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普艺术

2009-02-22 16:41:08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欧普艺术(Optical Art)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 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兴起于西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光效应艺术

欧普艺术(Optical Art)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 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兴起于西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次使用“欧普”(Optical)这一名称是在1965年,当时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一次主题为“眼睛的反应”(The Responsive Eye)展览会上,陈列出大量经过精心设计,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波纹或几何形绘画,这些作品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事实上,欧普艺术就是要通过绘画达到一种视知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使视神经在与画面图形的接触过程中产生令人眩晕的光效应现象与视幻效果。欧普艺术家以此来探索视觉艺术与知觉心理之间的关系,试图证明用严谨的科学设计也能Ji活视觉神经,通过视觉作用唤起并组合成视觉形象,以达到与传统绘画同样动人的艺术体验。出于这一目的, 欧普艺术作品摒弃了传统绘画中一切的自然再现,而是在作品中,使用黑白对比或强烈色彩的几何抽象,在纯粹色彩或几何形态中,以强烈的刺激来冲击人们的视觉,令视觉产生错视效果或空间变形,使其作品有波动和变化之感。

欧普艺术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挑战人类视觉的智力游戏,从而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变幻莫测的幻觉世界。艺术评论家弗波帕曾给欧普艺术作了一个较为科学化的解释:用各种不同的几何体的周期性结构,纬线叠积或色彩排列,同时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段和使其产生光焦度现象的科学方法——放射光的波纹形效果和色彩的扩散,它的强度分离又并行对比、连续或交叉,色彩和色调的增大或减少,色彩的互相干扰等等,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对视网膜引起刺激、冲动、振动和其他对视觉的混合、重叠等强烈反应(如图像和背景的颠倒、前部暖色与后部冷色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造成一种含义不明的圆体和一种持久的不稳定的造型。

欧普艺术家一方面认为抽象表现主义太随意和偶然;另一方面又认为波普艺术太鄙俗。他们主张要吸引观众,但却不能让观众卷入艺术之中;既不联系具体,也不表达感情和体验,而基本上利用视觉变化来造成一种幻景。这种视觉变化主要由两方面来完成——色彩的变化和形态的组织,欧普艺术家们在创造自己作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观察着这两方面在视觉中产生的各种幻觉,试图挖掘潜藏在这种幻觉表象后面的基本规律。在这种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欧普艺术家们可谓是博众家之长,如在空间透视方面,可以看到印象派美学的影子;在抽象形态的组织上,可以追溯到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螺旋主义及康定斯基和克利等画家;而在色彩的相互关系方面,又受到新造型主义、构成主义的影响;此外,德国的包豪斯和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也给了欧普艺术家们很大的启发。

欧普艺术几乎同时兴起于欧美各国。其最杰出的代表是法国画家维克托·瓦萨雷里(Victor Vasarely),他从50年代起就开始创作具有运动感和闪烁效果的绘画,成为法国欧普艺术的主流。其他具有影响力的欧普艺术画家有美国的约瑟夫·艾伯斯(Josef. Albers)和安德鲁基威斯(R. Anuskiewicz),英国的女艺术家瑞利(B. Riley)及以色列的阿格姆(Y. Agam)﹑委内瑞拉的萨图(J. R. Soto)等。

虽然欧普艺术盛行的时间并不是很久,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走向了衰落。但它变幻无穷的视觉印象,以强烈的刺Ji性和新奇感,广泛渗透于欧美和日本的建筑装饰、都市规划、家具设计、娱乐玩具、橱窗布置、广告宣传、纺织品印染,以及芭蕾舞、电视观赏等到多种设计领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主观色彩(光效应)

人眼睛在无彩色黑白条纹的同时刺激下能产生色幻觉,我们把这种视觉现象称为“主观色彩”。例如完全为黑白条纹构成的图形,如果我们经长时间注视后,在密集的弧形黑白条纹部分会出现闪烁的彩虹般的色彩奇观。这种现象的最先发现者是弗契那(C.T.Fechner),因此也称之为弗契那色彩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因为运用现有的色彩理论无法解释种视幻现象的发现被20世纪50年代现代派画家所应用,他们创造了各种“光效应艺术”(OPART)。画家们研究运用图和底不停相互交替的方法,使观者产生一种视觉运动的错视,从而诱发出彩虹般的色感。

▲ 维克托·瓦萨雷里(Victor Vasarely)

"欧普艺术之父"——维克托·瓦萨雷里

维克托·瓦萨雷里(Victor Vasarely,1908-1997)是光效应绘画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欧普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欧普艺术之父"。瓦萨雷里出生于匈牙利,在斯洛伐克度过了童年时代,1919年他们举家搬迁到了布达佩斯。1925年中学毕业后他学习了五个学期的医学。但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他在素有布达佩斯"包豪斯"之称的桑德尔(Sandor Bortnyik)学院学习绘画和现代艺术。1930年,瓦萨雷里在布达佩斯的Kovacs akos画廊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之后他和妻子卡拉一起到了巴黎。在接下来的3年中,他一直致力于绘画学研究。

瓦萨雷里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他便开始研究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作品和理论,并对色彩理论、知觉和幻觉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思考,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外部自然世界中潜藏着一个内部的几何世界,它就象整个自然界的精神语言,将内与外紧密相连。不仅如此,每一块基本的几何形都是色彩的基础,而每一种色彩又概括出不同形状的特征。因此他抛弃了自然界中的基本形态,直截选取标准色彩,并通过几何形在二维平面上的延展,建立起眩目而又迷惑知觉的奇妙空间。他一生都沉迷于线性图案结构,这使他画了一系列深奥的,用各种图形组成图案的主题作品,如:滑稽角色,西洋跳棋,虎,斑马等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瓦萨雷里还写了一系列有关如何运用光学现象为艺术服务的宣言。这些宣言与他的作品对年轻的艺术家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正如瓦萨雷里所说,"在最后的分析研究中,纯创作中的实物对我来说像是家庭画作中最后的连线,它仍有着绚烂的美,并自我完结。但它已不仅仅是一幅画了,构成它的色彩与形态仍位于平面之上,但是由它们引发的可塑性却使平面的前部与内部结合在一起。所以这不仅是终点,也是起点,是为将来取得成就而搭建的发射台。"

瓦萨雷里艺术作品特征透析

瓦萨雷里的作品既丰富又复杂了,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仅仅是光效应艺术家。事实上,战后他的大量作品体现了他的整体思想。其中,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有关艺术是实践活动的思想,艺术应该"创作"的思想,这使得他对放任自流的抽象极为反感。1950年他这样写到:"艺术家变得不受限制了。任何人都可以自称艺术家,甚至于自称天才。任何一点色彩、草图或者线条,在神圣的主观感受的名义下,都可以算是一件作品。冲动压倒了技巧,诚实的工夫本领被偶然奇想、临时凑合的东西所代替。"瓦萨雷里建议人们应该把艺术家看作是制造原模的人,原模制成之后是可以复制的。"原模的价值不在于材料本身的珍贵,而在于它所体现的珍贵品质"。(《瓦萨雷里自述》,1965)[1]瓦萨雷里的这种思想可以看作是其对设计师的认可,实际上,设计师也就是那个制作原模的人,瓦萨雷里的思想里已经开始产生了绘画向设计的转变。

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第一幅重要的作品——斑马(Zebra)(见图2),这幅作品由黑白条纹的曲线组成,被认为是欧普艺术流派的第一代表作品。这幅作品显示出瓦萨雷里最初的探索是从形态开始,之后才逐步发展到运用规则的几何形态和色彩的变化来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

当然,瓦萨雷里的创作主题也来源于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灵感,才能发现这种视错觉。如他的作品"织女星"的诞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瓦萨雷里也说:"织女星是众所周知的一个遥远的星座……这幅作品表达了它的外延,我对宇宙的理解:无边无际的自然的极端……我的许多'展开的'作品都以'织女星'命名,但是为了区别它们--除了用编号的方式--我还加入了一些诸如'Nor'之类的词来命名。"同时,瓦萨雷里在作品中安排了大量的小的、近似同一的几何形以产生生动的幻觉和动感。例如,瓦萨雷里在他的作品'Kesege'中使用各种图案去创造运动的幻觉和改变抽象的元素。这幅画看上去象是顶部凸出,但实际上它是在二维平面上同时展现出了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达到了平面与立体的完美结合。然而,瓦萨雷里并不只是满足于在二维和三维空间里创作,他还要在三维的空间里产生四维效果会和运动感,如他的作品《索拉塔——T》(Sorata-T)就是他追求新的视觉效果的尝试,它是一件大规模的玻璃构成,三块板象屏风一样可以合起与拉开。透明玻璃上的线条相互重叠,观者只要稍微移动一下视点,就会改变图形,以迅速改变的图形带给视觉一种运动感。

瓦萨雷里的作品完全抛开了绘画中的个性因素,只注意图形对视觉的影响。他认为艺术不应该是个人的,而应该是社会的产品,因而必须反映社会的内容,也就是反映出当时的技术水平与知识水平。因此,他的创作运用的是精确设计的方法,将科学的理性思维带入了作品之中,其实这种探索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学中就存在了,甚至早在中世纪马赛克壁画中就已经运用了,而瓦萨雷里是把这个主题从具象画中独立出来,把它放在纯抽象的方式中展现出来,显得更有理论价值。而我们可以把他的这种创作方法和理论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倾斜手法的运用

在瓦萨雷里创作的一系列平面球体作品中,都用到了倾斜的椭圆,通过这些椭圆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变化,在平面上寻求一种空间感和动感。"倾斜势必会产生渐强或渐弱的改变。这是因为,它使倾斜的部分,看上去逐渐偏离或接近了水平轴线或垂直轴线的稳定位置。在深度距离上发生的倾斜,是以逐渐脱离或逐渐接近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展开的。"

瓦萨雷里作品中所用倾斜的椭圆,就是在深度距离上以逐渐脱离的方式进行展开的,按照这种方式,"被倾斜放置的物体,会显示出一种内在的张力,其方向是朝向正面,或与正面相违背(或者与垂直于正面的面相违背)。一个处于倾斜方向的物体,与一个平行于正面的静止的物体不同,它总是充满着潜在的力量。"

瓦萨雷里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潜在的力量",不仅创作了平面上的球体,在平面上表现出了立体空间,而且让这个球体产生了一种流动感,用这种流动来表现星座应该是最形象不过的,这幅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动态甚至让人觉得色彩会溢出画面,流向漫无边际的茫茫太空。

对几何式样的应用

瓦萨雷里的作品所采用的几何式样并不复杂,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什么自由曲线,他所用的都是我们很常见的如圆、椭圆、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他的抽象不是随心所欲的,是一种规则化了的抽象。现以"织女星"为例,不看这个名称时,我们只看到它是一幅用平面表现空间感的作品,但和"织女星"这个名称联系到一起的时候,就会与星座的流动和茫茫的夜空联系起来。实际上,他的作品是没有采取再现的方式,将自然界呈现于观者的眼前,而是用联想的思维和科学的方式表现主题。

他和其他欧普艺术家一样,采取了与众不同的绘画方式,即使用尺子、圆规等数学工具来代替画笔。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瓦萨雷里等欧普艺术家的作品纯粹是一种"形式主义",然而,"一种艺术风格,如果仅仅因为它缺乏再现性或运用了抽象的几何形式,是不能把它斥为'形式主义'的。

真正的形式主义,是使媒介与媒介服务的内容完完全全脱离开来,进而运用一些美的形式去代替作品中包含的一些戏剧性场面。"而欧普艺术家们则是从对象中直接获取主题,然后用他们的绘画风格把这个主题表现出来,在表现的过程中将其完善和深化,但并没有完全背离主题。我们所看到的,其实就是画家们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尝试采用了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即科学的方式,因此,可以说,欧普艺术拉近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给了它们一次合作的机会,从瓦萨雷里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合作是成功的。       

凭借色彩表现视错觉

瓦萨雷里的作品最初只用黑色和白色相间产生视错觉效果,到六十年代后期,他使用的色彩才开始丰富起来,尝试运用小块的标准色形,有时呈正面,有时呈侧面,用平涂手法,使绚烂多姿的色彩与底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体现出色彩的辉煌。瓦萨雷里很熟悉色彩的特性并能抓住这些特性把它们运用的恰如其分。色彩不仅可以用冷和暖来形容,而且还有进退感,如红色通常被认为是暖色,而蓝色相对就是冷色,橘红色看上去就显得不"冷"也不"暖",但是,它们之间的冷和暖并不是孤立的,当红和蓝放在一起时,它们的这种特性就会相互影响,从而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很舒服。同时,暖色和纯度高的色有前进感,而冷色和相对纯度低的色有后退感,瓦萨雷里巧妙地运用色彩的这种特性,用色彩纯度的变化表现空间感,将人的视线引入了画面深处。除此之外,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看到他用色彩纯度的渐变作为底色,配合形的变化,以达到立体的效果。对色彩能产生视错觉,主要还是源于色彩对心理的影响,"色彩的表现作用太直接、自发性太强,以致于不可能把它归结为认识的产物。" 人们对色彩的感觉很大一部分产生于心灵,因此,瓦萨雷里的作品还体现出了平面设计中的心理学要素。
 
流动的韵律

瓦萨雷里的作品从根本上说还是属于构成艺术,这充分说明欧普艺术的源泉还是德国的包豪斯。但是,瓦萨雷里将平面上的色彩构成赋予了新的内容,也就是说,不仅延续了这种构成,而且将其深化了。其实,不论是形态还是色彩,都可以用两个词形容--流动和韵律。

瓦萨雷里的作品不论是向外的延展,还是向内的深入,最终都达到了一种效果--流动,只是流动的趋向不同,采取的手法不同,一个是通过形态的变化,一个是借助色彩的渐变,不论向边缘还是向内部,都体现了视错觉。从表现的意义上讲,因为整个自然界都是运动的,所以流动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如流动的河流,流动的星空等等,我们可以感觉到世界本身就处于流动的状态,时间上在流动,空间上也在流动,而瓦萨雷里常选用星座作为自己的创作主题,也许正是觉得它们有共同的特点--流动。

至于将瓦萨雷里的作品归结为韵律,源于他将几何形大量和规律的运用。韵律的概念始用于于格律诗,包含有压韵和规律的意思,将其借用在艺术中,与节奏的意义相近。节奏是音乐术语,在视觉艺术中可以理解为一种空间的秩序,也就是很强的规律性。韵律是节奏的深化,是情调在节奏中的体现,如果说节奏是理性的表现,那韵律就是理性与情感的结合。韵律来源于具象和抽象的艺术形态,但却是超越这两种形态的视觉特征,是用具象的形式来表现抽象的情感的一种形式。瓦萨雷里的作品正是通过运用线条、色彩以及各种的几何形态来抒发其艺术美感,使其作品达到一种动态的韵律美。

流动和韵律的结合,是瓦萨雷里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意境美,其作品在形式上,达到的是"流动"的视觉效果,在内涵上,表现出的则是一种"韵律"的意境,最终给了我们一种"超以象外"的视觉享受。 

▲ 布里奇特·路易斯·赖利(Bridget Louise Riley)

光效应绘画的奠基人之一 英国女画家布里奇特·路易斯·莱利

布里奇特·路易斯·赖利(Bridget Louise Riley 1931— ),是一位有创造性的英国女画家。她是光效应绘画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欧普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欧普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瀑布第三号》(1967,英国国会罗曼美术馆)。

▲ black to white disks 1952

▲ movement in squares 1961

▲ kiss 1961

 

▲ blaze 1 1962

▲ fall 1963

▲ intake 1964

▲ fission 1963

▲ arrest 3 1965

▲ fragment 2 1965

▲ breathe 1966

▲ Cataract 3, 1967

▲无题(青绿色和红色曲线),布里奇特·赖利创作于1968年

▲ ra 2 1981

▲ nataraja 1993

▲ carnival 2000

▲ two blues 2003

布里奇特·路易斯·赖利 Bridget Louise Riley,1931出生于英国伦敦。1955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1960年前,她主要画人物和风景,后来她投入到光效应艺术中,创作出一批很富动感的作品。她擅长用曲线组成波纹的图案,流动起伏的动感使观众眼花缭乱,甚至无法在画前逗留。虽然,莱利的名誉总是和她在20世纪60 年代的欧普艺术早期黑白绘画作品联系起来,但是自从色彩逐渐进入了她的工作范畴,她的作品开始平稳地增长。

60年代早期的黑白绘画使年轻的她成为欧普艺术的先锋。1962年在伦敦“第一画廊”举办画展,为女性画家的首次展出。她的作品典型的特色就是寻求变化和旅行。

60年代中期作为国际艺术明星一炮走红,参加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1965年的展览“响应之眼(The Responsive Eye)”,时装设计师(以及博物馆创立者)拉里·阿德瑞克(Larry Aldrich)将她创造的图像印在一款时髦服装系列的衣物上。

1968年作为第一位女性艺术家和第一位英国当代艺术家获得了威尼斯双年展国际绘画奖。

1978-1980, 她的大型的作品回顾展广泛地在世界各地展出,这次展览也给艺术家提供了旅行机会。 她的澳洲经历, 尤其是埃及之行, 带领她进入了丰富的色彩表现时代。后来演变到探索光学现象。

2000年,她重出纽约艺术圈,在迪亚艺术中心(Dia Art Center)和佩斯威尔斯滕画廊(PaceWildenstein)同时举办了展览。

2003年,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举办了一场赖利大型回顾展。

如今,她60至70年代的绘画最为抢手。在威尼斯双年展展示过的《吟唱2号(Chant 2)》(1967)2008年在苏富比拍卖会上卖到256.125万英镑(510万美元)。

上一篇: 过程艺术  下一篇: 激流派艺术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