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主题阐释“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主题阐释“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

2016-09-05 12:32:17 来源: 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 作者:

 

当代的来临——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主题阐释

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

总策展人:吕澎
联合策展人:莱蒂奇娅·拉加利亚(Letizia Ragaglia)
展期:2016年11月12日—2017年2月12日
地点:百家湖美术馆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展开不同国家、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问题的提出和表现,并力图让本届展览对当代艺术领域面临的学术问题产生影响。

二战之后,世界格局大致以美国与苏联分别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1961年8月,柏林墙将德国彻底划分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部分。整个德国上上下下处于一种对外承担着历史重责,对内饱受战争创伤的双重压力之下。

曾在二战中受伤侥幸存活的约瑟夫·博伊斯,正是对这样一种德国现状的关切与反思,促使他尝试要建立一种元民主的社会来改变德国的现状。他提出了具有“疗伤”功能的艺术概念——社会雕塑,试图通过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去思考和解读社会。他认为杜尚的沉默被过高地估计和猜忖,现成品的运用虽颠覆了传统的西方美学系统。但其反艺术针对的只是美术馆代表的艺术体制,并不涉及社会、政治制度的评价。他希望艺术从美学的狭隘空间走向社会。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与博伊斯的思想完全相异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也声名大噪,相比博伊斯的晦涩、复杂而神秘,沃霍尔更像是美国消费文化中恍然出现的雅痞——平易、明快、甚至功利。他热衷于都市生活,甚至根本没有将商业和艺术视为两件事。
 
他将母亲的厨房中的金宝汤罐头作为绘画对象,完成了波普艺术标志性的作品。日常用品、重复性以及作品消除意义的面貌,标志着美国的当代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波普艺术的出现与美国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冷战后,美国不断强调资本主义的自由文化,提倡消费文明。艺术家们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以一种流行、短暂、低消费的形式来进行艺术生产,让人们去拥抱和浸润现实的物质生活,而不停留于抽象表现主义玄学式的困惑。

与此同时,现代主义正飞速向后现代主义过渡。以艾伦·金斯堡为首的垮掉派诗人把艺术与行为融合一体,使诗歌走向街头;约翰·凯奇演奏了无声的4分33秒,并领导了黑山文艺运动;嬉皮士、披头士乐队和形形色色的新思维开始为人所熟知。随着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在英国问世,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人类基因密码,以及1969年阿波罗11号人类登陆月球。人类逐步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及消费主义的共同体。

60年代,伴随着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苏联的坦克开进布拉格,反战、反美、反殖民主义的浪潮在世界各国风起云涌。左派思潮的活跃让学生们有勇气去质疑权威和秩序,对个性解放日益强烈的追求,让他们越来越不满教育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陈规戒律。

发生在巴黎的五月风暴对应了此时在中国的政治运动。绝大多数知名学者、教授站在了学生一边,如福柯、拉康、波伏娃等。素以“介入政治”的态度闻名的哲学家萨特号召所有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物质和道义上支持学生和教师发动的斗争,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一个“与父辈不一样的将来”。

70年代在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们以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为楷模,接受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讲究绘画过程的情感突发和即兴处理,注重绘画性,探索内容、色彩、形式的自我语言,他们抓住德国的创伤,试图探索德意志文化的根基。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1979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彻底告终,通过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使得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全面进步。这从很大程度上改革了中国社会单调的政治空气,自由与商业的元素开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国的艺术家们逐渐从文革的沉痛中苏醒过来,从伤痕美术的形成到对形式语言的探索到1979年的星星美展,他们似乎面临着一个更为复杂的现实——过去的偶像和天经地义的事物的溃败,道德、价值的转换与变革导致一种积极的批判浪潮在80年代中期达到了顶峰。各地兴起的艺术团体及其宣言构成了著名的85美术运动。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因其各种行为艺术、装置作品的集中出现,反应了此时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南京国际美术展的发展历程

自2014年以来,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倾力打造南京国际美术展,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成为南京乃至江苏地区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文化艺术对外的开放度与融入度,更为发掘、培养国际上认可的中外艺术家,推进艺术家成长计划,全面提升中国艺术家和作品在国际艺术舞台的影响力和地位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2016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主题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在总结前两届经验的基础上,将更专注于专业性、学术性与国际化的提升,从展览的主体框架到主题制定、学术定位进行了详细规划,旨在与国际艺术界展开对话交流,以此激发艺术家的创造精神和创造热情。

本届南京国际美展以“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为学术主题,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展开不同国家、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问题的提出和表现,并力图让本届展览对当代艺术领域面临的学术问题产生影响。

正如总策展人吕澎所言:

展览试图通过不同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对今天的世界表达的不同立场、态度和看法,拆解人们面对世界与知识的一切惯习,将由现实问题导致的感受与理解呈现出来,暴露当今人文衰落的种种问题与原因,甚至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重新思考和定义人类“文明”与“历史”的特征。这就是“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的策划主导思想与逻辑。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