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历史上有哪些“新”媒体艺术?

历史上有哪些“新”媒体艺术?

2015-07-24 13:57:57 来源: 缤智先锋艺术项目 作者:

艺术史上的重大变革从来都是由技术的进步开始,比如透视学与几何学带来了文艺复兴之后的绘画、光学与颜料生产的进步成果促成了外光写生和印象派的发展……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领域最大的变革来自于信息革命带来的图像生产与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媒体艺术”——在新的媒介成像与观看方式的带领之下,艺术家不断扩展艺术创作的边界,创造呈现新世界的可能性。

 

1980年代中期大型电脑系统发明之前,磁带盘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数据储存工具

新媒体艺术在国际艺术大展频频亮相,以传统媒体无法抗衡的敏感性、综合性、互动性和强烈的现场感,成为与架上艺术、装置艺术并驾齐驱的主要艺术媒介。数码技术的出现也为视觉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成为世纪之交引领艺术创作的新媒介。

新媒体艺术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它建立在数字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也称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通过电脑图像,主要指那些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随着艺术家不断地思考和实验,以及互动作品为观众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参与体验,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间深入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和我们的生活之中。

苹果电脑一代(左图)如今看起来像是一个当代艺术装置(右图为当年的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

历史上不可错过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和比利·克卢佛(Billy Klüver),《九个夜晚:戏剧与工程》,1966

艺术家与工程师、科学家的第一次大规模合作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九个夜晚:戏剧与工程》将科技与表演相结合,催生了最早的多媒体艺术。

白南准(Nam June Paik), 《电视大提琴与录影带的协奏曲》,1971

韩裔艺术家白南准与艺术家夏洛特·摩尔曼(Charlotte Moorman)和保尔·加林(Paul Garrin)合作,实现了1600年以来第一次真正关于大提琴的艺术创新改革。

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 ),《文本之褶》,1983

新媒体艺术理论先驱罗伊·阿斯科特在巴黎现代美术馆展出的作品《文本之褶》展现了数据之美。

邵志飞(Jeffrey Shaw), 《可读的城市》,1989

国际新媒体艺术的领军人物邵志飞1989年的作品《可读的城市》,观众可以“骑车”进入一个电脑程序生成的3D字母组成的城市。

毛瑞斯·贝纳永(Maurice Benayoun),《世界皮肤——战争之地的影像历险》,1997

《世界皮肤——战争之地的影像历险》被视为数码艺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观众带上3D眼镜站在三面环绕的屏幕前,被艺术家真实地带入战争的世界。

拉斐尔·洛扎诺-亨默(Rafael Lozano-Hemmer) , 《身体电影-建筑关系6》,2001

互动艺术的先驱洛拉斐尔·扎诺-亨默在2001年欧洲文化之都——鹿特丹创作的大型户外艺术作品:艺术家在街头记录下鹿特丹数千名居民的影像,混杂着路过的观众的影子也会被投放上去,随机投放在1800平方米的建筑外立面上。

马克·李(Marc Lee),《一万个移动城市》,2013

观众可通过操作界面从全球各地的一万座城市中进行选择,系统将自动从主要的网络搜索引擎抓取与该城市相关的搜素结果(如新闻、图像、视频、声音等)并将之投影到3D抽象雕塑上。

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殉难者(土、气、火、水)》, 2014

影像大师比尔·维奥拉与妻子吉拉·派罗芙(Kira Perov)联手创作了这件以四个竖幅屏幕呈现的影像作品,通过无声的7分钟彩色影像,表现了土埋、悬吊、火烧、水浸四种经典的殉道方式。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