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后面的一个时代”张海涛访谈
文/陈湘鹏︱张海涛
采访时间:2011年11月16日
采访人物:张海涛(艺术档案网主编、宋庄美术馆策展人)
当前致力于对现在与“未来”艺术现象的预设、归类、梳理、比较和分析,在当代艺术多元面貌中寻找朴素的价值规律,关注艺术思潮走向,从而最终得到历史的沉淀。
2011年策展项目有:
2011年八零后艺术档案(一)
2011年“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
2011年“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
《华夏时报》:如何评估一副画作的价值?
张海涛:一副画作的价格包含有几个方面,但作品本身的价值是最重要的。对一个作品本身进行价值判断,总体有几个方面:
1、作者个人作品的脉络、真诚的态度
2、个人作品在艺术史中的脉络
3、他的作品是否有自己新的语言
4、他个人对所处的生存环境有没有独特的感受,即是个人的又是区别于其它时代的新感觉。有没有区别于普通人、独立于意识形态和商业的敏锐体验,使自己的感受具有鲜明和鲜活的状态。
简单说来,就是看画家的作品有没有新的感觉和新的语言。这两个价值表达要素选择其中一个都可以。作品话题的选择中对于历史、现在、未来和永恒思想的当代化转换都是使艺术鲜活不灭的重要本源。比如一个永恒的经典思想,进行当代化的语言转换或者用旧的语言来表现新的感受都会有价值。比如刘晓东,用弗洛伊德的技法,表现中国当代感受。纪录片则用老的语言和媒介表现新的感受。
《华夏时报》:798有很多作品运用文革时期的符号:毛泽东像、硕大的中山装,是否也提供了一种新感受?
张海涛:798的毛泽东像赋予历史以新的感受。这些毛泽东像和文革符号的艺术思潮,被命名为政治波普现象。这是对历史题材进行新的诠释,或者叫纠错,是历史题材当代化的转换,它是具有政治符号的流行化。
《华夏时报》:在语言和感受两个价值判断要素的创造性,国内艺术家在那个要素方面做的更多?
张海涛:国内艺术家在新媒介和新语言方面的创新,不是很侧重。在西方,各种新的语言样式都已经存在了。国内的艺术家倾向于把西方的艺术语言进行变异,进行中国化的转换。感悟到与西方的区别,或发掘中国本土当下的生存感受。中国的艺术家不是特别侧向于语言和技术的追求和把握,更多是提供感受。比如玩世现实主义,方力钧等人体悟到整个当时社会的脉搏的东西,画出了他的特点,这种感受又具有中国化,又有个人化,又有社会化。
《华夏时报》:你是否注意到798里的作品题材和风格的大量重复?
张海涛:艺术史是残酷的,艺术思潮也是残酷的。一个思潮出现的时候,代表人物,通常是那些靠前的人物在艺术史上会留下一笔。而后面跟风的这些,就很难留下来。中国的政治波普就有很多人在画,但现在这些后面的艺术家的工作是否有价值,这就有疑问。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艺术创作中的跟风的问题,跟风就是自杀,历史和艺术批评都会进行判断,通过价值判断自然会有一个优胜劣汰。
《华夏时报》:请您谈谈当前中国画廊的作用?
张海涛:一个艺术作品,出现在画廊和拍卖机构的时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画廊的对艺术品鉴赏的敏锐度。而这种敏锐度很难用文字去解说,好的作品进入画廊体系,才会造成良性的市场。反过来说,不好的作品,趋向流行化的作品进入画廊体系,就会以商业规则来代替艺术判断。这些不具有独立性的判断会误导市场,干扰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家的所谓独立性,意味着他要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市场,而不是受其干扰诱惑,转而去追逐市场。因此好的画廊和收藏家需要独立性,具有一个敏锐的艺术品价值判断,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可以通过批评家和策展人来推荐,这个很重要,一个画廊老板在没有价值判断的情况下,跟着利润、风潮走的话,就是商业生存的话题了。很多画廊为了机构的生存和利润经营的不是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这是很尴尬的事情。
画廊老板的话语权比批评家和策展人的要大,他认为他的眼光是好的,他是一种感觉化的眼光。策展人是左右不了他的,因此798百分之八十的画廊,没有策展人和艺术总监。这类画廊是没有艺术作品价值判断能力的。今天这个画卖了,他就老挂这种画,画廊逐渐被消费市场引导,变得不伦不类。这样的比例很大。
《华夏时报》:如果说策展人力量薄弱是一个艺术市场的一个瓶颈,策展人自身是否也对此负有责任?
张海涛:策展人不专业化是个大问题。专业性是要建立在学识、经验、敏锐地感觉等等因素上的。策展人和艺术家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敏锐,不同的是策展人比较着重整体,用整体的艺术史脉络进行判断;艺术家的敏锐更多是个人感觉化的判断。实际上,在当前情况下策展人也容易被市场化,也容易被干扰。
策展人的生存是个问题。现在的策展人,一个是在机构里上班,例如美术馆、画廊;一个是独立的自由策展人,这样的策展人就得靠自己挣饭吃。有影响策展人还可以,没有影响的就很困难。独立策展人靠自己的智慧生存在这个一端是穷画家,一边是贵族加盟的价值链中,连策展费怎么拿,很多人都不清楚。你从赞助中拿多少份额合适;卖出画之后,怎么提成,提多少,都没有谱。迄今没有形成合理的策展人运行机制。
《华夏时报》:还没成名的画家们还好吗?
张海涛:以前画家比较单纯,现在越来越浮躁。有对比,就会紧张,一些人成功了,结果搞得其他人都很紧张。你身边的朋友都功成名就了,你所面临的状况还是一天两顿饭问题。这样下去艺术家会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的作品有问题啊?是不是自己的人格有问题啊?这个状态对创作影响很大。成功和暴富的画家的诱惑反而让人难以坚持纯净的艺术理想,当然实际上坚持的也有不少,但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能走多远。
《华夏时报》:如何改善这种状况?
张海涛:完全靠发现。靠批评家、靠策展人、画廊去发现。策展人必须去发现,另外也需要艺术家的主动性,顺应时代而非惰性守株待兔。
《华夏时报》:真正的收藏家除了是个大款,还应该是什么?
张海涛:真正的收藏家,像希克,是前瑞士驻华大使,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推动第一人。他懂艺术,了解艺术史并且对当下精神状态非常敏锐。他不倒画,除了收藏,就是为了展览,通过展览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像画家通过画作一样,收藏家通过好的判断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他创建了中国当代艺术奖,推动了优秀作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在中国期间,他和艺术馆馆长、评论家以及记者讨论艺术对于世界的意义。帮助许多艺术家走到前台。这是有艺术价值观的收藏家,通过他们的选择,也实际上收藏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背景、文化背景、甚至精神和情感都体现在这里。为什么艺术不会灭亡?每个时代都有新的精神面貌和新的感受,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都有关系。这也是判断艺术的重要的价值支点,不仅是艺术品本身,而是作品后面的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