摄影人开始将自己的作品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尤其在世纪之交,艺术家和摄影师的作品往往反映着席卷全国的惊人的社会和经济变化,不仅是城市场景的变化,也包括重要的社会关系和日常生活的变化。
▲张大力《拆 - 平安大道》 手工银盐相纸 100×150cm 1999
优秀的中国当代影像艺术作品,同时具有严谨的观念、想象的力度和视觉形式的创新,如宋冬创作的让人刮目相看的行为艺术的摄影文献;张大力反映中国城市空间不断发生的拆迁和新建筑物交织的影像;缪晓春设计的穿着传统长衫的“过去对当下的访问”的访客,面对着今天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城市景象;王庆松通过模仿中国历史名画的视觉构成,重新诠释自己对中国新兴的消费文化的讽喻。洪浩、海波和庄辉以自己独特的照片,诠释了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重塑了旧的群体和个人的身份认同感。
▲ 苍鑫《54-19 交流系列 II》 艺术微喷 105×95cm 1999
数字革命在短短数年内彻底地改变了世界,也理所当然地改变着摄影。然而,1990年代初提出的人们很快将生活在“后摄影时代”的预言,已经被证明是不准确的。摄影没有死亡,它被越来越多地嵌入到新的数字图像中并传播开来。
▲ 缪晓春《庆》 激光冲印柯达专业相纸 372×480cm 2004
▲ 马良《草船借箭之二》 艺术微喷 100×85cm 2005
▲ 严明《小人物 - 抽沙机上》 银盐纸基 51×61cm 2009
▲ 董文胜《端木书台》 收藏级艺术微喷 91.5×71cm 2010
▲ 蔡东东《给予》 艺术微喷 134×186cm 2010
中国新一代的摄影人成长于数字图像制作技术的环境下,发生于他们的童年时代的数字革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尽管他们在创作中仍使用传统的光化学技术,但他们明白他们是生活在一个由数字和网络主导的文化中。这是一个深刻的变化。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