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机器人吗?从“阿童木”到“银翼杀手”,从“攻壳机动队”到“黑客帝国”,这些活跃在影视剧的知名形象,拥有着大量粉丝,而同时,以现代汽车集团旗下波士顿动力机器人为代表的尖端科技,一起彰显了人类在现实与想象中的无限好奇心与探索。
现代汽车和国际著名设计博物馆Vitra Design Museum合作的展览《你好,机器人-人类、机器与设计》(Hello,Robot.) 已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从设计角度重新认识机器人技术,同时启发人们对技术和人类未来的创新理解。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整个展览就像是一段关于机器人的旅程,有次序地引导观众“由远至近”地进入机器人的世界,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机器人技术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激发观众对人机关系的深入思考。
Room1“科学与想象”单元,展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引导观众重新思考对于机器人的认知。从流行文化中的经典机器人形象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或机器人系统,展示了机器人定义背后的复杂性。
在Room1中,你可以看到《银翼杀手》、《铁臂阿童木》、《我,机器人》等关于机器人的海报剧照、影视资料和机器人藏品。在《我,机器人》影视作品中,机器人作为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人类伙伴,他们开始在各个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机器人竟然具备了自我进化的能力,他们对“三大法则”有了自己的理解,随时会转化成整个人类的“机械公敌”。
你认为机器人可靠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已逐渐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
Room2“为工作设计”单元,讲述了机器人在生产、工作领域的议题。你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来做吗?这样的问题不仅在媒体上引起了争论,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在工作中,人类逐渐被智能机器取代后会发生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平会随着收入的下降而下降吗?又或者一周三天工作制和无门槛基本收入会让我们有更多时间陪伴朋友家人以及发展爱好吗?新的职业会出现吗?与其只是担心“机器人是否会代替我们”,不如重新思考背后隐藏的问题:谁应该做什么工作,以及谁能做什么样的工作?
《地球上的最后一份工作:想象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世界》这部动画,想象了一个技术已经取代了大部分工作的世界。没有医生或销售人员,那些有幸赚取收入的人可能随时被重新代替。这个视频揭示了我们为这个“美丽新世界”付出的代价:不平等猖獗,贫民窟里挤满了人,他们注定要生活在社会进步带来的痛苦中。我们真的想要一个没有工作的社会吗?
机器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类的工作?劳动力与自动化技术在不同的工作中具有各自的独特优势。当自动化技术相对于劳动力更具有优势时,劳动力就会被自动化技术所取代。基于这点,机器人应用程度提高或许会导致企业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加,对低技能劳动者需求减少。
未来,你想如何工作?
我们都知道机械机器人在工业上能为企业提高自动化的程度,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现在的机器人不单单只是工业上笨重的机械手机器人,它正在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Room3“朋友和助手”单元,让我们不断思考“机器人真的可以成为我们的助手和朋友吗?”。你想让机器人来照顾你吗?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现在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智能助手在陌生城市导航,提醒生日,提供一切可以想象到的信息。人类的生活因此更加便利舒适——事实上,这种舒适也让我们变得依赖它们,当智能助手失灵时,我们会感到无助。
索尼在20世纪90年代生产了A/BO系列机器人-家庭狗。该公司于2006年停产,并于2014年停止维修服务。《家庭狗》这部短片记录了人们对心爱宠物可能遭受“无法弥补的伤害”的持续性恐惧。展厅剧照中也展示了神道教(Shinto)仪式,仪式中哀悼者向他们的机器狗告别。我们如此钟爱机器人的陪伴,那么问题来了:机器对人类的情感会像人类对机器的情感一样真挚吗?如果我们和机器人之间有了相互的情感连接,那有朝一日机器人离开了我们该怎么办?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源动力,文化的创新、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改变着我们的今天,并将改造我们的明天。受到自然界智慧哲理的启发,我们使用机器人来重新设计我们的环境,对传统方法的生产进行优化,甚至对自然本身的模式进行改进。人类是否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了让科幻小说成为现实的技术知识和工具?
Room4“合而为一”单元阐述了人类与机器人融合的最后阶段:人类生活在“机器” 里。任何环境、城市和风景,只要搭载传感器、智能软件和制动器,都可以成为机器人。机器人还可以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在现代义肢和植入芯片的帮助下,可以实现我们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帮助残障人士行走,或者是用手一挥就可以打开紧锁的门。
我们可以把Universal Everything的《行走的城市》看作是英国先锋团体建筑电讯派(Archigram)成员朗赫伦(Ron Herron)在21世纪的思想传承。视频展示了不断变化和行走的类人装置,从内容上回溯了赫伦原始设计中的体量巨大的机械体,但又充满了更为灵活自如的结构形体和材料设想。未来,我们还可以如何设想机器人,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话题。
欢迎带着你的疑问,前来《你好,机器人-人类、机器与设计》(Hello,Robot.) 展览中寻找答案。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作者们正以开放的态度,透过上百件机器人相关的展品,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并认识机器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如何存在,并思考在不久的将来人与机器人应该如何共存。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