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外 >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

2010-07-04 16:27:14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1911年12月25日生于法国巴黎,最初攻读数学,直到25岁才把全部精力集中于艺术。1938年移居美国,之后长居纽约。其作品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关,背叛、复仇、焦虑、迷惑、攻击、不平、孤独,抽象深奥但具有情绪上的震撼力。她终生被这些主题吸引,但却不断变换材质、风格、形式,进行反复探索,因此面貌丰富而多变。

路易丝·布尔乔亚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女性艺术家之一,而且她的名望随着岁月的流逝还在不断增长。很少有人直到90多岁时还能保持如此旺盛的创造力,她的存在本身就演绎了一段生命的奇迹。作为一位走过世纪的当红老太太,通过她的艺术,我们清晰可见的是整个现代艺术所走过的探索历程以及对人性主题深沉而持久的关怀。

2010年5月31日在她居住的纽约曼哈顿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8岁。 

艺术家作品

 

源于发泄的创作

路易丝·布尔乔亚,191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童年时期就看见父亲将情妇接到家中同住,而母亲的一味隐忍让她感受到沉浸在悲痛中的情绪,让她的童年经验一直处于焦虑和不安的状态中。1932年,她的母亲过世,21岁的路易丝·布尔乔亚进入大学,开始她专攻数学专业,旋即则因兴趣而转向艺术领域继续学业。

1938年,路易丝·布尔乔亚与美国艺术史家罗伯特·哥德瓦特(Robert Goldwater)移居美国,她追寻着母亲的温柔特质,渴望宁静而平和的家庭生活。最初几年布尔乔亚将绘画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表现方式,但是后来她越来越感觉到,平面绘画不能真正将内心积压的情绪完整地表达,因而转向雕塑的创作,她说:“为了完全表达我对这个家庭不能容忍的极限,我必须选择一个形式发泄心中的焦虑,并且可以不断改变、毁灭并重生。”

1949年经由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的鼓励,她在纽约举办第一次个展,从此之后布尔乔亚不断地以新的材质与形式发展自己的艺术语言,人体雕塑转化成如同建筑或仅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有时甚至只是抽象的型态。

布尔乔亚从此在艺术界逐渐成名。1982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为她举办大型的回顾展之后,她的作品震撼了欧洲评论界,自此在世界各地展出不断,并获无数荣誉与大奖。比如198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欧洲第一次回顾展;1992年第九届德国卡塞尔文件展中展出,作品随即被法国巴黎现代美术馆收藏;1993年代表美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以及里昂双年展;1996年参加第23届圣保罗双年展;1999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荣耀;2003年获得了本年度的沃尔夫基金奖等等。在长期的创作生涯里,她的艺术标志着当代美学观念与创作形式的创新革命。

Fragile Goddess 2002 Fabric  

 

 

超现实主义的作品

从表现形式和内涵分析,路易丝·布尔乔亚是属于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她的作品充满了象征意义。母亲的缝纫机与针线、女性的贴身内衣裤或是男性的身体都成为她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她又不同于传统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将“象征”当作是超脱于现实世界的工具,她说:“藉由象征,人们可以有更深层的意识性的沟通。但是你也必须明了一件事,象征就是象征,它不是血肉的交流。”她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用完全个人的方式表达,展现出来的却是人类的欲望和疏离、死亡与恐惧,所以在她的装置空间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病态的沮丧和排解这种沮丧的幽默感。

路易丝·布尔乔亚真正举世闻名是在上世纪70年代。她曾说过:“对于我来说,雕塑就是躯体的再现,我的躯体就是我雕塑的本质。”她构想由男性生殖器,胎盘和乳头组成的混合体,时而形象时而抽象。(Cumul I,1968)(其作品堆积I)巨型蜘蛛雕塑,梦境呓语般的建筑结构是她代表性作品中最出名的作品。90年代初,这位年过八旬的女艺术家把欲望的复杂性和持久性充分表现于雕塑中,作品体积越来越大。

1990年以后,路易丝·布尔乔亚的作品达到成熟的境界。以“密室”为题的一系列雕塑作品为例,每间密室都代表着不同形式的痛苦与恐惧,身体上的、感情上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与理性的……观者对于每间密室有一种偷窥的乐趣,而这些密室又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与记忆。

童年的成长记忆一直是布尔乔亚创作的灵感来源,但是她认为缅怀过去或沉浸在回忆中都只是在浪费生命,然而如果这些情感自己跑回来找你,那就是最真的感情,因此她的所有作品几乎可以称为是她自传中的一页。
对大多数人而言,布尔乔亚是神秘的;但对布尔乔亚来说,她的艺术就是要使人们看到理由——这也是她的格言“Making people see reason"。

4.jpg

 

大屋子的秘密回忆

路易丝·布尔乔亚出生于巴黎一个富有的地毯商人家庭:“我妈妈爱上了我爸爸,爸爸是一个花心的坏男人。他们开始恋爱,但没有结婚,他们同居,有了一个孩子。一个女孩,不幸的是,她死了。于是他们又生了下一个孩子,老天爷,仍然是个女孩!于是他们接着生,还是个女孩,并给她取名叫作Louise……那就是我。你们能明白当我降临的时候,洇染在家里每一个角落的那种深度绝望的气氛吗?我真诚地为我不是一个男孩而向我的母亲道歉 …… 后来,我的弟弟终于出生了,当然。”

在弟弟出生之后,他们举家从巴黎圣日耳曼大道搬至Choisy-le-Roy乡下大别墅。就在那个大房子里,在孩子们悲伤的眼神中、在患重病的母亲的允许下,又住进了父亲的情人Sadie小姐。她教Louise英文,但她也失去了这个女孩的信任——“我做作品的动机,来自与Sadie面对面时的那种负面复仇情绪。事实上,我是赌气着去完成工作的。”于是,这间童年的大屋子在1992年的时候被Louise做成了模型,进而依据在脑海中残留了半个多世纪的回忆与想像,大型装置系列 —— cell(密室)脱胎完成。很多扇门被Louise拼成了墙,把一个个单元空间单独地割裂开来,并放置在一起。这五个独立的空间分别述说着五个黑暗的记忆片断:属于父母的密室里摆着一张红色的床,暗示着谋杀,而那面床前的椭圆大镜子则揭露了偷窥;金属蜘蛛环抱着巨大的铁笼,那是母亲在竭尽全力地保护幼小的她;透过半掩的玻璃门,泛黄的白裙子被挂在动物白骨做成的衣架上,既没有朝气也不腐烂;在另一个密室的外围有一行小字——“艺术是心灵健康的保证”,里面则挂有巨大的黑色男士衬衫;瓶瓶罐罐被悬在一张单人小铁床的上方,在那些透明的容器里,她的眼泪、痛楚、欢乐和恐惧被不停蒸发。

五年之后,路易丝把自己对这间乡下“大牢房”的恐惧表达到了巅峰 —— 大型装置“危险的过道”。此时的她,眼光如同一个男人那般理智,对细节拿捏准确:把无数破旧的木椅子挂到天花板上,往玻璃气球里填塞动物碎骨,把家具摆放得如刑具一般。她不再抒情,她冷眼旁观着自己荒谬的童年乐园。

 

run away女孩

母亲病故的那一年,路易丝自杀未遂,也开始接触艺术。她在巴黎美院和一些小工作室里学习画画。有一天,老师看到她的画,随即拿起一根木头挂在楼梯上,木头就自己转动了起来。老师对Louise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选择画画,你应该去做雕塑。你看,这根木头被这么挂起来,即是雕塑。”受此启发,她去了意大利,在木头和大理石上欢快地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表达语言;再后来,她遇到了美国艺术评论家罗伯特·葛瓦特(Robert Goldwater)。于是她决定把自己嫁给他——那预示着生活从此将从大西洋的彼岸开始——她终于得以逃离那间巴黎乡下的大屋子。

可刚到美国的那些年头,等待她的只有沉默。她拥有一个享有名望的丈夫,却背负着逃离法国的负罪感。为此,她领养了一个法国孤儿——“我一定要从法国带走些什么东西放在我的身边,而一个法国孩子的眼睛给了我这份缺失的安全感。”

这之后,她开始在栖身的寓所顶层进行创作,并与一些居住在美国的法国艺术家保持着亲密接触。藉着对法国的温柔思念,她开了自己的第一个雕塑展,而那些最初的木头雕塑呆板而单调,细而长,不难看出贾科梅蒂或者布朗库西的风格。她给它们取名为“人”。一直到1960年代,她的雕塑才展现出形态的层出不穷与独特性,以其“柔软的风景”为代表:大理石的圆球弯曲而油滑,令我仿佛看到了一些正在沉睡的生命潜伏着的膨胀与苏醒,力量无声地迸发。路易丝给这些石头编了一些小故事——一个如无头袋鼠般的石头,被叫做“对大自然的学习”,散发着母性的气息;另外一个石头则被称为“家里的女人”;而我特别情有独衷的则是一个其上满布圆球的不规则石头,Louise说其灵感来自于幼年时在那间乡下大屋子里玩的捉迷藏游戏——啊哈,又是那间大屋子。

身在异国的日子仿佛一切太平,她诞下了两个儿子。他们跟她的姓,让·路易丝·布尔乔亚(Jean Louis Bourgeois)和阿兰·布尔乔亚(Alain Bourgeois)是她割舍不下的法国情怀,悲伤乡愁的血脉延续。 


 

 

[视频]Louise Bourgeois的展览Pandora’s Box

这一录象所记录的是Louise Bourgeois于2008年6月27日至9月28日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出现场。以及与该美术馆策展人Nancy Spector和艺术家Cheryl Kaplan所做的访谈。 

 

70岁才到来的黄金时代

在父亲病故、丈夫猝死之后,所有关于那间乡下大屋子的恐惧终于再一次地袭击了时已年届70岁的路易斯·布尔乔亚;而与之相辅相承的,贮藏于她体内的真实创作力量也在这个时期大肆爆发了。一边,她想要永远地跟法兰西说再见,改换国籍,以美国人的身份参加了二届威尼斯双年展;另一边,她的作品开始变得肆无忌惮,那个红色的家庭餐桌曾被艺术评论家认为是最为暴力而恐惧的作品。路易丝重新用回早期素描里的红色,她翻开抽屉里少女时代的日记本,上面是用红墨水笔迹反复记录的诳言和咒语:红色是血的颜色。红色是痛的颜色。红色是暴力的颜色。红色是危险的颜色。红色是害羞的颜色。红色是嫉妒的颜色。红色是批评的颜色。红色是重审的颜色 ……

她的作品开始更关注人物命运和人性主题,从外在来看,那些金属尖锐的雕塑变得悲伤而暴力——路易斯·布尔乔抱着巨大的阳具fillette,狰狞地微笑,这张照片简直成了艺术家的代表肖像。那些温柔版本的fillette也性别模糊,被细绳冰冷地悬挂角落。一只兔子被刨膛破肚。一只眼睛脱离身体。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老太太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恐怖,尘封的回忆突然苏醒,多舛的命运和无常的人性开始显山露水。

她仍然在那创作个展的最后一部分是一些布料缝制的娃娃,它们同样通体透红,既暗示着死亡也意味着生命。路易丝把小一点的布偶缝在大一点的布偶身上,那隐喻着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介于连接与分离之间的微妙状态:不要抛弃我,别让我离开你的子宫。路易丝也把自己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做成了布娃娃,他们相互拥抱在一起,没有性别,一个身体两个头,互相亲吻,生命短暂的温暖被停摆了。

走出展厅,我在那一长廊的黑白照片前做最后的驻足停留。从路易斯·布尔乔亚刚出生,到在地毯行做买卖的父母,到那间神秘的乡下大屋子,到runaway至美国,结婚,生子,父亲的情人,她的丈夫,她的三个孩子…… 每个时刻、每个她生命中经历过的重要人物,都用一张张黑白照片来记载。这对她这一生的回顾,一直追溯了一个世纪,直到2008年最近的那张照片上,Louise已经老得不行了,可她身穿最时髦的白色T恤衫,上面印着当代艺术界所有名人的抬头。

如果与岁月的渐长相呼应的,是艺术表达方式的返朴归真,技巧与目的大隐隐于无形;那么路易斯·布尔乔亚以她自身及其作品对此进行了最勇敢的实践。她老了,记忆开始衰退;她不知道周围发生过些什么,她也不知道周围在发生着些什么;如果有人好心地告诉她、提醒她,她兴高采烈地呼应着然后马上遗忘。她很快就97岁了,不再需要空间来记忆有关这个二十一世纪的无聊细节,她的空间已经被童年的回忆牢牢占据了,甚或那根本已不是回忆,而只是她的想像。
从来没有一个艺术家,把自己的一生如此直白勇敢地展示给世人,她带给我们人性在命运改变中的深刻思考,她被称作一代偶像!你可以说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她一向如此,独来独往,她说她是女性主义者可从来不见她参与任何女性主义的时髦活动。她的年代经历了印象派的腾飞、极简主义的流行,可她却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她一直走在艺术之巅,却绝对独立于流行之外。 


“End of Softness” by Louise Bourgeois, a 1967 bronze with gold patina sculpture measuring 7 x 20 3/8 x 15 1/4 inches

“Avenza Revisited II” by Louise Bourgeois is a 1968-9 bronze with silver nitrate patina sculpture measuring

 

“Quartered Meteor” by Lynda Benglis, a 1969 lead sculpture measuring 57 1/2 x 65 1/2 x 64 1/4 inches

Untitled 1970–2 Bronze, five elements

Bravo” by Lynda Benglis, a 1972 stainless steel, copper and babitt sculpture measuring 27 x 10 x 10 inches 

Louise Bourgeois Rejection 2001 Fabric, lead and steel 25 x 13 x 12 inches courtesy Cheim and Read

Bronze, silver nitrate patina

 

布尔乔亚:人间无法自拔的孤独

Louise Bourgeois——走过世纪的当红老太

Louise Bourgeois是的享有世界声誉的女性艺术家之一,而且她的名望随着岁月的流逝还在不断增长。很少有人直到90岁时还能保持如此旺盛的创造力,她的存在本身就演绎了一段生命的奇迹。作为一位走过世纪的当红老太太,通过她的艺术,我们清晰可见的是整个现代艺术所走过的探索历程以及对人性主题深沉而持久的不变关怀。

Louise Bourgeois 1911年12月25日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挂毯织工家庭,最初攻读数学,直到25岁才把全部精力集中于艺术。 她以接近于超现实主义的方式进行绘画和版画创作,40年代后又开始尝试雕塑。其作品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关,背叛、复仇、焦虑、迷惑、攻击、不平、孤独,抽象深奥但具有情绪上的震撼力。她终生被这些主题吸引,但却不断变换材质、风格、形式,进行反复探索,因此面貌丰富而多变。1982年美国现代艺术馆专程为她举办了个人回顾展,要知道,极少有在世的艺术家能享受到这项殊荣,何况她是一位女性。

但是,Louise Bourgeois创造力的真正爆发还是在她70岁以后。她大胆尝试橡胶、石膏等新材料,并恰到好处地将行为、装置等形式融入自己的艺术,很难想象,这位年逾古稀的高龄老太太甚至还亲自创作Rap(一种流行的说唱音乐,其特点是连续反复的节奏和具有社会反抗意识的说唱词)。为此,Bourgeois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新一代艺术家的榜样和女权运动的楷模。

Bourgeois近期的主要创作都是围绕Cells(单元) 这个主题展开。每一个单元的内部空间里都蕴藏着一段感性与知性并存的记忆。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上,不同单元内的小布人尤其让人过目之后久久不能忘记。它们或仰或卧或无助或圣洁,将人类的种种命运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2003年5月11日, Louise Bourgeois 获得了本年度的沃尔夫基金奖(Wolf Foundation Prize ),因为在长期的创作生涯里,她的艺术不仅标志着当代美学观念与创作形式的创新革命,而且丰富了智力的复杂性,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艺术以及艺术家在现代社会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对大多数人而言, Bourgeois是神秘的,但对 Louise Bourgeois来说, 神秘永远不是理性的对立面。她的艺术就是要使人们看到理由——"Making people see reason" 。也许,她最吸引的地方正存在于这条格言里。(文/杨乐)


6401.jpg


性意识梦境的骚动与不安

我破坏任何接触到的东西,因为我是暴力的。我毁坏我的友情、我的至爱还有我的小孩。人们不用费心去猜测 ,因为这些残酷都在作品里。因为恐惧,所以我不断破坏又不断花时间去修补,我是个虐待狂,因为我内心充满不安。人与人之间永远不会有和平调解的时候。

——路易丝·布尔乔亚

p.jpg

 

选择一个形式发泄心中焦虑

路易丝.布尔乔亚,191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童年时期父亲便将情妇接到家中同住,其母亲一味隐忍的情绪直接影响她沉浸在长久的悲痛中。家中三个小孩,布尔乔亚排行老二,这让她的童年经验一直处于不安的状态。1932年母亲过世,同时开始入大学专攻数学专业,旋即未久则因兴趣转向艺术领域继续学业。而真正发觉她艺术方面的天赋,并且鼓励她往这艺术之路前进的,则是艺术家雷捷(Fernard Ler)。

1938年与美国艺术史家哥德瓦特(Robert Goldwater)移居美国,她渴望宁静平和的家庭生活,藉以追寻母亲的温柔特质。最初几年布尔乔亚将绘画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表现方式,但是后来她越来越感觉到,平面绘画不能真正将内心积压的情绪完整地表达,因而转向雕塑的创作,「为了完全表达我对这个家庭不能容忍的极限,我必须选择一个形式发泄心中的焦虑,并且可以不断改变、毁灭并重生。」
 
自1949年经由杜象(Marcel Duchamp)的鼓励,在纽约举办第一次个展开始,布尔乔亚不断以新的材质与形式发展自己的艺术语言,人体雕塑转化成如同建筑或仅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更甚至只是抽象的型态。最独特的部分则在于它只选择人体的某个器官做为创作题材,最常见的就是巨大的男性阴茎与睾丸。这个充满强烈性意味──尤其是恋父情节与阳具崇拜──的煽动性,让她游走在欲拒还迎的双重矛盾中,并在攻击与幽默中调和出女性的温柔。

 

首创「无形式」雕塑

1960年代初期布尔乔亚是第一位开始使用橡胶为雕塑原料的艺术家,并首创所谓「无形式」的雕塑,加入「反形式」(anti form)的行列之中。80与90年期间,她的作品更趋复杂并有空间性,尤其是她的「密室」(Cell)系列有着建筑性的封闭空间,同时装填许多的回忆与逃离的出口。

布尔乔亚虽然在艺术界逐渐成名,但大部分仍局限在美国本土,自1982年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为她举办大型的回顾展之后,震撼欧洲评论界,自此在世界各地展出不断并获无数荣誉与大奖。198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欧洲第一次回顾展;1992年于第九届德国卡塞尔文件展中展出,作品随即被法国巴黎现代美术馆收藏;1993年代表美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以及里昂双年展;1996年参加第23届圣保罗双年展;1999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荣耀;2000年伦敦泰德现代美术馆开幕展;2001~2002年是第一位仍在世即受邀于俄国圣彼得堡Eremitage展出的艺术家;2002年第十一届德国卡塞尔文件展再度受邀,为当年展出艺术家中年龄最高者;2003年德国柏林艺术学院展出「亲密的抽象」。

 

作品充满象征意涵与超现实感

布尔乔亚的作品充满许多的象征意涵与超现实的梦境呓语,母亲的裁缝机与针线、属于女性最贴身的内衣裤或是象征男性攻击性的阳具都成为她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不同于传统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她并不将「象征」(symbol)当作是超脱于现实世界的工具,她说:「藉由象征,人们可以有更深层的意识性的沟通。如果你只对现实感到兴趣,你就必须面对生命不断虚掷的现实,直到你接受并从中获得满足。但是你也必须明了一件事,象征就是象征,它不是血肉的交流。」布尔乔亚将之视为诠释现实的工具──即便它的主题是一个梦境──并从中找出意义加以撷取。因此评论家往往无法为她归类在任何一个派别里。她以个人内心情感的激发为基础,独具强烈个人的主义色彩,将欲望、爱、疏离、死亡、性与自由展现在其雕塑中,在她的装置空间里营造出病态的沮丧与丝丝的幽默性。

1990年以后,路易丝.布尔乔亚的作品可以说达到成熟的境界。以「密室」为题的一系列雕塑作品,每间密室都代表着不同形式的痛苦与恐惧,身体上的、感情上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与理性的。观者对于每间密室有一种偷窥的乐趣,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堆放着她片段组织的记忆,空间被物化,封闭的记忆是可以阅读的。每一间密室代表不同的窥探情况,然而观众一直是观看剧情的无助目击者,戏剧的装置张力不断招唤着窥视者。这些密室刺激着听觉和嗅觉的记忆与痛苦,将感觉具体呈现出来。

1995-1997年的「蜘蛛」系列作品,以超大巨型的八爪蜘蛛矗立美术馆内或户外,往往是一种强烈的震撼。「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的母亲,而且她像蜘蛛一样聪明,有耐心,灵巧,又有用。她也能自我防卫。」布尔乔亚如此说明其创作的意图,但是她似乎刻意将蜘蛛的尺寸放大到足以骇人的地步,隐含着她要母亲更坚强,更强悍去防卫自己的利益的意义,甚至已经成为她自己情绪上转移的满足。

1996年作品《无题》将女性内衣挂在钢架上,每一件衣物都以大的动物骨头串起,衣服是身体的第二层皮肤,对她来说,雕塑就是躯体的再现,衣服成为艺术家雕刻的本质。布尔乔亚如此说明:「假如衣服是经验的雕刻,那么这是一个两阶段理解的雕刻。第一个是和建造的计划有关,第二个是它的使用有关,这是一种从内创造的雕刻种类,基于穿的经验,感觉它的重量,并融入身体的轮廓、体味与回忆。」

童年的成长记忆一直是布尔乔亚创作的灵感来源,但是她认为缅怀过去或沉浸回忆都只是在浪费生命,但是如果这些情感自己跑回来找你,那就是最真的感情,因此她的所有作品几乎是自传中的每一篇扉页。

这次在德国柏林的展出,包括93件纸上创作与22件雕塑作品,时间横跨自1943至2003年,艺术家整整60年的创作生涯。(文/王焜生) 

路易丝.布尔乔亚——亲密的抽象
展地◎德国柏林艺术学院
展期◎2003.6.4—7.23 

 


蜘蛛女Louise Bourgeois:记录下所有那些生命中发生过的事

Louise Bourgeois,1911年生于巴黎,1938年移居美国,之后长居纽约。现年九十七岁的Bourgeois算是当今全球最红也是最老的雕塑家,并且丝毫未因高龄而丧失惊世骇俗的颠覆能力,她的所有创作的灵感和题材都来自童年时光。

蓬皮杜艺术中心这个月刚刚结束她的一个大展,并在大厅里放了她最著名的一只大蜘蛛,去看了几次,展览门口放了她各个年代的照片,充满了生命力的艺术老太,比她的作品更让我惊讶的也许是她在这样的年龄还能有这样旺盛的创作激情,她在去年十二月刚完成的最新系列作品“极端压力”,这次也正好赶上这个回顾展,与她自1938年创作至今的近七十年间的两百多件雕塑、油画、素描和雕版作品一起,再现了这位高龄女艺术家的整个创作生涯,探寻她如何再让艺术语言重现生机。

被放置在巴黎蓬皮度艺术中心的大厅内展出的那只大蜘蛛,是Louise Bourgeois最经典的雕塑大蜘蛛系列“妈妈”中的一件,具有很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不过我更喜欢她在展览中的另一只,蜘蛛的身体变成了黑色的铁笼,里面挂着女子一生中一些极细小琐碎的物件。这个灵感来自她母亲的大蜘蛛系列,Louise形容,将母亲比喻为蜘蛛是一种恭维,以为母亲象蜘蛛般“从容不迫、聪明、耐心、镇定、理性、优雅、敏感、不可或缺、灵巧又有用”。

而首度展出的最新作品系列“极端压力”,则是Louise继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回顾展后的多项最新创作之一,包括以她自己身体为样本的巨幅蚀刻版,全身淋上鲜红胶彩,表现食道、胃和内脏,总共十一幅作品的新系列意在表现肉体限制的悲哀,描述她自己的肉体感受:呼吸、心跳、炙热的闪光。这个在雕塑家九十六岁高龄创作的作品系列“极端压力”同时也可以说是Louise在抗拒年纪带来的恐惧,敢于面对这样恐惧,毫不退缩的勇气。蓬皮度展览中心的展览策展人Jonas Storsve表示,“工作是她的生命,诚如她自己所说,这是神智健全的保障。”

此次展览中的两百多件作品被分为九个主题分开陈列,包含绘画、雕塑和织物等等,以不同技术和风格表现、探讨女性、性和孤离感,参观者可以在其中发现Louise Bourgeois的整个创作经过都在描述自己的故事。她说:“童年的神奇、神秘与悲剧从未消失过,为了完全表达我对这个家庭不能容忍的极限,我必须选择一个形式发泄心中的焦虑,并且可以不断改变、毁灭并重生。”于是其在巴黎郊区的童年时光不断的重返当下,在Louise Bourgeois生命过程中的每件事物都被她作为创作的养分,无论具体或抽象,她甚至把一生保存的旧衣服撕裂,运用于艺术创作上。

Louise在1990年以后创作的一组“密室”为题的系列雕塑我个人也非常喜欢,每间密室都代表着不同形式的痛苦与恐惧,身体上的、感情上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与理性的……观者对于每间密室有一种偷窥的乐趣,而这些密室又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与记忆。

Louise Bourgeois的展览,也是少数在看的过程中会让我强烈感觉到作者本身情绪的一个展览,走在展厅空间里,可以明显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自己整个人生中的欲望和疏离、死亡与恐惧,还有那种病态的沮丧和在作品中排解这种沮丧的幽默感。

现在几乎不再旅行的雕塑家Louise Bourgeois,这次未到巴黎主持回顾展开幕式,不过她在纽约工作室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了回复,并给刚入行的年轻艺术家一些忠告:“说出你自己的故事,别人就会对你感兴趣,不要嫉妒,不要被成功和金钱蒙骗,不要让你和你的工作之间掺进任何东西。”这也正是其七十年创作生涯中始终坚持的准则。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艺术当代个案︱路易斯·布尔乔亚的精神分析之路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