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还是人工智障
——AI艺术的衡量标准究竟在哪儿?
时间:2019年11月6日14:00-16:00
地点:壹美美术馆(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中关村壹号)
沙龙主题
战胜人类棋手的AlphaGo已经被下一代程序反超了。去年佳士得拍卖一幅名为《埃德蒙•贝拉米画像》由AI程序绘制而成的肖像作品,以43.25万美元成交,也迎来了关于版权和哗众取宠的批判。首个国风AI乐队“墨甲”在清华诞生,世界各地都纷纷掀起了AI艺术的热潮,展览也都屡见不鲜,但质量与立意良莠不齐。
人工智能似乎正在带领大家开启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也带来了不同的声音。是大势所趋,取代艺术家和传统的艺术形式已是指日可待,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还是尚且弱智,只是像索菲亚一样,在非常局限的范围内可以与人“交流”,反而和大众传媒互相借力更多?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也只是阶段性的,其水准更是有待讨论。
我们如何重新定义人工智能以来的“艺术”?我们该如何判断AI所创作作品的“艺术价值”?如何避免被矫枉过正的误导?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请来了相关领域的艺术家、评论人以及专家学者来共同讨论种种思考。
▲ 沙龙现场
▲ 嘉宾合影
讨论话题
一、关于名词的概念
1、什么是AI(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最初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什么是AI艺术?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AI艺术都包括哪些?其表现形式是什么?(请举例)
3、目前在从事AI艺术的艺术家背景是什么?比如:哪一个年龄阶段的艺术家比较偏多?他们受教育背景是什么?
二、关于标准
1、人工智能现在发展到了什么阶段?目前在日常应用上解决了哪些问题?
2、AI艺术的出现是在什么时候?它与传统艺术不同是什么?
3、AI艺术作品是否能够带来传统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同样的共鸣?
4、Ai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我们如何去判断?
5、 《埃德蒙•贝拉米》以43.25万美元成交,买家的心理是什么?Ai艺术作品能够在拍场上出现,必定是因为它有一定的受众群.那么这些受众感兴趣的是什么?仅仅因为它是利用AI技术创作出来的?还是它带给受众一些传统艺术作品所无法给予的精神食粮?
二、关于未来
1、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取代艺术家?
2、AI艺术会与传统艺术并存,还是取代之?
3、未来AI艺术成为主流之后,传统艺术是否会更显其珍贵?
沙龙嘉宾
▲ 米海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墨甲”机器人乐队创始人
▲ 周融荣
科技艺术评论人
▲ 张海涛
评论家、策展人、艺术档案网主编
▲ 苑辰
创意工程师,科技艺术创作者,Nillab联合创始人
沙龙主持人
▲ 苗晶
在艺App主持人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