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洋:信息逻辑的革新
  • 艺术批评的形式
  • 贝尔斯&奥兰德︱艺术与恐惧
  • 李小山:中国前卫艺术现状
  • 査常平:“叙事中国”中的个体生命关怀
  • 语言法度与个人自由
  • 教师也是生产者
  • 艾未未: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腐蚀、诱惑80后、90后
  • 当代艺术中的四类批评家
  • 生产、观看与解释——当代美术史写作的三个机制
  • 李雨洁︱展览南方可以逃脱奇观吗?
  • 当代艺术需要现场经验
  • 水天中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
  • 卢杰:理想主义不会失败
  • 艺术北京的五大质疑
  • 冯博一︱躺平背后是退无可退的悲凉
  • 杨小彦︱出名艺术家都有非凡的公关能力
  • 当代艺术论之三:方法论
  • 当代艺术论之二:认识论
  • 当代艺术论之一:本体论
  • 绘画及雕塑的自我瓦解: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所实现的前卫方案
  •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的模仿
  • 彭德:当代艺术与中国思想
  •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天渊之别
  • 冯博一:关于策展
  • 朱其︱当代艺术是一种跨学科、跨媒介的艺术
  • 盛葳︱创新史:技术、媒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
  • 《未来艺术学》 策展人张海涛:艺术是平衡城市物质与文明的支点
  • 程林︱德、日机器人文化探析及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构建
  • 技术-存储时代的“动态”档案美学
  • "后人类"(Post Human)为新型人类吹响了新艺术的号角
  • 当代艺术论之四:批评论
  • 不要忘记,你终有一死(节选)
  • 原志阳:当代艺术如何介入城市文化权力空间
  • 翠西艾敏20年私密告白
  • 新一代的观念探险
  • 策展人的素质--艺术三十年沉思录
  • 展评︱惠特尼双年展2024
  • 吕澎︱ 博弈与革命
  • 自然的召唤:当艺术模仿生命
  • 盛葳︱全球艺术史:观念、方法与实践
  • 殷双喜:以心接物
  • 中国当代艺术已获国际根本层面认可
  • 石青:事件,或一次性实践
  • 什么是博览会?什么是双年展?什么是三年展?
  • 作为文化政治的当代艺术专题——没有艺术,只有艺术政治了
  • 评论档案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北京]进化批判:戴帆艺术宣言

    [北京]进化批判:戴帆艺术宣言

    2014-05-23 11:53:03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进化批判:戴帆艺术宣言
    THE CRITIQUE OF EVOLUTION: ART STATEMENT OF DAI FAN

    开幕时间: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下午16:00 - 18:00pm 
    媒体见面会:2014年5月27日下午14:30 - 16:00pm
    展览地点:北京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F座荔空间
    展览时间:2014年5月27日至2014年6月3日

    策 展 人:顾振清、张海涛
    艺术总监:杨荔
    行政总监:杨楠
    展览助理:吴天一、杨天瑜、焦靖雯
    媒体推广:张璐
    合作媒体:艺术档案网(www.artda.cn
    联    系:www.li-space.cominfo@li-space.com;+86-10-51273272

    Opening: 4:00pm.-6:00pm., May 27th, 2014
    Press conference: 2:30pm.-4:00pm., May 27th, 2014 
    Exhibition venue: Li-Space, Block F, Red No.1, Caochangd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Exhibition dates: May 27th—June 3rd, 2014
    Curator: Gu Zhenqing, Zhang Haitao
    Art director: Yang Li
    Administrative director: Yang Nan
    Exhibition assistants: Wu tianyi, Yang Tianyu, Jiao Jingwen
    Media promotion: Zhang Lu
    Media partner: Art Archives Net (www.artda.cn)
    Contact: www.li-space.cominfo@li-space.com;+86-10-51273272


    未来“酷·刑”考古
    ——戴帆的“进化批判”分析

    文︱张海涛

    未来世界生物工程和计算机科技的进步引发的“人造自然”现象随之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与观念。它是一种不自然、重组自然、仿造自然的人工现象。弗洛伊德自然的“心理人”模式正在逐渐被新的模式所取代。遗传重组的潜势正在迅速推进人类质疑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说,进入人工改造的大胆领域。自然与超自然思想矛盾正向我们这个时代发起挑战,这个时代即将成为旧人类尾端和后人类开始的交界的时期。

    戴帆近两年在思考创作一系列“酷刑”考古作品,作品将古代酷刑符号,以当代视角进行了考察,发现从古至今不同时期“酷刑”方式的进化特征,其实它也是一个不断技术化、媒介化的发展线索,从此可以看出一个权利与人工变革的历史,不同时代的酷刑也赋予了不同时代针对性的烙印。我看完他的作品方案后给了两个小建议:一种是选择以社会学、历史学方式纪实调查,收集整理呈现,真实的还原“酷刑”的历史;另一种选择是以未来人工化视角转换历史中的“酷刑”。戴帆不加思索地选择了第二种表达方式,这与他个人性格及以前作品脉络有相承之处,如何以未来的方式转换历史中的考古。必然从其造型、材质、色彩等语言上下工夫,如其炫烂精细的做工、抛光的色彩、弧线不明的造型、未来科幻材质。甚至利用高科技自动、感应器、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未来酷刑考古”是一个悖论的融合体,戴帆喜欢把权利欲望、灵性死亡,与冰冷的技术神秘的重构在一起,它把科学主义的理性技术与人文关怀的人本主义在作品中统一起来,让人造世界与自然世界相悖丛生。
          
    纪实刑具考察是一种普遍考古的方式把刑具收集、调查,像一部纪录片一样朴素、真实;而未来“酷刑”考古,更多以个人或未来人视角转换为艺术的“刑具”,它通过人造技术创造出另一种的艺术真实。未来刑具考古,借用中国古典刑具符号链接未来,这样的刑具不是仅为一种残酷美学,也具有未来的诗意化,隐藏着残酷、时尚和消费,又像科幻片的飞行器、机器人,更像奢侈品那样“酷”,,但本质上充满着残酷的内核,就像一架架从未来降落到展厅的战斗机,非常震撼!当下人工化世界、虚拟生物都将隐藏于诗意化外壳中,充满不可触摸的不确定性。一个非理性的观点更适合当今这个摆脱乌托邦信仰的不确定世界,人工化仿真,网络虚拟,转基因混杂等超自然现象的人类,外表上看上去完美,内心却是神经质地病态异化,天性淡化,很难自我驾驭。

    戴帆将历史脉络中如五马分尸、下油锅、腰斩、凌迟等无法忍受的“酷刑”触及到我们几千年的权利话语系统,历史上的合法与不合法的刑讯逼供,制造了无数起冤假错案,给底层的弱势群体带来沉重的痛苦,从古至今留存的惨无人道的酷刑的合法性遭到质疑。权利、法律、资本、利益一直是酷刑存在的刽子手,人类一直存在过于侵权的行为,并把其潜规则合法化,很少人质疑这些酷刑背后的东西。

    权利、欲望、时尚更是未来人所追求的,这样“灿烂”的背后剩下就是“烂”,“酷刑”原本是残酷的身心伤害,在当下也成为了时尚,如“跑酷、酷哥、酷毙了”这样新时代词汇应运如生,如“耳钉、切舌、穿孔、挂体、纹身”等极端自残的方式也成为了年青人追逐刺激、释放压抑和宣泄欲望的途径,从集体意识中出走寻求自我个性和自由的体现。人类一直在平衡民主与权利的关系,或多或少存在着冲突与差异,自由多多少、权利多多少一直在寻求平衡点,美国六十年代的女权运动,反战运动,同性与性解放运动,及中国“五四”、至今的开放都是寻求一个支点,酷刑也在这个支点中改变着它的形态。

    2014年5月18日于北京

    炙烤,2014年

    轮盘射杀,2014年

    尖钉·火焚,2014年

    车裂,2014年

    凌迟,2014年

    剖腹,2014年

    锯割,2014年

    木驴,2014年

    锤楚,2014年

    腰斩,2014年

    抽肠,2014年

    射杀,2014年

    五马分尸,2014年

    沉河,2014年

    吊刺,2014年

    兽咬,2014年

     

    梳洗,2014年

    钻椅,2014年

    戴帆

    艺术家档案

    戴帆(DAI FAN)是处于社会学、未来学、政治、科技、设计五支源流交叉点上的艺术家。戴帆生活工作于北京和纽约,其作品渗透着以未来的视角对历史、政治、权力、宗教文化的反省和思考,戴帆最新的个展“进化批判:戴帆艺术宣言”是利用高科技自动的介入建构了延续生命痛苦的科幻酷刑花园,展览中的所有刑具作品均处于机械运动的攻击状态。“原始的未来”——惩罚艺术在冷酷的浪漫氛围中触及几千年的权力本身,散发着奇特、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未来酷刑是人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一种令人费解的极其野蛮、残酷的美丽现象”。产生事实真相的仪式与实施惩罚的仪式同步进行,对痛苦精确计算的酷刑包含着一整套的国家权力经济学”。在18、19世纪,西方的观察家塑造了中国酷爱酷刑的形象,在鸦片战争中给西方的帝国主义者正当的理由:中国“骇人听闻”“无法相像”的酷刑,被解释为中国未能走向文明化的标志,欧洲流传的信念是要将殖民地从“另一时代的罪恶”中解救出来,这种傲慢的心态导致了欧洲人不断征服折磨殖民地的原住民。殖民者利用酷刑来镇压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始终被人书写着。戴帆的《未来酷刑系列》作品对人具备真实的惩罚和攻击性,人和传统作品之间那种欣赏和被欣赏关系在其转换成为被惩罚与惩罚的关系,最能挑动人情绪的文化差异点。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2014-5-27]“进化批判:戴帆艺术宣言”作品现场
    view.php?tid=8985&cid=14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