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Peng De)
简历
彭德,1946年生于湖北天门
197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曾长期从事基层美术工作
1984年调湖北美协
1988年调湖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一级美术师。
现任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教授
曾主编《美术思潮》(1985年-1987年)、《楚艺术研究》、《楚文艺论集》、《美术文献》(1994年一1996年)等。
出版物
《视觉革命》(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
《中华文化通志·美术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走出冷宫的雅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
彭德︱确立合理的艺术研究方法刻不容缓
编者按:艺术学自2011年成为独立学科门类以来,为我国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空间和更大自主性,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新的思考和挑战。尤其是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和各个学科的发展,对学科性质与范畴定位、学科评价标准等问题的争论日益激烈,学科边界和研究方法是否需要重新界定,又会对该学科的长远发展形成何等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学科的建构发展,如何更好地提升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术水平,都是亟待人们反思和探寻的重要主题。
作为艺术学的五大学科之一,艺术学理论从广义上来说包含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方面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其又生发出许多分支,如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教育学、艺术管理学等方向的内容。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实践的检验和不断的修正。随着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开展,其中日益凸显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了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思考。日前,本刊记者就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性质与范畴定位、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该学科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等问题,采访了西安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德。
《艺术教育》:首先请您就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性质与范畴定位谈一下个人看法。
彭德:就艺术学理论这门学科来说,它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它具有形而上的特征,即它注重的不是具体的艺术现象,而是研究艺术规律、艺术法则、艺术范式、艺术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学科。二是它具有综合的、交叉的、互渗的、边缘的、开放的性质。艺术在演进过程中,尤其是在当代,不断地被定义。因为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些新的艺术现象不断地打破原有的艺术概念,超越了艺术的定义;一些非艺术的现象变成了艺术现象,所以“艺术”要不断被定义。从上世纪末叶开始,艺术理论界就把“什么是艺术”这个问题悬置起来了。因为一旦被定义,马上就有超越这个定义的艺术现象出现。
传统的艺术理论,即20世纪流行的艺术理论,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史,二是艺术批评,三是艺术概论。目前我国大多艺术院校使用的艺术概论教材,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艺术本质论、艺术发展论和艺术接收论。这三个方面不足以涵盖所有内容,此外还有艺术价值论、艺术功能论、艺术创作论等内容。
《艺术教育》:目前我国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存在哪些问题?
彭德:艺术理论这一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艺术学理论”概念问题。理论就是学问,学问就是理论,“艺术”后缀“学”字,再加上“理论”一词,就存在语法逻辑问题,讲“艺术学”就不必用“理论”,讲“艺术理论”就不必用“学”,要么是“艺术学”,要么是“艺术理论”。在国外各艺术院校中,有艺术学博士,但是具体到艺术的各个门类是没有博士的,比如美术界,有美术学博士,而具体从事油画、塑造、版画等创作的人不能被授予博士学位,但是在中国,出于攀比的心理,这些人可以被授予博士学位,所以,对应地就出现了“艺术学理论”这一概念。在世界教育领域,只有中国既有学术型艺术博士,又有实践型艺术博士,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是我国当代教育的“一朵奇葩”。
第二,自从设立博士点至今,中国艺术界没有出现一篇对当下艺术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博士论文。目前在世界艺术领域反复被渲染的、典型的中国艺术都是中华传统艺术,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第三,艺术史研究问题。目前我国艺术史研究领域,一边倒地用欧美艺术思想来剪裁中国的艺术史,这非常荒谬。因为西方艺术相关的理论,如艺术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等,只适用于西方的艺术。由于20世纪的中国接连处在战乱和不稳定状态,致使学者们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思考;而西方艺术理论对艺术现象、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研究,又比我国要系统和深入,所以中国只能引进西方的理论,这个过程目前无法避免。但是研究中国美术史就不同了,因为中西方的艺术范式不同,中西方的历史文明形态也不同。合理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研究哪个时间段的美术史,必须用哪个时代传世的原作或者出土的作品来对照原典进行研究。所谓原典,就是研究汉代的艺术就用汉代的文献,比如《史记》《汉书》以及汉代其他学者的著作;研究唐代的艺术就用唐代的文献,比如《唐六典》《唐会要》以及唐代人的笔记、小说等来加以对照研究。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而是用西方的艺术理论来生硬地剪裁中国艺术史,这在我国艺术界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有些学者依据西方艺术理论,认为《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楚辞》属于浪漫主义。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的学术概念,它们和《诗经》《楚辞》虽表面有相似之处,而内在实质大不相同。
第四,艺术批评问题。首先我国目前的艺术批评方法比较落后,开展艺术批评所依托的哲学,包括现象学、语言学、符号学、解释学等具体的哲学领域,我们都是照搬西方的,原因如上所述,西方这方面的研究比我们要早、比我们系统和深入。其次,我国艺术批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批评,一批评就会引起讨论,甚至出现学术之外的一些摩擦,因此艺术批评在艺术界很难形成,导致艺术批评不能正常开展。此外,在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社会,一个批评家有没有权利对一个人的艺术作品“说三道四”?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艺术批评对艺术家来说会产生正作用还是负作用?这个也很难说。西方批评家通常会面对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说好话,而我国所说的“艺术批评”通常是指责。
第五,艺术概论问题。目前我国的艺术概论研究很落后。比如有些艺术概论书籍还在谈论艺术本质论。本质论是古典哲学才涉及的理论,如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之类简陋的二元论概念,这些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被国际学术界悬置了。
《艺术教育》:基于上面您提到的这些问题,您认为应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推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与研究?
彭德:重点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艺术学应该确立合理的研究方法,具体方法可以通过讨论来达成共识。二是要给予艺术学研究者必要的扶持和奖励。相对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没有相应的奖励制度。理论界没有全国性的奖励制度。比如,美术学院的教师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每隔四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该展览只设创作奖,不设理论奖),如果获得金奖,学校还会再发一笔奖金;而理论研究者如果获得国家图书奖(这个奖比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还高一个层次,因为它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学校颁发的奖金只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的十分之一。
《艺术教育》:作为一位艺术批评家,您也曾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工作。您觉得艺术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彭德:艺术标准涉及艺术观、艺术思想、艺术价值等。艺术价值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体价值,有的人从事艺术既不为名,也不为利,而是通过艺术来展现自我。二是社会价值,即通过艺术影响社会。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人们重视其经济价值,比如很多圈外人关注美术,主要是关注一幅画卖多少钱,即关注艺术品的经济价值。
彭德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当代艺术的特征
西安美院首届研究生学术月讲座
(根据录音整理和节选)
2011年12月14日
彭德
各位校友:中国没有终身教育机制,一旦从学校毕业了,当了老师,知识往往只出不进,见识始终停留在毕业的阶段,渐渐地凝固,脑袋变成了花岗岩,然后振振有词地抵制当代,指责当代艺术,寻找某些极端的例子,比如血腥的、暴力的、恶心的、色情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全盘否定。其实那些极端的例子,众多投身当代艺术的批评家,包括我在内,都有批评。当代艺术很难定义,因为它是活体,还在不断的展开、演变和自我更新。就现状而言,中国当代艺术有三大特征:
一是非传统。艺术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当代主义通常都被纳入当代艺术。现代主义反传统,强调个性,注重新观念、新形态、新载体。新观念是与当前学术界的前沿思想同步的见解,用直观的图像加以呈现。新形态指前无古人的艺术形态。后现代主义则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驾驭传统、支配传统,让传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当代主义”是我杜撰的词汇,它比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更具有先锋性质,同时以平视的姿态对待传统并改造传统;目前的表现是既有普世价值的追求,又有本土文脉的关怀。
二是非学院。当代艺术悬置学院派经典技法,不刻意追求统一的形式,打破画种界线和艺术的界线。一个学院能否正视当代艺术,是能否自我更新的试金石。
三是非体制。体制主要是指美协体制及其创作思想。全国美展、《美术》与《美术家通讯》就是体制的载体。非体制和反体制的表现包含有两个方面,即精英意识和底层作风。底层作风同中国纵向民主有关。中国的民主机制与西方的横向民主不同,它是上下互动,民众通过互联网表示意见,直达并影响上层决策。中国当代艺术也可以视为纵向民主的艺术表达。底层作风坚持在野,反对被招安。精英思想更多地侧重个人的独立品格和艺术的自由。
总之,中国当代艺术不是追求风花雪月,不是锦上添花,不是歌功颂德。它常常是反思的,质疑的,批判的,常常像医生一样诊断社会的黑暗面,因而它不是讨人喜欢的艺术。歌功颂德在报刊和电视上很多很多,但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有不同的声音。
点击更多阅读
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彭德︱中国美术史研究要有国学积累
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彭德:当代艺术能进入美协的展览吗?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