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新青年 > 陈燕子(Chen Yanzi)

陈燕子(Chen Yanzi)

2011-08-01 11:54:18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Yanzi Chen.jpg

陈燕子(Chen Yanzi)


艺术简历
陈燕子,出生于湖北宜昌;学习于湖北美术学院;
从事当代艺术架上绘画创作、艺术档案网执行主编工作至今;
生活、工作于北京。

展览

2021年 “中和” 艺术家群展,A10+A11空間,北京;

2021年 “浮岚暖翠”,上上国际艺术馆,北京;

2019年 “斩新飞行”第11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展览项目,国中美术馆,北京;
2016年 “世界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日:中国2016艺术行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3年 “另一种纪录”,现象艺术中心,北京;
2013年 “各自为政”湖北籍艺术家联展,宋庄艺术园区,北京;
2013年 “迷你”艺术展,玖层美术馆,北京;
2013年 “长城的纬度,国际的维度”首届长城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北京;
2013年 “115位艺术家的自画像”联展,北京当代艺术馆;
2013年 “回到叙事性”联展,艺兵空间,北京;
2013年 “理智与情感”女艺术家展,怡达艺术展厅,北京;
2012年 “微叙事”联展,中坝河艺术区,北京;
2012年 “形•势”阳光计划(第二季)女艺术家联展,奇安艺术馆,北京;
2012年 “文化•沙漠”当代艺术展,库布其当代艺术馆,鄂尔多斯;
2011年 “历史•新宋庄”艺术展,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
2010年 “双重语境”展,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
2009年 “群落!群落”第五届宋庄艺术节•宋庄艺术群落展,万盛美术馆,北京;
2008年 “她们!她们”当代女性艺术作品展,原创博展中心,北京;
2008年 “生活在宋庄•女性版”田野调查展,宋庄美术馆,北京;
2008年 “一•一”当代艺术邀请展,彼岸画廊,深圳;
2008年 “形色各异”女艺术家第二回展,中坝河艺术中心,北京;
2006年 “13个同学”,湖北美院美术馆,武汉;


Art Resume
Chen Yanzi,born in Yichang, Hubei Province; Studied in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Dedicating in Contemporary Art Easel Painting Creation and working as the Executive Editor of
www.artda.cn till now;
Living and working in Beijing at present.

Exhibition

2021: "NEUTRALIZATION"Artists Group Exhibition, A10+A11 Space, Lang Arts District, Beijing

2021: "Fu Lan Nuan Cui" Art Exhibition, Shangshang International Art Museum, Beijing

2019: "New flight " 2019 11th China Songzhuang Culture and Art Festival Exhibition Project

2016: World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day: Chinese 2016,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UCCA),BeiJing,China

2013: “Another Record”, Phenomenal Art Center, Beijing
2013: “Fragmented”, Group Exhibition of Artists from Hubei Province, Songzhuang Art District, Beijing
2013: “MINI” Art Exhibition, the Ninth Floor Museum, Beijing
2013: “Latitude of the Great Wall, Dimension of the Global”, the 1st Great Wall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Biennale, the Jinshanling Great Wall, Beijing
2013: “Self-Portraits of 115 Artists”, Group Exhibition, Beijing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2013: “Back to Narrativity”, Group Exhibition, Yibing Art Space, Beijing
2013: “Sense and Sensibility”, Female Artists Exhibition, Yida Art Exhibition Hall, Beijing
2012: “Micro-Narration”, Group Exhibition, Zhongbahe Art Center, Beijing
2012: “Shape·Situation”, the Sunshine Plan (the 2nd Season), Female Artists Group Exhibition, Qi’An Art Museum, Beijing
2012: “Culture· Desert”, Kubuqi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Kubuqi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Erdos

2011: “History· New Songzhuang”, Art Exhibition, Shangshang International Art Museum, Beijing

2010: “Double Contexts” Exhibition, Sunshine International Art Museum, Beijing
2009: “Community! Community”, the 5th Songzhuang Art Festival·Songzhuang Art Community Exhibition, Wansheng Art Museum, Beijing
2008: “Them! Them”, Contemporary Female Artwork Exhibition, the Original Art Expo. Center, Beijing
2008: “Living in Songzhuang·Female Version”, Field Research Exhibition, Songzhuang Art Museum, Beijing
2008: “One·One”, Contemporary Art Invitation Exhibition, Beyond Gallery, Shenzhen
2008: “Various Shapes and Colors”, the 2nd Exhibition Tour of Female Artists, Zhongbahe Art Center, Bejing
2006: “13 Classmates”, Art Museum of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Huhan


艺术家作品 

 

▲ 陈燕子《云彩NO·30》;150cm×150cm;布面油画;2017

▲ 陈燕子《云彩NO·26》;150cm×150cm;布面油画;2016

▲ 陈燕子《云彩NO·29》;150cm×150cm;布面油画;2016


 
▲ 陈燕子《云彩NO·28》;150cm×150cm;布面油画;2016

▲ 陈燕子《云彩NO·27》;150cm×150cm;布面油画;2015

▲ 陈燕子《云彩NO·25》;150cm×150cm;布面油画;2015

▲ 陈燕子《云彩NO·24》;100cm×100cm;布面油画;2012-2015

▲ 陈燕子《 云彩NO·23》;100cm×100cm;布面油画;2012年

▲ 陈燕子《云彩NO·8》;130cm×130cm;布面油画;2011年

▲ 陈燕子《云彩NO·19》;100cm×100cm;布面油画;2012年

▲ 陈燕子《云彩NO·15 》;00cm×100cm;布面油画; 2011年

▲ 陈燕子《云彩NO·20 》;100cm×100cm;布面油画;2012年

 

  ▲ 陈燕子《云彩NO·17》;100cm×100cm;布面油画;2011年

▲ 陈燕子《 云彩NO·16》; 100cm×100cm;布面油画;2011年

 ▲ 陈燕子《云彩NO·12》;130cm×130cm;布面油画;2011年

 ▲ 陈燕子《云彩NO·21》;100cm×100cm;布面油画;2012年

▲ 陈燕子《云彩NO·14》;100cm×100cm;布面油画;2011年

▲ 陈燕子《云彩NO·9 》;130cm×130cm;布面油画;2011年 

▲ 陈燕子《云彩NO·10 》;130cm×130cm;布面油画;2011年

▲ 陈燕子《云彩NO·11 》;130cm×130cm;布面油画;2011年

▲ 陈燕子《云彩NO·18》;100cm×100cm;布面油画;2011年

 ▲ 陈燕子《云彩NO·6》;150cm×150cm;布面油画;2010年

▲ 陈燕子《云彩NO·3》;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9年

▲ 陈燕子《云彩NO·1》;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9年

▲ 陈燕子《云彩NO·4》;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9年

▲ 陈燕子《云彩NO·5》100cm×100cm; 布面油画;2009年

▲ 陈燕子《云彩NO·2 》100cm×100cm;布面油;  2009年

 ▲ 陈燕子《盖新房》;130cm×130cm;布面油画; 2010年

▲ 陈燕子《在海边》;130cm×130cm;布面油画;2010年

▲ 陈燕子《晒被子》;130cm×130cm;布面油画;2010年

▲ 陈燕子《有危险》130cm×130cm;布面油画;2010年

▲ 陈燕子《下山难 》;130cm×130cm;布面油画 ;2010年    

▲ 陈燕子《颗粒NO·30》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9年

▲ 陈燕子《颗粒NO·28》;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9年

▲ 陈燕子《颗粒NO·29》;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9年

▲ 陈燕子《颗粒NO·27》;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9年

▲ 陈燕子《颗粒NO·25》;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24》;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23 》;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20》;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21》;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17》;150cm×15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11》;150cm×15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16 》;150cm×15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14 》;150cm×15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13》;150cm×15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18》;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12》;200cm×15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10》;200cm×15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9》;50cm×15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8》;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8年

 ▲ 陈燕子《颗粒NO·6》;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7年

▲ 陈燕子《颗粒NO·5》;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7年

▲ 陈燕子《颗粒NO·4》;100cm×100cm;布面油画;2007年

▲ 陈燕子《颗粒NO·3》160cm×70cm;布面油画;2007年

▲ 陈燕子《颗粒NO·2》160cm×70cm;布面油画;2007年

▲ 陈燕子《颗粒NO·1 》;160cm×70cm;布面油画;2007年

 

物观·观悟
——陈燕子作品个案分析

文︱张海涛

很多人第一眼见到燕子,觉得她是个开朗快乐的小女人,时尚而物质,个性而罗曼蒂克;其实不然,接触时间长了才发现她内心更多的是悲观、敏感和细腻,这种双重性格中它更倾向于后者。她时常为一段记忆或情感而感伤流泪,对生命情感与对物的冲动表现出心灵的摇摆与失落。这也是七十年代青年的内心写照,与物质现实的感应和对精神朴素的向往,这样的双重性格是燕子个人特殊的内心成长经历和现实浸染形成的。燕子作品中表现出对物这个永恒体的当代性思考和体验,具有小时代里“颗粒”似的人生观。燕子作品对生命的物观,我更喜欢理解为她通过个人内心碎片诠释永恒性的物观,而非个人私密的小情节。作者冥想着当下人与当下物的关系,透过“颗粒、云彩”隐藏着对物象的凝固和偏执的感悟。她的作品也通过不同的阶段“记忆物象”、“生存寓言”、“社会实证”不断地走出自我,关注更大、更实际的人文事物,通过贯穿的物象消解人类的欲望,从而改变我们的心境。

燕子作品中的图式如我们儿时看图说话,摆事实讲道理,一物一人、一人一景或一事一物,将画面切分为二,在作品中燕子特殊地放大了物的比例,缩小了人的尺度,这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让我们对于人与物的关系产生了新的思考。画面的人、物构成,限于两个画面,也是一种有意思的尝试,我设想了一幅画一个图或一幅画多个图,都达不到这样的物化关系,这种人的生活碎片与物的“生硬”对照,将两者似乎没有关系的事物产生了异样的关系,应证着这样的一个哲理:世界上很多看似没有关系的事物,却有着一定的“联系”,这样的关系美学产生什么样的感觉,是作品的关键的价值支点,同时也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人或什么样的物,这种关系自动突显的观念,需与观众共鸣得到,交给观众感应,也与观众产生了静态的互动,这就是作品想达到的效果。选择即为一种艺术价值的判断,选择也决定一种态度、眼光和价值标准。在我们这个类像丛生的信息时代,很多类像随时大量转载、剪辑、发送,这时选择与转换也即一种艺术。一个事物的选择是艺术家的修养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对照图式及色彩的朴素语言,透析着画面中作品的非修饰、自然的潜默力量,更是作者“观物”心境的表达。

燕子作品从生存感悟、关注的题材上分为“颗粒”系列和“云彩”系列。

燕子作品《颗粒》系列第一阶段绘画语言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作品中对于作品名称“颗粒”的理解与物有着一致的感觉,同时有着双重的意思,颗粒即人与物的寓体,“颗粒”本身就有一种微小和弱势的感伤特性。

《颗粒》系列画面第一阶段是物与人的选择与并置,主要是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的生活记忆场景与对应的物产生的寓言关系。如果说时间是记录微观和宏观的情感本源,我们认识燕子的作品之时,这个七零后艺术家必定会回忆她的小时代,这个时代记忆中传达给我们的生存感受,即带有七零后的时代特征。

时间与物的变化,是永恒的自然物态,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朋友盖房子、海边游泳、妹妹的瑜伽生活与对应的物象……这些生存环境带给我们的不论是快乐和苦涩终极都会消逝,记忆物象的时空感带给我们的感伤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个愿望。燕子作品中的题材以物与人的对照语言来进行的思想转换,也给记忆带来了个性新鲜的感觉。

《颗粒》系列的第二个阶段作品中的人与物都是网络上下载的,这时作品的物象走出身边私人化记忆,表现公共或虚拟的人与物的关系。这个阶段作品更多是“当下人”的生存寓言和感悟。艺术的当代性在于把当下的生存感受与永恒的寓言嫁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在表现这些寓言时多采用不现实的手法,让这个世界产生强烈的寓意,这样画面不相干事物潜意识的并置,产生的静止而神秘感给我们述说着生存的道理,也是将永恒哲理的当代化转换。

人——稚气儿童、时尚的女性、幸福的老人和异化的生活片段;物——象征男性力量的物(如钳具、刀具)、朴素自然的物(如桶、筐、鞋、油灯)和女性时尚消费品(如咖啡机、化妆品、围巾),这些人、物的选择和对照有一种网络快照截取的凝固,有一种宿命轮回感和浮华背后自然原始动力带给我们的思考,这是燕子的作品中呈现的感觉,也是她对“人”的思考:人最终都会走向物化,面对物化的态度更为重要。

如果说记忆物象的“颗粒”适合于黑白灰的色调,那么“云彩”系列有了丰富的色彩语言,“云彩”有种不确定的浪漫主义,也是一种逍遥的心态。燕子作品的这个阶段关注的物象更拉近了物与现实的关系,我称为艺术的社会实证。作品强调艺术家以社会学者的身份介入现实,以社会学视角对现实社会介入的态度很重要。画面中郭美美、钱云会和凤姐等等事件揭示了乱象的价值观,以真诚的良知揭示真相,由外及里的为艺术提供参考的文化背景。这样的作品避免了当代艺术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概念空洞的点子化现象。

燕子作品中的符号和色彩不论怎么变化,然而物象的对应是她作品语言贯穿的线索,这些物象是在消解人的欲望,也希望自己能看淡一切。人类对于物观的思考从来没有放弃过脚步,除了世界各类宗教都谈到拯救精神物化的问题,各个时代的思想家也对物的关注和对其文化针对性的探讨不同:如庄子“齐物论”、佛教的“格物”、马克思的“唯物”、存在主义的物和日本的物派……物观不同与东西方差异有关,更与“此时此刻的存在”有关,这也是艺术家应该探索的问题。燕子作品中人、物对照的语言图式很突出,她对于人、物的选择和这两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的把握一直在努力的探索,我们对她新的作品也充满着期待。

2008年3月8日于通州
2012年7月28日稍作修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颗粒》《云彩》创作手记

某些时候艺术是“谈”不出来的,它是一个漫长的甚至需要人的一生潜心学习与“润物无声”的实践过程。生活状态可能对我才是最重要的。

兜兜转转,在远离喧嚣的北京乡村我生活了十二年多,对于更多的北漂艺术家来说,或许算不上很长时间,但对于一个自以为“阅尽人间繁华,尝尽人情冷暖”的自己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命转折点。房奴,车奴,卡奴,孩奴,节奴,与我扯不上关系;名利场,奢侈品,高消费,快节奏,负能量,离我相去甚远。在乡下物欲相对淡化,对我这是一种外求的方式,也是我不断修习内心的参照。北方的庭院错落有致,天然质朴;田园风光自然无限,野趣盎然。乡间闹中取静,冷处热心,纵是苦乐参半,却也怡然自得。我觉得人应该住在乡下,向“自然”学习。

新一轮的《云彩》系列是《颗粒》系列的延展,有变通也有贯穿。除了对照图式继续沿用,《颗粒》中果断的“黑白分明”在《云彩》中已被有意图的彩色取代,“还原”了生活的“本真”面貌。这个阶段在“事与物”(场景和对应物之间的关系)的形象选择上更为谨慎和理性。场景也由个人叙事转向社会现象中的现实案例,如钱云会死亡事件,凤姐事件,郭美美炫富事件,挪威爆炸枪击事件,美军虐尸虐俘事件,723动车追尾事件,广西镉污染事件、IS组织杀害人质事件等。视觉上版画效果的处理纯粹是我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我看事物的一种视角,它们看起来有棱有角、碎片化,彼此分裂却又概括成统一的整体——无序中却又被纳入一种秩序之中,象人类和宇宙一样。

纵观天地,科技轰炸,信息泛滥,造星运动,虚拟依赖,自然异化,道德真空,文化危机……这是个疯狂的时代,欲望充满人类生活与存在的每个角落,信仰严重缺失,道德异常混乱,价值体系崩溃,人们生活不稳定,甚至生命亦无保障。我们深陷困境,却无能为力,甚至浑然不觉——人的认知在任何时代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茫然,冷漠,空虚,焦虑,恐惧,残暴,贪婪,争掠之余,我们还剩下多少时间去触及并关照自己内心世界的精神需求,和生命的终极意义。

《颗粒》朴素,潜默,甚至偏执;《云彩》也潜默,但较之更为从容,自在。“云彩”动静自如,不萦一切而气象万千。万物变幻无常却又恒定久远,情感飘浮无握却又美丽无比。一人一物,一动一静,一冷一暖,一浊一清,一生一死,一世繁华,一场烟云。在感觉上黑白的“颗粒”倾向感伤,淡然的“云彩”升华了感伤,更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陈燕子
2012年7月21日于宋庄
2018年12月12日略微修改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个案 > 访谈+图集|陈燕子2007—2017作品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