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艺术思潮 > 从“贫穷艺术”开始,进行一次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

从“贫穷艺术”开始,进行一次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

2016-08-24 14:18:06 来源: 99艺术网 作者:

▲美的颠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 海报

2016年7月16日,《美的颠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展览在侨福芳草地当代美术馆开幕,展出了黄建华先生的收藏作品,集中呈现了意大利的“贫穷艺术”、“超前卫”、“新罗马派”(也称“最后一代”)以及最近二十年开始年轻一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

▲侨福集团主席黄建华在开幕式上致辞

侨福集团主席、收藏家黄建华先生表示,对意大利文化及其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批藏品是在罗兰·艾格先生的指导下进行购得的,是三年来十余次去到意大利进行研究和学习的成果。

▲策展人罗兰·艾格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展览邀请国际著名的策展人、艺术史学家罗兰·艾格先生担任策展人,他指出,本次的展览线索不仅以流派划分,还以意大利地缘为线索展出了从“贫穷艺术”的诸多观念实验和彻底回归至前卫理想主义的创作观,到“超前卫”绘画实践中再度出现的隐喻图像与折衷而讽刺的主观论; 从“新罗马派”(也称“最后一代”)美学中高度智性的艺术方式,到最近二十年开始年轻一代艺术家讽刺地解构往昔的艺术语言。

▲策展人罗兰·艾格 Lorand Hegyi 为媒体导览

▲侨福集团主席黄建华与阿根廷大使Diego Ramiro Guelar

▲国博副馆长陈履生参观《美的颠覆》展览

▲意大利艺术家和策展人合影


 
▲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二战的毁灭性后果中迸发出“贫穷艺术”
 
“贫穷艺术”作为该展览的起点,它是由艺术评论家杰诺曼·塞尔兰特于1967年对波兰导演杰齐·格罗托斯基提出的“贫穷戏剧”概念加以借鉴利用,杜撰出“贫穷艺术”的一词,来命名当时意大利出现的运动。塞尔兰特解释说贫穷艺术指的是当年的运动实践者在进行反精英艺术创作时所采用的简陋材料。贫穷艺术登台时,意大利刚从二战的毁灭性后果中摆脱出来。贫穷艺术家与这个国家的过往纠缠抗争,而非回避否认。

▲雅尼斯·库奈里斯  无题  钢板上粗麻布、铁铅  200 x 180 cm 1989 局部

▲吉赛普·佩诺内 林之绿   树干,用植物颜料擦印于画布上  370 x 258cm  1977-78

▲阿尔多·蒙迪诺 达尔希·马奈   地板革上油画  190×240 cm 1988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 衣物 不锈钢镜面上丝网印刷   120×100 cm  1962-1981

▲马里奥·梅尔茨  农神  鬣蜥标本,布面油画 305 x 307cm  1983-1985

▲马里奥·梅尔茨  农神  局部

与任何正统的方法相对立的“超前卫艺术”
 
而超前卫艺术产生自70年代中期艺术范式的剧变期,超前卫艺术可以说是意大利版的新表现主义。这一时期出现了后结构主义美学危机,在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和现成品艺术涌现之后,西方艺术开始演变得荒谬和概念。而当时意大利的现代艺术发生着巨大变化,艺术家的立场开始与观念艺术和任何正统的方法相对立,他们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开始探讨具体的、并符合并符合上下文的意义与多重身份。
 
超前卫艺术注重形象与形式的再现,对传统模式的借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妥协,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和本能,充满个人、神话及宗教色彩的艺术内容,以及与人类内心情感息息相关的一切事物。超前卫艺术家的画风激烈凌厉,倾向运用象征人类最原始欲望的艺术图像,如死亡、神话、梦境等,而这些元素多在表现主义或以内容为主的绘画中常见。这种艺术手法将绘画从一度追求约束和观念的表现形式,转变为一种展现世间万物和内在情感的舞台,这也是意大利超前卫艺术最鲜明的特点。

 

▲桑德罗·基亚 体外射精, 利他主义, 旅游观光  布面油画   200×220cm 2002

 

 ▲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 无题     布面油画   122×152 cm 1996

 

▲恩佐·库基  流浪汉   布面油画, 灯泡 200×420 cm 2005

 

▲尼古拉·德·马里亚  大海     布面油画   700×325 cm  1991

▲尼古拉·德·马里亚  大海  整体

折衷的智性思维——“新罗马派”
 
超前卫艺术受到国际艺术界认可后的不久,在意大利又出现了新的艺术流派——“新罗马派”(亦称“最后的一代”)。在20世纪80、90年代期间,贾尼·德西、布鲁诺·切科贝利、皮奇·坎内拉等代表“最后的一代”的主要艺术家,在罗马积极组织活动、刊发出版物并举办展览。
 
他们面对文艺复兴、风格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形而上画派及1945年后不同形式的精神抽象主义等传统时所采取的智性方法,即以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的“空间概念”(Concetto Spaziale)为主,以“贫穷艺术”的一些元素为辅,注定了他们创造出一种全新、折衷的智性思维。这种智性思维,映照出长存的观念主义和短暂的超前卫两者的危机。新罗马派提出一种充满智性的、基于多元历史的视觉造型(visual-plastic)语言。这种语言一方面以后现代解构方法论为依据,另一方面以鉴赏所谓的“微观叙事”(micronarratives)为出发点。基于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哲学的“微观叙事”之所以合理,在于“微观叙事”包容上下文、当地、短暂、临时的心理与社会文化实际情况,不索求普遍的合理性和普世的相关性。新罗马派的艺术家们认可“微观叙事”在美学上的相关度、在诗学上的有效性。这证明他们愿意去创造复杂、成熟且在文化和历史方面都有坚实基础的一些象征体系。这些象征体系提供的不是普遍的阐述,而是关于社会文化实际和人类学实际的,具体、个人、复杂及带有上下文的确切情况,并表明这些确切情况限定了历史。

▲Giuseppe Gallo 吉塞普·戛洛 哲学家与公牛    板上蜡画、水彩、丙烯  90×157 cm 2015

▲Bruno Ceccobelli  布鲁诺·切科贝利  讲话的房子   木板上综合材料  225×182×9 cm  1987

▲贾尼·德西  《一半》  (Gianni Dessi, b.1955)

▲马克·特里《无题》 (Marco Tirelli, b. 1956)          

展览有选择性地呈现出一批格外重要的意大利艺术家作品,如雅尼斯·库奈里斯、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阿里杰罗·波提、吉赛普·佩诺内等,体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意大利艺术家艺术思维的多样性、诗意性、丰富性以及当时的伦理责任观。同时,黄建华先生的收藏计划在聚焦于70至90年代意大利艺术的同时,最近的收藏作品越来越多地收纳意大利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作品。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0月15日。
 
关于黄建华
 
黄建华,香港侨福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多年来致力于艺术品收藏事业。
 
关于罗兰·艾格
 
罗兰·艾格 (Lorand Hegyi),1954年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当前欧洲最杰出的策展人和艺术史学家之一,现任法国圣埃蒂安美术馆馆长。当今倍受尊敬的艺术史家和艺术评论家。他专注于研究中欧、东欧以及意大利和法国艺坛的现当代艺术,并策划组织了一系列顶级艺术家的作品展。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