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届(韩国)大邱国际行为艺术节(图)
  • [2001-10-14]长城上的爬行
  • 多媒介偶发现场:《庆典——自由的1/6注解》No·9(乌镇)
  • 《先生的药房》三人谈︱张海涛&陈光&刘国鹏
  • “OPEN” 打开国际行为艺术展十周年
  • 盛奇访谈录
  • 芬·马六明的诞生
  • 尹秀珍作品《洗河》
  • 谷雨行动—中国当代行为艺术城市联合展演
  • You and I ,我们还有多少爱?——刘瑾的行为和摄影艺术
  • 张洹行为艺术作品
  •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
  • 张念装置行为作品《礼炮》
  • 行为艺术家Aki Sasamoto专访
  • 什么样的行为是好艺术?
  • 厦门达达——一种后现代?
  • 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
  • 纽约Performa07行为艺术双年展
  • 中国行为艺术家在英国组织“万人拥抱”活动
  • 中国行为艺术摄影1979至今
  • 解放!温普林中国前卫艺术档案之八0年代
  • 王迈:行为艺术有没有法律底线
  • 杨志超行为艺术作品
  • 行为艺术大事
  • 澳门“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入选结果
  • 访中国行为艺术家苍鑫
  • 《给我一个面具》行为艺术,有没有搞错?
  • 证大介入方案预告
  • 行为艺术 身体行动颠覆固有观念
  • 行为艺术、身体与权利
  • 行为艺术的转向:身体政治与公共领域批评
  • 行为艺术论
  • 行为与摄影的交叠与划界
  • 众说纷芸“行为艺术”
  • [现场]“谷雨行动”第六回中国当代行为艺术城市联合展演
  • 肖鲁89档案
  • 肖鲁89档案(续)
  •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美学之思
  • 中国行为艺术
  • 谈“吃人”的行为艺术家朱昱
  • 偶发和行为艺术
  •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
  • 何为行为艺术?
  • “老婊子的处境”——中国行为艺术现状的一点思考
  • “行为艺术”领域:警惕法律界的无知介入
  • 《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序言
  • 美术馆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美术馆 > 宋庄美术馆重开首展开幕 方力钧先生接任馆长

    宋庄美术馆重开首展开幕 方力钧先生接任馆长

    2018-08-24 18:45:04 来源: 99艺术网 作者:冀少峰

    感谢中国国家当代艺术中心档案库,感谢方力钧先生。当他们将开馆展目标选择在李路明和湖南美术出版社时,阅读者亦会充分感知到他们的良苦用心及这个时代文化英雄的形成,及艺术传播与文化积累所带来的那种力量。——策展人冀少峰

     

    2018年7月26日,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入驻宋庄美术馆暨宋庄美术馆重开首展“湖南:当代艺术出版索引1985—2017”与“李路明:艺术时间2005—2017”将在北京市宋庄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与宋庄美术馆共同主办,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民委员会、北京当代艺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腾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北京市通州区宋庄艺术促进会、北京市中坝河艺术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及北京佰富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支持。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分别为湖南美术出版社由1985年起至2017年关于当代艺术的出版文献386本及艺术家李路明2005年至2017年创作的艺术作品17件。

    ▲ 展览海报

    主办单位表示,此次展览是对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艺术相关文献以及艺术家李路明2005年以来的艺术创作的一次系统性展示。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有责任为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及作品的梳理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并推动文化艺术事业进一步发展,提高大众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度与美誉度,具有重大意义。湖南美术出版社方面表示,展览结束后会将本次展出的386本文献全部捐献给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宋庄美术馆


    “湖南:当代艺术出版索引1985—2017”


    共同的使命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步入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发生着深刻转型,湖南美术出版社在这个时段登场,并以持之以恒的文化坚守与传播,和义无反顾的努力与坚强,不仅谱写了当代艺术出版的华彩乐章,更以出版中的“湘军”形象,给这个时代留下了深深的精神探求印迹。

    ▲ 湖南美术出版社旧址,三楼左边窗户办公室中诞生了该社1985—1999当代艺术的主体出版物。

    ▲1985年长沙,《画家》筹备期间成员,左起萧沛苍、李路明、谭立勤、谢鹏程

    那是一个文化理想光芒万丈的年代,整个社会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只要有出版,就会有读者,湖南美术出版社生逢其时汇聚了一批志同道合又激情飞扬,且才情满怀的编辑们……

    他们秉承着文化的理想和严肃的学术立场,以热情的文化批判和真诚的社会关怀,并以一种敏于时代的变迁又能时时站在文化艺术潮流中的责任使命和文化担当,把这个时代最具价值的知识、信仰、艺术、思想带给这个社会,带给读者新知,使社会生活文明,他们严肃的学术立场,严谨的学术态度,不仅与改革开放同步,更为当代艺术发展史积累了丰硕史料,涉及艺术的风格、思潮、样式、交游、师承、艺术史书写、文献档案、个案研究……

    ▲1985年11月,《画家》创刊号

     

    ▲1988成都,与西南艺术家商谈“1988'西南艺术”展览与《画家》专辑的方案。左起叶永青、张晓刚、谭冬生、毛旭辉、李路明、吕澎、邹建平


    ▲ 此专辑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首次正式出版的展览画册

    从中不难发现他们由对现代主义的热情到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由对国内文化艺术的关注至放眼世界变幻风云,由对时尚热点的追踪到直面真实的生存处境,由单一出版到多元发展路径(已经开始涉猎艺术活动、艺术展览与艺术收藏等),他们一步步见证了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阵痛,也透过一本本刊物,一部部书籍,一个个活动,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的记录,及浸透着他们的青春汗水与泪水的印迹。

    ▲ 1990长沙,李路明与吕澎在长沙最后选定编入《中国现代艺术史》中的作品。(孙平摄)

    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他们这种严肃严谨的学术要求越来越遭遇着“非学术”的入侵,市场化、数字化、权力干预,共同撕裂着他们的学术立场。而生存考量和经济利益又带来的是一种焦虑的生存现实,曾经的“价值”和“意义” 不仅令作者、读者、出版者越来越陌生于这个时代,尽管出版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湖南美术出版社的确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丰硕的精神结晶,并助推着文化艺术走向了越来越广阔的公共空间。

    ▲ 不定期丛刊,1991年1月创刊,1994年停刊。共12辑。
    由吕澎、孙平、李路明共同发起创办。孙平任主编、吕澎任执行主编。
    特征﹕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首家艺术市场类刊物,企图在毫无市场的环境中用市场定位来寻求中国当代艺术的合法性。 

    所幸和湖南美术出版社有着同样的使命、责任和文化担当的中国国家当代艺术中心档案库开馆展即选择湖南美术出版社,既是对他们在当代艺术出版方面的敬重敬畏,而共同的使命亦是为时代造像,并为这个时代留下精神遗存……

    ▲ 2001,艺术家方力钧第一本国内出版的画册

    ▲ 2012,艺术家马六明第一本国内出版的画册


    ▲ 2005,艺术家高氏兄弟第一本国内出版的画册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但良知、良心和情怀却依然还在……
     

    冀少峰
    2018年7月11日中午11:30
    于东湖三官殿

     

    “李路明:艺术时间2005—2017”


    李路明的意义
     
    探寻李路明的视觉图像表达和视觉叙事逻辑,不难发现,自2005年以来,他的视觉表达发生了重要转向。

     

    ▲ 李路明 同学少年   2007 200x200cm   布上油彩

    首先,社会主义经验是其视觉叙事的母题。由对青春的颂歌到重新找回历史记忆,弥漫其间的视觉叙事主调既是青春的、中国的、局部的,亦是绝对个人化的。一种淡淡的哀怨与忧伤,迷离与彷徨,失落与焦虑扑面而来。

    ▲ 李路明 领药  2008  200x300cm 布上油彩

    及至脸系列(2015~2017),李路明的视觉图像再次转向,群体肖像已被个体头像取代。虽然延续了以往的灰色调,但暗灰、暗淡的笔触,孤寂的人像,营构出的是在存在与虚无间,真实与虚幻间,若隐若显间,游离迷幻间,真情与真实记忆间,带给阅读者的是一种在深邃冷静之外的理性和激情。

    ▲ 李路明 老方的后脑壳 2015 100x80cm布上油彩

    近期的时间系列(2016~2018),李路明开始在视觉图像表达中延续他的出版梦。不难发现,《TIME》封面上的人物开始被一个个身边熟悉的朋友们代替。因为他深信“只有身边的朋友,才是创造时间历史的人民群众,他们的故事才是《TIME》的封面故事。”(李路明语)从而让阅读者感知到从地域的文化母题中出走而走向一种全球化视野和开放的李路明,体察到一个删繁就简,勤于思考,擅于表达的李路明。

    ▲ 李路明 李路明:继续出版梦  2017   200x150cm  布上油彩

    ▲ 李路明 老邹同志﹕未醒的出版梦 2017 200x150cm  布上油彩

    这些人像稍加辨析即可一目了然,朋友们的肖像经李路明的图像再造,彰显出他的边缘底层的叙事策略和文化关怀,唤醒的则是一种开放、平等的观念,及对身份、性别、种族、国家问题的认知。而他和他们作为视觉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良心,坦荡与真诚,激情与才情,的确令阅读者难忘。

    ▲ 李路明 画马的人  2016  100x80cm 布上油彩.丙稀

    李路明和他的真实而又真诚交往的朋友圈,不仅构成了一个和谐多元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态,其间的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收藏家、艺术史学者、出版人……他们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艺术界,一个知识谱系,而这个艺术界显然助推并推动着中国的当代艺术走向了越来越广阔的公共空间。

    作为当代艺术30余年发展历程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书写者,李路明以自我真诚的视觉精神探求和视觉图像表达,清晰地传达出来了一个生命个体在纷纭变幻的大时代变局中的真诚思考和洞察性而又激情的表达。当我们研究李路明的视觉图像时,不能不和其当代艺术的出版相联系,只有这样,才会为阅读者带来一个有温度、有历史、有思考、有立场、有表达,但绝对是平易近人而又思考清晰的较为完整的李路明。

     
    冀少峰
    2018年7月11日下午16:30
    于东湖三官殿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10月26日。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