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个案 > 胡为一:艺术家的极限要像烧水一样达到一个沸点

胡为一:艺术家的极限要像烧水一样达到一个沸点

2015-01-24 17:00:02 来源: 墙报 作者:

胡为一获奖现场

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大奖胡为一:艺术家的极限要像烧水一样达到一个沸点

导读:作为第三届“ART·SANYA艺术季”重头戏之一的华宇青年奖颁奖典礼22日晚在三亚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隆重举行,胡为一获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大奖”、吴超获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而徐文恺、叶甫纳、王海洋、牛文博、关尚智分获5个“评委选择奖”。 墙报采访了本次“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大奖”胡为一。

胡为一本次的获奖作品为《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是一件与伤害感有关的摄影作品。

评委会对于胡为一的评价是:

在胡为一的获奖作品《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中,艺术家使用图片内外之间的张力,进行了一次对影像媒介的怀疑及反思。这件作品延续了90年代以来“对伤害的迷恋”的思考,在对感性和生命的思考中,以图像的方式开拓了一种物质的“血缘”关系。在一系列徘徊在暴力与情怀之间的图像中,胡为一为观者打开了一个模糊及微妙的思想空间。他对画面的构成及组织、对展览现场的空间把握及对作品完整性的追求令人佩服。

以下为墙报独家专访胡为一内容:

胡为一

获奖之后感受怎么样?

我应该是参加这次展览最年轻的一位,90年的,我觉得评选会考虑之前的经历和阅历,这方面我很欠缺,所以给了我这样一个大奖真的很感动,评委们对作品的感受力也是非常强的。之前真的是不知道,原以为会提前告诉获奖人,结果直到最后颁奖时才知道自己获奖。总之是挺开心的吧。刚才在台上不知道说什么,非常意外,以为像这种大奖会提前一两个小时透露给获奖者,做个心理准备什么的,但今天完全没有。之前也从来没想过关于获奖的事儿。总之更多的是感谢吧,我觉得感谢是第一位的,不管是对华宇集团的感谢,还是对评委的感谢,对老师以及对各种支持我的人表示感谢。

胡为一《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

介绍一下这次的参展作品《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吧?

这件作品是我今年11月11号在上海M50艺术空间“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个展的作品,但是这次没有展出全部,在个展时,当观众走进这个空间会被这些用线连接起来的照片包围住,就像一个圈套一样,观众进入这个圈套,然后看这些东西,线就像故事线一样,看到不同的东西就像电影的蒙太奇一样被这些线所串联,这些物体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我没有给观众任何提示,它没有起点和终点,任何的点都可以作为起点或者终点,就是这样一个概念。跟空间有关,一个空间叙事的概念。其实跟我之前的作品也有关系,因为我个人对各种各样不同的物品特别感兴趣,之前也做了大量关于物品的剧场,也就是“低级景观”系列作品,大致的概念是:在一个箱子里有摄像头,实时拍摄一些物品,最后变成一部实时的电影,都跟物体有关。这次是把摄像头换成了线,通过线与不同的物体之间的接触产生情感波动,有些缠绕可能比较粗暴带有伤害性,有些可能优美,有些可能比较直接。不同的情绪都在线跟物体之间游走从而构成了这样一个现场。

胡为一与评委会主席皮力

作品在这次展览中的呈现上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吗?

呈现方面,是他们(主办方)之前给我讲这个空间,我就做了一个效果图。尽管是我把所有作品拿过来,但是在实际摆放时还是做了下调整。我担心所有的照片放进去就太满了,所以我留了一些空间给大家,这样观众看起来会有节奏感,整个空间的灯光、墙面都跟我之前设想的效果差不多。

很好奇创作的手法,能具体说说吗?

其实所有的全都是实拍。因为我个人不是很喜欢PS。这个时代是PS泛滥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说我想到一个东西,然后就p出来了,这不是我考虑的重点,我的重点是实实在在的跟物体发生关系。这个作品可能不是我拍出来作品后给大家去看,这个过程就是这个作品的内容。所以这方面我觉得能不用PS就不用PS。这次基本上除了一些后期校色之外就没有PS。这个线是真实的线,会发光的冷光线材料。包括穿嘴的那张照片也是,当时我在上海找各个纹身店,问他们有没有认识那些身体上打过孔的人,可以当我照片的模特,他们听了之后也挺害怕的,因为他们不知道我要干嘛。但最终正巧被我找到了,而且还是对情侣,我就让他们在嘴上穿线然后接吻,最后拍了这张照片,我觉得也是最棒的一张。至于JJ这个张其实用的是假阳具,很多人说应该用真的。但我觉得其实真假无所谓,因为它整个展览作品的概念就是说从身体到物体,再从物体回到身体,可以这么理解。可以说两个人接吻这是一个起点,它把空间分成两部分,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我觉得身体到物体之间我需要又一个过渡,所以我当时用了假的JJ。它是身体的形态,但它其实是物体了,通过这个东西再过度到物体,其实是这么想的。

《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局部

颁奖时提到你的作品是对伤害感的延伸,您怎么看伤害这个主题?

其实我一直非常喜欢老一辈艺术家的东西。像后感性、85新浪潮的这种对抗的能力,以及他们对自己身体极限的挑战,这种精神使我非常敬仰他们。所以我觉得年轻一辈的艺术家应该也要保持这种状态。就是我觉得做一件作品,我一定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达到自己的极限,无论是身体可承受的极限还是表达的一个极限。我觉得一个艺术家无论如何最终要达到一个极限点,这个极限点像烧水一样要达到一个沸点,这个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身体伤害是非常容易产生共鸣的,看着这个东西穿到肉里面去,这种疼痛其实大家都能感受到的,这也是我一直非常感兴趣的点。

对你自己的身体有过伤害吗?

其实还没有。一开始我是想自己做,可能觉得没有人会参与,后来有一些实际的原因,毕竟还是要摄影师来拍,给别人拍我不放心,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问题,还是自己拍比较稳妥。因为这个东西没法交给别人做,你要告诉别人说我要这样这样,可能拍出来之后不是我要的样子,所以必须要自己去拍。

《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展览现场

以后会对自己下手吗?

以后应该会,如果实在没人愿意就自己来。

奖金想好怎么用吗?

肯定是会用到创作上面。因为我年龄比较小,生活没什么压力,处在一个创作的黄金时代,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能做这个事情最后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回报,做了跟没做一样,但我觉得这是我这个年龄阶段应该去面对的,可以说是做些无意义的事情或者说做之前你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一些探索性的实验性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年龄的艺术家应该具备这种态度:跟任何人不妥协,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各方面的妥协。我就做我自己喜欢做的活儿,也无论它到底算不算艺术。所以这个奖金肯定会用在创作上,而且不会去做迎合市场的作品,主要考虑的还是如何能在我个人的脉络上往下走,更往实验,探索上走。

除了奖金还会资助你们做一个项目,想好做什么了吗?

还没想好,因为刚刚得知自己获奖。这个得回去之后好好的考虑之后才能说具体做什么。还有就是我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没有和别人合作过,比如说申报一个项目,一起合作完成。之前都是很实际的,比如提供给我一个空间做展览,给我多少钱多久做出来。这次感觉是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主动,这还是第一次。艺术家相对来讲还是比较被动的,还没有完全主动地我要干嘛干嘛的。我2012年做过策展,一个大群展都是和我年龄相仿的艺术家。所以这次资助项目的机会如果完完全全做自己东西的话,我觉得可能有点自私,可能会考虑重新以策展人的身份做一个群展,因为群展的影响力可能会更大,可以通过这个项目把这个年龄段的人聚集起来,这是我一方面的考虑,但是还要考虑一些实际的操作。但我觉得这样会更有意义。

简历
胡为一,1990 出生于上海
2006-2009年毕业于华东模范中学
2009-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
现就读于中国美学学院跨媒体学院

展览
2010年短片“路”荣获大学生电视电影节金奖
2010年参与“未来的节日”艺术项目
2011年参加“心动上海”奥迪当代艺术展,作品荣获金奖
2012年策划“不毛之地”群展
2012年参加“时光中的时光”当代艺术展
2013年参加“陶醉”当代艺术展
2013年参加荷兰鹿特丹V2媒体艺术机构“Summer Session”驻留项目
2013年参加“谍影重重”朱家角当代艺术展
2014年参加德国慕尼黑“The Unpainted”媒体艺术博览会
2014年参加德国柏林Momentum机构来自上海的媒体艺术群展“PANDAMONIUM”
2014年参加北京”大声展”
2014年参加湖北美术馆第三届美术文献展“再现代”。
2014年于M50 Art Space举办个展“Flirt”

个人简介
胡为一是一位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的90后年轻艺术家,在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本科之后,他继续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攻读导师张培力的硕士研究生。他是一位擅长结合多种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并且还尝试策展。在2012年他策划了“不毛之地”群展,在这次展览中23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走上街头进行一次占领活动,展览讨论了关于艺术和生活,公共和私人的关系。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广泛的展出,近期的展览包括2013年在荷兰V2媒体艺术中心进行的“Summer Session”驻留、2014年德国慕尼黑“Unpainted”媒体艺术博览会、和同年在柏林Momentum机构的群展“PANDAMONIUM”。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