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北京]“马修·巴尼:堡垒”中国首次大型个展

[北京]“马修·巴尼:堡垒”中国首次大型个展

2019-10-10 09:30:56 来源: 人民艺术 作者:本站

 

马修·巴尼:堡垒首次中国个展

时间:2019年9月28日—2020年1月12日
 
地点: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
 

马修·巴尼中国首次大型个展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于2019年9月28日至2020年1月12日期间,呈现“马修·巴尼:堡垒”,展出美国当代艺术家马修·巴尼2016至2019年间所创作的最新系列作品,该展览也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将呈现一部时长两小时的同名影像作品,影片围绕着发生在美国爱达荷州锯齿山脉狩狼的故事,交织展现了与狩猎相关的神话传说和艺术创作。同时,亦将展出与影片相关的5件巨型雕塑、50余件雕版与电镀红铜版作品,以及艺术家参与创作的展览作品图录。展览“马修·巴尼:堡垒”首先于2019年3月1日至6月16日期间在耶鲁大学美术馆呈现,在UCCA的展览结束之后,将于2020年10月在伦敦海沃德画廊呈现。

▲马修·巴尼,《堡垒》(静帧),2018,影像,134分03秒。作品由艺术家、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洛杉矶Regen Projects画廊和伦敦赛迪HQ画廊提供。

此次展览的新作延续了艺术家过去十年间在创作媒介上的显著转变——从早期作品中使用的塑料与凡士林,到《重生之河》中别具一格的铸造金属。巴尼将传统铸造工艺与全新电子科技,以及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科技相结合,创作出兼具形式与媒介复杂性和叙事密度的艺术作品。例如,展览中的5件巨型雕塑便由从锯齿山脉被烧毁森林里获得的树木演化而来。艺术家将熔化的红铜与黄铜浇灌于树木内,任其在树干中流淌,创造出展现树木内部核心的独特金属铸品,而这每一件将树木残存部分融入其内的雕塑均成为了记录爱达荷州面貌的真实痕迹。在本次展出的5件雕塑作品中,亦包含一件艺术家为UCCA建筑空间特别定制,此前从未展出过的雕塑作品。
 

▲新闻发布会现场
 
展览同时还囊括了巴尼在拍摄影片《堡垒》时制作的铜版作品,以及一系列描绘电影中意象(如锯齿山脉风景或林中时隐时现的狼)的电镀铜浮雕。电镀红铜版作品是以艺术家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开创,之后又在工作室内进行拓展与精炼的工艺手法创作。在运用这一极具实验性的创作工艺时,艺术家先将图像雕刻在表面覆以沥青的铜版之上,接着将铜版浸泡在酸性电镀铜溶液中,并使之接收电流;这一过程使雕刻线条的边缘形成一层铜金属,而之前刻画的图像也得以在铜版上呈现。通过改变电镀槽内的电流、热量、化学成分浓度等条件,艺术家对每一幅画面都进行了独一无二的转化。电镀槽中最长的铜版上新形成的铜金属覆盖雕刻于铜版之上的图画,将雕版画转化成为原有图像几乎被完全掩盖的抽象浮雕艺术品。
 

▲马修·巴尼,《堡垒》(狩猎神话》,2018,电镀红铜板与醋蚀铜锈、沥青涂层、红铜与焦松木框,41.9 × 48.3 × 4.8 cm(带框)。作品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提供。

《堡垒》拍摄于爱达荷州崎岖的锯齿山脉中,并延续了巴尼长期以来对风景的关注。对于巴尼而言,风景既是他电影中的场景,也是主题。《堡垒》以古典神话、宇宙神话和美洲神话探讨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构成一幅描绘爱达荷中部地区的复杂肖像。与巴尼之前创作的大多数电影一样,《堡垒》中没有对话;但与此前创作相比,巴尼在这部影片中实现了一个关键的转变:他在影片的叙事中更充分地融入舞蹈元素,让影片角色通过舞蹈进行交流。在整部电影中,角色的行动被编排成舞蹈动作,以此对与野生生物的相遇进行回应、暗示与诠释。埃莉诺·鲍尔(Eleanor Bauer)曾与巴尼在《重生之河》中进行过合作,此次她为《堡垒》编舞,并与K. J. 霍姆斯、桑德拉·拉莫奇、劳拉·斯托克斯共同出演影片。所有的舞蹈段落均为外景拍摄,场景和动作之间的关系也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之一。
 
影片《堡垒》的结构以七个日夜间开展的六次狩猎为划分,沿用狩猎女神狄阿娜和猎人阿克泰翁的神话故事,故事中后者因不小心冒犯了女神而遭到惩罚。《堡垒》中的狄阿娜(阿涅特·瓦赫特饰演)是一名身处爱达荷严寒荒野中的现代神枪手,她既是自然的保护者又是侵略者。在她的侍从——召唤侍女(埃莉诺·鲍尔饰演)和追捕侍女(劳拉·斯托克斯饰演)的陪同下,狄阿娜穿越山区搜寻一匹行踪难觅的狼。雕刻师(马修·巴尼饰演)偶然在森林中发现三人,开始跟踪他们并偷偷以一系列铜版画记录其行踪。他把铜版带到远处内置有实验室的拖车上,电镀工(K. J. 霍姆斯)对它们进行电化学转换。在接近影片尾声的关键场景中,雕刻者遇到了第六个角色——一位正在附近城镇排练美洲原住民舞蹈的圈舞舞者(桑德拉·拉莫奇饰演)。随着影片情节推进至宇宙和陆地逆转的高潮时刻,舞者复杂的动作将她与时空中的其他角色联结在一起。
 
 
▲马修·巴尼,《堡垒》(静帧),2018,影像,134分03秒。作品由艺术家、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洛杉矶Regen Projects画廊和伦敦赛迪HQ画廊提供。
 
本次展览于1800平方米的UCCA大展厅,由UCCA与马修·巴尼工作室共同设计的空间内呈现。展览期间,影片《堡垒》每天将在UCCA为此次展览特别搭建的影院里按时展映。
 

巴尼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野心且令人兴奋的艺术家之一,他以《悬丝系列》(1994-2002)等史诗般的作品而闻名。影片《堡垒》以及收录了艺术史、舞蹈理论和环境研究领域内重要学者论文的相关出版物印证了艺术家广泛的兴趣。展览策展人、马萨诸塞州威廉姆斯学院美术馆馆长、耶鲁大学美术馆前高级副馆长及小西摩·H.诺克斯现当代艺术策展人帕米拉·弗兰克斯表示:“巴尼所参照的知识和美学框架非常广博,从古典神话到美国西部的民间传奇,从现代编舞到当代美国原住民的圈舞,从环境科学到野生生物学、艺术史、宇宙学、电化学和炼金术均有涉猎。艺术家在对材料的运用和作品的创作上同样别具冒险精神,他还专门为《堡垒》这一作品而发明了新的浇铸和电镀方法。”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表示:“UCCA很荣幸呈现马修·巴尼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巴尼以其在创作的叙事、形式和技艺方面的持续创新,自90年代起,一直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提供重要的灵感和参照。我们非常高兴能通过这次展览为观众介绍艺术家最新系列的作品,其呈现方式将与我们大展厅的空间特质相呼应,同时我们将与耶鲁大学美术馆展开密切合作。”
 
 
关于艺术家
 
 
▲马修·巴尼肖像
 
摄影:杰茜卡·斯莫林斯基 ,耶鲁大学美术馆
 
马修·巴尼1967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马修·巴尼在世界各地艺术机构举办过展览,其中包括:慕尼黑艺术之家、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古今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日本金泽当代艺术博物馆、韩国首尔三星美术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蛇形画廊、维也纳艺术馆和瑞士巴塞尔的Schaulager / Laurenz基金会。马修·巴尼亦获得过众多奖项,其中包括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Aperto奖、1996年Hugo Boss奖、2007年德国戈斯拉尔的凯撒林奖和2011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Persistence of Vision奖。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