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派(Gutai)
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战后的日本艺术面临着两个议题:一方面艺术家们拒绝再与战争时期的旧体制合作;另一方面,他们也渴求日本作为独立国家的自主性,这又意味着拒斥对欧美艺术的盲目景仰。
1954年夏天,“具体艺术协会”在吉原治良的领导下成立于关西地区的芦屋市,参与是他的16 名年轻学生。作为团体的创始人、精神导师与赞助者,吉原治良选择了“具体”(Gutai)一词,以与日本当时偏爱抽象艺术的现代派区别开来。吉原治良在介绍具体派的图录前言中写道:“我们希望以一种具体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精神自由的证据,我们将上下求索,从所有类型的艺术创作当中寻找兴奋点。”
日本的当代书法在战后不断地引发欧美抽象艺术家的兴趣,书法艺术家们被频频邀请参与国际展览,这导致1950 年代的日本艺术界具有非常国际化的面向。吉原治良曾与1952年成立的日本前卫书法团体“墨人”(Bokujin-kai)过从甚密,他们志在打破传统规则,与本土和国际的其他领域艺术家进行对话。“墨人”的决心也深刻地感染了吉原治良,同时“墨人”出版的杂志带给吉原治良一瞥欧美同侪新作的机会,这其中包括杰克逊· 波洛克、弗兰兹· 克莱因、威廉·德·库宁等人。
吉原治良渴望融入国际前卫艺术的潮流中,在他带领下的具体派天然地具备自我推广的主动性,这样的意图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从1955年开始出版日英双语的《具体》杂志(后来还有了法语版本);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紧密合作的艺术团体,他们自我组织了多次展览,展场多为公园、剧场这样的非常规空间。
1955年,第一回具体艺术展在东京小原会馆举办,这个展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莫过于白发一雄的《挑战泥土》以及村上三郎的《六个洞》。白发一雄早在1954 年就发表了用脚做出的绘画作品,在展览当中,他全身浸没在黏稠的泥巴当中翻滚扭动;村上三郎则以破坏性姿态穿过多重纸屏风,留下几个大洞。这些表现性行为重新发掘了身体的原始主义,同时又超越了西方现代主义仍旧受画布限制的绘画性姿态。
1957年,来自法国的非定形艺术(Informel)理论家米歇尔· 塔培耶(Michel Tapié)造访日本,他对战前流行的抽象艺术的几何式构图感到厌倦,这一点与具体派不谋而合,塔培耶的撰文从而成为欧美艺术界认识具体派的重要渠道。
具体派对新方法与新媒材的探索欲望与纽约抽象表现主义在1950年代初的探索是并行的,而且他们的艺术行为早于阿伦· 卡普罗(Allan Kaprow)的“偶发艺术”,具体派艺术实验的内核,正如吉原治良在《具体派宣言》当中所说:“当物质完好无损,表露出自身特性时,就开始述说故事,甚至呐喊出声。”
小组成员及其作品:
吉原治良,具体派小组发起人
吉源治良:白圈,1962
吉源治良:无题,1965
吉源治良:无题,1965
屿本昭三也是Gutai的早期成员
强调对材料的体验 强调动作(action)和进行时(happening)
一种说法认为屿本昭三的行动绘画只是对Pollock的误读
确实很难不联想
屿本昭三:挑战泥土,1955
屿本昭三:行动绘画,1956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起飞
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许多新刺激
电子、科技的元素开始进入Gutai的艺术语言
田中敦子:电光裙,1957
田中敦子:电光裙,1957
田中敦子是日本表演艺术的祖母
这件电子衣现在蓬皮杜
田中敦子:电光裙,1957
小组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女艺术家,久保田成子
是白南准的妻子,后来更多作为激浪派成员被提起
久保田成子:阴道绘画,1965
白南准和久保田成子
然后,也有concret poetry
有趣的是,文字和图像的这种亲缘关系本就是从象形文字来的
被欧洲人借去,又被亚洲人作为avant-garde拿回来
新国诚一:幻,1952
新国诚一:雨,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