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信息
十八案—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课程展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
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陶溪川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2022年3月15日至2022年7月15日
展览地点:
陶溪川球磨美术馆、陶溪川翻砂美术馆、陶溪川玻璃工作室
展览介绍
“十八案—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课程展”是“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教育文献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系统梳理和呈现五年来中国各艺术高校中实验艺术领域的代表性课程和优秀课业案例。
我们将从各校征集、精选出18个教学案例,系统展出每个课程的教案、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等一手资料档案。同时配套相关优秀课程举办一系列公开课,在社会环境中检视实验艺术的教与学,并在教育大会期间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课程案例
中央美术学院·邱志杰
《创造性思维与创作》
美术学院急需开设一门跨学科的创造力学课程,解决从批判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转换。我们要去研究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是如何基于大量的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他们的创新的。
这些研究还应该涉及:
1. 艺术家应如何管理自己的冲动;如何积累和管理日常灵感,汇聚成问题意识。
2. 潜意识或者创作冲动如何由最初的念头发展成真正具有可批判性地推进的工作起点,最终形成课测度的创造性成果。
3. 如何在日常的敏感和不满中看到问题,产生问题意识。
4. 如何从小规模的试错性的想法,加以激发和放大,通过谱系开发等创造力杠杆,推进为大规模的创新。
5. 艺术家如何寻找独特的问题、独特的手法、独特的材料,最终形成独特的气质或者说风格。
6. 艺术家应如何即目标明确由富于开放性地管理自己的工作进程。
7. 对自己的工作如何进行自我批评并从中获益。
中央美术学院·陈抱阳
《人工智能审美实践》
在党和国家“科技头雁效应”思想指导下,实验艺术学院自 2017 年以来大力发展科技艺术方向。其中,人工智能(AI)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艺术创作的手段及主体。本课程是响应国家“AI+ 战略”的先行,亦是学校建设科技艺术的重要组成。
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备紧跟 AI 科技发展思维方式,可以自如有效结合 AI 科技的艺术家。下含三个分目标:
1. AI 及其与艺术关联的普遍认知;
2. 利用 AI 助力传统文化活化的创作以及其他 AI 与艺术结合的创作;
3. 对 AI 之于人、社会、美育能有独特的思考且具备实现能力:在面对光鲜而诱人的科技时,可以保持冷静且严谨的创作观;为学生提供 “未来保险”,面对现尚未知的发展时依然可以有效的理解并使用。
中央美术学院·张梓倩
《诗歌实验》
从中国《诗经》到古希腊《安提戈涅》《荷马史诗》,中西方的诗的起源均是诗、乐、戏、舞合一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在艺术理论上,中国的《乐记》《毛诗大序》中的儒家礼乐观,与亚里士多德 《诗学》中的悲剧净化说,在确立了各自不同的诗学系统的同时,亦都隐约指向了一种跨学科、跨门类、从诗学的角度来理解、书写艺术史和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论,略有差异,但殊途同归。这一系列课程,将从诗开始,以获得诗的思维、探索达到诗意的途径和方法为旨,学习诗的作法、声音艺术、从诗到歌、又从诗歌到戏剧的一系列时间艺术的简史及相关创作方法。
中央美术学院·於飞
《造型原本》
“造型原本”是让大家从另外的角度尝试对物象的观察方法与 思维感受,以“常态的眼睛”——我们观察认识世象、物象、事象的惯常方式寻找合理的造型可能。原始艺术、民间艺术、儿童绘画, 还有中国传统艺术的诸多造型程式,都是在这种视觉方式的前提下认识世象、物象、事象,从而产生的与“科学”观察方法迥然不同的造型结果。重要的是方法的问题,而方法并不意味着造型结果的好与坏。
课程一方面契合大纲和基础课的教学定位,另一方面因其特点有利于继往开新,且包含丰富的可能性。继往开新,即它在绘画摄影等平面图像艺术语言之上增加了“立体”和“运动”的元素。而其丰富的可能性,不仅拓展了静态纯平面艺术语言的某些局限,还可创作出独有的观看经验和阅读体验,并且在信息视觉化、科普知识传播、实用功能嵌入等方面扩展更多维度的探索,实现多面向的艺术家手工书的创作和成品书出版,还可以直接或间接联结影像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语言的创作。
中国美术学院·谭彬
《空间叙事》
《空间叙事》是一门关于“造场”的专业课程。作为一种结合 内容生产和空间营造的方式,“空间叙事”通过不同类型空间的隐蔽关系来叙述时间流中的事件类型、人生经验、人事关系和感官体验。空间因叙事性因素的介入而同人的行为和感受建立关系,使得空间赋有情节而成为情境,其空间形态为基于物理空间的虚构空间、虚拟空间和混合空间,其叙事手段涵盖了文本、图像、影像、模型、交互、 展演、事件(空间干预)等。课程将研究类型日用空间对类型日常事件的影响,以及事件流变对空间的改造,通过由空间到事件、事件到空间的双向交互来展开课程教学,形成一系列内置人事内容及其叙事的类型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高世强
《活动影像的创作方法论研习》
本课程是专门为美术学院背景的学子学习活动影像量身打造的。面向实验艺术系二年级同学,作为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核心课程,旨在引导同学们完成从“图像思维”到“时基艺术”乃至“时空艺术”思维的转向,同时以美术学院传统造型优势为基石,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出发,进行具备“中国特色、美院特色”和未来视角的实验影像创作实践。
中国美术学院·管怀宾
《空间多媒体艺术专题创作》
“空间多媒体专题创作”课程,是经由研究生“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后的一次滤化重构的过程,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体输出与凝练。作为研究生毕业创作前期重要的课程演习 , 同时也是一次对于“空间多媒体艺术”概念的新写作与独立创作。
此课程包含着复合交叉的学术命题,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互为链接的生态关系。首先,在理论上,力图以中国传统空间美学作为文脉支撑,研究近现代以来的空间艺术概念和认知方式,追问空间本质、 寻求意义再构的表现可能。同时,所有与空间相关的媒介元素,包括视觉、声音、触觉、味觉、互动感应等认知系统 , 都可能成为课程的研究对象。无论是摄影、影像、 声音艺术,还是行为表演、多媒体装置、新公共艺术,都可能作为创作与研究的媒介载体,希望这一过程能有效地将日常经验转换到具有学术建构意义的个体思考之中,尤其是强调研究生对当代艺术观念与作品层面的独立判断以及创造性主体精神的培养。
西安美术学院·武小川
《艺术社会学的文化实践》
2014 年起,《艺术社会学的文化实践》为研究生班所创制。2017 年起,进入实验艺术专业本科教学,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四大板块——社会性艺术——体系中的实践方法论基础。
课程以社会性艺术的形态,面对两种社区现场——城市社区(特别是城中村为重点),乡村现场——坚持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艺术文化实践,以此进行课题设计,组织实施,开创性地推进研究、创作、服务、实践。
本课程是借助艺术介入社会的实践领域,坚持“艺术为社会” 之原则,秉持群众路线,以艺术社会学为基本,使学生了解其内涵,理解其方法,能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中,通过田野调研等工作方式,深入社会现场,能以问题意识为诉求,以社会性艺术的形态,开展在地文化实践,完成项目型的课程(文化)实践。
西安美术学院·李红军
《传统语言转换》
传统艺术语言转换是对中国传统技艺的认识与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地理庞大丰富的纵深,所形成的文化遗产资源库,对当代艺术的创作无疑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的。该课程的目的是寻找与建立自身完整的当代视觉文化体系,呈现中国传统技艺与当代文化境遇的视觉经验的关联。
今天发端自欧美的当代艺术浪潮席卷全球,并且将其附加的艺术评价体系和问题语境也输送到世界各地。这难免会面临语境的错位,问题的缺席和艺术方法的趋同等状况。在中国,问题变得更为复杂,除了全球性的当代艺术外,还有革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和传统的文人美学,他们共同构成了三个平行的艺术世界。那么我们的文化传统与当代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否还有其它的可能?这其中“民间艺术”是被较少论及的,陕西地区具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其中包括泥塑、剪纸、面花、社火、木旋玩具等大量民间艺术。通过系统的人文调研与当代艺术对传统视觉文化改造与利用实际案例分析,促使学生从传统的土壤获得艺术创作的新天地。
西安美术学院·鲁潇
《身体表达与空间探索》
“身体表达与空间探索”课程主要通过对自我身体的日常认知重新观看自我,重新认知材料,激活空间感知,并构建与他者以及空间的关系从而塑造肢体语言。身体表达的持续性探索以及肢体语言的建立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验,它使得刚进入专业的学生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打开自己,并在“动” 的过程中去了解与梳理造型语言创作的发生、发展、落地与反思的过程。
广州美术学院·冯峰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课程着力于“从图画转向图像” “从结构学转向 类型学” “从分散转向整合” “从成果转向问题”四个方面变化,使得课程成为了一个在宏观艺术视野之下,以“图像学” “知觉现象学” 为理论支撑,以“图像学图像阐述理论”为内容支撑、以“类型学” “图像学”原理为方法支撑、以观察能力训练为目标的,拥有坚定的教学原则、坚实的理论基础、清晰的教学思路、完整的教学结构、具体的教学方法,以及高远的教学视野的新型艺术教育基础性课程。
广州美术学院·邓碧文
《机械互动艺术》
科技艺术中的机械互动类艺术逐渐成为艺术创作当中一个非常的大的门类。为了使二年级学生学习到科技艺术创作中较为基础和前沿的艺术和理念,从零基础开始教授机械和电子的相关基础原理及知识。
升至本科三年级综合之前所学机械互动艺术课程内容并综合运用到主题创作当中。要求学生先期掌握有关的软件技术、加工基础和相关机械互动艺术理论等课程,在课程创作中强调数据艺术中数据转化与机械互动的关系,学会将不同的数据转化为影响机械运动的能力。
四川美术学院·曾令香
《公共艺术教育国际工坊》
国际工坊课程的开展是通过工作坊的形式邀请当下国内外公共艺术的重要专家学者,从理论到实践层面与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并指导学生建构公共艺术专业的前沿认知;通过国际工坊打开学生关于公共艺术新媒介、新思路和新方法的学习,补充了传统艺术教育的时空差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建构对未来公共艺术的想象力和自信。
国际工坊在以传授国际先进公共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及现场实践经验为教学定位,引导学生将公共艺术置于具体发生的重庆城市未来发展视角进行思考。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直面社会公共现场进行在地实践,提升学生对公共艺术的理论认知、创作思维和综合实践经验。
四川美术学院·靳立鹏
《生态艺术》
在气候变化与疫情等决定所有人类与非人类物种和生命本体存在的“人类世”生态危机之下,思考如何通过艺术与教育、美学与伦理、行动与愿景结合的建构式行动主义艺术路径,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城市与乡村相互联结的新范式形成,超越单纯的再现与象征艺术表达的藩篱,创造为万物、生态和社会提供福祉与服务的新艺术形态。
结合整合与关系思考、现场感知与观察等开展生态艺术行动和生态素养培育(ecoliteracy),发展具有联结能力、共情能力、新感知能力与系统思维能力的创造与行动主体,为受现代分裂思维影响的教育与艺术提供新的可能。
天津美术学院·刘姝铭
《移动媒体项目创作与运营全案》
该课程是面向媒体艺术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创作。承接三年级开设的物理交互和数字交互两个方向专业课的汇总。通过对媒体艺术发展史的系统、深度梳理,以及对媒体艺术跨学科的思维和创作方法论研习,帮助学生建立起科技媒体艺术的宏观文化脉络、艺术史上下文关系的总体思维,进而进行媒介语言的综合转换,形式涵盖并不限于装置艺术,生物艺术、体感识别、全息、雷达、AR、 计算机生成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综合媒介。目的为学生后续的毕业创 作、毕业论文撰写,乃至未来就业起到预设作用。该课程聚焦到交互艺术、科技艺术的细分领域,通过具体命题创作,培养学生掌握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从创作理念、深入研究能力、具体落地实施的全流程演练。着重强调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研究性 + 实验性 + 项目制】思维。
鲁迅美术学院·张丹
《生态剧场下的当代艺术研究》
有关生态剧场下的当代艺术研究的课程是指运用多元思维从不同角度营造一个相互联系的场域,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媒介 - 影像、装置、绘画等手段营造一个剧场式区域,通过数据收集、思维方法研究、叙事植入、人行为的介入形成剧场式场域,通过暗喻、象征等方式表达自己艺术观念并使其意义指向多元化。这门课程是对艺术观念、意识、经验的总结,是对学生艺术综合把控与创新能力的考察。在实践课程同时通过关键词——思维导图——相关哲学、美学理论研究 - 形成自己的论点 - 论文形成等步骤完成论文写作,实践课程完成后进行相关横向系列作品构思与相关抽象符号的提取。这样本课程形成环节递进、横向拓展、纵向理论挖掘的交叉结构。
南京艺术学院·李雨花
《实验陶艺》
实验陶艺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实验精神的陶瓷艺术从业者,具有独特的艺术创作思维方式。本课程坚持交叉跨界的实验性教学,探索具有新文科建设特色的教学与研究新模式。其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主动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抱有“怀疑精神”去不断尝试陶瓷材料新的可能,突破传统观念教条化、律令化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包括材料的实验与风格的特殊性表达。
景德镇陶瓷大学·郑冬梅
《材料与观念》
培养学生成为有文化身份的,有敏锐感觉能力的,能够熟练应用材料的创作型艺术人才。探讨当代艺术中技术与观念的问题。试图把当代文化与艺术作为一个大的背景和思考出发点,通过大量的分析当代艺术案例使学生思考艺术创作的问题意识与文化身份的认同。这门课是对之前的材料基础课程如石雕 , 木雕 , 玻璃,金属以及综合材料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当代艺术创作中材料与观念的准确输出。经由两种创作方法如从材料直觉出发进行创作,或是从观念出发找寻适合此理念的恰当的材料进而创作。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能准确把握材料与观念的合理对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性。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