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华语地区年轻艺术力量盘点

华语地区年轻艺术力量盘点

2012-08-27 16:13:50 来源: 艺讯中国 作者:

图片资料

除了艺术家们,艺术产业也包含其他这些重要角色:策展人、艺评人、学者、画廊主、制作人、艺术顾问……他们的工作甚至具有不亚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艺术地域的华语地区,艺术行业整体的年轻化已蔚然成风,不仅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崭露头角,也有着更多的年轻人为这一行业付出诸如策划、组织、写作这样的智性劳动。

我们基于自己的观察推出这份“年轻艺术力量”名单,列举出30位近年来活跃于华语艺术界的非创作型专业人士,其中包括不少定居中国、并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工作多年的外国人。他们都在40岁以下、有些甚至未及而立,却已在业内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他们中间有些同时也是艺术家,然而我们在此关注的,是他们在艺术创作以外的丰富工作、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未来可能性。我们也借此向他们为当代艺术所作出的多元努力表达敬意,并力求凭微薄之力、向读者提供一份可供持续观察的艺术人文地图。

出生于1979年的新一代评论家与策展人鲍栋,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史系,迄今已有数年从事艺术评论、展览策划与艺术史研究的经验。他是《艺术界》杂志的特约编辑与撰稿人,以及纽约时报中文网的艺术评论撰稿人。目前,他正在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将于2013年1月开幕的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群展。

作家、策展人、艺术家、电影制作人以及艺术顾问马修·伯利塞维兹(Mathieu Borysevicz)目前生活在上海和纽约,他也是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总监。他在坚持个人创作之外,为世界各地许多画廊和艺术展做过策划工作,还为纽约亚洲协会制作了有关张洹上海工作室的纪录片。自1994年起,伯利塞维兹开始了关于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写作,曾任《艺术论坛》(Art Forum)上海地区编辑,他的写作也出现在《现代画家》(Modern Painters)、《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艺术评论》(ART REVIEW)、《亚太艺术》(ARTAsia Pacific)、《世界艺术》(WORLD ART)和《典藏国际版》等媒体,他的摄影图文集《学习杭州——在中国杭州对都市化的符号学分析》还被《纽约时报》选为“2009年最佳建筑图书”之一。

现居香港的美国人Mimi Brown,曾是纽约的一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2005年移居香港后,她曾作为香港当地艺术空间Para/Site顾问等身份工作,现在,她在香港创办了非营利艺术空间“春天工坊”(Spring Workshop),同时也是亚洲艺术文献库(AAA)的董事会成员。目前她正为“春天工坊”与荷兰Witte de With当代艺术中心为期一年的合作项目“Moderation(s)”而忙碌,为两地带来一系列艺术介入活动。

蔡影茜曾是2009/2010年荷兰de Appel艺术中心策展人项目成员,她于2010年底起担任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在此期间策划的项目包括“一个(非)美术馆”(2011)、“蒋志:如果这是一个人”(2012,与鲍栋联合策划)、研讨会“脚踏无地:变化中的策展”(2012,与卢迎华联合策划),同时也负责相关项目出版物的策划和编辑。蔡影茜是广州乒乓空间的创办人之一,该空间于2008-2010年间曾致力于为本土艺术家提供自我组织和艺术生产的平台。她也是一位活跃的批评家,她的写作及实践围绕语境相关的策展、教育性策展、展览研究及机构批判等领域展开。

意大利人Roberto Ceresia有过高中毕业后便为父亲(专营欧洲近代绘画)的画廊工作的经历,25岁便在意大利创立了专注于当代艺术的艾可画廊(Aike Gallery),并在一开始就与中国当代艺术建立了联系,从将中国艺术家作品介绍至欧洲,到2008年在上海开设画廊分部,在地代理、推介年轻的中国艺术家。

在上海生活、工作多年的塞尔维亚人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曾任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策展部主任,近年来作为独立策展人活跃于上海及中国内外。她最近的策展项目包括“当代性:印度尼西亚的当代艺术”(上海当代艺术馆)与“身体博物馆”(斯德哥尔摩Tensta Konsthall美术馆),并发起为期一年、针对行为艺术的研究项目“占领舞台”,呈现包括Bestue Vives、Tino Sehgal、Antti Laitinen在内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小组)的作品。去年,她还曾任英国曼彻斯特亚洲三年展的联合策展人。笔耕不辍的比利安娜除了为艺术刊物撰稿,还著有《守规则玩游戏:另类思考/另类空间》(美国纽约Apexart机构出版),她出版了一系列与1979年到2009年之间上海当代艺术相关的出版物,系列的首部出版物是《上海滩1979-2009——上海艺术家个案》(2010),即将面世的出版物有《上海滩1979-2009:展览(中英双语)》。

年轻的荷兰作家、策展人Cosmin Costinas自2011年移居香港,任Para/Site艺术空间执行理事、策展人,此前他曾是荷兰乌得勒支当代艺术基地(Basis voor Actuele Kunst)的策展人、奥地利维也纳Patterns/Erste银行基金会的咨询委员会成员,以及策展平台Electric Palm Tree的创始策展人。此外,Costinas的写作实践包括了小说、艺评等多种文体,作品广泛发表于全球众多杂志、书籍及展览场刊。

美籍中菲混血儿朱沛宗(Jehan Chu)在香港拥有超过十年艺术行业从业经验,曾任纽约Sotheby拍卖行及亚洲客户开发主管八年之久,2008年创立Vermillion Art Collections艺术顾问公司并任总监,专门与从私人艺术收藏家及艺术品收藏公司合作。此外,他还是Para/Site艺术空间的董事会成员、程序设计委员会的香港代表及亚洲艺术文献库(AAA)的义工,也是《Time Out》杂志的专栏作家、iPhone一系列“艺术指南”应用程序的艺术顾问及发布人,甚至开了家咖啡馆、也为艺术家的日常交流提供落脚点。

年轻的香港藏家诸承誉(Lawrence Chu)来自资本管理行业,他与艺术的关联主要在于艺术品购买与收藏,除了亚洲艺术,他也收藏包括Toby Ziegler、Mark Bradford、Dana Schutz在内的西方艺术家的作品。

策展人、批评家付晓东于2009年创办了主推年轻艺术家创作的空间站,此外,她也现任中国青年艺术扶植推广计划CYAP艺术总监以及《美术文献》杂志执行主编。鲁迅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中央美术学院研修,北京大学(微博)访问学者,澳大利亚24HR ART访问策展人,曾在鲁迅美术学院任教,担任《美苑》、《当代艺术新闻》、《艺术当代》杂志编辑,曾任梯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2003年起为北京、上海、深圳的美术馆、艺术中心、画廊等艺术机构策划过多个当代艺术展览,也为多家专业、大众媒体撰写文章,并在法国Photo levallois、皮埃尔于贝尔新媒体创作奖、青年100、新星星艺术节等担任评委。

亚洲艺术文献库(AAA)总监及创办人徐文玠(Claire Hsu)毕业于伦敦大学东方及非洲研究学院艺术史硕士课程,回港后曾为汉雅轩工作。由于深感中国艺术研究领域所存在的文献数据短缺,2000年底她成为非营利组织亚洲艺术文献库(AAA)创办人之一,并为首任总监,倾力筹募经费及艺术赠品。此外,她还曾经是西九文化区新博物馆的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曾以顾问的身份参与将中区警署发展为一个艺术中心的再开发项目。

毕月(Beatrice Leanza)是目前在北京生活、工作的意大利独立策展人、研究者及艺评人,致力于研究跨领域空间实践,擅长通过合作和特定场域的形式介入当代亚洲。初至北京时,她曾作为艾未未创办的艺术文件仓库(CAAW)策展人和常务董事工作(2002-2005),后陆续在多个国际项目和国际机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ICP、瑞士文化基金会、皇家艺术学院、Arthub等)中担任过顾问,也是多本国际杂志和出版书刊的长期撰稿人。她组织过各种展览活动,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双年展上的相关项目。2006年,她创立了活跃于欧洲和东亚的BAO工作室,致力于编辑、策展和设计等实践领域的综合研究。

李振华自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于新媒体艺术、电影及音乐方面的创作、策划与制作,并成立北京互动媒体实验室。他曾任2009年上海电子艺术节策展人,同年策划杨福东个展“离信之雾”;策划2007《可持续幻想》中国媒体艺术展览系列,以及《2006年莫斯科摄影双年展》、发起《2005年意大利远东电影节:中国特映》,2004年中法文化年项目《法国里尔:欧洲文化城计划中国部分》等国内外重要的文化艺术展。2011年,他在北京与上海两地策划“再记录:录像艺术40年”、“行动与录像”等中欧录像艺术群展项目。

蓬蒿剧场创意总监、制作人梁丹丹,2007年与王翔先生在北京共同创立了以实验性与独立性著称的北京“第一家民营剧场”蓬蒿剧场。投身戏剧行业后,她独立策划的项目包括“蓬蒿文学剧场计划”、系列诗歌朗诵会“语言的珍珠”、“小说现场”、“真玉客厅”文学与电子乐沙龙,合作策划有“旅程艺术节之一桌两椅”、“傅雷翻译奖”之法国当代文学朗读,策划驻场艺术家项目有日本舞踏艺术家桂勘工作坊、台湾“水面上水面下”剧团艺术总监张嘉容北京工作坊、中国现代舞舞蹈家侯莹工作坊。正在策划“女性艺术家视觉艺术联展”,“蓬蒿诗歌节”、“北京国际舞踏及当代舞蹈论坛”等项目。

艺术家刘鼎近年来多有涉足策展、写作乃至艺术研究领域,与卢迎华“夫妻档”所发起策划的“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以及担任策展团队重要角色的第7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均为具深度策划理念的大型群展。而一直作为策展人、批评家在当代艺术领域工作的卢迎华,曾担任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研究员(2005至2007),目前是伦敦frieze艺术杂志的特邀编辑、英国Arnolfini艺术中心《远西》杂志的编委之一;她同时为多家国际艺术杂志、画册和出版物撰写关于当代艺术研究的文章;也是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评委之一,以及即将开幕的2012年光州双年展的策展人之一。

香港安全口画廊(Gallery EXIT)创办人罗家恩(Aenon Loo)在开始画廊经营生涯之前,曾于香港演艺学院音乐系毕业、后随即至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作曲及电子音乐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在纽约期间同时在当地画廊工作、接触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认识多位年轻艺术家,2008年,罗家恩返港期间拜访多位艺术家工作室,展示当代艺术(尤其是香港本地艺术家创作的)安全口画廊便呼之欲出。

香港企业家兼餐厅创办人、艺术收藏家罗扬杰(Alan Lo)同时也是香港艺博会顾问委员会、香港艺术发展局(ADC)董事会成员,也是专注于传播香港本土艺术和文化专案的非营利组织“香港设计大使”(Hong Kong Ambassadors of Design)董事会主席。罗扬杰还利用自己的地产空间来展示艺术,他与妻子黄佩茵共同在香港树立起独特的创意品味,以具有设计导向的产业和酒店项目闻名。

毛晨雨不仅仅是位独立纪录片创作者,近十年来,他的工作基于写作电影亚文化类型的“稻电影”,并主持“第二文本实验室”,实验室现阶段的工作是回归并扎根乡村社会,在毛晨雨制作了四部电影的湖南老家细毛家屋场,转向开展田野调查、实证研究、社会实践、艺术表达等综合的社会文化工程。2012年开始,毛晨雨还主持在湖南细毛家屋场周边建设在地的稻电影农场,实践并经验“生态农业及生态社会”的长期现场计划。今年,“稻电影十年文献展”的综合社会文化项目逐渐展开,其内容主要包括稻电影农场“生产黄金水稻”的主题种植实践、乡村社会经济文化自治组织实践、乡村社会装置的文献生成、电影《生产传统》的制作、“土地话语”乡村访谈系列、稻电影作品展映、书籍出版等;形式有现场装置、现场行为、电影文本、媒介展示、媒介讨论会、巡回文献展等。

定居香港的年轻艺评人岳鸿飞(Robin Peckham)曾是“实验文化生产社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Cultural Production)的创立者,也曾为Boers-Li画廊、长征空间等机构工作,他的艺评写作广泛见于《艺术界》、《艺术论坛》(Art Forum)、《典藏国际版》和ArtSlant等媒体。眼下他的一个重要身份是选址香港的Saamlung画廊创办人、总监,而主推年轻艺术家、颇具策展理念的Saamlung也正日渐成为香港重要的独立画廊。

活跃于香港的藏家Yana Peel是提倡创造性思维和挑战性对话的非营利组织Intelligence Squared Asia与英国艺术慈善组织OUTSET艺术基金的联合创办人,也是香港知名艺术空间Para/Site的联合总监。自2003年离开高盛集团后,Yana Peel曾就职于伦敦泰特美术馆国际委员会、英国时装协会、英国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学会(NSPCC)等机构,并在2011年获得“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奖”。她甚至还撰写了一本后来畅销欧美的儿童艺术图书《Art for Baby》。

刚刚被委任为香港M+美术馆高级策划人的皮力此前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这位多年来活跃于大陆的策展人、学者、批评家曾多次策划国内外重大展览,也是2002年“圣保罗双年展”、2002年“上海双年展”和2003年“中国怎么样?”(2003,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助理策划人。皮力出版的著作包括《后现代雕塑》(江苏美术出版社),同时他还曾是美术同盟网站的创始人之一,《现代艺术》特约主编,2002年中国当代艺术奖金评选的艺术总监。2005年由皮力与Waling Boers共同创立Boers-Li画廊并任董事。

香港年轻女富豪、社交名媛潘楚颖(Dee Poon)也是位时尚与艺术品收藏家,还经营有自己的移动式服装设计小店Dysemevas。她是香港少有的对艺术深感兴趣的富有第二代,开始将艺术带入Harvey Nichols这样的高级百货公司,并有意创建自己的艺术基金会。

现年30岁的苏伟是生活在北京和香港的年轻批评家和策展人,当代艺术的理论实践和写作是他的工作重点所在。他是《独立批评》和《艺术界》的长期撰稿人,所撰文章收录于不同的画册、期刊和出版物中。苏伟与刘鼎、卢迎华一起策划了 “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2011)、以及2012年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刚刚过去的7月里,苏伟还参加了ICI(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2012年Curatorial Intensive纽约课程。

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评论与策划工作的田霏宇(Phil Tinari)早年自哈佛求学时代起与中文、中国文化结缘,去年起成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最年轻的馆长,此前任《艺术界》主编,同时也是《艺术论坛》(Art Forum)撰稿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评论兼职教授,曾任苏富比拍卖中国当代艺术部的学术咨询顾问,2007年以来兼任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代表一职。

许宇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实践,在而立之年就已从策展人、艺评人、画廊经理扩展至画廊主,2011年自创的画廊Leo Xu Projects,侧重年轻艺术家以及国际化交流,更遵循着新一代策展型画廊主的美学及营销趣味,甚至力求兼顾写作与出版。此前,许宇曾是James Cohan画廊副总监(2009至2011年)、前波画廊北京分馆总监(2007至2009年)以及多伦美术馆助理策展人、朱屺瞻艺术馆策展人。在过去几年里,许宇参与策划、监制了国内外诸多展览和项目,包括2011年在纽约展出并受好评的“水中捞月”(Catch the Moon in the Water,2011年6月至7月)。同时,许宇还作为艺评人为多家媒体笔耕撰文,甚至还作为摄影艺术家参加过2005年平遥摄影节等。

理工科出身的台湾艺术理论工作者、策展人王柏伟现为德国Witten/Herdecke大学文化系社会学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理论、当代艺术史、文化社会学、艺术/科学/科技(Art Science Technology),曾获数字艺术评论奖、国艺会艺评台评论奖、教育部公费留学补助。王柏伟也是台湾《艺外》与《艺术家》杂志特约撰稿人。与人合译有Niklas Luhmann所著《爱情作为激情:论亲密性的符码化》(台北:五南);进行中的计划则包括《展览理论:策展学的知识体系》与《艺术中的实验、设计与认知模式》。

生活、工作在北京的独立策展人、艺评人姚嘉善(Pauline Yao)是在胡同内以橱窗的形式展示当代艺术的箭厂空间(Arrow Factory)的创办人之一。此前,她曾作为中国艺术助理策展人为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工作五年,并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艺术大学的硕士课程。姚嘉善为《艺术论坛》(Art Forum)、《e-flux Journal》等英文媒体以及《当代艺术与投资》等中文媒体撰稿,2007年还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 Art Critic Award)并随后出版《生产模式——透视中国当代艺术》。姚嘉善曾为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香港奥沙画廊、台北当代艺术中心等策划展览,并于2008年参与了2009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策展团队。

现年36岁的易思成曾在家乡的云南大学取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和影视人类学硕士学位,后游学欧洲、在德国基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自2003年开始参与两年一度的重要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的组织工作,2007年起作为策展人负责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的策划。此外他还曾任2009年香港国际电影节、2011年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电影节评委。

中国独立电影工作者应亮不仅有四部长片和十多部短片的电影创作成果,近年来更是一名电影教育工作者和影展策划人。2008年起,他担任重庆民间映画交流展节目总策划,在中国各地及伦敦、加的斯等地策划了近十个巡回展。2009年起,他在北京栗宪庭电影学校担任主讲教师。2010年,担任栗宪庭电影基金的教学总监。2011年,于重庆民间映画交流展开办“青年电影训练营”,并担任教学总监。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