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2012-4-30]暗物质——当代艺术的异类表述展览现场

[2012-4-30]暗物质——当代艺术的异类表述展览现场

2012-05-04 16:59:33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陈友桐,《物距》第二天,2012年

陈友桐《物距》第一天,装置,2012年

陈友桐,物距,有秩序的空间系列,装置

吴高钟,镜子之三,台灯,  装置

陈学刚,骚动,实验动画,装置

胡根华,预言之三,装置

胡根华,预言之一 ,80x80x30cm, 硅胶、棉花、钢化玻璃,2009年

陈敬忠,入梦,140cm×69cm,纸本水墨,  2010年

罗梓月,众生系列,综合材料

罗梓月,众生之二 - 局部,160x65cm,综合材料

黄彦,穷奇族人物系列,雕塑

田晓磊,世界,影像作品, 2007年

田晓磊,《世界》,影像作品

薛利,温床,160cm×165cm, 图片,2006

薛利,温床(图片),温度(影像)

褚秉超,《flower not flower》雕塑

赵燕峰,兀毨4号,40x50cm ,布面油画,蕊拉丝钉,2012年

许静宇,ww系列,装置

许静宇,ww系列 - 局部,装置

陈卫群,静物之四,150×300cm,图片,2007

李世先(左)灵-呼吸系列,纸本绘画

包泡,螨虫尽带黄金甲

包泡,螨虫尽带黄金甲-局部

罗杰,《Samsara-II一个人的祭奠》,200cmX55cmX60cm,树脂骷髅、蜜蜂、蜂巢、有机玻璃罩,2010

“暗物质”展览现场

“暗物质”展览现场

“暗物质”展览现场

“暗物质”展览现场

“暗物质”展览现场

“暗物质”策展人张海涛

“暗物质”策展人梁克刚

“暗物质”开幕式

暗物质——当代艺术的异类表述(海报)

暗物质——当代艺术的异类表述
出 品 人:谷  燕
策 展 人:梁克刚、张海涛
开 幕 式:2012年4月30日下午3:00—6:00
展览时间:2012年4月30日—2012年5月14日
展览地点:元典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利泽西园112号)
参展艺术家:包 泡、陈敬忠、陈卫群、陈学刚、陈友桐、黄 彦、胡根华、罗 杰、罗梓月、李世先、田晓磊、吴高钟、许静宇、薛 利、赵燕峰、褚秉超
主办单位:元典美术馆
协办单位:艺术档案网(www.artda.cn)      

 

密集·恐惧
——“不明物质”的异类表述

文/张海涛

关键词:四不象、暧昧、恐惧、陌生、神秘、不确定、变异、不明生物、宇宙、未知世界、自然异化、恐慌、想象、经验之外、天外来物、非典、异类

暗物质,是科学领域最新发现的一种不明物质,这类物质的陌生感,如黑洞和外星不明生物等宇宙中新新事物一样,带给我们神秘的想象和畏惧;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属性及和我们的厉害关系,而激发我们深入持久的探索发现。艺术转换中的“暗物质”既可以是创作者自我的一种异类思维方式也可以指表述的异类事物,同时暗物质多以一种“密集”的形式出现,这时更带给我们以莫名的恐慌感。我们这次展览中表述的“密集”的艺术形象:有如意识流、变异骨骼、微生物、物理分子、异化生物、发质、钉状物、经络和器官等。这些密集事物又由于它变异的特征而不明,因此不明物质具有自然原始的动力特征,也具有一种边缘的当代性,而非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语言的自我表达。

不明物质也是一种我们未知的世界。可能是对现实或想象的神秘事物的敏感,这次展出的艺术家开始表现这样的物质,造型以奇异、不明为特征,同时又带给我们强烈的不安和恐惧感。人类对这种暧昧、不确定的事物一直存在想象,似乎不是地球上存在的生物,或是我们经验意识中没有的现象,甚至是我们人类记忆中不存在的,如来自外太空的不明飞行物、意识流、外星生物、转基因、时间隧道、百莫大、太岁、密集特性、灵异事物、神秘水怪和物理现象;中国传统想象中的动物龙、麒麟等也具有恐惧的特征,因此做为辟邪的吉祥物。还有我们现实未发现的不明生物如非典性感染、禽流感细菌、HN1流感同样让我们惊慌不已。自然中的天外生物和不明物质必然带来神秘,甚至只有靠想象表达它。不明物质带来的生存迹象在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具有突发性,这些不明物质在开始的陌生时期都带给我们恐惧感。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艺术也是这样。新艺术出现时同样受到常规的排斥,“螃蟹见多了,吃多了”自然也便习以为常。这样的未知世界不断带给我们神秘的想象和探索。当代人群对未来越来越多的四不像事物更具有想象的愿望,也是人类科学艺术探索的动力所在,科技的发展也使我们越来越多的触及和发现不明的物理和生化变异现象,同时给我们的心理和伦理带来着强烈的冲击。

好的艺术应该是个人敏锐把握到当代性或给人类生存启示的作品,这个感受不同于常人,既有个人性又具有时代的敏锐性,这时的艺术家必然常被人称为异类或另类,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基本具备了这样的特质。我个人不想把这类具象中的不明物质归为现代主义时期的抽象艺术形象和超现实主义的范畴。这些作品不仅是以构成的风格化和潜意识表达自我的形式感,更多的是在现实具象范畴的生命感受,它是一种想象中的“实体”而非意象的感受。

2011年4月26日于宋庄美术馆

 


艺术不仅只有真善美

对于普通人而言,只要一提起艺术马上就首先会想到美,好像艺术只与美有关,如果不够美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在我从事艺术工作期间,尤其是策划的当代艺术展展出时,常常碰到义愤填膺的观众在现场大声责难:“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么丑陋的东西怎么能是艺术呢?”这样的情形恐怕其他的艺术工作者尤其是从事现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也一定会经常碰到。其实这也不能怪罪那些观众,根源还在于中国审美教育的缺失与误导。因为中国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将艺术和美简单地等同起来。

美学思想是18世纪下半叶德国哲学思想的产物,哲学家鲍姆嘉登用希腊词Aisth tikos为原型构造了德文词Asthetik(美学)。在希腊语中,Aisth tikos指的是感觉、知觉——感性知识。而鲍姆嘉登构造这个词的原意是用它来命名感性知识的理论——感性学,与作为理性知识理论的逻辑学相对。明治维新后日本人最先开始了向西方现代文明的学习与交流,日本人中江雄明将aesthetics 翻译为汉字的“美学”,arts 翻译为汉字的“美术”,因为直接使用的是汉字也就被后来王国维直接借用了过来,以讹传讹沿用至今,所以造成了一直以来的歧义和误解。因此所谓“美学”中的“美”其实原意是指感觉。西方的现代艺术早已开始离开单纯的现实主义而进入到人的心理层面和主观世界,如果非要跟美相关,那也是“感觉到的美”。因此,艺术不仅只关乎真善美,也可以关乎假丑恶,只要是来自于个体的感觉和想象都可以自由地表达。

正是美学的发展瓦解了“美”对于美学和艺术的统治。近代最早打破“美”绝对地位的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他首先提出了“崇高”的范畴来与“美”对立,从此,审美范畴就一分为二了。后来又有人从“崇高”中提出了“宏伟”和“滑稽”,审美范畴从此进人了多元时代并不断被突破与扩大。黑格尔之后,在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影响下,审美范畴更是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这就是“丑”也进人了审美范畴。1797年施莱格尔首次为辛辣、惊恐、粗鲁、残酷和丑这些以往与美相对立的范畴赋予了美的含义。1853年,罗森克兰兹出版了专门论丑的专著《丑的美学》。从此,不少西方美学家赞扬丑,认为丑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这种赞美越来越高,到鲍桑葵手里可算登峰造极,他认为“丑”是一种高于一切的极为卓越的审美价值。审美范畴的演变以“丑学”的出现而达到了骇俗的地步。今天《丑学》、《对抗美学》、《全息正负美学》也成为现代美学的一部分。波特莱尔声称自己是在发掘“恶中之美”,尤奈斯库认为,正因为现实是丑恶的、荒诞的,因此才有必要超越现实,超越存在,这种超越就是美的所在。今天的艺术再也不仅仅只与真善美有关,也会包涵假丑恶了,进而试图涵盖人类所有的感受。

这个问题在真正的艺术专业圈层内部并不存在,观念已经超前的一些现当代艺术家们早已不把美不美作为衡量自己作品的标准,这也是在当代艺术中出现了大量的看似怪异、丑陋、甚至能引发观者强烈不适的作品的缘由,语言的尽头是艺术的开始。艺术是语言(文字)之外的语言,其实人类能够通过文字和话语表达清楚的感受恐怕不会超过所有感受的十分之一,我们常常都会有力不从心无可奈何地面对一种情形和感觉无法言说的时刻,此时也许一曲音乐、一段舞蹈、一张画、一个色块、甚至一个亲吻和拥抱往往更能满足我们内心的渴求,这也是艺术存在至今的意义。艺术的可贵正是来自于个体对于生存境遇和身心感受最真实的创造性表达,只要是来自于艺术家个人对于任何一种感受的独特表达都可以看作是对于艺术的有效补充。后现代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最新理念更多地是肯定个体、少数族群、边缘人的权利和存在价值,那些隐藏在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极端私密、难以言说、诡异怪诞甚至阴暗的感受和想法,同样有着表达的价值和呈现的意义,对这些极端个人化的艺术创作的关注与研究正是对于艺术自由精神的尊重与践行。而往往这一类的作品在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境遇也是最艰难的,观念意识还停留在传统审美范畴的官方主流美术界与学院体系自然会完全拒绝那些他们认为丑陋、怪异、不可理喻、难以解读的艺术创作,艺术市场更是不会关注这些不具备视觉装饰性、无法迎合中产阶级温文尔雅的消费趣味并且几乎毫无卖相的作品,因此这一类艺术家的坚持和探索更是弥足珍贵的,是对于当下存在于世的个体最隐深的私密感受与情绪的表达,是对于个体精神价值最执着的坚守,也从另一种意义上呈现了艺术追求表达自由的核心使命。

这也正是《暗物质》这个群展举办的初衷。一个展览也许并不能改变什么,把这些经常被主流艺术圈忽略甚至刻意排斥的个体创作者邀请到一个开放的公共平台上集体呈现,正是为了提醒大家,任何来源于个体内心最私密感受的真实表达,无论美丑都是值得关注与尊重的。

北京元典美术馆馆长 梁克刚
2012年于望京

附注:本文参考清华大学肖鹰先生、广西大学王建疆先生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徐钢先生的部分写作内容,特此鸣谢!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