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潜默 · 静默(潜默艺术)

潜默 · 静默(潜默艺术)

2009-02-18 21:39:42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潜默艺术关键词:
禅、似乎无意识、似乎无意义、自然、朴素、不张扬、无为、似乎无表现、无知之知、不修之修、无欲、不动声色、静、神秘不可说、说不清、无、“软”、淡、非个性、负的方法。
 
才年过三十,自己就感到身体各种不适,因此做了个相对全面的身体检查。体检包括生理和心理两项。生理上经过了心电图、B超、上下消化系统造影、肝功等检查。确诊三项可大可小症状:肾结石、十二指肠溃疡和脾大。心理上伴随着抑郁症、神经衰弱、疑病症三项精神类疾病。医生除了给我开了头孢拉定片、瑞健等药品,另给我开了些治疗精神症状的药品,如黛力新、眠特灵等。药品适应症:中型焦虑——抑郁——虚弱神经衰弱、心因性抑郁、抑郁性神经功能症、隐匿性抑郁、心身疾病伴焦虑和情感淡漠,更年期抑郁、嗜酒及药瘾者的焦躁不安及抑郁。生理病症在吃药的情况下,很快见效好转,而心理的症状却不断反弹,见效不大。医生说目前我国共精神患者约1600万人,但79%不愿就医,只有26%认为精神分裂和抑郁症是精神疾病。大多导致精神症的病因一般以明显精神创伤为诱因,也与人的性格有密切联系。病人有凄凉感,对人对事物失去兴趣、头痛、心烦、多恐等。此病症严重时,人会感到厌世,甚至有自杀念头。可见人的心理伤害比生理疾病更让人难受。医生除了告诉了我日常保健、饮食、音乐疗法、自我按摩,另推荐了一种静默疗法。

 一.静默技术•潜默的表征概念
 
静默,亦称人静。即平静或静止而不语,也时常指实施者一种心理状态或态度。一般静默者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闭起双目,集中注意一个单调的声音、意念摒除一切杂念或外部世界的牵累,体验到思想过程愈来愈平静,直到一种完全静止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注意力超越了日常思想水平而可以进入超觉状态,即所谓“静默心境”。在这种心境之中潜意识进入一个自由漂移状态,使静默者进入与其自身内在节律相和谐一致的状态,有时甚至达到与自然物融为一体的感受之中。其实人们对静默并不陌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静默心境和体验。例如,朵朵雪花缓缓飘洒大地之时,或者我们伫立在一场火劫之后的焦土上面对着残垣废墟,这种心境往往会不禁油然而生,同样,安静也会诱发“静默心境”,并且能获得近似于正式沉思技术所产生的体验。
当精神安静下来的时候,身体相应地变得比睡眠时还松驰,不过静默者并未睡着,依然完全清醒,对其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是有知觉的。静默者处于一个完全清醒的身心宁静状态。表面睡眠其实清醒,亦即“潜默意识”(潜藏不语的意识),我有时称为似乎“无”意识状态,是一种潜藏的力量。
静默技术也不涉及到其它奇特姿势,改变生活方式,虽然静默以某种理论体系为依据,但要得到静默的效果,并不一定要接纳固有理论。它的练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安排。而这种静默临床技术,正符合中国禅宗里有关修禅的方式,即“不修之修”。从而缓解精神压抑和情绪紧张状态,防止生理和心理疾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提高个人领悟力或达到自由控制自己的心理境界。
静默有三种:
话语的静默、欲望的静默和思绪的静默。
第一种是完全的,所得着的是美德;第二种是欲望的静默:亦似禅宗的“无欲”,得到的是安静,是更完全的;第三种是思绪的静默,是最完全的人生的目标,从里面集中所有感觉,进入到全人的最深处。
当下倡导静默心境更多的不是让当下的人选择一种生存方式,而是在选择和表达不同生存感受所表现的静默心境和态度。以平凡心来表现不平凡的品味。静默是一种自身理性的心境和潜藏的力量,这也是当下人类心灵缺失和精神的需求。
然而静默技术只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只是引出静默心境话题,静默心境才是潜默思想精神主旨。
 
二.中国哲学中负的方法:潜默
 
禅宗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禅师,每次被问到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是让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样做。一天,禅师看到小和尚也这样做,便飞快地拿起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拇指,小和尚哭着跑开去,这时,禅师喊他,他刚回头,禅师又竖起自己的大拇指。据说,小和尚就此得到了“顿悟”。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它告诉人,在学会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思想的人,都必须经过使用正的方法这个阶段。在达到思想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思辩丛林。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以负的方法领悟“道”进入潜默,在禅宗中称之为“第一义”,“第一义”便是“不可说”,不直接说“道”是什么,因为“无”不是任何“物”,因此不可说。从《语录》中可以看到,有的学僧问禅师关于禅的根本问题,禅师或者答非所问,如回答“白菜三分钱一斤”,或甚至把徒弟打一顿,不明其中道理的人,会觉得禅师对徒弟的反应令人莫明其妙、难以理喻,其实正是借此告诉徒弟这问题不能回答,只有靠自己去“悟”,一旦领会,便得彻悟,这也便是禅师以静默来表示“无”。
艺术和思想的方法有两种:
    即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
正的方法实质是讨论形而上学的对象。负的方法实质是:对要探讨的形而上学对象不直接讨论,只说它不是什么,在这样做的时候,负的方法得以显示那“某物”的无从正面描述和分析的某些本性,而从精神的东西入手。
从思想的发展来看,西方哲学的方法论多以正的方法占统治地位,而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则多以负的方法占统治地位。中国思想的这个方法论特点在道家思想中尤其明显。在《老子》和《庄子》两书中,始终没有说“道”到底是什么,只说了“道”不是什么,而一个人如果懂得了“道”不是什么,也就对“道”有所领悟。我近期也慢慢倡导负的方法创作——当代艺术在借用西方语言方法模式时多运用正的方法,正的方法的直接和明晰的优点也时常成为它的缺点和没有想象深度,概念而平面化,缺乏精神的感悟和心境。道家和佛家思想的结合,形成禅学,禅学以负的方法与物感应,因此称为“潜默的哲学”。如果一个人领悟到潜默的涵义和它的意味深长,他便对形而上学的对象有所领悟了。从永恒的观点来看眼前的事物,从而享受到“无”的认识。在这样的时候,除了静默之外,只能用“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来形容他们。
正的方法或负的方法并不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艺术不是1+1=2的数字题只有一个答案,对于艺术,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补充和重新思考。正的方法直接有力但易于流于表面,负的方法遮蔽隐藏而有深度,当代潜默美学更多的侧重负的方法,也是对当代艺术多以正的方法创作的重新思考。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可以考虑从正的方法开始,以负的方法告终,负的方法不是和正的方法(明晰思考)对应的,也不是低于明晰思考,它时常是超越明晰思考的,它不是反理性,而是超理性的,未来的思想和艺术可以试图考虑负的方法进入现实,潜默的思想才有可能得以体现和继承。

 

 
三.潜默•静默在古代思想中的体现
 
禅,梵语为禅那,意思是静思打坐,是印度各宗教共同修行方法。佛教也是把坐禅作为修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打坐静虑,使心中任何念头都不发作,最后进入一种绝对虚静的境界。佛教认为,得到这种精神境界,死后便能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世界。
从达摩到弘忍的禅学,都讲禅定、读经,认为人生来就有“清静心”即佛性,如太阳一样只是被乌云遮蔽,显露不出来,只要通过禅定、静默等修行功夫,断去情欲和烦恼,“本心”便显现出来。他们都注重“渐修”,即不断地修炼,甚至是累世修行。而慧能所创禅宗,与此不同,它不追求烦琐的宗教仪式,不讲累世修行和布施财物,不主张念经拜佛,不立文字,甚至不讲坐禅,主张去靠精神的把握佛教义理,提倡“顿悟”成佛说,更多注重“不修之修”,他们甚至把佛像劈了当柴烧,表示悟到“一切皆空”、“佛在心中”的道理。然而不论是以前渐修和慧能的不修之修的“顿悟”都是最终达到更高层次的一种静默的心境。
老子辩证思想从道的高度看,“静为躁君”(《二十六章》),即静是动的根本,静支配动,说,各种具体事物纷纷芸芸,都是变动的,但回到它的根本(归根)来都是静止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这就是说,静止才回复事物的天赋本性“命”,这也就是事物恒常的规律。人们只有认识到这种静止的恒常规律,才可以称为“明”,如果不认识这一点,轻举妄动,那就要遭受危险。
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王弼从动静的关系来论证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无”则是无形无象的,不动不变的,也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是绝对的,万物的根本。他说“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夏卦》注)这是说,世界万物是千变万化的,但对不变来说,变化是相对的,不变才是绝对的,所谓“动”“语”不过是“静”“默”的变态,“无”是绝对静止的,万有是千变万化的,终究要归于静默,因此人们应该在“动”的现象中看到本体的常静,于动中求静。
“静”,就是不要在事物到来之前就急躁妄动,而要“无为”、“寡欲”,安静地善待外物的到来,然后与物相感应,这就是他们说的“毋先毋动者”(《心术上》)和“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之”(《白心》)。《管子》四篇认为,情欲过多是不能保持心“静”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保持“静”心须去掉过多的欲望。“去欲则寡”(原作“室”,据郭沫若说改),寡则静,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心术上》)意思是说,如果去掉过多的欲望,使欲望寡少,那就能保持心“静”。“静”就能专心,专心就能一意,一意就能头脑清明,头脑清明就能得到至高的智慧。
由此看到躁动悖后的静默.潜默,需要“无为”“无欲”“无知之知”及“不修之修”的方法及物感应。周敦颐继《太极图说》之后第二篇著作《通书》中,解释主静的含义就是“无欲”和道家所讲的“无为”以及禅宗对“无心”的解释一致。
道家主张无为,并不是叫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任何事情。无为的字面含义是“无所作为”,而它的真正含义是“无心”而行,一个人自然无邪的行事,不因人,因时,因地而厚此薄彼,先此后彼或有为有不为,就这是无为。
最好的修禅便是尽力做眼前当作的事,无所用心,这也是道家所讲的无为和无心。实际这样的修持,不是为达到某种目标,无论这个目标多少崇高,保持自然平常的心境。不修之修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抛弃其他一切得失,人需要去作的是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如此而已。
 
四.当代潜默艺术与传统禅宗美学的关系
 
当然,当代的我们了解潜默的禅宗,不可能象施道高僧最终达到绝对虚静的境界,死后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辩证地汲取禅宗一些义理和心境,领悟“无”来静慰我们的心灵。无为,无欲,不是叫人完全不动或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以一种平常心行事,摒弃矫揉造作,物及必反,以静默心境进入当代生活,当代艺术。
从古至今禅宗美学的发展与继承依然影响着传统艺术。其代表为著名明末清初国画大师八大山人。历史已证明禅宗与艺术之间有着不可小觑的联系。
禅宗美学最深刻的影响之一,是画家通过余白、残破、极度的单纯、夸张的美丑表现他们的造型意识,禅宗美学是一个由入世到出世再到入世的感悟。禅宗有一句惯用语“山是山,水是水”。当人在迷雾中时,看山是山,水是水;在顿悟之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因此,禅师象寻常那样生活,做寻常所见的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还要离开禅定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还要做寻常生活中寻常事情,禅师在顿悟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是指在顿悟后还要进入静默心境,重返世俗朴素的人间,但前面还有事情要做,还要做的无非还是寻常事情,虽然依旧生活在此岸世界之中,但他对彼岸世界领悟并不是白费功夫,所作的事情虽然还和普通人一样,但这些事情对禅师而言已有了不同的意义,对物的感应与领悟更加朴素。禅师在此岸、彼岸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静默的心境:淡与简、精神的自由、肃穆、一默如雷、简朴这都是禅宗美学的理想境界。
当代潜默艺术与传统禅宗美学精神上一脉相承,但从另外几个方面又有着进一步的发展:
其一.媒介的拓展。当代潜默艺术突破传统禅宗美学传统媒介,可以借助观念图片、录相DV、架上、装置、行为艺术媒介,打破传统纸张艺术媒材,将艺术媒介界限打破,更充分表现静默的心境。
其二.个人心灵表达与强烈的生活感受进入当下语境,这是区别传统禅宗美学的重要一点。
其三.观念意识的融入,探讨观念中的意图、思想融入潜默艺术。
其四.强调两层意识:精神心境状态与当代艺术本身的语言状态结合,而非简单概念的符号艺术。
当代潜默艺术展中的艺术家作品多以负的方法表现艺术心境,作品面貌及创作静默不张扬、自然、淡、简、静、平常化、非表象、非个性即无知之知(“无知之知”和“无知”是两回事:“无知”是人的原初状态,而“无知之知”则是人经过“有知”而后达到“无知”阶段。而人的原初状态的无知是自然的恩赐,而人达到“无知之知”则是心灵的成就。),表征象一个价值的“真空状态”,其实是作者达到一定心境后至上而下的状态(至下而上是一种坐井观天的状态,而至上而下是一种坐天观井的心境,这似禅宗里入世和出世前后与物感应的区别)。然而这些作品背后艺术家面对现实感受所表现的静默心境、作品潜藏的重要力量才是更重要的,也似一种与物感应的“无为”、“无欲”“不修之修”的修禅方法,在这样一个庞杂浮躁的时代,经历太多不确定和意识形态的洗礼之后,对朴素、自然新的思考。
 
 

五.潜默•静默的古今社会意义
 
西方后现代艺术多以概念表象的角度批判现实结果,然而对于精神的预防没有先觉的感知,对现实的批判固然好,多种情况流于表面,扮演着亡羊补牢的角色,就象香港的警匪片,迟到的总是警察。潜默心境的修持与表达具有健心“防身”的两重意义。王弼在《老子微者略例》中说:“闲邪在乎存诚,不在察善;息淫在乎去华,不在滋章;绝盗在乎去欲,不在严刑。”这是说,要防止社会产生“邪恶”,“淫欲”不能在它发生之后,再用严刑去制止它,而要在它发生之前就把它消灭掉。
潜默思想以静默为主修,“无“是静止的,以静制动,天地以无为本,当下人对“无”的领悟,将会对自身邪欲有着积极的控制和消除。因为“有”即是“无”,举例我们面前的一张桌子,要表明它不存在时,并不需把它毁掉,事实上它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在人实际拆毁桌子前,他所想拆毁的桌子在他心里已经不存在了。在这刹那间,桌子已不是原来那样了,它只是“看似”原来那样子。以此推理,我们以邪欲除掉某人某物想表现他不存在时,也不需要把他除掉等等。
历史上潜默.静默思想常常是宗教活动的核心部分。反抗者运用它组织起义推翻旧的政权的方法,也是统治者采取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倡导潜默思想,更多的是对当下经济消费时代所引发的人的精神异化的一种补济。同时也是当下人在浮躁及不确定的时代,以禅静心境和态度对时代理性的介入,以平常心表达不平凡的感受。无为不是不做事,无欲也不是没有理想,不修之修也不是不修持,不知之知并不是真的初级的无知,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朴素”“不染”的心境。
历史上老子十分注意处理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关系,他看到人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因此提出要求“无为而治”。老子的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认为,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老百姓也就会没什么欲望要求,而过朴素安静的生活。就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最早大约在东汉末,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而正式出现,其时在社会上两大道教组织:一为于吉、张角所创“太平道”,一为张陵(张道陵)所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张角运用太平道组织农民起义影响最大,提倡下层劳动人民互助、互济。
曹魏政权是在镇压汉末黄巾起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与农民阶级有着尖锐的矛盾到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这些矛盾日趋尖锐,魏晋玄学正是适应这种形势出现的。为维护门阀士族统治非论证的哲学理论,缓和各种矛盾,于是也提倡所谓“无为而治”理论。
唐朝统治者,在隋末农民起义打击后,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采取缓和矛盾的措施。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佛教对治国有利,并加以扶植,佛教教义理念,可教人“积善”,在李唐王朝的倡导下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统治者和起义者采用潜默思想平静人心,可见潜默思想还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潜默的思想正是佛道教思想相互结合、相融的思想,潜默的思想中“静默”心境又主导潜默的思想,以通 “无为”“无欲”“无知之知”“不修之修”。当下我们倡导潜默的思想更多关注一种精神的需求,潜默可能比“正”的方法表现表象的流血更具有力量。我一直提起“软”伤害也时常提起运用“软”来解决问题,潜默就如太极的潜力量,以静制动,柔中有刚,更多有健心“防身“之功,并具不动声色的潜在力量。
在这个欲望与压力并存的年代,历史深度越来越平面化,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并存,信仰、信誉的缺失与不确定,都滋生了浮躁与精神的茫然:心慌、紧张、恐惧、抑郁、易烦易躁、工作效率下降。这些年静默作为一种临床心理治疗已经在全世界掀起,最终目的是让大家以“静默”心境处事,增加自信心,并且以此介入现实生存感受,目前世界上约百万以上人在进行静默训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甚至据专家断言,如果世界上人口1%——5%通过静默实践,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消除世界所面临的残暴、犯罪、贫困和战争。                                            
                                                    

张海涛
2006年10月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