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行为档案 > 张海涛:“阿布”及资本传媒影响下的行为艺术生态

张海涛:“阿布”及资本传媒影响下的行为艺术生态

2013-05-10 17:59:39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张海涛

1974年《节奏0》Rhythm 0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阿布”及资本传媒影响下的行为艺术生态
——行为艺术·阿布·生态·价值真实性

文︱张海涛 

行为艺术概念与特征

一谈到行为艺术大家都想要谈到一个话题,行为艺术是什么?行为艺术也被一般媒体解释为身体艺术、行动艺术、表演艺术,就是以身体为材料做出行为表演,体验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交流,传达和转换艺术家的思想感受。它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观念而不只是视觉和审美的体现,它可以融入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体验,综合表达和人的情感,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行为艺术与身体艺术和表演艺术相比之下,身体艺术相对面窄一些,表演艺术的排练性和虚拟性更强,行为艺术的直接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更强。但到了这个时代,行为艺术和表演艺术(戏剧、舞蹈、电影等媒介)由于相互的融合,都在与其它媒介的特质相互渗透,但各自还是保持着自己媒介优势的侧重,以阿布为例,早期的阿布是非常抵触戏剧,而到现在她也在剧场的表演中拓展自己充分表达的可能性,但她的戏剧和影像里侧重行为艺术的偶发性和身体体验性。 

阿布与中国行为艺术的关系和个人作品脉络变化

阿布生活的家乡背景与中国的生存环境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阿布出生在1946年,与中国一样,截止到1945年的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很大的精神创伤。南斯拉夫与中国体制有很大的相似性,阿布作为革命后代,家庭教育的军事化也给她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她利用艺术行为作为武器反对各种权利的压制,包括女权与政治权力、东正教信仰、东欧的社会主义局势。她从小就表演反战艺术,阿布的身体与极限生命体验的作品主要源于她关注的生存问题——女性和政治大环境的危机感,自我解放和某种自由度一度成为阿布拉莫维奇行为艺术创作的内在线索之一。源于巴尔干的内战好斗的背景,阿布创作了《巴尔干的马洛克》、2005年《指望我们(美国)》也与我们长期内斗的历史背景有很多共同之处。而中国90年代东村艺术到2000年左右的身体体验艺术与阿布70—80年代的身体艺术有很多的契合点。《节奏5》、《呼吸》、《潜能》《节奏系列》,阿布体验了各种身体伤害、窒息感、死亡感和耐力忍受,这些感觉的表达代表的艺术家:有中国80—90年代的谢德庆(极限耐力)、马六明(药物和身份体验)、张洹(身体和环境体验)、朱冥(死亡体验)、苍鑫(触觉体验)等,2000年左右朱昱(伦理极限)、杨志超(物与人合一)、何云昌(个体与自然关系)、彭禹+孙原(暴力与死亡)、大同大张(死亡极限)等。然而虽然都是生存体验,这些中国艺术家与阿布不同的是中国人在中国传统思想和现实生存感受中寻求资源,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儒家伦理学理、佛教苦修及现实生存困惑中寻求精神支撑点。而阿布80年代到现在,把对爱情关系的回顾辩证关系(中国传说的爱情观)、藏传佛教、土著文化作为艺术家发展的资源,如88年《情人——长城》、《时间的物体装置》,2002年《海景房》《巴尔干情色诗史》及最近古根海姆现场表演“对视”的作品都表达了这个创作脉络。

阿布拉莫维奇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从早期单纯以身体为媒介挑战身心极限的一系列尝试(1972-1975),到后来结识德国艺术家乌维•赖斯潘(Uwe Laysiepen,简称乌雷Ulay),开始两人长达十二年的合作伙伴和情侣关系(1976-1989),再到离开乌雷(Ulay)后尝试将行为艺术与其他艺术媒介更广泛地相融合的新探索,注重语言和行为的偶发性,并结合歌唱与舞蹈,借助舞台剧的形式深入挖掘行为艺术的诸多可能性(1990年至今)。 

行为艺术的底线

因为在阿布的作品中涉及伦理、暴力和政治等敏感的生存感受,让我们不得不谈“行为艺术的底线”问题。行为艺术中暴力的敏感是在不宣扬、不伤害他人基础上自我体验。行为艺术的底线在创作思想上是自由的,可以表达美的现象,也可以表达丑的现象;可以表达对积极思想的传播和支持,也可以揭露、批判消极的思想;可以建构也可以解构;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隐藏寓言;可以现场也可以非现场,但有一个原则必须遵守,就是必须不伤害其他人尤其是直接的身体伤害。心理感官刺激,也需要作出提示,在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以便大家主动选择观看,这样对观众也是一个尊重。遵守法律也是另一个参考标准。但现在我们时常也在质疑法律的公正性,这时我们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借助虚拟手法质疑法律,比如我们运用表演或电影、文字语言来诠释对其的不满,维护更多人的利益。
艺术的功能就是文化的功能,它作为对现实的转换时强化、明锐化和异常化、典型化,也是平衡物质和资本的价值支点,避免人积极的精神力量缺失。不比现实直接介入现实的功能弱,甚至比现实介入更强烈、更有力。行为艺术的体验性,敏锐性更易触及敏感的现实,触及现实生存困惑的底线,因此时常被大众所误解,其实批判消极也是为了建构积极的正能量!

当代传媒影响下的行为艺术问题

阿布早期的推崇纯粹主义,在行为艺术表演时不作纪录,后来依然接受了媒介传播的推广,这就引发我们对传播意义和行为艺术价值的思考。传播和独立创作并不矛盾,传播会使行为艺术的功能更加强大。传媒是信息传播的一种体现,传媒是快捷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与人勾通的平台和渠道。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就像科技一样怎样利用才是关键,需要传媒具有特质:底线和责任、良知。传媒可以传播积极的思想,起到普及教育、改革的作用;也可以为了生存被利用而传播消极的思想,被物欲消费所利用成为包装的资本运作工具,最终成为利益的权柄。传媒对于行为艺术的表达是否具有冲突,这也是当下讨论的话题。传播媒体是推广一种思想和责任,让更多人引起共鸣,还是有积极的意义。行为艺术不论什么艺术媒体都需要推广才具有社会参与性价值,不然我们也不会知道阿布和她的经典作品。传媒有很多形成和方式,现在更加快捷更加广泛。另一个问题从行为艺术角度来看待传媒的意义:作品的价值是否有了传播就会改变对艺术的真诚态度恶劣或独立性,也不一定。因为对艺术创作是否真诚和传媒有直接关系,但因人而异,当然有了传播的欲望,也会影响对艺术的真诚度和独立性。但我建议把艺术创作和推广分得清一点,在创作时不能受传播的诱惑或干扰,不能改变你初衷的真诚,创作成品之后的推广可以传媒化,不必要排斥传媒,这样两个关系才能正常化。这个时代也逼得行为艺术家必须传媒化,不然就成了自娱自乐、无法生存。

中国行为艺术从86年到现在争议最大的是事件新闻性艺术,而媒体为了新闻性播得眼球,必然把事件的新闻性放大,断章取义,改变艺术价值的真实性,借这个机会我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行为艺术圈和现实社会一样经常有事件爆出,然而行为艺术事件能经得起历史沉淀,并进入历史的还是很少。很多艺术新闻媒体不是以艺术的价值为前题,自己无力对艺术的价值进行判断,而象很多娱乐绯闻一样炒作,为了名利作为一种策略出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容易给社会造成一种误解。认为闹出事件的艺术就是好作品,让大家一谈行为艺术就“害怕”,分辨不出哪些作品有价值,哪些作品没有有价值。另外行为艺术在传播和记录中必定损失很多感受,比如现场气味、声音的缺失,也会改变行为艺术的价值。 

资本运作下的行为艺术生态困境

再有一个是创作的“独立性”,现在的创作跟经济有关的很多,创作的独立性不能被炒作、消费、跟风所改变,浮躁带来了伪当代艺术,伪当代的本质在这里,在价值判断里面它是缺少真实而先锋的意义。伪当代出现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艺术家能力有限只能跟风;另一种出现的原因,为了资本和利益的需要改变自己的创作方向。“伪当代”对当代艺术生态的纯粹性,还有艺术的价值判断会带来负面的冲击。比如当今艺术的价值引导掌握在两类人的手里,一类是批评家、策展人;一类是画廊、拍卖的经济人和收藏家、大众消费人群的手里。这两类人群从外部影响来说都会改变艺术的价值导向,尤其当下消费社会经纪人和收藏家的资本运作带来伪当代的可能性更大,这类掌握话语权的人同样参与创造和改变艺术史的发展,如果过于为了商业私利,产生艺术价值的泡沫就很可怕,这里只有靠艺术的真诚与良知来平衡这种良性关系。2006年和2007年的艺术市场泡沫就是典型的例子,反而全球的经济危机平息了这场泡沫引发的“伪当代”的势头。

2000——2010年的中国更加深化改革开放与国际社会形成一体化进程,国家进行改革开放过程中除了文化、政治化改革,经济改革依然是首位,从而不得不进行城市化、消费化、信息化的现代改革。文化跟随经济改革的步伐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娱乐化、产业化。以北京为例,在2004年前的宋庄艺术群落生态依然保存圆明园艺术村生态的生存模式:自发性和草根性,行为艺术的生态也具有此特征;2003年798的发展标志着艺术走进城市;2006年后——2008年当代艺术的商业泡沫有史来达到高潮,很多行为艺术家为了生存也转向架上迎合市场,行为艺术在这几年也相对低落;随后艺术产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拆迁进程也无法阻挡,798周边艺术区在2009年冬季面临大面积拆迁,艺术家们自发组织“暖冬计划”进行行为艺术的维权。2000年“首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的诞生改变了行为艺术生态的变化。跟随城市化艺术区的发展脚步,行为艺术节也由2003年前的边缘郊区(被有关部门“干扰”),逐步走进城市艺术区。后来几个重要行为艺术节逐步成2000年后行为生态的核心,除了OPEN行为艺术节,随后又出现大道现场艺术节、“越界语言”诗/行为艺术的现场、“谷雨行为”——中国当代行为艺术城市联合展、“前提”行为艺术节、偶发艺术节、艺术长沙——现场艺术节等,行为艺术由“地下”走上公共空间和国际化交流,近几年经过几代艺术家和参与者的努力行为艺术又最终走入了院校,作为选修课选修出现。行为艺术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实践,而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虽然行为艺术到现在依然是被误读的对象,饱受争议,但其成为艺术一种媒介表达方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将是无法阻挡的事实。

2000年后虽然行为艺术生态和价值建构有所发展,但依然存有很多需要生态机制完善和价值上的系统化梳理。2000年后国内在行为艺术节平台的建构,推动了国内外艺术家的交流,教育方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四川美院分别在教学中纳入选修课,对艺术普及性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行为艺术生存模式建构如行为艺术作品审查、收藏、出版、艺术基金、艺术批评、策展人等机制上依然缺失。国内行为艺术正式出版发行的书目前只出版一本蔡青《行为艺术与心灵治疗》,其它都为“地下”印刷物品如温普林《中国行动》,栗宪庭、张海涛、陈进策划的文献展画册《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等资料。现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能在国内出版发行也算是一次很大的进步。

2013年5月2日于通州宋庄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