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SZ第54期专题
艺术媒介革命—生物
提引人、文/谢晨亮
编辑/吴静遥 蔡艺璇
讨论时间
美东时间 2月23日 晚9:00 pm
北京时间 2月24日 早10:00am
影片《流浪地球》的最后,地球因为受到木心引力影响而撞向木星,领航者号空间站中保存超过一亿个物种的基因信息,足以在人类飞向下一个行星后恢复人类的文明,但结局是人类集体选择了正在进行着的人类文明而非文明的标本(或者说文明的可能性的集合)。在这里,生命以信息的形态出现;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写道:“生命的本质就是信息,它通过消耗能量的方式来维持信息的传递"。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仅局限于此。
文章将从 “生物、信息、系统、意识” 这四个层面探讨生命体的意义。生物艺术以生命材料作为艺术创作媒介,将生物实验/实践拓展到社会和伦理层面,进一步探索生命的本质。
生物艺术起源及作品
“生物艺术”这一概念是由Eduardo Kac在1996年提出的,但艺术家与对生命的研究与探索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直至1985年美国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彼时生物科技开始进入艺术家的视野。生物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被用于艺术创作。Kac的绿色荧光蛋白兔子的出现在20世纪末引起了极大反响,这使得对该问题的讨论,连同对生物艺术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今天。艺术家将荧光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植入白化变种的兔子的基因组中,继而得到了这只名叫“阿尔巴”的兔子。
生物艺术是一种用生命组织、细菌、活体或生命过程来进行的一种艺术性实验。它运用诸如生物科技(包括基因工程、组织培养和克隆技术)、生物化学技术等科学手段,在实验室、或艺术家工作室来进行艺术创作。
未来生物学的发展在于:1、生物信息大数据,每个生物体信息都可被扫描与记录,再根据数据库在其他时空重新合成生物基;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的发展,呈现人类孕育生命、保留火种的新可能;甚至使得时空穿梭成为可能;2、生殖科技发展,基因疗法可给人类以新的基因构造(例如合成三个人的基因序列,共同孕育一个孩子),或可加入新的基因要素而无需改变其生殖细胞,例如卵母细胞融合、单倍体化、克隆,一旦对这些技术的新奇感消退,这些技术就将会成为像试管受精一样的常规;3、关于杂交、突变、人工合成和转基因的研究。
生物艺术在当代艺术中是个新方向,创作过程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训练或引导生物材料进入一种特定的多行状态或行为;
2. 生物科技工具或过程的颠覆性使用;
3.发明或改变生物器官或组织,使其脱离环境或融入新环境。
这些作品询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呈现给我们关于生命、伦理、身体、人类与其他生物关系等多种思考。
Sterlarc :Ear on Arm
▲ Stelarc第三耳(third ear)
澳大利亚表演艺术家兼科廷大学 “交换解剖学”(Alternate Anatomies)实验室的负责人史蒂拉克(Stelarc)以进行一些“身体添加”的实验著称。他最著名的作品是2007年在前臂上移植了一个耳朵“第三耳(third ear)”,这耳朵是用软骨做的,本身无功能性,而后来置入其中的一枚传声器能使斯蒂拉克利用它远距离“听音”。史蒂拉克希望,最终这只耳朵可以与互联网实现无线连接,成为一种新的远程监听设备。
▲ Suzanne Anker :Vanitas (in Petri Dish)
这组作品隐喻了“瓦尼塔斯流派”的绘画,用鸡蛋、小螃蟹、昆虫等代替骷髅或腐烂的静物,正是社会物质化的一种象征。活体生命是她思考和创作的一部分。此外她的作品“ Corpo Duplice” 在收集了大量被堕胎、遗弃、早夭的婴儿标本,引入了宗教、伦理的讨论。
▲ Anicka Yi: Force Majeure (2017)
艺术家使用琼脂培养细菌,形成了布满整个空间的斑驳效果。装置内部特别定制的冷藏环境系统则用来将细菌保持在具有一定美感的静止状态。她的作品使用味觉、触觉以及物质的可腐蚀性作为作品的观念支撑,重塑对当下主流视觉艺术世界的认知以及感知。
▲ Amy Karle:Regenerative Reliquary
再生的圣物”是艺术家Amy Karle(艾米·卡丽)利用人类干细胞的潜能而创作。她以3D打印技术制作了形状为人手的生物打印支架,并将之放入可生物降解的 pegda 水凝胶中,这种水凝胶会随时间推移而分解。艺术家参考了人们如何用圣物箱展示遗物,并以类似的方式将细致的骨骼雕塑放置在玻璃生物反应器中。
生命在不同层面的理解
翻开一本《生物学》的书来看,书上会说生命具有以下特征:一、共同的物质结构基础;二、有新陈代谢现象;三、需要营养;四、有应激性;五、有生长,发育,繁殖的现象;六、有遗传变异的特征;七、能够适应一定环境和改变环境;八、能进行呼吸;九、能排除身体内的废物。
这些生物学特征都是描述生命体的显性特征,我们很容易举出反例,例如,PH试纸遇到酸变红,那么PH试纸算不算具有应激性呢?我们所要询问的是生命本质上的意义: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可以算是生命?(生命的本体)
生命的本质是信息
在薛定谔的著作《生命是什么》中,作者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一种负熵系统,是一个能够通过向外界环境摄入负熵从而避免自身系统同外界环境达成完全热平衡状态的系统。熵是一种描述事物混乱度的指标,事物越无序熵越大,负熵就是有序度。所谓的热平衡状态指的是区域内所有的物质达成了最无序的状态,也叫随机态。因此,如何理解生命需要摄入食物呢,并不是为了摄入能量,而是为了摄入负熵,并且把这种负熵转化为自身系统的负熵,维持生命系统的有序度,避免与外界环境达成热平衡状态。作者认为生命的定义并没有必要通过一些与之没有本质联系的生物学现象来定义,生命的本质就是一种有序度和维持有序度的能力。(本段作者:云雀想了一整天)
自我意识
巴里·丹顿在《自我》一书中做出如下设想:如果《星际迷航》中时空穿梭机真的变为现实,那么当我站上那个圆形机器时,按下按钮的那一道蓝色的光实际上是在这一时空把物质性的“我”销毁,而把复制了的关于我的一切生物信息通过光来传播到目的地,另一个时空,并在那粘贴信息用相同物质材料再重建一个你。这种情况下,重建的“我”虽然与之前并无二致,但“我”还是原来的我吗?我到底是肉身的我还是意识上的我呢?肉身的衰亡一定会导致意识的湮灭吗?
文明与生命体
最新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有一个场景,是领航者号空间站中有个舱体内,保存有超过一亿个物种的基因信息,能使得人类飞向下一个行星后恢复人类的文明。
文明是生命体存在的意义,生命是在时间线上的众多可能性的碰撞和集合。生命体本身,包括物质性的躯体和非物质性的意识形态,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内是共生关系。意识形态和生命的形式要经历双向选择。事实上,每个生命体都与群体之间既遵从某种规律性,又保有个体的差异性。生命体本身的进化、突变、转基因都是自然规律。人类对生命体的观察与认知早已进入粒子层面,基因工程、克隆、组织培养等新技术都在启发我们对生命与本体的思考。
自洽系统
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生命的特征必然是一种整体论特征。《涌现》一书中,建立了一个说明复杂性如何产生的模型,即生命体复杂的模型是如何由数不清的简单结构的组合与交错,继而形成的自洽系统。
霍兰说:“涌现现象是以相互作用为中心的,它比单个行为的简单累加要复杂得多。”涌现性告诉我们一旦把系统整体分解成为它的组成部分,这些特性就不复存在了。
系统科学把这种整体才具有,孤立部分及其总合不具有的性质称为整体涌现性(Whole Emergence)涌现性就是组成成分按照系统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来,是一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即结构效应。
如图所示涌现性,A图多样性系统;B图充分相互联系;C图产生一个自发样式;D图自发样式再反馈作用于系统。不同的结构方式,不同的相互激发产生不同的整体涌现性。整体涌现性的产生不是单一的,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的结果。比如分子作用力、氢键以及疏水作用力相对于原子来说就是整体涌现。只有原子形成了分子才可能具有这些特性,原子不形成分子或者大分子,简单的混合是不会具有这种层次的特性。
涌现性又可理解为非还原性或非加和性,但任何整体都具有加和性,比如质量。系统性是加和性与非加和性的统一,都是整体属性;但整体性、系统性并不一定是涌现性。涌现性是系统非加和的属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与“整体小于部分之和”这样的整体与部分差值就是涌现。
▲ Paludarium SUGURU. 2012—by Azuma Makoto
那么,文明是否也具有“自洽”这个生物属性呢?
作为媒介/材料的生命体
在当代艺术创作的语境中,材料并非作为创作与思考的第一顺位。然而研究或使用生命体进行创作,甚至艺术家用自体创作,都为观念艺术提供了新的素材。
时尚中的应用
Suzanne使用到的材料是红茶菌的代谢物,早年间甚至是我国传统的养生饮品。这种代谢物有着如果冻般的质感,干燥过后非常柔韧。这种新材料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性,而Suzanne Lee找到了与时装的结合点。
家居设计
菌丝体,也开始进入到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视野内。设计师Sebastian Cox也曾联合研究员 Ninela Ivanova 合作,开发蘑菇菌丝体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潜力,他们共同制作了一系列简单的凳子和灯具,融合了木材和菌丝两种材质。在模具中,设计师加入了一种名为木蹄层孔菌提取物(fomes fomentarius)的真菌材料,这种材料是粘合木材的胶水的天然替代品。
建筑材料
MoMa PS1 的Young Architect Palivion 年度设计竞赛,David Benjamin利用菌类再生砖技术为材料建了一个类似蛇形画廊的小亭子(Pavilion)。设计采用开创性生物设计方法,主体结构全部由有机物质构成,将生物技术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改变自然碳循环方式,该方案为零耗能,零碳排放。展馆使用了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砖块,并为参观者提供座位和水,该设计促进了建筑可持续发展以及循环再利用。
“人造天堂”背后的多维思考
我的这组作品经过化学花园(Chemical Garden)试验完成,从微观层面探讨生命体的诞生与生长。
该实验通常是将金属盐类加入硅酸钠水溶液中,最后形成的结晶具纤维结构,外观仿如植物。2006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国际太空站设置化学花园试验,他们先在处于运行轨道的人造卫星种植四个不同成分金属盐的化学花园,再带到国际太空站,把晶体的生长情况近乎实时地转播给学生观察,并与学生先前已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在陆地上的金属盐向上“生长”,而在太空站的化学花园无变化或随机生长。
▲ 谢晨亮,“人造天堂”,作品
到了2013年前后,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源自海底热泉,而海底热泉的机理与化学花园具有相似性,这令化学花园实验再次被重视,以用作研究生命起源。海底热泉学说是上世纪中叶兴起的生命起源的学说,科学家在红海发现了多处热泉“烟囱”,致使喷口处形成了块状硫化物堆积。而早在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就提出在出现生命前的原始海洋里存在有机分子构成的原始汤。经过多年探索,科学家们认识到氨基酸是构成有机体的最主要成分,而氮又是构成氨的基本成分,因此氮怎样转变成氨就成为生命起源过程中必要的一步。
我的这组作品是经过“Chemical Garden”实验完成的,用化学的手段模拟生命体生长的形态,并将生命周期的时间轴压扁,使其每一个“生长”(反应)的状态叠加呈现于眼前。此处的生命体并不泛指某个个体,而是泛指生物界。每个培养皿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纵向时空的入口,与此刻时空的错位和交叉值得思考与回味。观者可以与我交换一个生命体验,或是在面前的试管里撒入些许粉末,体验另一种生命体的生长轨迹,体验另一种生命形态。
▲ 谢晨亮,“人造天堂”,作品
CVSZ第54期专题
艺术媒介革命—生物
提引人:谢晨亮
讨论时间
美东时间 2月23日 晚9:00 pm
北京时间 2月24日 早10:00am
【问题】
1.智能、意识、心灵作为衡量生命存在的标准,三者之间关系及在生命中的体现是什么?
2.生命在“生物、信息、系统、意识”等层面的体现,是如何在艺术作品中被凸显和讨论的?
3.科学家与艺术家一直在效仿生物的“自洽系统”,企图制成各种复杂的自主运转的系统,这些活动是伟大的发明创造还是一种类似于在制造物理学中提到的 “永动机” 的行为?有什么积极的社会意义或潜在的风险?
4.人类主观干预其他生命体的生命进程,是“人类沙文主义”吗?如何看待这些干预行为?
【相关文献与文章】
1.“Sign of life” Eduardo Kac
2.“Bio Art: Altered Realities” William Myers
3.涌现:从混沌到有序 【美】约翰·霍兰
【重要艺术家及其作品】
1.Eduardo Kac
2.Suzanne Anker
3.Anika Yi
4.Azuma Makoto
5.任日
提引人:谢晨亮
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生物艺术与新媒体艺术领域,作品有“人造天堂:Chemical Garden Project”,“我们同在时间里不增不减”,“弦”。主要展览:“INNERMOST”—Solo, Cite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巴黎, 2013;“THE BIOPHILLIA HYPOTHESIS”—Group, Flatiron Gallery, 纽约,2016;“人造天堂”—Solo, Genshang Gallery, 上海,2017;ECO-CONNECTIVITY: Public ArtSci Exhibition Series----Group, Thaer-Institut,柏林, 2018; “Terra Novum: The Hothouse Archives “—Group, 纽约,2018。
CONVERSAZIONE是谁?
Conversazione是一个关注“艺术社会价值”的社群。艺术家(创作者)们在扮演着更多角色——参与生活、干预现实、推动发展、不断试验、发起变革、或者通过新兴形式扩大艺术的影响力。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提问、深入调研、促进不同层面对话的方式,构建社群,并发现实践创作中变革的可能性。在北京、纽约、波士顿等多地举办线上线下艺术沙龙、参与式艺术工作坊、表演(展览)、研究项目等。汇集青年艺术家及设计师。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