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2022武汉双年展“艺以通衢”

2022武汉双年展“艺以通衢”

2023-03-05 20:27:00.102 来源: 凤凰艺术 作者:


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2022武汉双年展将在武汉举行。沟通世界,“艺以通衢”,本届双年展面向全球优秀艺术家发出邀约,分布于武汉三镇的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合美术馆三馆将同时展出他们的优秀作品。

为体现2022武汉双年展的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和武汉特色,组委会共邀请20余位国内顶尖艺术家和专家学者,组建策展团队,并确定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为总策划。并邀请武汉美术馆(琴台馆)艺术总监傅中望担任2022武汉双年展展览总监。

640.jpg

本届展览以“艺以通衢”为主题,设立“文化样态”“城市形态”“创新动态”“绿色生态”“开放姿态”五个展览板块,涵盖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与科技艺术以 及艺术设计等多种中外现代艺术创作形式。马锋辉表示,通过举办双年展,用艺术连接世界,将推动武汉文化艺术创新,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体现“新时代英雄城市”的文化形象、精神风貌和时代气象,用世界语言、视觉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人类故事,向世界展现中国之治,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2022武汉双年展以学术标准和时代站位,邀约285位中外艺术家及团队的446件(组)优秀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科技艺术以及艺术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这是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创新探索意义的视觉艺术成果一次立体性的梳理、创作与展示,体现艺术创造上“各美其美”的多彩景观,彰显艺术交流和审美上“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展现中国艺术和全球艺术的交融共通,使“艺以通衢” 这个主题成为学术内涵深厚、形式结构新颖、艺术感受度高的视觉大观。

双年展作为国际通行的视觉艺术展示交流形式,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创新性等特点,通过汇集艺术创造的最新成果,体现艺术发展新的趋势,为广大公众欣赏多种艺术形式、满足审美文化需求提供宽阔的平台;双年展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与举办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是举办城市文化精神和时代新貌的体现,因此双年展的主题要找准战略定位、时代定位和文化定位,要与城市发展建设同频共振,武汉双年展就是要体现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和武汉特色。


01

文化样态

3.jpg

导 语

从双年展120余年的发展史来看,双年展并无固定模式与样态。就世界范围而言,许多城市根据自身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资源与艺术优势,有机融合自身所具有的各种有利条件,创建出一道道重要的双年展风景,经过时间的积淀,成为双年展品牌。实际上,每个成功的双年展都有力地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品格,城市也承载着双年展丰富的形态。双年展以艺术活力为城市发力,城市以社会文脉为双年展赋能,从形成城市与艺术共生并茂的生机。

在中华文化中,武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皆汇聚于中,可谓四通八达、中西融汇。作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教育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的经济昌盛之地,养育出武汉人强韧果断的风格特色;拥有百所高等院校和百万在校大学生,使武汉成为创意之城、活力之城和设计之都。这些文化有利于武汉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历久弥新的地方文化品牌。

对于中国的各大城市来说,无论其所在区域位置,还是其城市体量与影响力如何,拥有品牌性的双年展,都能促进城市的文化传播、特色彰显、品牌交流与旅游拓展,产生全面而积极的文化作用。目前,有61个国家的116个城市与武汉结为国际友好城市,相信随着首届武汉双年展的开幕、传播与拓展,将有更多的城市与武汉建立友好关系。

本板块以“文以化之,历久弥新”为主题词,以60余件中外艺术作品(涵括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艺术设计等种类)展现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丰富内容,以具有探索性的最新成果,通过具有个性的特色展品,运用对比性、交融性、汇聚性、综合性的呈现,有机表现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艺术样态。这些有利于双年展和武汉这所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文脉资源相融合,形成兼顾本土性与在地性的优秀国际双年展品牌。

1

第一单元  人文化史

上古传说、中古记载、近现代风云、当代传奇,这些均是武汉独特的文化印记。人文与科学,革命与救亡,英雄与墨客,实业家与文艺家,劳动者与教育者,皆为武汉的发展与繁荣奠立厚土,输入力量,带来机遇,化入史册。

2

第二单元  心象化境

在山水相映、湖泊纵横的江城大地上,经过历代经营,展现出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形态与情景的交融,使古迹与新居,自然与生态,建筑与景观,街道与社区,呈现一片片美的佳境,映入眼帘、纳入笔端、沁入心扉、化入艺境。

3

第三单元  抗疫化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伟大的武汉人民通过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以艰苦卓绝的努力,书写出壮丽的“抗疫答卷”,武汉也因此成为“英雄的城市”。艺术家以大爱之心、大美之艺,为抗疫志士们塑形画像,留下光辉风采、凝聚团结精神、传达真挚情感。

4

第四单元  设计化物

对于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之需,艺术家们悉心造物,开拓创新,奋发进取,通过人文与科学的相遇,艺术与技术的相融,审美与实用的相合,创意与生产的相促,谱写出武汉作为“设计之都”的新篇章。

参展艺术家:

鲍蓓、陈皓(潘叶娣、林若雨、张涛)、陈继龙、陈坚、陈健、程大利、崔进、崔景哲、丁杰、杜守帅、冯少协、傅中望、韩三之、何崴(陈龙)、黄华三(高毅)、黄骏、郎钺、李庚、李海兵、李鹤、李乃蔚、李烜峰、刘罡、刘广、刘海勇(戴文莲、朱翰石)、刘云泉、卢禹舜、陆庆龙、马蕾、牛克诚、潘义奎、彭汉钦、丘挺、邱艺、任艳明、商亚东、尚荣(薛文岗)、速泰熙、王刚(郭黎莅)、王海鲲、王珂、王克震、吴宁(徐恭义)、吴萍、吴霜、吴为山、武定宇、谢晓泽、熊红钢、徐福山、徐惠君、徐惠泉、徐小鼎、燕柏彤、杨冬江、杨学军(李雄)、殷会利、殷小烽、袁小山、张广慧 、张捷、张小鹭、赵龙、周韶华、周石峰(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02

城市形态

4.jpg

导 语

城市的形态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问题。

一个城市的面貌由无数因素支撑,从建筑景观到经济产业,从基础设施到管理模式,从个体经验到公共生活,从历史记忆到未来祈盼……每个人想到关于自己生活抑或途经过的城市,都会浮现出一幕幕混合着体验与联想的场景,这就是对城市形态最直觉的画像。

城市有“城”,即边界;也有“市”,即交易,所以城市是“物质”的,城市的运行是讲“规则”的;城市中的人又是讲“情”的,哪怕对一只流浪猫也有温柔的对待;而现在的城市是可以被计算、可以数据化的。那么,在当下城市时刻波动起伏的“情绪”里,什么才最为重要?“城市形态”尝试以武汉为思考的原点,以人类城市发展的历史与要素出发,从城市风景、情感世界、虚拟空间三个角度来结构,分为“物·理”、“情·理”、“数·理”三个部分,借艺术的形式加以回应。虽然艺术常常以感性的形象出现,但艺术家的创造并不仅仅只是感性体验,艺术创作如城市运行一样有其组织的内在秩序与逻辑规律,因而展览把“理”作为三个部分共同的落点。当然,这三个部分并不能全然分开,我们姑且这样将城市的某些因素“提纯”出来观察,在艺术家的“滤镜”下探索那些城市颗粒的质感,剥离早已习以为常的城市表皮,呈现更真切的城市脉动。

在今天的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城市成为一种相处方式。城市与人几乎已经互为主体、互为媒介,所谓“智慧城市”的智能化,仿佛成为自我管理的必然。人类则成了城市的某些细胞或者某种器官,其主体性的被质疑当然由来已久。但如今太多人已经真的离不开城市了,所谓离开,也仅仅是融入自然的短期旅行,要不就是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旅程。今天的城市及城市形态或许是不完美的,大约只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样态,但如今它在不断生长与拓展,也因此成为可以被艺术描述、挑剔、重整的对象,充满矛盾、温情与生机。故而,以艺术的名义来思考这中间错综复杂的问题就是“城市形态”这一板块的特别之处与价值所在。

1

第一单元  物·理

城市是诸多鲜活形态物质性的支撑。人们在这里相聚,衣食住行,悲欢离合。在“物·理”这个部分,可以看到熟悉的城市风景,大楼、大桥、商店、书店、街边小吃、节日礼花、电线杆子、街头巷尾以及人头攒动……艺术家捕捉到这些人间烟火之地,又用他们各自独特的创作语言重新编码,让我们在辨认出熟悉的场景时找到陌生和省思的愉悦。

2

第二单元  情·理

当城市随着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运行起来时,一个无形的精神世界也随之被激活。在“情·理”这个部分,作品更多附着于内在情感的表达,是心理状态向城市空间的投射。无数生活在城市的个体,他们的情感与意志,以及由此投射出的选择与行动造就了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情感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艺术家的能耐就是将其打捞并鲜活地表达出来。

3

第三单元  数·理

凭借科技的积累,人们将声音、图像、思想等等发生在物理空间与精神世界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继而储存、分析、流通、交互,构成一个庞大的数字世界。“数·理”这个部分展示的主要是依托各种数字技术创作的作品。今天,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空间已经是组织城市运作非常重要的引擎。这部分作品不仅是具象地呈现城市化的虚拟空间,也通过无实体的想象与借助实体的重构来塑造城市的现实感与未来感。

参展艺术家:

ufo媒体实验室、蔡广斌、陈抱阳、陈淑霞、陈勇劲、陈卓、戴耘、樊枫、方向、费俊、冯梦波、冯翔、冯羽、耿雪、韩旭、何曦、何翔宇、洪浩、黄焕、建军、柯明、朗雪波、冷军、李帆、李津、李雨祗、刘宇、刘正奎、卢征远、潘妍、秋麦、山人如趣、谭坦/曹娅妮、王雷、王濛莎、王小松、王郁洋、王之纲、邬建安、吴昊、吴谦、吴啸海、武艺、限像工作室、肖丰、徐文涛、徐小鼎、一世界团队、伊瑞、詹蕤、张聃、张杰、郑达、郅敏(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03

创新动态

5.jpg

导 语

《易·彖传》曰:“动而健”。创新动态板块是活跃的,它是一种不断增长生发着的创新态势的即时反响。动态既是全面行动的创新场景的现场报道,还是跃跃欲试的创新态势的敏锐感知,更是千头万绪的创新路径的抉择和规划。创新者总是好动的、能动的,创新局面总是互动的、生动的,创新的机会总在萌动和冲动。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和世界,这就是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艺术——艺术是最活跃的驱动力,艺术是社会创新的强劲引擎!

这个板块聚焦于全球各地的当代艺术家响应和参与新一代科技革命、投身社会创新、探索新人类经验的生动实践,以此致敬这座英雄的城市。她不但是“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意志之城,更是“一波才动万波随”的创新之城。

创新动态板块将从四个维度也即大脑的工作机制聚焦创新之源:以“感·动”探讨感知,以“驱·动”探讨计算和思考,以“联·动”探讨生态,以“策·动”探讨游戏与行动。

创新是因势而动,也常是灵机一动;是动静有法的策划,也是万头攒动的涌现;是雷动风行的独创,也是此动彼应的协作;有时是水到渠成的共识,有时是惊天动地的颠覆;创新动态注定是活跃态、不稳态、激发态、临界状态。万千仪态,动人心弦。

1

第一单元  感·动

有感于外而情动于中。人的感知能力本身是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创新而发展出来的。我们的眼睛、耳朵、皮肤都是最精妙设计的仪器,而大量更新的感知技术,如热成像、断层扫描、激光雷达、显微、遥感、脑成像等,正在重组和延伸我们的感官。视错觉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的发现,进一步让我们意识到感知的复杂和主动性。感知从来不是被动接送,而是主动建构。创新者首先是更能感、因此更能动的人。

2

第二单元  驱·动

创新从不是轻举妄动和盲动,而是闻风而动,相机而动,谋而后动,方能动中肯綮。任何感知都同时包含筛选、提炼、整理、判断与计算。这一版块集中关注数字与计算,探讨算法和模型如何处理数据,算力如何驱动感知形成认知,由此进入数据处理、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的领域。这些模型展现出不可思议、动人心魄的美,这些算法表现出思维的习惯、悟性甚至是意志。计算已经启动,处理器开始工作。

3

第三单元  策·动

创新萌生于大脑,但最终必然落实为创造性的行动。大脑在判断之后展开推理、记忆、连接、想象等机制开始发动,并最终导向决策。创新者于是成为积极的行动者、试错者。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在游戏中达到了顶点。游戏是最开放的试验错,是可重启的冒险。游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想象力的涌动,是撼动思维套路、推动大脑活跃和启动创新的动员令。

4

第四单元  联·动

创新不止是个体行动,更是整体创新氛围的生动活泼,是创新土壤的肥沃。无所不在的连接不仅发生在神经元之间,更是发生在思想者与思想者之间,发生在生命体与支持环境之间。生态系统中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为创新孕育无限生机,推动着物种不断更新。在创新环境中,创新者互相激发,加速了创新。而这些最终引向关于生态的思考——所有的行动都产生反馈,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的行动者将成为联动的、互动的主体。

参展艺术家:

GIZMO实验室、MoSculp、ScanLAB项目、SUPERFLEX、埃里克·德麦涅、马丁·德麦涅、北冈明佳、曹舒怡、陈琦、何井、陈宙粼、德布拉·斯瓦克、冯启雄、郭樱子、汉娜·罗文、郝泰然、亨利·萨格曼、索尔·施莱默、加百列·里科、李启菁、丽丝·奥托吉纳、约书亚·波特维、连续履带、林文财、林欣、龙盼、鲁棒小组、吕明岳、马克·李、曲晓宇、谢尔文·萨雷米、麦克·王、乔恩提·赫维兹、邱思遥、沈京京、时子媛、唐晖、王志鸥、夏语冰、许杉、许仲敏、亚当·塞拜尔、赵潇潇、朱利安·奥培、朱佩鸿、赵一霖(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04

绿色生态

6.jpg

导 语

对美好生活,尤其是亲近自然的美好生活的追求,一直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无论是陶渊明笔下的“悠然见南山”,还是古罗马维吉尔的田园牧歌诗,都能看出人类自古就存在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将自然对象化,改造自然成为历史的主流,但也因此造成了对生态的忽视乃至破坏。最近几十年,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气候变暖,碳排放、污水排放超标,森林和草原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等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退化让我们开始思考和应对这些风险与挑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聚焦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视觉艺术也深度参与到这一关系到全人类命运和我们每一个人实际生活的潮流之中。无论是批评与呼吁,还是参与和建构,艺术家通过环保主题、生态艺术、生物艺术、绿色科技、艺术乡建等各种不同的当代艺术方式,实践和创想着人类古老而又现代的自然之梦。因此,绿色生态不仅是一个自然命题,同时也成为重要的文化命题。其中,中国古代哲学所提供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观看视角,在今天的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是这样的实践。

武汉毗邻长江,是九省通衢的千湖之城,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但也在都市化的进程中面临环保的压力与挑战。本次展览一方面将绿生态主题作为一个全球、全人类在今天面对的共同议题,另一方面也在地化地关注到本地的努力和艺术表达,旨在通过艺术感受自然文化和哲学传统,理解环境和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验绿色科技和艺术乡建等社会介入行动对环保的积极响应,展望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与美好生活,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1

第一单元  金/创造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金、木、水、火、土是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要素,它们相生相克,形成一套生态系统,成为古代中国人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金”本意为金属,《尚书·洪范篇》记载,金曰从革。“从”取顺从、服从之意,“革”取变化、改革之意,说明“金具”有两方面不同,但又能够彼此转化的特性,即刚柔相济。更进一步而言,引申为创造。艺术正是人类文明中最富于创造性的重要领域之一,本单元所展示的作品,正符合从金之本意与文化含义到对创新的强调。

2

第二单元 木/生长

“木”本意为植物,《尚书·洪范篇》记载,木曰曲直。“曲”取弯曲、卷缩之意,“直”取伸展、伸直之意,说明植物能屈能伸的双重特性及其辩证关系。更进一步而言,则可引申为生长、生发、条达。植物是构成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的重要自然条件,也是人类文明与文化中的久远而广泛的主题,在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生态系统中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艺术史中,植物构成了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重要元素,在当代艺术中,它们不仅是主题和题材,常常也是现成物和材料来源。

3

第三单元  水/滋养

“水”本意为液体,《尚书·洪范篇》记载,水曰润下。“润”取柔顺、滋润之意,“下”取流动、下行之意,说明了水往低处奔流、滋润万物的基本特性。液态的水不仅是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滋养万事万物的源泉,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中,水被视为“智”的表现,能够流动和变通。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中,水化为江河湖泊,与“山”一道,成为中国山水画中两种主要形象,二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也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和谐自然观与世界观。

4

第四单元  火/赋能

“火”本意即能量,《尚书·洪范篇》记载,火曰炎上。“炎”取燃烧、炎热、光明之意,“上”取向上、升腾之意,说明其能量之源的作用,引申为赋能。能量是世界万物的本质,万事万物的运转,莫不取决于能量。无论是宇宙和恒星的生成,还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能量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炎帝即以“炎”命名,似乎象征了一种源动力。今天,无论是航天、深潜等人类前沿科技领域,还是艺术等文化领域,积极的赋能都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源泉。

6

第六单元  土/孕育

“土”本意即大地,《尚书·洪范篇》记载,土爰稼穑。“稼”取种植谷物之意,“穑”取收获谷物之意,说明土具有承载、受纳、化生等作用。土为万物之母,万事万物莫从土中生,且终归于土。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中国的女娲以黄泥抟土造人,西方的亚当同样由泥创生,说明土孕育生命的理念很早就被人类所接受。在哲学文化领域,土被视为大地,具有厚德载物的寓意,也引申为贤人的美德。此外,本单元还以作品结合文献的形式,展示了一系列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艺术乡建项目。

参展艺术家:

阿娜伊斯·唐德、安迪·莱提宁、安东尼奥·纳瓦罗、奥列格·米哈伊洛夫、芭芭拉·梅德森、曾健勇、陈荣新、洪荣满、张云峰、孔德林、陈焰、胡泉、黄锐、黄于纲、焦兴涛、康剑飞、李琳琳、李牧、刘建华、刘商英、彭显锋、切莉尔·霍茨博格、任前、苏珊·安克、隋建国、谭大利、汤南南、唐影、王景春、吴观真、武小川+关中艺术合作社、徐冰、徐累、许江、许毅博、彦风、杨心广、袁晓舫、章燕紫(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05

开放姿态

7.jpg

导 语

中国艺术的发展始终同步于中国面向世界开放的进程,这样的时代底色赋予了中国艺术开放和多元的特点。而“开放、融合、面向未来”更是今天世界艺术的总体特征,不断开放,才有了共同融合的可能;基于融合便有了人类命运的共同未来。从艺术自身的发展特性看,其本质也是开放的,尤其是当代艺术,更是通过与多学科和文化的信息交流产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呈现出跨领域、跨学科、“媒介拓展”、“艺术介入”等诸多方面的“整合”趋势,这些新世纪以来全球艺术的总体特征无不与“开放、融合、面向未来”相关。

在武汉合美术馆举办的武汉双年展“开放姿态”单元,基于武汉双年展总体的组织框架,在“开放、融合、未来”的艺术背景下,着重体现出世界范围内发生于不同空间、面向未来的多维共时的艺术生态和艺术现象,呈现来自中国和世界不同国家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同时在艺术家的遴选时,也特意关注了艺术家的不同代际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多元呈现艺术家对当今世界文化景观的关照。关注“新创作、新趋势、新现象”也是开放姿态单元着重呈现的特点,融合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之间的对话,艺术家与公共空间的对话,以及艺术作品与大众的对话。展览希望在学科、领域、媒介等方面体现出多元属性,邀请艺术家也分布在不同领域,注重艺术家的代际和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也同时呼应着展览多元融合的内涵。

“多维共时”的主题在宏观地概括本次展览发生的时代背景的同时,也彰显出武汉双年展的开放视野和文化自觉。在“多维共时”的主题下,展览分为多维景观、共时的世界和未来花园三个板块,其中多维景观板块着重呈现艺术家跨越媒介的创作思考;“共时的世界”板块则希望体现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启迪共同命运思考的创作行动,展现艺术家融合、兼容、转换的艺术思维。“未来花园”板块着重展现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中的多样形态和新的趋势初显的端倪。

1

第一单元  多维景观

“多维景观”即从空间维度体现出开放的愿景,融合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之间的对话,艺术家与公共空间的对话,以及艺术作品与大众的对话。空间作为一条直观的线索,将全球共振的文化思考串联起来,展现出不同国家、地域丰富的艺术样态。

2

第二单元 共时的世界

“共时的世界”从时间维度体现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启迪共同命运思考的共同行动。作为同时代的艺术创作者们,他们的作品或直接探讨时间本身,或深入到历史中去,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穿梭,进入不同文化的深层解读,展现艺术家融合、兼容、转换的艺术思维。

3

第三单元 未来花园

时代的变化不是突然的变革,而是从细微的演变中生长进化而来,每一个艺术家个体,也仅仅是变革中皱褶的点,汇聚到一起犹如拼叠出一个绽放在未来的视觉花园。青年一代艺术家的“信息时差”逐渐消失,他们趋向于关心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与断裂,身份的交叠,关于他们的未来,是一个拼图、解码的过程,你或许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呈现,也可能仅仅是冰山的一角,远没有定型,却又有迹可循……

参展艺术家:

安尼施·卡普尔、伯纳德·皮法雷蒂、蔡灿煌、丹尼尔·布伦、丁鸿丹、范勃、方力钧、傅中望、高文谦、高振鹏、宫岛达男、郝量、贺丹、侯炜国、黄一山、姜杰、金江波、卡斯滕·霍勒、克里斯多夫·勒·布伦、雷安德罗·埃利希、李维伊、理查德·迪肯、刘佳玉、刘庆和、刘小东、罗德尔·塔帕雅、吕连涛、迈克尔·查莱赫斯基、缪晓春、庞茂琨、彭薇、蒲英玮、乔安娜·普赛-达特、乔治·马基、史金淞、宋冬、苏新平、孙一钿、唐钰涵、托尼·布朗、王恩来、王鲁炎、王迈、王绍强、王愫、王心耀、魏光庆、武子杨、萧昱、徐累、徐小鼎、徐勇民、尹秀珍、张大力、张国龙、张晓刚、张钊瀛、朱利安·奥培(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640 (1).jpg


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28日—2023年5月31日

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合美术馆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