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邱志杰︱如何做一个研究生(一):什么是研究

邱志杰︱如何做一个研究生(一):什么是研究

2019-07-24 13:07:58 来源: 邱志杰工作室 作者:邱志杰


在我的电脑里面长期存着一份邮件草稿,是专门用来劝人不要考研究生的。我经常把它改个名字,就发给某一个要求考研的学生。 

为什么呢?因为多年以来,我发现考研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逃避。很多要考研的人,或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或者是迷信一个著名导师那里存着武林秘籍,混在名家身边就能洗脱自己的本科学校的屌丝感。或者是对社会感到恐惧,读书上瘾,当学生当习惯了,呆在校园里面读书让他/她们感到安全。创作对他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读书的安全感。有的人研究生都毕业了在大学任教了,注意力也并没有集中在创作上,本能地觉得还需要继续读博士。有时候他们已经太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做一个大学动物,他们永远觉得自己的学习还不够,自己所处的环境还不够好,还不足于马上展开创作。
 
而我认为,我手里没有武林秘籍,我没有点石成金的魔术,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难以抑制的创作冲动,谁都帮不了他。我还认为,绝不存在一个时刻,你的学习彻底完成,然后从此你可以身怀绝世武功打出十八铜人阵到江湖上去工作。人都是摔跤才学会走路的,艺术家都是从自己的工作中学会搞艺术的。很明显,学习将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在任何一个时间点看来,你现有的学习永远都不够,你的准备永远都不够充分,环境永远都不够理想,如果你不能在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开展工作,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开始。
 
我认为只有当你在实践中沉淀了足够多的问题,并且当这些问题慢慢聚拢,汇集成一组课题,逼得你需要拿出数年时间来集中面对并加以攻克的时候,你才需要回到学院,寻求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帮助,以学院的严谨和批判精神,进行反思。没有足够的实践,就没有东西可以反思。
 
所以我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够不考研最好不要考研。直接去开展自己的艺术工作,因为你们的本科教育已经够好了。如果一定要考,最好是本科毕业五年之后才可以开始考虑。硕士毕业五年之后才可以开始考虑读博士。这样一个人本科毕业时22岁,五年之后开始读硕士,毕业时30岁。开始读博士时35岁,到了三十八九岁,勉强能写一篇靠谱的博士论文。当然,这套时间设计被如今的留校制度所否定了。现在国家规定硕士生留校不能超过28岁,博士生留校不能超过35岁。于是我只好对我的亲学生们收回了这个说法,但我心里的意思并没有改变。有些东西不是靠老师交给你的,深刻的情感和洞见是到了一定时候才会从你的体内自然而然地长出来的。这时候你才拥有足于分享和严肃地加以讨论的经验。你才有东西可以教给你的导师。
 
所以我的第一个博士生汤南南对我来说是理想的研究生。他年龄与我差不多,在来杭州就读之前,在厦门已经是一方名家,自己已经拥有不少粉丝。他是在风格已经相当成熟的情况下,遇到了瓶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不满,才来寻求帮助的。他不是来混个文凭回去评职称的。所以他三四次主动延期毕业。在杭州这七八年时间,南南等于是把自己完全打碎重塑,从一个已经熟练的小艺术家的自我中出走,重新丢在旷野里面,重新生疏和无助。到最后脱胎换骨,凤凰涅槃,隐隐呈现出大家气象。和我不同的是,南南性格低调谦和,有的人甚至会觉得他沉闷,但我觉得他非常勇敢。这种刮骨疗毒换血抽髓的大动作,不是每个人都敢去做的,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支撑一个人爆发出这种能量的,只能是超乎个人得失计较的,对工作本身的一种的尊重。
今天我要来谈谈什么是研究。而对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来说,一种研究必须能够滋养创作。因此我们也必须思考,什么是基于研究的创作。
艺术家是有各种类型的。有的艺术家宣称自己基于灵感进行创作,有的艺术家基于某些特定的资源进行创作。有些艺术家围绕着某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有的艺术家围绕着某种题材展开他的工作。
 
► 有的艺术家号称他们是凭感觉,凭灵感,凭冲动来进行创作的,他们不需要进行研究。他们这么说其实等于在宣称自己是天才。因为感觉良好、富于灵感和冲动的人就是天才嘛。但我更愿意说,这样一种创作的方式是一种病理性创作。如果你病得够深,也就是说你真的够天才,你确实可能能够撑一阵子。但要是哪一天病好了,这个创作也就无法再进一步持续下去了,这就是所谓江郎才尽。病理性创作有偶然性,你碰巧得了这种病,你才能开始这样的创作。那么一来美术学院的招生就等于你要故意挑到这种病人。挑错了或者没挑到,那么你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教出好的艺术家。我认为,这种说法其实很大程度上导致外界看不起美术界的人,让大家觉得我们不太正常,疯疯癫癫的。同时,在今天这种想法还非常反科学,非常不利于我们拥有一个和科学家们合作的智力基础。
 
作为一个搞教育的人,我是不能相信天才论的,他如果是天才,那么我教不教他,似乎都不能阻止他成为优秀的艺术家,这样的人就不应该或者用不着来到学校。他如果不是天才,那么我再怎么用心教他也帮不了他----这种理论显然侮辱了我作为一个教师的职业必要性。学院的目标是确保不知道是不是天才的人,通过特定的方法,胜任创作工作。所以,名师出高徒,并不是因为名师的运气特别好。他怎么招收到的学生碰巧都是天才啊!而是因为名师手里有正确的方法,不用特别奇特或特别大的天才,只要认真学习了这套方法,就应该能确保取得成就。这套方法是什么?就是研究方法。
 
► 基于资源的创作艺术家是这样的:他碰巧生活在一个流行萨满教的草原地区,他觉得这是他独特的资源,他的创作必须与萨满教有关。他碰巧生活在两大文明交汇的伊斯坦布尔、新加坡、香港这种地方,他就觉得处理文化身份是自己独特的资源。她碰巧是一个女艺术家而且刚刚生过孩子,她就觉得自己必须处理母性啊之类的主题。一个艺术家拥有什么资源就去处理与之有关的命题,这非常自然而然,不能算什么罪过。但同时你的资源的独特性并不自动让你的艺术就更高级,这是起码应该知道的常识。事实上,每个人都拥有某种程度上的独特资源,这才是比较公平和民主的世界想象。并没有哪一种资源天生比另一种资源更有价值。一个艺术家显得牛,绝不是因为他拥有的资源的独特性,而是他处理和转换这些基本资源的能力,他在处理资源时所展示出来的奇诡的想象力。甚至于,他拥有的资源越是平庸,而他能够把它处理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人们就会觉得他的脑洞很大,对他就更加佩服。
 
► 基于题材的创作:题材其实也可以视为是一种资源。你是军旅作家,你熟悉军队题材,你生活在藏区你就画西藏题材。这些题材甚至不能算你独特的资源,取决于你是不是好的艺术家的,并不在你去占有某种独特的题材。而是在任何题材上你都有独到的处理方式。题材决定论的想法不但在绘画中存在,其实也隐隐地在各种观念艺术尤其是社会介入艺术的中存在。它驱动着人们注重艺术的社会记录价值,而忽略如何去有效地记录和艺术地记录。 

► 基于特定艺术形式的创作的艺术家,很乐意被称之为水墨艺术家,或者录像艺术家,或者摄影艺术家。各种媒介形式,都有可能唤起艺术家宗教激情般的使命感:新媒体艺术家容易产生一种社会进化论的激情,觉得自己在开拓人类感知的边缘。那水墨艺术家还觉得自己在承担着拯救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责任。做壁挂的纤维艺术家还觉得自己正在水泥森林般的现代都市中保存着传统手工艺的温暖。这种对媒介的信念和激情,是艺术界多种媒介并存的重要而可贵的心理动因。但是并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先天地能够确保一个艺术家的质量。新媒体是好的,但未必你做的新媒体是好的。纤维艺术是好的,但未必你做得纤维艺术是好的。你并不会因为使用的更新的媒体就会做出更好的艺术,它保护不了你。你要做出好的纤维艺术你得做研究,你要做出好的新媒体艺术你得做研究。 

 ▲  丢勒 《圣杰罗姆在做研究》
 
所以说,灵感靠不住,题材靠不住,媒介靠不住,那么能靠什么?靠研究。 
 
什么是研究 

01

研,是研磨东西用的石板。研者,磨碎也。究,《说文解字》说是“穷也”,《广雅》说是“窟也”。深也,穷尽也。山洞的深处无路可走了也就把这个山洞究竟了。这个“九”字有意思,我来把它歪解为,躲在穴中,凡事探究九遍。所以才穷尽,毕竟,到底,终究,追究,究根儿,打破沙锅问到底。 

研究者,就是要把问题掰开了碾碎了,搞到尽头,搞到通为止。
 
来到学院的人是来做研究的。学院中有一群人,是一个知识探究者的共同体。志向相近、志趣相投、智力相近的人,你需要他们帮助你做研究,你想要凭着自己撞大运所获得的独特资源来做艺术,你就不需要一群人一起来研究。研究就需要按照理性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这个将打开你对事物的全新理解。经过研究的事物和未经研究的事物,你对它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基于研究之后的崭新理解,你的措施将会是更具有创造力的做法。所以,研究是对创造力的解放而不是对创造力的抑制。
 
经过研究你就会发现,此前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是充满的偏见而不是完整的,是表面而不够深刻的,是粗疏的而不是细腻的认知。通过研究去颠覆人们对事物的成见、定见、偏见,这就是一个知识的批判性增长的过程。批判性思考是创造力的前提。你人云亦云,你没有独特的看法,怎么会有独特的做法?
 
研究生,是掌握了研究方法的学生,是体验过研究的艰辛和乐趣的学生。一套研究滋养出一套创作,有研究的创作和未经研究的创作,拉开了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差距。但是一旦掌握了研究方法,这样的方法就能高效地运用于其他的研究对象,滋养出其他的创作。一个专项研究中所熟习的研究的方法,也能适用于你未来的工作,研究的精神让人的一生充实和不断增长。
 
所谓研究生,就是通过对一个设定课题的数年研究,掌握研究方法,成为一个有研究能力的人,一个用研究来作为行动基础的人。因此我们既要成为视野广阔的杂家,也要首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用自己的研究领域来吸收其他领域的知识,否则只是会零碎化的知识的票友。你自己的领域越明晰越深入,对其他领域的吸收能力就越强。 
 
 02

达芬奇研究手稿

研究外部世界是一种自我认识。实际上你的自我自身就是由你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所构建而成的。当你对一个研究客体经过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的同时,你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截然不同的知识结构的人。你的自我是以你对世界的认知同时生成的,研究的过程就是你的自我发展和构建的过程。对外部世界的研究的细化与深化,是对自我认识的稳步推进。只有投入外部世界,他的自我才会逐渐丰满。越是对外部世界兴致勃勃充满探究的精神,他的自我又会逐渐丰富和厚实,并逐渐趋近于天造地设的理性。 

通常人们所看见的是当代艺术的现场,但实际上这样的现场往往是基于艺术家长期和深入的研究的结果最终大家所看到的作品,往往是这种研究的冰山一角。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他们当然直接观赏着露出海面的冰山的奇观就可以了,但是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个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去看到海面下的冰山的更广大的部分,那么也就是要去关注研究的部分。在研究中才能看到艺术家思考的方式、关怀的核心问题、取舍的标准和权变的原则。与此同时,艺术家的研究如何凝聚成为现场,从研究到现场要经过什么样的转化,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什么叫做研究?
 
这应该包含:
 
1.有研究对象
 
2.掌握了研究方法
 
3.花功夫去进行了研究
 
4.有研究结果
 
刚好今天早上研一的同学汇报研究进度。我看有一些人做的研究错误不少。最常见的错误是分类逻辑混乱,最常见的混乱就是越层级分类。比如说他们在给人类进行分类的时候,会把人给分成儿童、少年、老年、女人和军人。这个都是假分类,应该这么讲话:人类,按照按照年龄分为婴儿、儿童、少年、青少年、青年、中年、老人;按性别分为男人、女人、女汉子、娘炮;按道德分为好人、坏人、不好不坏;按职业分为军人、医生、小偷、警察、工人、农民。你不能说,人类分成老人、女人和军人。那我说这到底是孔子、墨子、老子、孙子和儿子?这个变成开玩笑了。
一个理性的研究应该是这样进行的:
 
1. 确定研究课题。评估课题营养。
 
2. 进行文献综述,构造话语谱系。
 
3. 组织相关经验,对之进行归纳。
 
4. 构造时空框架,设计研究计划。
 
5. 展开研究工作,反复调校目标。
 
6. 进行思维加工。形成话语叙事。 
 
7. 形成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8. 结合研究过程,展开相应创作。
 
9. 检讨研创成果,展开新的研究。
 
1. 确定研究课题,评估课题营养
 
我们要研究什么东西,它的范围到哪里为止,这是要尽早明确下来的。
 
► 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事选定和评估课题的价值。这个课题应该具有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说由它你能够由小见大,通往更深刻的社会学层面、政治学层面和哲学层面的论述。
 
我们有些同学特别是做民艺调查的同学,经常罗列资料谱系,诸如某地的丧葬纸扎的品种,某地的墓碑的形制,或者详细记录某种工艺的制作过程。这些扎实的田野工作却不能通向理论建构,那是因为田野调查缺少了思维加工的程序。当然,理论的高手是能够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的。看起来很微小的日常生活细节,可以从中阐发出新颖锐利的理论建构。福柯就是一个典型。但如果你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你就要用心挑选自己研究的课题。能够隐隐地感到某一个现象背后能够通向一套令人激动的理论建构可能,这需要一种理论直觉。一个好的导师经常是在这上面其作用的。你的研究展开之后,很多细节的知识将超越不可能无所不知的导师,但是导师应该在帮助你确定范围和预判课题的理论空间的时候为你提供理论直觉上面最重要的帮助。
 
但是,在见导师之前,建议大家先做这件事:列出你所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的清单。对这份清单进行整理,找出其相互关联、相互重叠的地方、相互包含的地方,看看这些东西可以归并成一组或几组东西。最后形成一组关键词和一组相关的现象。然后开始评估它的价值。
 
有的课题深挖下去也很难从中找出建构性的话语。有的课题看上去能够直接通往某种现场的理论位置提供证据,但是这往往意味着创新发掘的空间不够大。最有价值的课题往往是那种能够关联到理论话语,同时又是现有的理论话语很难消化的现象。
 
► 其次,我们还要评估一个课题的滋养能力。有的课题虽然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套用,但是会迅速闭合,它所能提供的纵深不够。而有的课题则能够展开了丰富的收集素材、建构图像库和行动清单的可能性,这样的话题就是那种特别有营养的话题。有的话题,你只能用来搞理论,而有的话题,你却可以用它来滋养出一整套的实践。有的话题是死胡同中的话题,有的话题却是四通八达地通向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的链接能力特别强。这样的话题很自然地会把你从一种研究引向更多的研究。
 
► 然后我们还要评估课题的可操作性。你能够得到多少,可以用来支撑起研究的材料,这些材料对你来说是不是容易得到的,可以触及的。描绘这么一个研究,能不能找到一片相应的田野。你的生活条件是不是足以支撑这样一种研究。这些都属于可操作性。
 
► 最后要看看你的研究课题以前有没有人做过。别人都是怎么做的。别人的研究和你的研究对象、范围有没有重叠?如果有重叠你的独特的区域是什么?这个话题如果是被一流大师深耕过,那么虽然你可以引用的东西会很权威很有说服力,但是你能够做出大的贡献的机会就变得很渺茫了。而荒无人烟的学术处女地虽然很有魅力,但是你所需要的田野工作会非常多,同时可依靠的资源也会非常匮乏。这些都是展开课题研究之前评估课题的时候说需要全面考虑的。
 
2.进行文献综述,构造话语谱系
 
因此很自然地就需要进入到对前人的工作的梳理。也就是所谓的文献综述。
 
开天辟地的轴心时代早已远去,我们是在学术思想史的末端开始我们的工作的。因此很难设想你正在处理一个此前没有人涉足的话题。那么我们就必须把此前所有相关的论述进行谱系的梳理。这个谱系总是同时按照时间轴顺序展开,又是可以按照相互关系横向比较的。此刻你需要做的是按照顺序描述这要一个话语谱系的发展历程。在什么阶段发展出何种论述,那几位实践者和思想者开始构造之。到什么时候又发展到何种阶段。发生过什么转折,最近的进展是什么。从横向比较的角度,你需要把这一领域中的若干种立场组织成一个话语的光谱,他们的敌友关系,立场的强弱软硬折衷。在构造这样一个综述的时候,你所有的相关的阅读正在慢慢被聚集成一种叙事和一个“江湖”。
 
3.组织相关经验,对之进行归纳
 
下一个阶段,我们要开始采集和罗列经验,并对之进行归纳。
 
比如说我要研究小偷这件事。我先要把所有和小偷有关的我能想起来的事情先进行采集和罗列,想出一百种小偷的行为。或者我要研究骗子,就把所有我能想的到的骗子种类罗列出来。紧接着我要把经验进行归纳。
 
归纳的方法分成三种:
 
► 一种是分类。你把“骗”这个形态,按照骗子是单人行动还是群组行动,是散骗还是有组织的骗;按照目的分为骗钱、骗财、骗人劳动、骗感情;按照人群来分成职业骗子、非职业骗子,或者老年骗子、中年骗子、少年骗子;或者军队中的骗子、医疗行业的骗子、教书行业的骗子、宗教行业的骗子;按照骗的手法分,又分成若干种分类。
 
► 分类之后是分级,对它进行分层级和分程度。如对骗子的影响力和破坏力进行分级。表面的与深层的、核心的与外围的、枝节和主干的,分成一个个层次。
 
► 再然后就是分期。“骗”这件事情在农业时代是什么样一种骗,到了工商社会里面又有了另外一种骗。农业时代不会出现信息时代的骗。印刷术普及之后才有了大众传播媒体,才塑造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有了这么一个乌合之众,被宣传鼓动,被广告所操纵的对象,这个时候骗术肯定会随之会有一个发展。陌生人之间的骗跟熟人社会的骗又不一样了。到了人工智能时代,骗可能又面临着新的发展。这是对它进行分期。
 
4.构造时空框架,形成研究计划
 
然后我们就可以构造研究框架了。我的做法是展开课题研究的十字轴线:横轴是从个体到社会的空间轴,纵轴是时间轴。
 
空间轴的一端要去考虑这个课题通向怎么的社会语境,另一端则要考虑它对个人的影响。在社会端,要对它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角度的分析。比如还是“骗”这个题目,我们从经济上分析,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中“骗”更容易发生?什么样的社会更既不能容忍骗?什么宗教因素能够抑制骗局的发生?它在政治上又是如何表现的?政客的骗的内容通常由哪些话语组成?为欺骗所付出的政治代价是什么?等等。在个人这一端则要去挖掘,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骗这个东西的?它对我带来了什么样的心理的情感的影响》我亲身遭遇过的或者说听说过的骗的经历有哪些?等等。
 
在纵向的轴线上则是时间轴,通常我会把“历史渊源”放在上面,把最新的发展称之为“拓展变体”放在下面。追溯渊源的过程,我们要把历史上与“骗”这个行为有关的做法一一列出:史上著名的骗子和骗局,以及关于“骗”的各种各样的话语——从理论分析到相关故事。伊索寓言中的骗子,阿凡提作为骗子,三十六计都是骗,等等。而在“拓展变体”中,我们则要注意“骗”的最新的发展,电信欺诈很明显是,某些虚拟货币呢?虚拟现实呢?有趣的是,某些新的发展形式,可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却不能完全被固有的概念所统辖,所以我称之为变体。
 
所以,设计研究框架就是进行时空建构:追溯渊源,拓展变体,社会理论分析,深挖个人经验。有了这样一个框架,你就可以着手拟定研究计划了。
 
在这样一个框架下,你会很容易发现需要进行多少个案考察,需要进行什么样的田野工作。需要阅读的书的书单也随之出来了。这个框架进行的构造的越是绵密。你产生出的创作的想法就会越多,因此你可以从个人经验中添加一项“创作可能”。将构造这个框架过程中所产生出的创作想法进行归类,归为一组一组的创作方案,结合你拥有的条件,根据大小很和难易程度进行排序。
 
事实上,如果你把这么一个框架拷贝进一个Word文档里面。加上一二三四的章节条目,你就已经得到了一份很接近论文提纲的文本了。从思维导图到论文提纲,只有一步之遥。
 
这时候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工作时间表,开列四个时间表,或者说To do List:考察清单、创作清单、阅读清单、写作清单。

5. 展开研究工作,反复调校目标

然后按部就班地去执行你的研究计划就可以了。你已经拥有的那个文本提纲,可以拆分出一组小题目,分别设立标题,然后把这些标题标上时间底线,形成写作计划。展开一个个小论文的写作。你每一个月写一篇,一个月一个月写下去,一点都不会感到困难。这些写作有时候侧重理论,来一篇侧重政治角度的,来一篇侧重经济分析的,来一篇侧重文化心理的。有时候某个月里着重考察了某一个案它就更接近田野报告,有时候某个月你集中进行阅读它就更像读书笔记,有时你某个月主要集中精力搞创作,它就更像创作笔记。这样的你从不同角度在反复回归核心课题,随着研究工作的推进你的核心课题的滋养能力会不断散发出能量,你会越想越多,可写的东西越来越多。

 
当然,随着研究工作的推进,你对核心课题的理解也在不断升华,你有可能需要拓展范围,也有可能需要搜索和聚焦。你可以每年进行一次反思和校准。既要择善而从不断优化矫正,也要不忘初心。
 
6.进行思维加工,形成话语叙事
 
前面说过仅仅罗列资料和采集素材的工作,如果缺乏思维加工,就没办法形成话语叙事。思维加工的目标涉及到发现和提出规律,发现影响现象的深层的原因,找到影响变化的关键的动因,预测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故事。既要让这个故事言之成理,有事实有证据有数据有逻辑,还要有情感和情绪,有质感有细节,同时这个故事更要能够体现出价值观。
 
思维加工阶段,要敢于基于研究提出规律。比如说基于历史研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解释演进的动力,描述演进的模型和路径。描述它是怎么变过来的,它的变化路径有何值得关注的特殊之处。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放在中国历史中,中国的狭义的“封建”在战国之后秦灭六国就基本结束了。但这个基本结束和汉朝的同姓诸侯王异姓诸侯王纠缠不清。再比如黄仁宇写《中国大历史》,他说秦汉是中国第一帝国,隋唐宋是中国第二帝国,明清是中国第三帝国。第一帝国干掉了世家贵族,第二帝国建立了科举制,第三帝国开始要发展工商业。但是,因为第三帝国解决不了要用数目字来进行管理的技术,所以导致中国落后。他就解释了一个历史的模型和路径。
 
研究要指明影响要素,就是什么东西动,什么东西一定会随之动。只要人口变化了,什么会随之变。地理变化了建筑形态会随之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如何起作用。
 
解释演进的动力,就是要说出什么东西在推动了它演进。是科技发展还是阶级斗争,是知识传播还是文化交流与网络的互动,这些都是不同的对于演进动力的解释。从叙事学的角度,也就是在讲故事的时候,找到驱动情节发展的动机。深层的原因和偶然的因素是如何互动的,不可避免的变化是什么而偶然的令人痛惜的事件和选择又是如何发生的。主要动机和所有相关的参量都构造了事物的动向。
 
要把你的研究课题讲成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开头是什么局面。后来有哪个因素导致哪一些人决定采取行动,启动这个局面发生变化。在他这么做的时候哪一些因素在阻挠他?哪一些因素在支持他?他的行动遇到了什么样的挫折?局面出现了何种困境?然后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使得他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改变了原有的策略,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或者因为哪个因素导致他做出了另一个行动,导致他固有的任务无法完成。而这个事件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构思,会推动你分析原因,排布所有要素,思考所有要素的影响,以及思考整个事件的意义。
 
7.形成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工作做到这种程度,你要形成一个研究结论并不困难。
 
你首先就要大胆地形成结论,讲出一个清楚的故事,或者得出一个明晰的关于对错的判断,关于性质的判断,或者关于某一事物有前途或没前途的乐观或悲观的判断。你甚至会有能力提出预测。
 
大胆地得出结论之后,你要回头,再用理性的方式检查:这个结论的形成中是否发生过逻辑的跳跃或概念的偷换,是否有足够多的事实与数据的支持来支撑你的结论。这样你的论述就是有论点的。有了论点之后,用论据支持论点,用事实和数据支持论据。层层叠加,构造起一座论证的金字塔。事实和论据相当于金字塔所用的那些大石头,而逻辑相当于构造金字塔的结构力学原理。
 
然后你得撰写一个研究报告了,这时你只要清晰明白的写下你的研究中的发现和思考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多么装逼的学术词汇,或者晦涩玄妙的闪烁其词的表述,或者富有文采的煽情的文字来包装。你的研究报告的文字可以平实、清晰、明白。最大的浪漫在你进行田野工作、思维加工和构造故事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有了深刻的思想和扎实的工作,表面上的修辞手法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是应该加以清除的东西。当你有足够工作量的时候,当你有独特发现的时候,它本身就已经是最珍贵的成果,这样的成果拿出来,就足以碾压一切漂亮的修辞,不需要再使用任何包装了。 

长长的研究报告写完之后,你要再次回过头来,看看你能不能只用三句话把这份报告的内容清晰地表述出来,我把这个称之为“三句话原则” 。任何一本复杂的书都是可以归纳成三句话的。不要在思考的过程中被繁琐的论证过程淹没了主线。观点建立在理由的基础上,理由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证据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要有能力用三句话,而且得是大家都听得懂的人话,把你的长文章的意思说出来。

 8.结合研究过程,展开相应创作

为艺术创作而进行的研究与学术研究有什么区别?在研究的严肃程度和深入程度上,没有区别,不应该有区别。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上,则要做的更多。不但要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把握创作机遇,把创作工作贯穿在研究工作的始终,更要把创作本身当作一种研究。创作过程不只是佐证研究中的思考,更是检测研究中所提出的命题是否有效,拓展和深化研究的视野的过程,创作过程本身也可以看作是研究过程中的一种实验调查法。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是一种研究,动手画画和制作东西也是一种研究,做材料实验和解决技术难题也是一种研究。制作出完整的作品呈现给观众,并观察观众的反应,更是一种研究,反复地记录创作过程,你会一再地加深你对核心命题的理解。在创作的带动下,视野和脑力所不及的研究的丰富性要求会全面呈现出来。创作会对研究提出深度上、细节上、力度上的要求,促使研究工作全面的跟进。例如,前一阵子我需要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季的声音剧场,为校园中的老先生们的每一个雕塑配上声音,这样一个创作任务推动着我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胡一川先生的日记、李桦先生的自述、古元先生关于延安木刻的回忆等等,极大的深化了我对百年来现代美术发展史的理解。

 
创作是从研究课题中长出来的,这样的创作是一种“基于研究的创作”,但同时创作工作又会反馈给研究,让研究始终鲜活和冒险。所以我们的研究是社会研究和个人经验的统一 ,是思考和创作的统一 。 

9.检讨研创成果,展开新的研究

所有有力的研究只要进行到一定深度绝不可能是闭合的。它是不可能把你带进死胡同里去的。好的研究,总是像一条通道,把你带到一个崭新的地方。从这个地方有无数条小路通向更为广阔的疆域。所以当一个研究告一段落的时候,你马上要着手清点这个研究所给你带来的新的可能性,重新评估每一个去向所蕴含着的价值,并且选择最有吸引力的也最具可能性的那个,着手展开新一轮的研究。 

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研究都是永无止境的。新的研究必定会是对了已经完成的研究和创作的拓展的提升,孜孜不倦的研究者会让自己的道路越走越宽阔,这是一种养人的艺术和养人的研究,而不是对人进行消耗的工作。研究者就不存在江郎才尽和走投无路,灵感和天才才会穷尽。他的工作会带领着他,使他变得越来越宽阔,也使他变得越来越谦逊。他的勤奋,他的激情,都是因为他看到了太多的可能性。

▲邱志杰 关于奖状的研究及相关创作  2006-2014

 

 (未完待续)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