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凝与观众交流,张海涛主持
导演荣博与观众交流
《宋伟》的导演齐中华与观众交流
宋伟本人到场观看《宋伟》
导演宋松与短片单元策划张海涛交流
导演汪东升与艺术家交流
导演陈学刚与观众交流,张海涛主持
导演彭湘与观众交流
导演与张金利先生和观众交流
《麦收》的导演徐童和观众交流
美术馆放映现场
栗宪庭先生在放映现场
导演董俊伟与观众交流
观众与导演现场交流时间
导演胡晰淼与观众交流
导演应亮、制片人彭姗和观众交
导演王傲飞与观众交流
导演朱宜和观众交流
现象工作室酒会交流时间
现象工作室放映现场
宋庄美术馆
第三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录像短片单元排片
11月28日安排
下午开始(宋庄美术馆)
13:00 中国录像短片单元
凝Condense 9'37" 吳秋龑Wang Qiuyan
溺Drown 3'25" 彭湘Peng Xiang
彼岸Faramita 17' 宋松Song Song
独白Monologue 6'50" 王傲飞Wang Aofei
地貌-2 Land Forms-2 30' 李凝Li Nin、Erikk Mckenzie
我Me 1'34" 陈学刚Chen Xuegang
2008年里的一些时间7'15" Moments in the year of 2008汪东升Wang Dongsheng
两个人Two Person 15'20" 荣博Rong Bo
晚上(现象工作室)
20:00中国录像短片
金鱼Gold fish 5`04" 胡晰淼 Hu Ximiao
白色White 4`18" 邓青Deng Qing
0 Zero 7' 董俊伟Dong junwei
歌Song 6'26" 炭叹Tan Tan
游戏时光Game Time 59mins炭叹Tan Tan
录像短片单元策划/张海涛
有关录像短片的简述
文/张海涛
中国独立制片发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长于90年代,在90年代体制外的非官方化的独立制片在大陆起步发展。
在正常意义上影像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因此它很容易被商业、体制所控制,而独立影像就是把这种控制降低到一个相当低的程度,使得导演或艺术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来拍片,同时,在这种控制和被控制的冲突中艺术家或导演能够使得被控制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样的影像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独立品格的影像。
中国的独立制片从影像表达的内容上,可分为叙事影像、纪录影像、实验影像三个相对分离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剧情片(即传统概念上的故事片)的独立制片,以第六代导演群体为核心为主体,包括少数海归派的独立导演和制片人,它的起源地是北京电影学院。
第二部分是纪录片的独立制片,后来被称之为新纪录片运动,它发展于两个群体,一个是在官方体制内生存具有独立思考行为方式的纪录片作者,另外一个是完全脱离体制的自由个体纪录片作者,它的起源地是北京电影学院。
第三部分是实验电影和录像艺术的独立制片,它的作者群主要是当代领域内的艺术家,它的起源地是中国美术学院(前浙江美院)。
录像艺术在其出现之初就已以确定了四种表现形式:
游击录像,是指艺术用手提摄像机纪录街道活动,政治性和社会性很强,游击录像的共同特点是对素材从不添加任何艺术构思,不作任何导演性的加工,影像表现出一种粗糙的、具有现场感的即兴创作风格。
实验纪录即对实验的纪录,用影像来纪录行为表演,或偶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