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老栗书房 > 2008年文字选 > 德国摄影家舒尔德

德国摄影家舒尔德

2008-09-05 06:34:44 来源: 中国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破损“手”的表情

舒尔德的作品总是善于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和局部,象显微镜一样让人感受到隐藏在这些细节和局部中更广阔的现实。比如前几年他在中国拍摄的剥落的墙,一段墙的局部,透露出几十年的现实和历史。他选择的这些破损的“手”,来自商店破损的服装模特儿身上,舒尔德拍摄于中国的四川,其实这些破损的模特儿遍及中国各地,尤其是中国乡镇百货商店里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国的商店出售服装时使用模特儿,是对世界先进国家商业模式的模仿,始于八十年代初,从这些模仿的“西方时尚女人”模特儿的造型看,不但显示出生硬的模仿痕迹,而且破损的模特儿,似乎诉说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商业文化发展的某种经历。对于熟悉它的中国观众来说,这些模特儿负载了中国人在全球消费一体化过程中的希望、兴奋、失败、磨难等等难以诉说的经历。对于不熟悉中国这段历史的外国观众,拙劣模仿和破损了的西方时尚模特儿本身,便带着一种奇异、滑稽和磨难的痕迹。

舒尔德从模特儿身上选取了破损的“手”,与那些选取中国“墙片断”的作品相比,超越了作为中国的文化和现实的具体情境,因为中国墙的片断,由于大量汉字的出现,对于不熟悉汉字和中国现实的观众,有一种解读上的阻隔,而这些破损的“手”更容易让观众体会到抽象的人生感觉。人的内在感情直接通过身体表露,有两个部分最丰富,一个是脸,一个就是手。东西方艺术都很重视手势的表现和表达。佛教造像中随时可以千变万化的莲花指,米开朗基罗创世纪中没有获得生命前一刻粗壮但无力的手,革命艺术中领袖不容置疑的手势……,手是人的内心表情,也是艺术重要的母题。首先,舒尔德把这些并不丰富的手的姿势,通过不同的摆放,使其产生了更丰富的表情。其次,舒尔德选择破损了的模特“手”,让人看了有说不出的难受,这种感受和看一面破损的墙不同,破损的墙没有生命受损的直接刺激,而手是一种生命的细节,但又不是通常我们看到的一个受伤的真人手,因为“破损”和“受伤”不同,就会给观众首先带来一层“手”为何破损的追问,追问也是一种欣赏,过度的使用?岁月的侵蚀?被丢弃?其三,模拟人形把人的某种表情简单提纯但虚假化了,比如模特,在模拟女人最美好形态的同时却抽掉了生命的丰富质感,使其凝固在一种虚假的无生命“表情”中。而这种表情一旦破损,拟人形象残留的“美好”感和物质破损的“无情”状之间,构成了一种使人浑身发麻的生理刺激感觉,即模仿来的模特儿美丽的手,和象得了某种皮肤病一样的恶心感觉,更深层地刺激了心灵,舒尔德抓住了这种感觉。


栗宪庭2008-5-14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