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作品《收租院》引发10年版权争战
  • 798及周边青年艺术家会师
  • 著名雕塑家约翰·张伯伦(John Chamberlain)曼哈顿去世
  • 西蒙·斯塔林(Simon Starling)获特纳奖
  • 国际亚洲艺术博览会取消
  • 台新藝術獎:2007年視覺藝術類觀察報告
  • 宋庄首届中国批评家年会现场实录五
  • The 2008 Power 100 权力100榜单
  • 展望:我感谢金融危机
  • 蔡国强访谈:这三十年
  • 证大将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出击
  • 2009泰特三年展:Altermodern
  • 克里斯蒂娜·马塞尔的年度十佳
  • 萨宾·布赖特韦泽的年度十佳
  • 2014“华宇青年奖”获奖名单新鲜出炉
  • 2019丽水摄影节评审结果
  • 第七届金拴马桩大学生影像艺术节现场及获奖作品
  • 朱青生担任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轮值主席
  • 2011雅典双年展“单值”策展人访谈
  • 在“时间机器”中旅行——2010釜山双年展“生存在进化中”
  • 2011里昂双年展:一个可怕美的诞生
  • 2011年留尼汪艺术双年展开幕
  •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方案征集
  • 欧洲15位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策展人
  • 第七届国际摄影&视觉艺术双年展将于2010年举办
  • 2012年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Miami Beach)开幕现场
  • 第七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十大亮点
  • 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华盛顿再秀室外爆破
  • 长谷川佑子将担任2013年沙迦双年展总策展人
  • 2016军械库艺术博览会参展名单
  • 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 部分国家馆参展艺术家名单
  • 2015年第三届华宇青年奖正式启动
  • 《艺术世界》+ 深港双城双年展
  • 小汉斯演讲“21世纪的策展”
  • 吴鸿眼中的08年当代艺术发展趋势
  • 远看好山水 近看不锈钢
  • 53届威尼斯双年展确定主题
  • 小野洋子展览“金梯子”林冠艺术中心开幕
  • 新奥尔良双年展正式成为三年展
  •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登上《纽约客》
  • 百年古镇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与融合︱首届安仁双年展
  • “长江视野”新视听影像作品大赛评选结果揭晓
  • 2021年第九届华宇青年奖获奖名单公布
  •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成立,高鹏出任院长
  • 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获2011年特纳奖
  • 艺术教育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ChatGPT学习资料合集

    ChatGPT学习资料合集

    2023-03-20 10:18:37.454 来源: 阿朱说 作者:吕建伟


    这段时间我也在学习ChatGPT、阅读GPT-3、ChatGPT、PPO这些Open AI发表的论文Paper。

    有一些好的文章我也收集了起来,现在分享给大家,方便大家也学习ChatGPT。


    6402.jpg


    (1)ChatGPT真正落地的技术英雄

    自媒体吹马斯克吹阿尔特曼,他们其实本质都是宣传人,真正落地其实是咱们的老熟人:他就是2012年跟着辛顿教授刷榜的那个学生。就是因为辛顿团队刷榜,才让业界终于相信:暴力美学是有作用的。

    其实辛顿的方法在90年代就发明出来了,但业界都不信这个方法有用。

    幸亏李飞飞教授在谷歌的支持下,创建了一个1000万张海量图片、人工标注的数据集,才有了后续的辛顿团队的暴力美学成功。

    这次辛顿的学生又在暴力美学的基础上加上人工精修,让效果更好,一下子就爆圈了。

    所以,第三次人工智能热潮,我个人总结:

    Transformer统一标准砖块

    海量数据-暴力美学预训练

    人工精修


    你只有知道具体技术负责人是怎么来的,你才会知道他未来会怎么想。所以GPT未来会如何发展,怎么解决现有的种种问题,其实从关键人物的经历就可以一窥蛛丝马迹。这是我推荐这篇文章的价值。至于说看个人传奇故事,那完全没有必要,毫无价值,即使再激荡起伏,那和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ChatGPT背后真正的英雄: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


    (2)搜索和ChatGPT之间的关系

    哔哔侠们说ChatGPT要灭掉搜索呀,谷歌和百度如果赶不上这趟就要死了。类似这种标题的自媒体文章我是从来连正眼都不会去瞧的。

    不过搜索引擎尤其是专用的知识搜索引擎的发明人却写了一篇文章来剖析


    《WolframAlpha详解ChatGPT为啥这么强》


    咱们都是研究-研发人啊,要看些研发人该看该讨论的东西啊,别整天看那些没用的。


    (3)逐块拆解ChatGPT的来龙

    大家看到的ChatGPT都是个带UI界面的应用,但这应用背后是怎么构建成的,我收集了一篇文章,是Allen研究院的研究员写的。Allen Labs也是著名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所以算是真正的行内人写的。

    我就喜欢这样学习,学啥,就学那个发明人写的东西。我不太喜欢看从入门到进阶这种东西,比如我想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我就是直接看《资本论》,而不是东看西看,那样容易走歪路了。一开始当然是看不懂,但就是一遍遍地看一遍遍写思考笔记,但一旦看懂了就全通了。


    《追溯ChatGPT各项能力的起源》


    如果大家对这篇文章里的一些专业术语到底是啥意思也不懂,我建议你先阅读一下我收藏的这篇文章:《ChatGPT 背后的技术重点:RLHF、IFT、CoT、红蓝对抗》


    (4)ChatGPT未来走向:知识推理

    上一节咱们介绍了ChatGPT的过去来龙,那ChatGPT的去脉是什么呢?

    ChatGPT其实是个语言模型,但是大家现在都把它当作知识模型在用。以为你问它、它能回答你,就以为它是个知识丰富的电脑。其实这完全是不对的。

    所以,如何把语言模型和知识模型进行融合,这可能是ChatGPT未来要演进的方向。


    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ChatGPT未来会怎么走,建议大家先理解理解语言模型推理,它是从语言模型走向知识模型的一个中间。语言模型我们知道很多,知识模型我们也知道很多,但从语言模型如何融合知识模型,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给大家推荐这篇:《Language Model Reasoning》


    (5)ChatGPT的现在:问题

    过去我们也知道了,未来发展方向也大致了解了,但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这条路径中到底有多少坑,目前看上去很美的ChatGPT到底还有哪些尚待快速迭代后续几个小版本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俊林写得蛮好的,而且俊林在今年1月份就写了文章。俊林也是人工智能业内人士,而且也是工程实践人士不是研究人士,所以俊林从人工智能专业实践角度分析了一些ChatGPT的目前需要改进的问题《由ChatGPT反思大语言模型(LLM)的技术精要》


    还有一篇张家俊写的《关于ChatGPT八个技术问题的猜想》,里面的猜想回答倒也回答的一般(不过也值得大家搂一眼),但作者提出的那8个问题,倒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思考:如果这8个问题由你来回答,你的答案是什么呢?这才是我推荐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看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只有自己解答的才是自己的。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