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布其]文化·沙漠——库布其当代艺术展
  • [上海]中国表现
  • [北京]“形态与意识”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第一回展
  • 不确定的可能性——798及周边艺术群落青年作品展
  • ON︱OFF 2021:回到未来
  •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2009年展览预告
  • [上海] 小制作展览
  • [北京]政纯办:全民健身
  • [北京]OCAT:星星1979
  • [北京]UCCA:园音
  • OCAT上海馆︱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
  • “敌人的敌人是我的朋友,而我的朋友是敌人”丹尼尔·约瑟夫·马丁内兹个展
  • [柏林]卡尔拉·布莱克(Karla Black)个展
  • [纽约]杨海可(Haegue Yang)“Voice and Wind”作品展
  • 不容错过:布鲁斯·瑙曼“For Children/For Beginners”作品展
  • OPEN实现当代艺术中心—红烟囱
  • [上海] 多伦五年——中国当代艺术回顾展
  • [北京]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别干了——里克力•提拉瓦尼个展
  • [香港]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灰色想象》
  • [北京]北京现在画廊“入口——李晖”
  • [北京]Angel in City ——熊宇个展
  • 深圳︱阻力:一次速度的实验
  • “奇点时代”2024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 “量子千变”2024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 “并行输出”2024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 [深圳]2016深圳新媒体艺术节
  • [北京]Lab-Yit 首映会展——意大利视频作品展
  • [上海]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
  • 单︱性︱知︱识|直播计划X A307
  • [北京]十夜-BMCA艺术文件展
  • [成都]痕迹
  • [北京]穿越河床——于伯公作品展
  • [北京]“共谋”综合媒体行为艺术展
  • [北京]“冷记忆”空间媒介艺术展
  • [北京]王庆松个展——“新年好”
  • [上海]Between Art Lab艺术实验室《细菌作品》《蚕计划》《蚂蚁计划》
  • [郑州]“烩ART”国际现场艺术节——高校讲座
  • [北京]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
  • [北京]UCCA中展厅《水调歌头》
  • [北京]赵军胜的绘画
  • 左灯右行——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 [北京]香格纳:V&P
  • [北京]不在图像中行动
  • 北京︱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
  • “物是”当代艺术中的物主题 展讯发布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北京︱2023 首届 GUI 数字艺术研究展暨论坛即将启动

    北京︱2023 首届 GUI 数字艺术研究展暨论坛即将启动

    2023-02-26 17:53:43.652 来源: 库艺术 作者:


    2023首届GUI数字艺术研究展暨论坛 

    核心课题:“GUI”——网络媒介本体观

    课题发起人:弘正

    学术主持:朱其

    策展人:吴莹、弘正

    参展艺术家: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巴瑞、 蔡若芸、董宁、大余、弘正、李峰、曲延松、沈默、 徐晓波、肖弘弢、吴昶、张明怡、张雨

    指导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当代艺术收藏委员会

    主办单位:GUI数字艺术研究中心

    展览时间:2023年3月13日—3月23日 

    论坛时间:2023年3月13日—4月23日

    展览场馆:中国当代艺术馆 

    展览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乙28号 

    区块链存证技术支持:元创链

    媒体支持:今日头条、雅昌艺术网、库艺术、艺次元、正论、浅山小组等


    关于 “ GUI ” 艺术的研究

    文︱弘正

    GUI是“图形用户界面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的简称,属计算机图形学技术,是人与计算机通信的界面显示格式。我们当下运用电脑、智能手机以及一些家用电器,接触到的所有视觉界面都是GUI系统的应用。是GUI技术的运用呈现了网络世界的一切“线上”视觉。

    本次展览意在提取“ GUI ”这一图形界面概念, 在广义的数字艺术的范畴中,探讨“ 网络媒介本体观 ”的确立。

    时下是一个几乎完全建构在网络上的世界, ”线上 ”社会形态已相当完备。虚拟经济替代实体经济成为主导。当代艺术中,数字艺术的蓬勃发展,以及NFT金融系统的介入,建构了虚拟艺术的线上收藏系统。然而艺术收藏的唯一性却致使艺术作品的实体性和NFT性发生冲突,也即同样的一件作品要么选择实体要么选择虚拟,二者不宜兼有。显然虚拟艺术也似乎逐渐替代实体艺术,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主导。不过NFT建构了数字艺术的收藏体系,却并不具备使数字艺术的视觉本质有所昭揭。

    这是一个一切有可能被数字化的时代,某种意义上数字性也即当代性。在网络视觉中,作品的 “ 数字语言性 ” 以及“系统的观念性”致使网络时代的数字艺术家不得不慎思网络视觉的本体性。也只有从“网络媒介本体观”出发,用系统思维去认识网络视觉,数字艺术从语言到观念的演变才会逐渐显现,而“ GUI ”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基础。


    34.jpg


    数字艺术的学术探索

    文︱吴莹

    数字艺术(Digital Art)是将数字技术作为创作或演示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作品。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其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影像、音频等。同时它也是一种全新的纯艺术形态。

    本次展览的议题“GUI(图形用户界面)”是人机交互图像化的标志性开端,属于计算机美学系统,是美学服务于计算机的体现。在数字艺术作品呈井喷之势的当下,提取“GUI”这一概念展开关于网络媒介本体观”的探讨,作为一种对 “ 数字艺术 ”发展的研究,意义重大。

    数字艺术在国内的发展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直处于较为 “ 野生 ” 的状态,但是却又是与影视制作、游戏开发、产品设计、媒体传播等领域息息相关的一种技术形式与艺术形态,在学习资源极度匮乏的 90 年代,国内最早的CG设计师、艺术家和从业者大都从“自学”进入到这一领域的。短短20余年,这个年轻的领域,以数字科技发展为依托,每一次新技术革命都将引发数字艺术发展的大变革,比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眼下,艺术品在“被NFT化”的过程中进入又一个崭新的数字阶段,从数字艺术的层面来说,NFT并不是一种数字艺术的表达形式,它更多的是一种科技手段,NFT艺术品又与完全脱离现实的虚拟 IP 与数字艺术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尽管某些潮流化、产业化、迎合大众口味刺激购买的数字艺术形式降低了发布艺术作品的门槛,但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不会因此改变。

    就这个时代而言,数字艺术是创作者和观众艺术认知的一种变革,也可以视为结合虚拟技术的数字艺术拥有比以往更大发展空间。我们通过“GUI”系统基础去尝试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深入当代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去探究数字视觉艺术形式语言和现实,通过这样的积累去等待数字艺术理论建构的未来。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