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盘点2016︱开启的“新媒体艺术”之窗

盘点2016︱开启的“新媒体艺术”之窗

2017-01-18 16:43:17 来源: 凤凰艺术 作者:Lee

 

纷杂后的共振——2016年度盘点

2016年艺术纷杂,哪些展览与观念彼此共振?
怀旧、新时代,双位共生,又争议四起
艺术、政治、经济、生活方式
还有“人”自己
究竟在被怎样共同谈论?

 

“新媒体艺术”之窗

导言

据统计,在2014年中国就有3000多个艺术展览发生,而按照艺术这把持续燃烧的火,经过2015年一年的旺烧,再到2016年。可想而知,艺术展览的数量要远远超过这一数字。那今天,我们自身作为兼顾科技、技术、文化、艺术和意识于一身的个体,究竟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里关注过多少涉及到这些综合学科的展览,以此敞开“新媒体时代”的艺术之窗。那随着科学与艺术的不断结合,新媒体艺术是逐渐趋向两者“基于厉害关系的婚姻”,还是所谓的“真爱”?并且我们要从何种角度去寻找技术至上时代的艺术?这些疑问都将聚焦于2016年纷杂的艺术事件中,同时也让我们怀此疑虑去观察2016年究竟开启了哪些“新媒体艺术”之窗。

▲ 胡介鸣 1995-1996

是否当今天艺术、科学、技术和网络之间的互动在催生出新的文化形态、行为和价值时,就概观为“新媒体艺术”的生态?也许我们依此了解了科学和艺术,但我们却遗忘了人的意识。那究竟如何来界定新媒体艺术?策展人、艺术家李振华曾说过:“你可以说电影是它的起源,也可以说录像(电视的出现)是它的起源,也可以说摄影是它的起源,也可以说某种电声的机器是它的起源,也可以说电脑是它的起源,也可以说生物科技是它的起源,或者基于宇宙学的某种东西是它的起源。”这些纷杂的起源,给予我们的提示,或许是应该有一种更为打开的视野,与其纠缠新媒体艺术是什么,不如去思考新媒体艺术还有怎样的可能。

  

▲ 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现场

追寻这一“可能”势必要找到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介,如何在广播、录像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发生了改变,它也随着90年代初因特网的开始而诞生。“新”也就区别于过去的模拟媒体(analogue media),转变为数字媒体,并围绕以“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时代的到来而不断壮大。面对数字、信息、科技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随之也进入了改造世界的三个阶段:第一是对世界进行数字化的反馈;第二是建造的过程;第三就是科技艺术的阶段。这也帮助新媒体艺术实现由物化到现在以过程为中心的过渡,不同的系统被创造出来,艺术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然而在今天来看,意识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中承担起更大的议题。就像媒体艺术策展人张尕提到的,“今天在西方知识界的前卫阵营里面,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已进行到一个较为深入的状态——重新思考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张尕提到的“以人为中心”(Anthropocentrism)的世界观,实际上是现代性(modernity)的根本支撑点和合法性所在,今天我们面对的生态破坏、环境危机等等一系列问题,迫使知识界去重新反思现代性“以人为中心”的合法性,试图重新去构建人和自然、物体的关系。

 

▲ 冯梦波 RMB(系列:无系列), 1993

冯梦波 《长征:重启》系列 2008年

如此看来,新媒体艺术传达的更是一种精神和姿态,是人们怎么对应对这个新的世界,怎么做出新的尝试,提供新的经验。之前,观众是看到艺术家创造出一个作品供大家观赏,而现在艺术家创造一件作品的方式就是和观众一起来“创造”。早期的新媒体艺术,可能就是承载于一些屏幕中,有一些不同的板块可以拆卸,大家进行互动,但是现在我们希望的艺术是可感知的,并且是对环境的感知,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就像一条路一样,是人走的时候才有这条路还是本来就有这条路在呢?新媒体艺术的革新最重要的正是通过科学和艺术如何让人参与到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去。回顾2016年的新媒体艺术事件,也是对这条不断敞开新的艺术之窗的道路进行探寻。

 

关键词:跨学科的艺术聚焦 

 

 深圳新媒体艺术节

▲ 艺术家合集

2016年阵容浩大的深圳·新媒体艺术节再次席卷深圳市南山区,由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英国、美国的74位艺术家及团体、艺术策划者、艺术机构、学院及实验室共同构成。作为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个聚焦“艺术科学发生”的城市级节庆,在2016年带来的杀伤力也不例外,本次针对“南方”这一概念提出异质性 (heterogenity)永续性的说法,将城市作为实验场、系统与现场作为媒体 (medium)与媒介 (interface)。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 展览现场

▲ 约翰·纳乔普·詹森与麦兹·丹姆兹博,《犬舍》,2014年,VR装置,尺寸可变

由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国际设计周、德国B3动态影像双年展三方联合主办的BMAB+B3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技术伦理”主题展于10月9日落下帷幕,今年的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在主题的模式上做了大幅度的改观,今年的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以艺术、技术以及相关研究为主要锚点,向人们展示了更为复杂的跨学科议题,展览选取了时下人们最为关注的五个技术领域“元科学”、“混合现实”、“大数据”、“生物基因”以及“人工智能”来解析人类在未来可能会遭遇的处境。在反思现状的同时更多地探讨在技术影响下未来人类普遍的生存状况。

 

关键词:非人类

 

新物种

▲  巴特·赫思(Bart Hess)的作品

8月27日,由冯峰、谢安宇、叶碧华策划的 “新物种”展览在深圳华·美术馆亮相,“新物种”是个生物学的概念。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生成的物种。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每天都有大量的物种在灭绝,同时也伴随着新物种的发现。我们在保护濒危物种的同时,也应对新生物种给予充分的关注。新物种的产生,取决于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开放、嫁接、重组、突变和交融。展览借助这个生物学的概念来探讨设计领域中的新兴事物和新生力量,尤其是那些带有实验性的、通过跨界交叉合作而产生的新类型设计。

 

“超体:非人类的想象”

▲ “超体:非人类的想象”海报

CAC于12月17日呈现了展览“超体:非人类的想象”,展览是将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认知和四轴飞行器技术纳入艺术创作过程的实践衍生而来,其呈现了一个由机器和物自主生成的不断变化的多重现实,旨在打开一种超越常规美学的新可能,进而挑战以人为主体的对时间、空间和日常世界的认识与感知。

 

陆扬妄想罪与罚

▲ 展览作品

10月17日,中国艺术家陆扬的最新影像装置个展“陆扬妄想罪与罚”,在上海纽约大学美术馆开幕。闪耀的“地狱之火”,印着恶魔和大脑图像的鲜红旗帜、黑暗电子配乐的重低音,展馆里,观众全神贯注看着巨大屏幕里展示的3D打印机制造人类的过程,以及地狱里的可怖景象。陆扬对人类大脑尤其感兴趣,在作品里糅合了生物学、神经科学、宗教学和流行文化,并保持着智性的批判距离。

 

甲天下

▲ 指甲计划征集广告

▲ 艺术北京2015 钻石美甲沙龙2.0,2015.5

▲ 展览现场

艺术家叶甫纳从2014年就开始“指甲计划”的召集,她从人类身体本身出发提取指甲的元素,而又延伸至非人类质地的空间中去,两年中征集了150多位艺术家投递方案,参与创作。以暂时的、流动性的指甲作为艺术方案的载体,以随身携带的自然生长的方式改造日常生活,最终于7月2日在空间站展出了个展“甲天下”。

术问

 

▲ 展览现场

科技、技术可以缔造出非人类日常意识的理性程序,在由媒体艺术策展人张尕策划的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白南准三人展“术问”中,三件风格迥异的作品并置,阐发的新关系揭示了信息时代的“实在”(the Real)逻辑:一个基于由1与0之规范化所构成的通用二元指令而达成的现实,并且从这一通用性中产生了形态与样式之实体化(hardening)。透过使感知之痕迹沉淀并激发情感之潜能,从中显现出一种技术“自主生成”(autopoiesis)的意识,诚如媒体理论家弗莱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所察:“艺术(采用一个适用于旧体制的旧词)仅容纳其认为理所应当的感官领域的象征性关系。相反地,媒体则与物质性相关联,并且正是有赖于物质性它们才得以在实在(the Real)本身里运作。”

 

关键词:VR时代

2016‘全球中国GlobalChina’当代艺术展


▲ 费俊+李心路:VR科技艺术的黑魔法”时空扭曲”

10月29日,郑州历史上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当代艺术展——“2016‘全球中国GlobalChina’当代艺术展”在新近落成的285米高的郑东绿地中心盛大举行,80位国际艺术大家的数百件当代艺术佳作将集中亮相。

 

关键词:时间

时间之光

▲ 展览现场

2016年11月10日,“时间之光 胡介鸣·记忆的拼图”在震旦博物馆水晶厅启幕。展出了胡介鸣的全新力作,包括其根据震旦博物馆水晶厅的空间进行整体规划,打造出多组相辅相成、相互呼应的大型装置作品。“时间”是胡介鸣长久关注的创作母题,作为当今中国数字媒体和录像装置的先驱艺术家之一,胡介鸣利用多样化的创作媒介,在科技的未来性与新媒体的变幻莫测,回溯根植于土地、城市的历史,在记忆的吉光片羽中,寻索亘古不变的价值、触动人心的创作本质。

 

关键词:生命与死亡

 

首届死亡艺术节

▲ 陆平原作品

首届死亡艺术节——“靠近我”于10月28日在上海开展,该展览采用多媒介输出的方式,其中既有传统的架上作品和行为艺术表演,也有交互功能的影像和公共艺术项目。通过十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发散性地演绎着生命与死亡在交错过程中的呼应与关联,在多种媒介的参与下传递个体对生命终极的审视。借以“靠近我”这一主题,“死亡艺术节”试图传达一场有关生与死的深刻对话。展览以新媒体的多样方式无尽应对着圣.奥古斯丁所说的话,“唯有面对死亡之时,一个人的自我才真正诞生”。

 

对“网络”的反思

▲ 展览现场

2016年6月18日,艺术家aaajiao (徐文恺)在OCAT 西安馆展出个展《电子遗留物》。《电子遗留物》是今年aaajiao (徐文恺)该系列作品国际多个美术馆个展和群展中的第一站,展览集中呈现这一主题下的订制新作。他用自己的作品向碑林博物馆中所藏的石碑所赋有的重要意义致敬:它们不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早期文字范例,而且其中所呈现的字体形态和语言词汇在今天依旧被提及。在此次项目中,aaajiao从自己对现代科技与技术媒体形式所持有的谨慎态度中获取灵感,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去探索这样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时的软件会面临怎样的命运,是更显优势?还是走向消亡?

 

电子遗留物

▲ 艺术家aaajiao (徐文恺)在OCAT 西安馆展出个展《电子遗留物》,图为展览现场

aaajiao的许多作品都表现出对网络这一现象的新思考,对其中存在的争议和矛盾都有涉及,也包含对数据处理、博客圈以及中国防火墙的关注。

 

内容觉醒

▲ 展览现场

6月4日在苗颖在没顶画廊呈现的“内容觉醒”,新作涉及了从专业图片软件Photopshop中的“傻瓜”功能到“超级素人软件”美图秀秀中的新功能。亦对当下世界各地展览与艺博会对“后网络艺术”所展现的巨大热情有所回应。尽管时下对于“后网络艺术”的定义还颇具争议,但对此具有共性的特征在于:许多活跃于美国和欧洲的“后网络”艺术家们乐于对网络饱和化所带来的社会与文化影响进行讨论与回应。在“后网络艺术”已经变成了商业美学趣味代名词和一种(艺术家)对作品的干净熟练的拍摄记录以供在网上循环传播的现象之际,苗颖的展览提出“超级素人主义”来取代后网络这种固有的光洁和未来感;与其对“超级素人”现象视而不见,不如将其理解为一种新兴的,正在发展进化中的美学准则。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