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日本艺术家黑川良一制造的联觉感官体验
  • 当代嗅觉艺术
  •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系列对话︱控制论、艺术与数字文化
  • 新媒体艺术的“内在性”特征
  • 张海涛:中国独立动画发展中的问题和现状
  • 论坛︱张海涛:近未来影像艺术的媒介趋势
  • 圆桌讨论︱互联网与当代艺术
  • 讲座︱肯·里纳尔多&艾米·扬斯《机器人和生物艺术中的跨物种共生》
  • 唤醒万物——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
  • 谭力勤︱在A.I.冲击下,不可视艺术的智能拓展
  • 第三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 深圳元宇宙科技艺术展 33组全球先锋作品呈现
  • 美博物馆欲办气味展
  • 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将建立嗅觉艺术中心
  • M+呈献数码艺术先驱Beeple《人类一号》,游走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 星空实验室多媒体作品征集
  • 科技与艺术结合 展览业需要转型
  • 与袁小潆浅谈生物艺术
  • [杭州]“迷因城市:骇进现实”第一届跨媒体艺术节
  •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可触摸的全息影像
  • 新媒体艺术:交互艺术舞台剧
  • 第二届“感受力:中国媒体艺术教育论坛”
  • 漂亮的和痛苦的——关于马修·巴尼的电影
  • 服务机器人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简版)
  • 艺术小组HeHe
  • 2017电子艺术节第三日
  • “重返”首届中国·合川钓鱼城国际新媒体艺术节
  • 张海涛︱未来艺术学概论——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系列学术讲座回顾
  • 中国元宇宙峰会2021
  • 11月盘点全球新媒体艺术
  • 新媒体艺术会带来产业链吗
  • 颜晓东:新媒体艺术作品由多方参与制作
  • [台湾]人工智能改 - AI Plus 展
  • “3rd Eye”:纽约大学艺术家把相机植入头部
  • 《首届VR艺术研讨会》前言
  • 科学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出炉 癌细胞的"探戈"
  • 声音装置艺术家首获2010年度当代艺术特纳大奖
  • 首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心灵世界:作为虚拟艺术工程
  • 新媒体考古:中国当代录像艺术
  • 中国新媒体艺术大事记
  • 中瑞媒体艺术联展“延时”亮相中国美术馆
  • 施勇、石青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文化评论功能
  • 动画的未来在网络 电视动画渐衰落
  • 专访李振华:尊重新媒体艺术的精神价值
  • 宇宙之外是“元宇宙”
  • 艺术背景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艺术背景 > 一个时代的谢幕——蒋介石私人摄影师作品集

    一个时代的谢幕——蒋介石私人摄影师作品集

    2011-06-04 17:59:56 来源: 世艺网  作者:

     

     一个时代的谢幕

    1948年5月,蒋介石与居正竞选总统。这是一场没有丝毫悬念的“竞争”,经过第一轮投票,蒋介石以二千四百三十票胜出。

    国民大会唱票前,李宗仁的支持者纷纷向郭德洁女士表示关切之意。

    唱票之前,李宗仁环顾会场,神情中带着几分自信。前三轮投票,李宗仁的票数虽未过半,但都是排第一顺位。

    唱票时,来自内蒙古的国大代表也在全神贯注地等待选举揭晓。

    唱票中,孙科一路落后,神情难免几分落寞。眼见大势已去,身旁的支持者们也个个表情尴尬。

    副总统选举第四轮投票后,国民大会工作人员对票柜进行封柜。

    国民大会代表进行投票,中间穿军装者为与李宗仁同为桂系领袖的白崇禧。副总统的竞选,最终演成桂系与蒋系的对决。

    国民党国大代表投票情形。中为同时具备副总统候选人身份的于右任,不过于右任在第二轮投票后因票数落后而出局,只剩下李宗仁和孙科两人做最后的角逐。

    国民大会代表圈选后,将票投进票柜中。左为同时具有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身份的国大代表陈立夫。

    国民大会代表入场等待计票。右二为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郭女士满面笑容迎接陆续入场的支持者,似乎已经对夫君的胜出满怀信心。

    国民大会工作人员向大会报告相关会议决议以及工作情形。

    李宗仁获胜,郭德洁也站起来向大家挥手,旁边的支持者均挂满了笑容。事实上,国民党一直维系着“党内有派”的格局,国大选举则将党内派别的角逐公开化、秩序化。

    李宗仁获胜后,许多国大代表立刻趋前道贺,场面热烈

    身穿笔挺西装的何应钦在副总统选举中,虽也属意孙科,一旦结果出来,仍不失礼貌地向李宗仁道贺。何应钦乃黄埔嫡系之首,李宗仁则代表地方军系。照片中两人的“肢体语言”,透露了两人在国民党内部的实际权力与地位。 

    出席正、副总统就职大典的驻南京各国使节及其随员。 

    就职大典后,蒋介石、李宗仁偕同出席官员在总统府留下一张合影照片。(局部)

    就职大典中,在司仪的宣导下,蒋介石与出席的高级官员相互鞠躬。

    就职大典中,站在第一列的宋美龄、郭德洁、于右任、孙科等人。

     就职典礼后的酒会上,手擎酒杯的孙科(中)仍难掩败选后的不悦。右一为张群。

     第一届院士会议中,胡适博士致词,右为代院长朱家骅,朱也是当时的教育部长。

    蒋介石与李宗仁先后步入大礼堂。依礼节,李宗仁走在蒋介石身后约两步处。

    蒋介石和李宗仁出席正、副总统就职大典。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说,蒋介石要求他穿军装,使得他这个副总统看起来好像是蒋介石的侍从官。李宗仁感觉自己被蒋介石所“戏弄”,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虽有选举中的种种不悦,正式就职总统后,蒋介石第一天上班还是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正、副总统就职大典中,国民政府文武官员依序步入大礼堂。

    由于驻华使节众多,且时有更替,新任驻华大使前来总统府呈递国书者,大有纷至沓来之概。

     总统府乐队奏乐,隆重欢迎外国新任驻华大使前来呈递国书。

    北非国家新任驻华大使向蒋介石呈递国书。

    北非某国新任驻华大使前来总统府呈递国书,右为总统府礼宾科科长沈昌焕。如今,从这一角度望出去,总统府庭院的格局一如旧观,唯物是人非也。

    蒋介石在总统官邸接见美国访客。此处官邸位于南京市区东郊小红山上,因蒋氏夫妇常住在这里,1949年后被戏称为“美龄宫”

    部分中研院第一届院士在中研院大门口合影。中立穿西装者为代院长朱家骅,左二为胡适,左四为张元济,右一为汤用彤,左三为余嘉锡,右二为陈垣,右三为柳诒徵。

     

    蒋介石、宋美龄等人谒陵时,副总统李宗仁孤零零地走在后面,且无人随侍。由于蒋在副总统选举时并不属意李,在这种场合同行的僚属们则下意识地与李保持距离。官场的世态炎凉,于此显露无遗。

     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身居高位后,生活中闲情的一面。

    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谒陵结束后,走下中山陵的阶梯。蒋介石一袭马褂,手提拐杖,俨然绅士派头。与簇拥其后的正装革履、戎装束带形成鲜明对照。

    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走出中山陵主殿,卫兵立正敬礼。门前有临时的架子,表明此时的中山陵似在修缮中,使庄严的晋谒大煞风景。

    蒋介石夫妇晋谒中山陵时,随行的官员走满了中山陵的主道,中间也夹杂了不少的妇女儿童,熙熙攘攘,形同山会。

    蒋介石在官邸接见外国友人。蒋本人一向崇尚俭朴,其待客之道也不事铺张。

    蒋介石在忠烈祠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献花。此次祭祀,蒋介石并未偕夫人同来,除了以示“军政有别”之外,怕也有避自古即有的“夫人置营中,军威恐不扬”之嫌的意思吧。

    蒋介石以总统身份批阅的外交部公文。

    蒋介石在总统府与来访的外国友人握手寒暄。

    蒋介石走在中山陵旁边的国民革命烈士陵园里,许多阵亡者是多年追随他的部下。“忠烈祠”最初是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阵亡将士而建立的。

     

    宋美龄和出席招待活动的“女国代”合影。这些“女国代”并非官夫人,而是活跃在社会各界的佼佼者,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

    拿着餐盘的宋美龄热情地招待友人,似乎是人见人爱。

    宋美龄将手搭在“女国代”徐锺佩的肩头,大概说了什么逗乐的话,惹得周围笑成一团。徐锺佩是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时为《中央日报》记者,曾为该社驻伦敦首席记者,后去了台湾 

    宋美龄娴熟交际艺术,总能以轻松幽默的话语带领四周的气氛。

    宋美龄与“女国代”一个个寒暄。在社交场合,宋美龄总是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她的众多的客人,没有一个人会有自己被冷落的感觉。 

    宋美龄与同桌的年长“女国代”闲话家常,餐点采取简易自助餐式。 

    宋美龄在官邸会见西方友人,由于青少女时期在美国受过教育,宋美龄一直有着西方的生活作风。

    在招待女性国民大会代表时,宋美龄带着宽沿大草帽,这是战后美国女性的流行款式,也为这次庭院聚餐平添了几分乡野风情。选择这样一顶草帽戴在头上,很能看出宋美龄在这种场合的巧妙用心。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