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 刘洋 原琳
商报:金融风暴来了,市场泡沫被一次次地过滤,对很多刚刚起步的艺术家无疑是“寒冬”来临。你认为这样的环境对艺术家的成长和个人风格的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会锻炼出真正的艺术大家吗?还是说市场的动荡会培养出艺术家更多的机会主义?
高名潞:真正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寒冬”与“春天”之说,“寒冬”和“春天”是指环境生态。所谓好的生态不一定有好的艺术。天才和庸俗的比例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天才不会因为市场好而增多。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市场,而是创造性在哪里的问题。有创造性的新一代艺术家必将出现,而且正在出现。
我们对市场和大多数艺术家的同情,是对经济层面和生活人道的同情。我们期待市场好,但是不等于我们要让真正的艺术创造向市场层面妥协。事实上,良好的市场和经济,与前卫的命运并不成正比。换句话说,任何时候前卫都是相对艰难的。
商报:对于目前的中国艺术市场,大量的油画作品出现,以及作品之间“符号”的相类似,你认为是否对艺术家创造惟一性作品产生了挑战?艺术创作怎样才能摆脱“符号”化的藩篱?
高名潞:“符号”是因为人们相信陈词滥调,“符号”和意义相对等。为什么没有人怀疑这些“符号”,怀疑陈词滥调?当代艺术缺少怀疑,信奉陈词滥调和“符号”,与市场生效有关,那是低级的艺术。我期待有打破陈词滥调的反“符号”、非“符号”的艺术出现。怀疑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现在的普遍时尚是没有自我和真诚的。
商报:目前中国顶尖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已经令人咋舌,你认为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与资本价值是否等同?为什么?
高名潞: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家大多是从投资出发的,不是从永久的收藏出发。他们大多都是国际藏家,基本没有非盈利的基金会和国家收藏。因此,价格在资本利益上的商业运作中被抬高,必定会产生泡沫。
商报:你之前提到过:“经济一动摇、资本一流失,艺术市场就会出现问题。即便没有金融风暴,都会在将来哪一个时机里爆发。”那么,你认为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到达爆发点了吗?
高名潞:我指的是市场危机的爆发。没有基本稳定的艺术价值标准,即便市场好也是虚夸。没有金融风暴也会爆发市场危机。目前这个危机已经爆发,困惑正在蔓延。这种怀疑是好事,有怀疑才有探讨的时间,这样就容易建立标准。现在正是进行良性阶段的开始。
高名潞,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及建筑史系研究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艺术批评和文化史研究,中文专著包括《’85美术运动》(合著)、《中国前卫艺术》、《中国极多主义》;策划的主要展览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InsideOut:NewChineseArt(1998)、“丰收:当代艺术展”(2002年)、“中国极多主义”(2003年)、“墙”(2005幼/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