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自律与思辨——2013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自律与思辨——2013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2013-11-01 13:20:01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2013年11月1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自律与思辨”——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在北京电影学院四度空间美术馆举行。展览由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主任刘旭光教授策划,开幕式邀请了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芬兰坦佩雷电影节主席Juhani先生、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媒体学院院长Robin先生、及著名艺术评论家易英教授、策展人王春辰教授等特邀嘉宾出席展览。

展览展出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南美、澳洲共六大洲近200件作品,分别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等十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及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多所国内艺术学院。包含新媒体实验电影、影像装置、实验影像、数字绘画、独立动画展映、独立电影、新女性主义艺术、芬兰短片、国际学院作品、质像叙事、架上绘画等13个单元。其中动画10余部、平面作品30多幅、影像100多部。展览将当代主要美术样式及多样化的艺术面貌进行了系统梳理。

美术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媒介理念跨越在不同的领域,在社会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中建立美学的问题。哲学、心理学的问题以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问题在媒介的作用下对审美的区域不断地拓展,数字技术演化为一种新的媒体。自律是自觉地遵循法度,是朴素地创造秩序。思辩是理性的思考,但思考方式可以超越理智的束缚和逻辑的规范去探索。通过对自然与人类的生存问题的思考,用独特的艺术方式探究自然规律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性和生态与人类的关系,在自律与思辨中拓展我们的精神空间和生存空间。

展览时间:2013年10月28日——2013年11月6日

作品现场

自律与思辩 

2013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时 间: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 

地 点:北京电影学院四度空间美术馆、北京电影学院中放及电影学院公共空间 

时间表 

展览日期: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 

Diane Willow 个展开幕 

10月28日 10:00-11:00 A栋 

独立动画展映单元 

10月29日 10:00 中放 

探索性电影单元 

10月30日 9:40-22:00 中放 

芬兰短片电影展映 

10月31日 10:00-21:00 中放 

三年展开幕式 

11月1日 16:00 四度空间美术馆 

三年展总策划:侯光明、张会军 

学术委员会主席:王鸿海 

学术委员 

王鸿海、易英、钱志坚、冀少峰、敖日力格、霍廷霄、刘旭光、王跖 

总策展人:刘旭光 

策展委员 

邓大非+何海 

Elsa Tullos(哥伦比亚学院芝加哥媒体艺术学院) 

Hoshina Toyomi(东京艺术大学) 

何金芳(独立策展人) 

管怀宾(中国美术学院) 

Juhani Alanen(坦佩雷电影节) 

冀少峰(湖北美术馆) 

Karin Askham(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媒体学院) 

Ken Walker(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 

李镇(中华女子大学) 

刘旭光(北京电影学院) 

Lubi Thomas(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 

Margot Bannerman(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裴丽(中央美术学院) 

Robin Bargar(哥伦比亚学院芝加哥媒体艺术学院) 

沈朝方(浙江传媒学院) 

炭叹(湖北美术学院) 

Thomas Rose(明尼苏达大学) 

Ursula Panhans-Buehler(卡塞尔艺术学院) 

王泊乔(数字艺术中国)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 

王跖(北京电影学院) 

吴秋龑(中央美术学院) 

张次禹(中央民族大学) 

张献民(北京电影学院) 

张小涛(四川美术学院) 

参展单位: 

阿尔托大学电影与媒体学院 

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城西国际大学 

东京大学 

东京艺术大学 

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 

湖北美术馆 

湖北美术学院 

加州大学(洛杉矶)电影电视学校 

卡塞尔艺术学院 

伦敦艺术大学 

明尼苏达大学 

帕森设计学院 

数字艺术中国 

四川美术学院 

坦佩雷电影节 

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 

邓大非+何海艺术小组 

早稻田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华女子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协 办:研究生部、教务处、国际交流学院、宣传部 

主 办:北京电影学院 

总 监 制:王跖、周戭、贾羽明、袁丰 

运营总监:朱颖,总监助理:王怡 

设备总监:阎萍,总监助理:吕志东 

运营团队:贾羽明、陈凯、王宇宁、王宏利、陈艺轩、刘晔、于雪莉、王珏、魏欣等 

翻译组:小池龙太、于雪莉、张米辚、胡家怡 

宣传组:王欢、刘玲、刘丹姝、张景涵等 

外联组:陈思琪、韩夏丽、马思琪、张晨雪、李斯琪等 

展览组:吐尔逊•艾沙江、孙毅、张帅、宋子豪、姜山、王洋、陈卓、万迁达等 

一、主题阐释 

今天,人们对自然界微小的变化越来越敏感,并且会带来广泛的关注。与其说当下人们重视自然与人类的生存问题,不如说人们是在更自觉地用自律性创造秩序与规律,争取生活中现实的和自然的空间。艺术多维与多元的话语方式,为了精神满足而不断的深入思想内核探索本体问题,并且以主观现实中的问题对作者发起冲击,经过思想与现实的互相碰撞而获得创作的灵感。我们今天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分析问题,理性的思考:艺术的行为是以美术的历史为坐标,衡量行为规范。感性的思考:从视觉形态直接反射心理活动,带来对美的思考。对视觉规范的挑战,形成各种风格和流派,引发我们对美学问题的思考。通过视觉对人的行为规范提出问题,不论是质疑还是再发现,通过艺术带给我们对社会学问题的思考。错综复杂的当代美术样式和多样化的艺术面貌更需要美学支撑。如果说意志决定艺术的创造,那么自然则是孕育生命的摇篮。若把人类的意志倾向与自然融合将产生一种力量。美术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媒介理念跨越在不同的领域,在社会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中建立美学的问题。哲学、心理学的问题以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问题在媒介的作用下对审美的区域不断地拓展,数字技术演化为一种新的媒体。自律不是束缚自己,是自觉地遵循法度,是朴素地创造秩序。思辩是理性的思考,但思考方式可以超越理智的束缚和逻辑的规范去探索。自然规律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性和生态与人类的关系,在自律与思辩中拓展我们的精神空间和生存空间,这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所在。 

二、运 营 

第一部分 

1、新媒体实验电影单元(四度空间美术馆) 

策划:沈朝方(浙江传媒学院) 

2、影像装置单元(四度空间美术馆) 

策划:裴丽(中央美术学院) 

3、实验影像单元(四度空间美术馆) 

策划:炭叹(湖北美术学院) 

4、数字绘画单元(四度空间美术馆) 

策划:王泊乔(数字艺术中国) 

5、独立动画展映单元(10 月29 日开幕/中等放映厅) 

策划:何金芳(独立策展人)、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张小涛(四川美术学院) 

6、探索性电影单元(10 月30 日开幕/中等放映厅) 

策划:张献民(北京电影学院)、张次禹(中央民族大学) 

第二部分 

1、新女性主义艺术单元(四度空间美术馆+校外展区) 

策划:李镇(中华女子大学) 

2、芬兰短片电影展映单元(10 月31 日开幕/中等放映厅) 

策划:Juhani Alanen(坦佩雷电影节) 

3、国际学院作品单元(四度空间美术馆) 

策划:管怀宾(中国美术学院) 

吴秋龑(中央美术学院) 

Hoshina Toyomi(东京艺术大学) 

Thomas Rose(明尼苏达大学) 

Ursula Panhans-Buehler(卡塞尔艺术学院) 

Lubi Thomas(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 

Karin Askham(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媒体学院) 

Ken Walker(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 

Margot Bannerman 

(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Robin Bargar(哥伦比亚学院芝加哥媒体艺术学院) 

Elsa Tullos(哥伦比亚学院芝加哥媒体艺术学院) 

4、邓大非+何海艺术小组艺术策划作品 

策划:邓大非+何海 

第三部分 

1、话语方式单元(架上绘画)(四度空间美术馆) 

策划:冀少峰(湖北美术馆) 

2、质象叙事单元(抽象绘画)(四度空间美术馆) 

策划:刘旭光(北京电影学院) 

第四部分 

1、Diane Willow个展 

(10月28日开幕/北京电影学院A 栋10 层公共空间) 

策划:刘旭光(北京电影学院) 

2、美术系青年教师工作室开放展 

(北京电影学院A 栋9 层公共空间) 

策划:王跖(北京电影学院) 

三、文 献 

1、《自律与思辩》 

主编:王鸿海、刘旭光,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2、《展览策划研究》 

主编:敖日力格、贾羽明,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