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未来艺术学”展览开幕现场。学术主持:冯峰;策展人:张海涛;参展艺术家:卜桦、邓碧文、费俊、高峰、胡介鸣、黄筱茜、刘姝铭、林欣、林万山、林俊廷、吕连涛、梁文华、罗爽、李俊俊、缪晓春、邱岸雄、邱宇、苏永健、田晓磊、田渊、王培生、许仲敏、许毅博、张小涛、元元、郑达、郑宏昌。展期:2020年9月19日-2020年12月15日。
▲参展艺术家与嘉宾合影,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
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未来艺术学”开幕现场
现场︱《太空计划:天人合一》单元
▲刘姝铭作品《异度聆听 Listening from Another Dimension》
▲元元作品作品《深红 Deep Red》
▲王培生作品《戴森球 Dyson Ball》
▲罗爽作品《无需之余 Despite Needlessness》
▲许仲敏作品《蛋形 No.1 Egg Shape No.1》《蛋形No.2 Egg Shape No.2》
▲林万山作品《NTDD-93》
▲张小涛作品《三千世界 Three Thousand Worlds》
▲梁文华作品《植民-城市野地计划 ImmiPlant-Urban Wilderness Project》
▲胡介鸣作品《海拔高度为零 Altitude Zero》
▲林欣作品《有风的空间3 Windy Space NO.3》
现场︱《机器人艺术计划:人机合一》单元
▲郑达作品《上传者 Uploader》
▲高峰作品《AI伊甸园》
▲邓碧文作品《超越感知 Beyond Perception》
▲邱宇作品《机械控制的眼睛看到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Eyes See the Controlled Eyes in the Mirror Looking Back》
▲邱宇作品《微生物发声器官 Microbial Sound Organ》
▲黄筱茜作品《呼吸共同体 Respiratory Community》
▲吕连涛作品《捏手捏脚》
▲吕连涛作品《一排腿》
▲苏永健作品《心术 Emotion Alchemist》
▲郑宏昌作品《手风琴1-5 The Accordion 1-5》
▲李俊俊作品《锈》
现场︱《数字生命计划:后人类神话》单元
▲田渊作品《城市润像 City Memory》
▲费俊作品《有趣的世界 Interesting World》
▲田晓磊作品《神话 Myth》
▲田晓磊作品《神话 Myth》、《逆行 Retrograde》
▲许毅博作品《透明社会:下一刻 Transparent Society: the Next Moment》
▲卜桦作品《野蛮丛生 Savage Growth》、《未来荒》、《公元3021》
▲缪晓春作品《陀螺舞 Gyro Dance》
▲林俊廷作品《九霄 Sublime》
▲邱岸雄作品《新山海经3 New Book of Mountains and Seas Part 3》
论坛主题《复杂系统下的未来艺术实践》现场
▲张海涛演讲主题《张海涛:未来艺术学——新的伦理、时空与思维方式》
▲田晓磊演讲主题《人类动物园》
▲胡介鸣演讲主题《新技术语境下的影像叙事逻辑》
▲林俊廷演讲主题《科技唤醒历史,经典漫游未来》
▲张小涛演讲主题《社会就是媒体实验室—关于近年亚洲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案例》
现场︱嘉宾合影、开幕仪式
▲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
《未来艺术学》展览信息
未 来 艺 术 学
Futurology of Art
开展:2020年9月19日上午11点
Opening: 19/9/2020
展期:2020年9月19日-2020年12月15日
Duration: 19/9/2020 - 15/12/2020
地点: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 - 深圳光明区汇新路和观光路交汇处
Venue: Art Gallery of Guangming Culture and Art Center(Intersection of Huixin Road and Guanguang Road,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
展览总监:朱倩、王日新
Exhibition Director: Zhu Qian, Wang Rixin
学术主持:冯峰
Academic Director: Feng Feng
策展人:张海涛
Curator: Zhang Haitao
展览统筹:周娜、谢安宇
Exhibition Coordinators: Zhou Na, Xie Anyu
策划助理:徐艺菲、周钰贤、孟祥远
Exhibition Assistants: Xu Yifei, Zhou Yuxian, Meng Xiangyuan
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排序):
卜桦、邓碧文、费俊、高峰、胡介鸣、黄筱茜、刘姝铭、林欣、林万山、林俊廷、吕连涛、梁文华、罗爽、李俊俊、缪晓春、邱岸雄、邱宇、苏永健、田晓磊、田渊、王培生、许仲敏、许毅博、张小涛、元元、郑达、郑宏昌
Artists:
Bu Hua, Deng Biwen, Fei Jun, Gao Feng, Hu Jieming, Huang Xiaoxi, Liu Shuming, Lin Xin, Lin Wanshan, Lin Junting, Lu Liantao, Liang Wenhua, Luo Shuang, Li Junjun, Miao Xiaochun, Qiu Anxiong, Qiu Yu, Su Yongjian, Tian Xiaolei, Tian Yuan, Wang Peisheng, Xu Zhongmin, Xu Yibo, Zhang Xiaotao, Yuan Yuan, Zheng Da, Zheng Hongchang
主办单位: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深圳华侨城文体产业管理有限公司 /华·美术馆
—— 展 览 简 介 ——
未来艺术学展览是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的首展,由华·美术馆承办、策展人张海涛策划,于2020年9月19日开展,将免费向公众开放至12月15日。此次计划在深圳展示,也非常符合深圳科技创新的未来气质。未来艺术学展览首次提出了将未来艺术作为学科化的概念,对未来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生存启示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由未来判断和启示现在的价值标准,这也是未来艺术的意义所在。
展览将未来艺术分为三个单元:太空计划——天人合一、数字生命计划——后人类神话、机器人艺术计划——人机合一,具体含概了三维动画装置、物理及数字交互艺术、多媒体艺术剧场、数字沉浸艺术、影像交互装置、游戏装置艺术、远程网络艺术、激光艺术、人工生命艺术、机器人艺术、生物艺术等各种媒介领域。邀请了27位国内本土艺术家,梳理了科技艺术的历史特征,展览强调媒介、技术、语言、观念的科技感、未来感及体验感,心存当代而规划未来。
开幕论坛
复杂系统下的未来艺术实践
时间:2020年9月19日 09:00-11:00
地点: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多功能报告厅
Forum
Art in a Complex System: A Futurological Approach
Time: 09:00 - 11:00, 19/9/2020
Venue: Multi-Function Hall, Art Gallery of Guangming Culture and Art Center
—— 论 坛 流 程 ——
09:02 - 09:22
田晓磊:人类动物园
09:25 - 09:45
张海涛:未来艺术学——新的伦理、时空与思维方式
09:47 - 10:07
胡介鸣:新技术语境下的影像叙事逻辑
10:09 - 10:29
林俊廷:科技唤醒历史,经典漫游未来
10:31 - 10:51
张小涛:社会就是媒体实验室—关于近年亚洲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案例
—— 艺 术 家 作 品 ——
单元︱《太空计划:天人合一》
▼
梁文华
作者:梁文华
作品名:植民-城市野地计划 ImmiPlant-Urban Wilderness Project
类型:数字影像、装置 Video, Installation
时长:1′07″
年代:2020
作品说明:城市中的野地是一种复合型的生态系统,其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一直被现代文明生活所忽视。与城市其他的生态系统不同,城市里的野地是外来物种的天堂,城市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得这些物种可以忽视地理与气候的差异,生长在离原产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自发性的城市植被是文明与自然的共同选择,这些外来物种更适合且应该在这个城市的生态系统担任更加重要的角色。
文明与自然共同选择出来的外来物种称之为“植民”,艺术家设计了三件装置作品,其目的是让观众重新审视野地在当下城市生态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并引导大家参与到城市野地的发展进程,在城市中“散播”更多的野地。
视频︱梁文华《植民-城市野地计划 ImmiPlant-Urban Wilderness Project》
刘姝铭
作者:刘姝铭
作品名:异度聆听 Listening from Another Dimension
类型:数据可视化交互装置 Data Visualization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尺寸:500cm×500cm×250cm
年代:2020
作品说明:该作品探讨智能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问题。艺术家从人类共通的情感—亲情入手(以自己94岁奶奶的生命经历为创作原点)。采集了大量不同年龄的女性的呼吸数据,用以驱动具有女性特征的裙子,形成张合的生命状态。试图在未来科技与艺术的对话中,形成一种反思和牵扯的力量。
元 元
作者:元元
作品名:深红 Deep Red
类型:装置 Installation
尺寸:200cm×60cm×60cm(5p)
年代:2018-2019
作品说明:《深红》是由一组“有温度”的动态装置所组成,为它量身定制的玻璃容器受到外部控温仪器的加热,使容器内的液体保持在48-55度之间的恒温。
艺术家在容器中设置了不同的障碍,当红色流体随着水温运动时,它们原本的轨迹被打散、分割、旋转或追随着障碍物形成全新的关系,然后归融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这过程里它们形成了某种迷人的关系,被干扰者和干扰者之间又产生了新的秩序,这和人每天经历的遭遇很像,也和事物在环境中运转生成的本质是一致的。仔细观察,这种重复看似是注定的,但每次通过阻碍的方式却是偶然的。
王培生
作者:王培生
作品名:戴森球 Dyson Ball
类型:新媒体交互装置 New Media Interactive Device
尺寸:150cm×150cm×180cm
年代:2020
作品说明: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更加精致而美好的生活与向往,我们已是这个信息化、科技化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身边的网络、监控、识别和智能设备每天都在记录、追踪和分析着我们的各种行为,这是我们无法逃脱的。同时,在这个快速的时代下,我们也需要一种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一种新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去看待这个即将到来的“未来”。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又是否会有一种全新的诠释方式来重新建构“死亡”与“永生”?而假设当我们的交流变成数据,又是否会催生新的自我进化方式……
罗 爽
作者:罗爽
作品名:无需之余 Despite Needlessness
类型:交互装置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尺寸: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s
年代:2019
作品说明:《无需之余》由绿植、LED灯、风扇、微控制器等构建而成,呈现了植物和人以及其它物体之间的对话。通过检测植物生理电信号和对其进行编译转化,作品中的植物控制着光线的变化、风的传递。当植物接收到人为亦或环境的影响,会触发相应的连续反应。在此过程中,植物的感知不再难以察觉,而是以不同形式反映出来,从而形成个体间感官的流动。
视频︱罗爽《无需之余 Despite Needlessness》
许仲敏
作者:许仲敏
作品名:蛋形 No.1 Egg Shape No.1 蛋形No.2 Egg Shape No.2
类型:机械装置 Mechanical Installation
尺寸:150cm(w)×150cm(w)×260cm(h)
年代:2006
作品说明:机械装置《蛋形No.1》和《蛋形No.2》在不锈钢球体内部放置人形雕塑,通过声光电展示生与死轮回运动、旋转和攀爬,承载了一种非常强的表达力,超越了时空,表达的是对人类生存方式,过程和意义的古老领悟。人类的生活总体上应理解为一个无休止的循环和重复过程。艺术家的装置艺术作品意图以超越时空的方式通过强调象征意义来阐述和传达生命的神秘、抽象但又“不可抗力”的特性。
张小涛
作者:张小涛
作品名:三千世界 Three Thousand Worlds
类型:沉浸式三屏动画
尺寸: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s
年代:2014
作品说明:“三千世界”是来自佛教的一个术语,佛教有“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之说。古人的时空观与现代的宇宙观和量子力学研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每个宇宙拥有独立的时空(TIME SPACE ),量子力学帮助我们观察多重宇宙的存在。人类至今无法真的“看见”多重宇宙的原因,就是我们无法从这个时空跨越到另外一个时空,也就是另外一个地球。艺术家想在这个作品中讨论多重时空的相遇和重组,微观与宏观、时间与空间、生命与记忆交织的多重世界,生活中很偶然相遇的人和事,我们往往分不清楚到底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盗梦空间,还是在记忆中?这是DNA的密码吗?
林 欣
作者:林欣
作品名:有风的空间3 Windy Space NO.3
类型:电子影像交互装置 Interactive Video Installation
尺寸:1080P
年代:2017
作品说明:虚拟的空间是人类欲望的释放地,是心灵物化的一种表现,是更为真实的真实。人的内心世界在那个没有气压的数字领域突然被无拘无束的释放出来,这种解压式的释放产生的张力是巨大的。那里的风没有触感,阳光没有温度,却依然清晰地折射着我们的欲望——更为分明,更为强烈,也更为本我。《有风的空间》系列基于这段诠释,在虚拟的空间用视觉强调风的“真实”触感。
作品通过观众与手机的亲密互动,带动大屏幕的影像,从而沉浸在虚拟与现实之间。
林万山
作者:林万山
作品名:NTDD-93
类型:装置 Installation
尺寸: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s
年代:2020
作品说明:爷爷走了以后,在一颗叫NTDD-93的流星上飞行,他将雾气化为计算单元,我在雾气之上做着毫无疑义的重复朗读,朗读关于爷爷的诗歌。
胡介鸣
作者:胡介鸣
作品名:海拔高度为零 Altitude Zero
类型:互动影像装置 Interactive Video Installation
尺寸:170cm×70cm×40cm
年代:2006-2007
作品说明:作品由多件船的舱门构成,在舷窗的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是海水和各种漂流物,这些漂流物质包含那些被人遗弃的日常用品、消费品、文化用品、电子产品、玩具和宠物等。观看的视平线保持在水面和水底之间,有上下波动的不稳定感,水中物的内容带有明显的不同地域文化残留色彩,这些被遗弃或由于各种原因与母体分离的物体,随波逐流到处漂泊,时而撞击船窗玻璃,时而漂离。通过虚拟视窗,感受一种双向漂泊和流动。影像内容是根据外置控件的指令和观众产生互动:观众在现场通过感应器与水中物的出现变换产生互动,目睹这些曾经与人类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在零高度的不同状态和处境。
单元︱机器人艺术计划:人机合一
▼
郑 达
作者:郑达
作品名:上传者 Uploader
类型:激光机械装置 Lighting Robot Installation
尺寸:400cm×400cm×350cm
年代:2018
作品说明:机械臂高3米,通体黄色,底部放在高35厘米的黑色金属龙骨上,机械臂的运行动画来自于肢体动作数据的截取与反身体的再创作。在空间中吊装有11面厚度为2毫米的镜面不锈钢,在他顶端安装有激光发射器,发出的绿色光线在空间中不同方位高度的镜子上连续反射形成一张绿色的网,仿佛它在进行自我的编织。
高 峰
作者:高峰
作品名:AI伊甸园
类型:人工智能交互装置 AI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尺寸:300 cm×200 cm
年代:2020
作品说明:作品试图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装置诠释机器与人的关系也许类似于人与“神”的关系。此作品使用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人机交互等等,以实体机器人、虚拟智能机器人作为载体,创造并展现了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的开放式交互体验可能性。
邓碧文
作者:邓碧文
作品名:超越感知 Beyond Perception
类型:机械互动装置 Mechanical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尺寸:600cm×600cm×350cm
年代:2020
特别鸣谢: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Special thanks to Shenzhen Yu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DOBOT)
作品说明:现代仿生机器人已经越来越智能和细致,一些附加功能在模仿人类的基础上甚至超越人类的感知,科技的进步正在进一步瓦解几千年来人类自身积累、总结的肉身经验。
这件作品就是运用3个前端装有生物磁场感应皮肤装置的机械臂组成的一个搏斗场面,在舞动的机械臂面前是一位太极师傅在同时舞动太极拳,一般人的反应时间在0.2秒以上,经过训练的运动员不会低于0.1秒,而在太极师傅即将碰到机械臂的瞬间,机械臂会根据空气中磁场的变化及后台程序的运动算法以0.02秒的时间躲避开,太极中的“借力、卸力”在科技面前将无所适从。
邱 宇
作者:邱宇
作品名:机械控制的眼睛看到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 Mechanically Controlled Eyes See the Controlled Eyes in the Mirror Looking Back
类型:机器人装置艺术 Robotic Device Art
尺寸:40cm×40cm×30cm
年代:2019
作品说明:机器是否有意识?我们的身体是否有一天被机器替代?被替代的身体是否还是我们自己?作品中机械控制的眼睛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在互相凝视中重新产生对自我和生命的认知。
作者:邱宇
作品名:微生物发声器官 Microbial Sound Organ
类型:微生物、声音装置 Microbial, Sound Installation
尺寸:25cm×25cm×50cm
年代:2020
作品说明:《微生物发声器官》是一个由微生物、机械和电路组成的声音装置。微生物的生长和观众的行为决定着它发出的声音。犹如一个以微生物为基础,可感知外界变化,同时生成声音的混生器官。我们用一种新的方式感知生活环境中常常被忽视的“不可见”生命,试图与他们对话,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黄筱茜
作者:黄筱茜
作品名:呼吸共同体 Respiratory Community
类型:智能装置 Intelligent Installation
尺寸: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s
年代:2020
作品说明:《呼吸共同体》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的特殊时期创作的作品。当全人类面对共同挑战时,人类在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中携手同行。作品集互动灯光装置、智能可穿戴及远程交互于一体,通过手部和耳部的可穿戴装置采集人体的数据信息,探讨未来对人体数据的采集形式,采集样本取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及地区。通过灯光装置展示采集到的人体温度信息,光在一呼一吸间,再现人体的生命信息。装置中的灯光展示个体生命体征的同时,也彼此关联,个体所发生的问题也将蔓延开来,触发装置整体的回应。
吕连涛
作者:吕连涛
作品名:捏手捏脚
类型:动态装置
尺寸:360cm×60cm×250cm
年代:2020
作品说明:这件作品用机械的方式幽默地描述了一块被捏起的布在空间中移动。布遮挡着人的视线,而被遮挡着的空间似乎只能存在于人的想象当中,越不让看越让人无限遐想。而“捏手捏脚”的这个动作,往往会演变为大家都会看得到的滑稽表现,小心翼翼但又心知肚明。更像是表演者和观看者达成的某种默契。
作者:吕连涛
作品名:一排腿
类型:动态装置
尺寸:720cm×60cm×100cm
年代:2016
作品说明:艺术家把抖腿的动作抽离出来复制,把微妙的动作和声音累积、放大,很烦躁,这时的抖腿变得很凶悍,很猛烈。就像有劲没处使的我们找到了某种出口,既强悍又无力。
苏永健
作者:苏永健
作品名:心术 Emotion Alchemist
类型:装置 Installation
尺寸:100cm×100cm×130cm
年代:2019
作品说明:此作品由艺术家苏永健与文学作家吟光(Lucia Luo)共同创作。
“芯片人只不过开场方式不同,就跟生物人的童年经验一样,你活了二十年所相信的,跟一条编码让你相信的,到底有什么不同?或许,我们都是被构造出来的样子。” —— 摘于《挖心术》,吟光
作品试图将机械心脏活体化。受周围观众位置和移动的影响,输送于电缆之中的冰冷代码不断刺激机械心脏抽搐和跳动,使钢铁机器仿佛有了能感知存在的生命体征一般。芯片与情感之间的分界线愈渐模糊,编码机器和有灵肉身本质上可能并无矛盾,也无所差别。
郑宏昌
作者:郑宏昌
作品名:手风琴1-5 The Accordion 1-5
类型:影像装置 Imaging Device
尺寸:67cm×42cm×45cm
年代:2017
作品说明:这是艺术家的影像装置作品的又一个系列,所选用的材料是手风琴的贝斯部分与机械和数控机床的结合,用另一种机械的方式来演奏贝斯,还有3D小人随着贝斯与机械一起不停的循环运动。这些看似没有关连的物品,当它们被投影在墙上时,所有的一切都被连在了一起,它们成为了一体。这就像是生活中一切,我们往往觉得他们没有关系,但是,其实冥冥之中自有关联。3D小人与贝斯是没有关系的,可是,当它们随着机械转动时,一个在不停运动,一个在不停地发出声音,两者的结合又产生了另一个意义,人在循环中运动,无法逃出这种循环。
李俊俊
作者:李俊俊
作品名:锈
类型:机器人装置艺术 Robotic Device Art
尺寸:62 cm×62 cm×120cm
年代:2020
作品说明:在一个绣绷旁有两个机械臂,机械臂的绣针在动力驱使下来回穿梭于绣布上,时而自顾自地劳作,时而环顾四周路过的人群,仿佛它的一针一线皆为时间的投影。本作品是将柔情的刺绣与冰冷的机械进行对比,在看似简练平白的物件中不仅传达了作者的人文情怀,也表现了作者企图通过本作品来启发观众对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当代的思考。
单元︱《数字生命计划:后人类神话》
▼
田 渊
作者:田渊
作品名:城市润像 City Memory
类型:城市数据可视化、沉浸式交互 Mappin, Data Visualization, Mapping
尺寸: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s
年代:2019
作品说明:水汽夹杂着城市记忆渗透进空气里游走在每个大街小巷,这些湿润的空气不由唤起了记忆里的那些事儿那些人。于是,艺术家搜集了2019年深圳上空卫星水汽云图数据,计算机图像识别出这些数据并驱动我的算法,实时呈现了一个沉浸空间,还原他记忆里的那段城市润像,也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带大家找到自己的那段城市记忆。
费 俊
作者:费俊
作品名:有趣的世界 Interesting World
类型:互动影像装置、游戏引擎、iPad应用程序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Game Engine, iPad Application
尺寸: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s
年代:2019
作品说明:作为对2019威尼斯双年展“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主题的回应,《有趣的世界》装置一试图呈现对于这个世界的“有趣”的多样化解读和建构,是一个拥有两种互动方式的互动影像装置:方式一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互联网用户们通过手机版的社会化建造游戏“睿•建”来参与“有趣的世界”的建造;方式二是观众通过在展览现场的iPad和应用程序实现对于“有趣的世界”的实时影像漫游。每一位下载游戏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艺术家提供的300多种回收自现实世界的三维模型来建造一个“有趣的世界”,也可以通过“建交”或者“结盟”的方式来形成与其它“世界”的联通与互动,这样的机制既支持资源共享式的联合“建造”,也接纳恶意或善意的相互“改造”。这个不断由用户参与建造或改造而生成的“世界”持续进化,不仅创造了一件具有生长性的交互艺术作品,还构建了一个具有隐喻性的田野调研工具,它帮助我们测试、观察并理解大众在当代语境中复杂和多样的世界观。
田晓磊
作者:田晓磊
作品名:神话 Myth
类型:数字影像 Video
尺寸: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s
年代:2018
作品说明:这套作品是一个长期计划,计划创作70个人机结合的生命。艺术家设想,他们是下个时代人机结合的标本,人类通过外挂和内挂在演化上趋于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人变得多族群和多分支,最后成为地球上动物界唯一的多样性生命。
作者:田晓磊
作品名:逆行 Retrograde
类型:游戏艺术 Video Game Art
尺寸: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s
年代:2019
作品说明:一个身着西装的人在城市中孤独地奔跑,他与其他人奔跑的方向相反,他要躲避汹涌的人潮和障碍,他最终能成功吗?“我去哪?他们去哪?”是他在奔跑中不断发出的问题。
许毅博
作者:许毅博
作品名:透明社会:下一刻 Transparent Society: the Next Moment
类型:交互影像装置 Interactive Video Installation
尺寸: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s
年代:2019
作品说明:数字时代,人生活在相对真实中,“愉快”地行走在被数字信息所拼凑的坦途上。我们悄悄在社交媒体中品味他人喜怒哀乐的同时,自己的生活也在被他人咀嚼。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似乎是可以掌控万物的神,却也被万物掌控。这是一种永无休止的博弈,也是被数字时代所营造的奇异景观。
许毅博《透明社会:下一刻 Transparent Society: the Next Moment》
卜 桦
作者:卜桦
作品名:野蛮生长 Savage Growth
类型:数字沉浸艺术
时长:3′52″
年代:2008
作品说明:作品中设计飞翔的手,本也是无意的,但是发现它与后面的飞机与鸟的混合体恰好可以相互对应。小女孩指挥下诞生的象征个人与自我的“鸽子”与带有象征经济文化侵入的鸟一样的战斗机不期而遇。另外一个亮点艺术家认为是两巨头拍手的段落,拍手是一种游戏的感觉,同时又有很强烈的对峙感,暗喻时代的游戏新方式。
还有一小段是狐狸那段,看上去跟主题没什么关系,但我就喜欢这种“胡来”的感觉,它也并非没有关系,仍然是大千世界众生相的感觉,女狐狸们似乎在练习走猫步,以便获得更加妩媚的气质,男狐狸在边上起哄、模仿,比较搞笑。就像艺术家喜爱的某些经典电影里,插入似乎和主人公完全无关的情节,但是却更有力地扣着现实的大时代的主题。
作者:卜桦
作品名:未来荒
类型:数字沉浸艺术
时长:3′7″
年代:2007
作品说明:在动画《未来荒》中,艺术家塑造了一种后人类时代共存和互动的状态。在一个仿佛空置的世界里,她希望建造空中城堡,并将城堡溶解在人们可怕的噩梦之中。卜桦对电影和绘画中的本质结构域逻辑非常着迷,并将这两种语言运用在了自己的动画作品中。为了表现人与世界之间的斗争其实并不总是那么乐观,艺术家采用了一种相当复杂的策略:华丽的场景,饱和的色彩,以及文艺复兴式的风格。她的作品总是以一幕明快的色彩作为结尾,人物以阴影来呈现,强烈的色彩反差容易让人想到木刻版画技术。卜桦将这样一种语言视为她个人的想象空间。(王春辰)
作者:卜桦
作品名:公元3021
类型:数字沉浸艺术
时长:3′9″
年代:2014
作品说明:《公元3012》幻化出人类文明痕迹犹存的“公元3012年”,身在其中的小女孩用手中的太极剑舞出太阳、光明和温暖,照亮寒冷中瑟瑟发抖的动物。卜桦想以这件作品说出她的感受:“自然与文明的关系在当今日渐险峻,‘人’可能是造物主‘自然演化进程’的最后一个载体。卜桦喜欢描绘与生命感受相关的主题,营造出像原始森林一样茂密、丰富、无穷无尽的精神宇宙。(王泊乔)
缪晓春
作者:缪晓春
作品名:陀螺舞 Gyro Dance
类型:三维电脑动画 3D Computer Animation
时长:10′30″
年代:2017
作品说明:陀螺舞中的舞者由三维扫描而成,并且通过软件的变形功能将他变化成一个既可辨识又略显突兀的数字人物形象,运用网络上的开放素材(动作捕捉)指令他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动作在通过层层叠加的软件处理之后,变得如同外星生物一般的怪异荒诞和不可思议,好比用另外一个物种反观人类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从远古石器到人工智能,我们曾经正在和将会继续不可思议,同时又荒诞不经。
林俊廷
作品名:九霄 Sublime
类型:新媒体 New Media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尺寸: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s
年代:2019
作品说明: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时乘六龙以御天。
——节选自《周易·乾卦》
文明之初,有龙负图出河,圣人仰观俯察,始作八卦,《周易》既成,大道之源,万物推演。
神兽,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龙,天也,云遮雾蔽,凝气化物,“骑元气,游太空①”,隐约而不可名状。
龙,人也,欢腾自由,生生不息,转身间,留下生命的感悟与灵迹。
神话流转,文化演绎,神龙穿越时空,游器物之棱,染笔墨书香,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林俊廷以新媒体艺术的手法介入,洞开恒常宇宙,以神乎奇“技”,唤醒穿梭于无量时空的神秘身影,神龙飘然显现,似梦幻,似真实。形与灵交融,心与神合一,感念生命意识的最初经验与原始灵动。
注释:①“扶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所翁作。”南宋·陈容题《墨龙图》
邱岸雄
作者:邱岸雄
作品名:新山海经3 New Book of Mountains and Seas Part 3
类型:影像 Video
时长:30′00″
年代:2017
作品说明:《新山海经》系列水墨动画电影是邱黯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作品以中国远古神话经典《山海经》为参照,以亘古洪荒的视觉状态描述现代文明,把今天的世界图景放进一个远古视角,在这种距离感下现代人熟视无睹的现象成为神话素材,呈现出奇特荒诞的异世景观。作品拓展了水墨的当代语言表现力,融合了表现主义风格的动画手绘方式,把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态度以清晰而异样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来。《新山海经3》把现实投射到未来,描述了在未来信息社会中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迷思,在一个被虚拟全息图象包裹的废墟一般的城市里,人们生活在虚拟存在与现实存在的双重角色里,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重叠混淆,人们沉溺于虚拟的娱乐和自己营造的虚幻世界,而真实生活却成为枯燥乏味的工作机器,最终虚幻的世界在现实矛盾中崩溃。作品对虚拟和现实的矛盾纠缠的描述,提出了对人在信息社会的存在悖论。
—— 前 言 ——
未 来 艺 术 学
文︱张海涛
未来是从现在往后的时间,是相对于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刻而言的将来式;它可以是一个时刻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明天只是未来的一部分,下一秒也是。未来是一个时间概念,相对于过去和现在,万事万物都有未来。对未来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生存启示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有一门综合学科叫未来学,狭义的未来学着重研究现代工农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结果,广义未来学指关于地球和人类未来的一般理论。那么艺术在未来学科中的体现笔者称之为“未来艺术学”。
“未来艺术学”展览首次提出了将未来艺术作为学科化的概念定位,此次计划在深圳展示,也非常符合深圳科技创新的未来气质。展览将未来艺术分为三个单元,也是科技艺术媒介技术的三个主要领域和趋势,如物理科技艺术方向的太空计划:天人合一(如艺术家许仲敏、张小涛、刘姝铭、梁文华、林欣、林万山、胡介鸣、元元、王培生的作品);数字科技艺术的未来趋势如数字生命计划:后人类神话(如艺术家缪晓春、田渊、费俊、邱岸雄、林俊廷、卜桦、田晓磊、许毅博、罗爽的作品);人工仿生科技艺术的趋势如机器人艺术计划:人机合一(如艺术家郑达、邱宇、邓碧文、吕连涛、高峰、郑宏昌、苏永健、黄筱茜、李俊俊的作品),三个单元27位国内本土三代活跃的艺术家,梳理了科技艺术的历史特征,具体的涵盖了三维动画装置、物理及数字、交互艺术、多媒体艺术剧场、机器人艺术、数字沉浸艺术、影像交互装置、游戏装置艺术、生物艺术、激光艺术、远程网络艺术、人工生命艺术等各种媒介领域。展览强调媒介、技术、语言、观念的科技感、未来感及体验感,从现实预设未来。
预知未来最直接、传统、有效的传统方法是通过人的身体本能、潜意识和心灵的体验与感应,而当下现代化时代更多是依据科学技术的实证数据化来发现和预设一切事物的价值规律。未来是个很宏大宽泛的概念,也需要我们有所探讨,因为未来对于今天的我们至关重要,未来同样是把双刃剑,祸福相依,预设未来可能带给我们的重大变革,对现实有根本性的启示和警示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来作出一些想象,探索事物发展的趋势与动向,研究寻找未来的事物演化规律和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而应对可能发生的生存危机。心存当代而规划未来,这才是未来学追求的积极价值。
未来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近未来”是近期通过当下社会发展趋势可以预知的未来,我们探索未知世界也就是关注未来,避免一种坐井观天的眼界。在萌芽和边缘的事物极有可能在未来发展成为新的趋向和主流现象,因此,可以由未来判断现在的价值观,由未来启示现在,这也是未来艺术的意义所在。
未来艺术源自当代艺术的脉络,但又与当代艺术有着不同的思维特征。当代艺术是对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当代性也探讨实验的可能性;未来艺术更是如此——想象未知的事物必然有一定的创造性。未来是个相对的概念,相对正在发生的当下,未来也将会向后推移而运动着;正如当代的概念一样,相对过去的时代,当代也一直在变化之中,当代艺术是表达正在发生或转换已经发生的感受和寓言性;而未来可以预设、虚拟和想象,未来一旦到来,就成为当代或历史。因此不论当代、未来,人类从各个领域都会不断地变革,给艺术家提供新的媒介技术、信息符号、生存感受都不同,艺术也就不会灭亡,除非人类消失。
当代艺术关注历史和当下发生的事物并赋予新的认知与转换,能让我们亲近现实显得很“接地气”,而未来艺术的陌生和不确定性,让当代人有距离和恐慌感,容易被忽视,但往往边缘、好奇和未知的世界更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因为它充满各种可能性。历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摆脱人为的干扰逐渐清晰地还原真实,也可能随着记忆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模糊地被胡编乱造,越来越虚假,因为除了时间带给我们的物理性问题,也会受到权力化的篡改。但不论是还原历史的真实,还是制造现实的虚假,记录正在发生的生存状态,都是当下人的认知和感受方式,这是“我知故我在”的思维模式;而未来艺术的预设性,是当代和未来艺术的区别之处,也是二者可以互相补充的地方。
未来艺术的趋势
人类身体存在的生命载体活在当下,但精神想象可以预见未来,现实的竞争、矛盾和困惑的不美好都可以寄托于未来,创造理想世界,在幻境中感受美好,这是后人类普遍的思维模式。无论高科技怎样变革不断,而人类对未来的期待核心理想依然是得到永恒的尊严和幸福感。未来人需要自己的权利被尊重,对自由、民主、平等、荣誉、人格等普世价值的认可;追求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安全稳定;渴望对快乐、愉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这是自然人对精神和物质满足的双重追求,也同样是未来社会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
未来艺术的趋势:未来人类不同的民族需要站在世界共同体和全球化视角,关注整个人类普世性价值,如生态、宗教、科技、战争、伦理等问题。共同面对人类的未来生存危机和表达新生存感受。
科技相悖论:自然、超自然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都有相悖的心理诉求,即对人工化、现代化的心理反弹,向往对于自然心境、传统朴素文化这些终极精神的追求。现代化的“超自然”就是在不自然的同时,更要依托“自然”这个传统载体,这样才能使人类未来长久良性地发展。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很多学者预测人文主义将会被科学主义所取代。但更多的人还是相信人文的传统在未来的回归。人工智能预知未来:将来是会以大数据预知来诠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包括人本主义中的核心价值、人的思想感觉、个人意志和潜意识都可以被大数据量化和计算出来,甚至超越生物算法。
技术战争与伦理
科技还可以影响政治与经济的变化,所以我们的电影对未来表现的灾难片也都是科幻电影。
未来科技在四个新领域可能带来的新的伦理、时空、思维的变革。
未来多半是科技带来新的伦理、时空、思维方式的变化,例如读心术的脑信息窃取、下载触及隐私权利监管的问题;再造人(克隆、转基因)技术带来创造生命权力之争和对信仰的质疑;寿命革命带来的社会伦理变化和生态进化以及医疗结构的变革;人机大战在政治管理上也会制定相应的人工智能监督机制、平等建构人工生命社会;星际移民带来的新殖民主义和新型产业经济之争……这些都需要制定各种社会政治管理机制,文化、艺术也会随之改变它的媒介、语言和符号,甚至会改变哲学和宗教信仰的方向。
未来艺术的价值与语言转换
未来和前卫一样一直在演化中,未来艺术应该是表达未发生和未知的观念。我们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也不能为了反对技术而反对技术。新的媒介技术出现后,艺术将会有新的价值判断,技术媒介必然会带来艺术语言结构的变化。有人说现当代艺术可以忽略技术语言,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艺术史中每个阶段都未忽视技术,只不过不同的历史阶段,艺术表达中技术的语言方式在发生变化:行为艺术有行为艺术的技术语言,绘画有绘画的技术语言,录像有录像艺术的技术语言,艺术语言的变化实际上跟技术都有关系。每个时代必然会出现新的媒介、技术与观念,人类的艺术才不会消失掉。艺术家用新的媒介技术感受新的情感、用新的媒介技术转换传统、永恒的思想,都会使艺术发展存在价值,未来艺术也一直在思考新媒体技术在新艺术中价值判断的作用。
未来的美学特征可以从造型(比如具有速度感流线型、未知生物异形偏多)、色调(比如宇宙暗黑色背景与主体物太空银灰形成对比)、声音(比如电子、虚拟声音偏多)、质感(比如未来以人工化光滑细腻质感为主)、材料(比如多为玻璃、金属合成材质为主)、动态(比如机械化、智能化)、空间(比如几何化、神秘暗物质空间)、身体(比如人机同体、类人机器化)、技术(比如读心术、克隆、人工智能、星际穿越等)、身份(不明身份偏多)、气味(杂交气息)等等艺术元素入手来进行艺术转换、创新和想象,借不同的题材、符号来表达当下人的观念和感受。
结 语
未来科技艺术必然会与科幻电影艺术一起成为关注未来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类型。艺术家可以自由地想象未知世界,并通过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转换为观念和情感,实现技术的人性化,从而区别于实用技术功能化的科学家。有未来学者提出的科学主义取代人文主义这个观点是大数据分析所得结果,这是未来人对智能化大数据高度依赖的绝对化预判,也存在争议。笔者相信人体机能的复杂性只要不被人工智能完全复制,即使完全被复制而且快速进化(人工智能可能某些机能强于人类,但人类有些心理机能中如潜意识的梦境、情感就很难复制),也会带有人文化的残留影响,因此科学主义必然带有人性化特征。新科技带来的情感变化依然永恒而深刻,这些情感是由科技变革带来的困惑,人机合一、人机异质共存依然是后人类的理想愿景。
2018年4月8日于通州
2020年8月19日修订
—— 参 展 艺 术 家 简 历 ——
林俊廷
生于台湾台北,目前定居上海,是引领当代华人新媒体艺术风潮的代表性人物。现任青鸟新媒体艺术艺术总监、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的作品以光影交织出诗意风格与浓厚的人文气息,让人们彷如得见心中潜藏的美丽桃源,深入当下感知与体验之间的交互辩证,融入时空的无记号连续中。
林俊廷曾获美国洛克斐勒基金会ACC亚洲文化协会国巨科技艺术奖,为第一位在纽约Location One科技艺术中心驻村创作的台湾艺术家。其作品曾应邀于英国、芬兰、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等国际展览中展出,并获美国、澳洲及新西兰等地的美术馆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国巨基金会的永久收藏。2012年,更以“山水觉─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新媒体艺术特展”获美国博物馆协会(AAM)MUSE奖诠释性互动装置类金牌奖,并被英国《艺术报》评选为当年全球最高人气展览第三名。
胡介鸣
工作生活于上海,多年来在摄影、影像、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展开创作。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9年“移动中的艺术100件媒体艺术名作”(ZKM媒体艺术博物馆,卡尔斯鲁厄,德国)、2016年“釜山双年展”(釜山,韩国)、2014年“第三届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7年“DEAF07荷兰电子艺术展”(鹿特丹,荷兰)、2006年“中国当代”(波伊曼·凡·布宁根博物馆,鹿特丹,荷兰)、2006年“13:中国当代录像”(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美国)、2004年“在过去和将来之间:中国新摄影和录像”(国际摄影中心,纽约)、2004年和2012年“第五届和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2002年“首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2001年“010101:技术时代的艺术”(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2001年“生活在别处”(汉堡火车站美术馆,柏林,德国)等。
缪晓春
1964年生,1989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99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居于北京。作品包括摄影、绘画和基于软件创作的三维动画。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0年“韩中日制造”(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韩国)、2011年“中国当代艺术30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2年“见所未见——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13“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威尼斯,意大利)、2014年“未来的回归—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密歇根布罗德美术馆,美国)、2015年“世代转化的中国创造”(奥胡斯美术馆,丹麦)、2016年“真实的假像”(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上海)、2017年“中国,动态艺术”(安纳西城堡动画电影博物馆,法国)、2018年“动态艺术|100件媒体杰作:一部运转着的经典”(ZKM媒体艺术中心,卡尔斯鲁尔,德国)等。
张小涛
1970年生于中国重庆,1996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0年创建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2010—2015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师从徐冰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张小涛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代表,身体力行地致力于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实践,通过作品去讨论艺术与社会现场的关系美学,并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
邱岸雄
1972年出生于四川,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他的作品涉及动画、绘画、装置、录像等不同媒介,以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结合新媒体形式表达其对当代社会批判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代表作品有动画片《新山海经》《民国风景》《山河梦影》和影像装置《为了忘却的记忆》。他于2007年创立未知博物馆,是近年当代艺术生态建设中的活跃力量。
公共收藏: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哥本哈根Aken现代美术馆、香港美术馆、堪萨斯大学Spencer Museum、东京现代美术馆(MOT)、奥斯陆Astrup Fearnley现代美术馆、苏黎世Kunst Halle。
卜桦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后赴荷兰、德国游学。
她的作品曾受邀在多个国际知名双年展展出,如日本福冈三年展、上海双年展、韩国釜山双年展等,获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青年新媒体艺术奖、中国电视协会优秀动画短片奖、中国十大新锐导演等。2008-2016年,北京、巴黎、悉尼、香港、印尼、荷兰、旧金山、台北、曼谷、武汉、上海等地美术馆、知名画廊和艺术机构的学术展览展出卜桦作品。屹今为止,卜桦已在世界各地举办了16次个人作品展,其动画、手绘、数码版画等作品被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博物馆和私人美术馆、艺术基金会和知名收藏家收藏。同时她也是大型公共艺术的重要创作者,2010年,卜桦受邀为上海世博会五大主题馆未来馆创作导演巨型动画电影《未来城市》。央视《人物》曾两次专题介绍她的艺术成就。美国奥斯卡奖评委贝琦·布里斯托女士评价卜桦为“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里的天才之一”。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认为卜桦是中国FLASH应用方面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2017年,卜桦受日本福冈市市长邀请创作的巨型壁画作品被收藏并长期陈列在日本亚洲美术馆主入口。由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教育和研究部总监Luise Guest撰写,在澳大利亚出版的英文著作《半边天:中国女性艺术家》,卜桦的作品被选为书籍封面。
刘姝铭
1978年生于辽宁,2000年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士毕业;2003、2007年法国巴黎国立第八大学当代艺术与新媒体专业分别学士、硕士毕业。现任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委员。中国数字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她主要从事交互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创作,出版教材多部、发表论文多篇。
她的作品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板块、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作品邀请展、首届中国抽象艺术大展、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等,作品曾在法国、意大利、中国台湾、中国美术馆、京师美术馆、陕西美术博物馆、天津美术馆等地展出。多次参与策展国内外相关艺术展览及学术论坛,如天津青年科技艺术作品展、多届“艺术天津”新媒体艺术板块、多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院校单元、天津第七届青年艺术节、天津首届科技媒体艺术论坛、合肥当代艺术季、第六届天津国际设计周、多次参与中央台9套多部纪录片的虚拟影像创意工作等。
林欣
艺术家,2006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2018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
她的作品以电子媒介为核心,涵盖布面油画与电子影像装置两大类。她善于驾驭多媒介同步并行的创作方式,媒介的交互也为视觉场域的铺陈提供了复杂而多样的路径,最新展览则将通过数字动画、油画和灯光装置等多种形态建立其观念与语言世界,并把观众带领到赛博虚拟环境下的另类现实中。
梁文华
1992年出生于广东,2015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至今于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他目前的创作专注于物联网与生命科技的交叉领域,并尝试将该领域与艺术进行结合,作品常以产品设计的形式,结合互动装置,声音影像以及生物技术去探讨新技术对大工业生产以及消费产生的影响。
黄筱茜
研究生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读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现专注于新媒体艺术领域,艺术与科技方向的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互动艺术装置、智能可穿戴、声音及影像的创作。
罗爽
1994年生于武汉,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他的作品关注技术与自然所形成的对话关系,以及处于同一生态环境下人与非人类生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结。
曾参与的展览主要有:2019年“技术也凝结成了风景”(北京)、2017年“现在的未来”(北京)、2017年“机械感官”(北京)、2016年“七天都是开幕式”(北京)、2014年“信仰·痛痒——当代艺术展”(武汉)等。
李俊俊
1993年出生于山东青岛,曾就读于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根植于齐鲁文化的烙印,作品中往往寄托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与时代省思。
2016年,参与孟子博物馆《孟子周游列国》壁画创作;2017年,参与五洲国际广场《象群》创作;2018年,参与《青爱云南——公益美术》并前往云南拍摄记录;同年,参与《艺术改变乡村》山西太原项目。在其作品中你很难看到庸碌的颓唐,而是更深一步的思考与启迪。于2017年创作的作品《墙》,荣获“点赞十九大,加油新时代”原创视频类三等奖;2018年,作品《七秒》入选天津美术学院“绘以情·绘生活”主题作品展荣获三等奖。在近几年的创作学习中,他对于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当代有着愈发明晰独立的思考。
田渊
创意技术,新媒体艺术家。SintLab创始人,Sint.js引擎作者。
他曾是一位广告从业者,从创意、美术、动画到程序,作品曾荣获长城、戛纳、红点等奖项。他善用代码实现多种维度数据与声音或视觉艺术的交互体验,目前专注于创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王培生
1996年5月出生于广东普宁,于202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现居住、工作于广州。2017年加入CAS Lab当代艺术与科学实验室,主要研究为科技与艺术方向。
元元
1991年出生于湖南,2013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2019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在北京。
元元的作品涉及装置、机械、新媒体等多种媒介的材料性实验和研究。她对于玻璃、工业蜡、亚克力、纤维等人工合成的非自然材料有极大的兴趣,并致力于研究它们尚未被开发的独特属性,通过她的艺术语言对于当下个人和集体的生存体验进行物质化表达。
邓碧文
1982年11月生于湖南。200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现跨媒体学院),获硕士学位。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科技艺术与实验艺术。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6年“极限频率:AMNUA学院计划”(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8年“中国(西安)青年实验艺术展”(西安美术学院实验中心展厅,西安)、2019年“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设计互联,深圳)、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等。
费俊
他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某集体交互媒体首席创意总监、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人。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由虚拟和实体空间共同所构建的混合空间。他的艺术及设计作品曾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展览和艺术节中展出,并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5年“B3动态影像双年展”(法兰克福,德国)、2016年“共享与再生——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威尼斯,意大利)、2016年“从绘画到动画”(金鸡湖美术馆,苏州)、2017年“都市游牧——杭州良渚大屋顶动态影像展”(杭州)、2019年“RE-睿——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威尼斯,意大利)等。
高峰
2007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主要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探索计算机科学与绘画艺术交叉领域。现为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与艺术交叉学科,探索人类未来生活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医疗健康、教育、艺术等领域的应用。他的多篇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多媒体会议(ACM Multimedia)、《IEEE》会刊、国内核心期刊《计算机学报》等,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和雅昌集团等机构。
林万山
出生于1993年,现工作生活于杭州。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研究生。
他的作品涵盖装置、影像、雕塑、VR等媒介,长期致力于利用综合媒介手段,进行新的尝试与创作,作品呈现多元化、实验性等特征,宗教、空间、时间与人之间的位置关系一直是他的作品长期探讨的命题。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8年“可视的边缘——米兰前卫影像展”(米兰,意大利)、2018年“动漫美学双年展——叙事曲”(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2019年“广州空港双年展”(广州)、2019年“青年艺术100启动展”(北京)、2019年“iART青年艺术计划”(重庆)等。
田晓磊
1982年出生于北京,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中国新媒体艺术家,未来元素品牌创始人。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获学士学位。2016年荣获首届王式廓大奖,并于今日美术馆举办“我等你——无限的本体时空”个展。作品多次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民生美术馆、昊美术馆、王式廓艺术基金会、宋庄美术馆、纽约Meulensteen等重要当代艺术机构收藏。
田晓磊作品以人与科技关系为主题,他感兴趣这个时代快速迭代的不确定性,感兴趣未来进化中科技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这个杂交时代所诞生出的新物种。他用艺术家的视角创造未来的世界标本,杂糅历史、信仰、科技和身体,创造新的艺术体验。他的作品形式非常广泛,包括影像及装置、VR游戏、AR互动体验、3D打印雕塑群、光栅立体画等。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2年“Song of Joy欢乐颂”(Meulensteen画廊,纽约,美国)、2013“异见”(宋庄美术馆,北京)、2016年“超频——田晓磊个展”(歌德开放空间,上海)、2016年“我等你——无限的本体时空”(今日美术馆,北京)、2016年“诗歌”(空间站画廊,北京)、2017年“OVEDLOAD后人类乐园——田晓磊个展”(Katzman画廊,多伦多,加拿大)、2018年“夜殿——田晓磊个展”(幻艺术空间,北京)、2018年“必然——田晓磊个展”(F·Space画廊,北京)、2018年“伟大——田晓磊个展”(未来中心,成都)等。
吕连涛
1987年出生于河北,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09-20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6-201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
“剩余能量”一直是他作品中讨论的问题。“剩余能量”顾名思义指的是生活、生产中剩余的能量,比如人在生活中所产生的情绪,而身体反应情绪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一些下意识的动作,同时这些下意识动作也能反映情绪。他的创作方式就是用机械装置的方法提取这些动作,放大这些情绪。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7年“人机合一”(NO! SPACE,北京)、2018年“国际雕塑展”(深圳)、2019年“黑暗中可见”(金陵美术馆,南京)、2019年个人艺术项目“叹气计划”(Plate Space,北京)、2019年“开合未来”(合美术馆,武汉)等。
邱宇
1986年生于河北,现居北京。中央美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在读。他从事媒体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在创作中使用声音、影像、装置、表演等混合媒介,结合新的科技手段探索科技媒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的语言关系和混合媒介影响下的生命感知。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6年个展“增生计划——城市天顶”(闳约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年 “增生计划——邱宇人工机体装置艺术展”(NO!空间,北京)、2017年“日常动媒体——装置艺术展”(北京)、2018年“后生命——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9年“国际生物艺术大展”(成都)等。
苏永健
媒体艺术家,交互与动画设计师。1994年出生于广西南宁,2017年保送至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于在校期间任教学助理,曾作为交换生在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ZKM 艺术与媒体中心)留学。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最高毕业奖“千里行奖” 的唯一获得者。作品曾于全国各地,瑞士及德国重要展览中多次展出。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7年“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2018年“后生命”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9年“时间开始了”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北栅丝厂,乌镇)、2019年“城市交互——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廊坊)等。
许仲敏
装置艺术家,其作品在众多国内外美术馆、基金会和画廊展出并收藏。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许仲敏个展”(今日美术馆,北京)、“许仲敏个展”(白盒子艺术中心,北京)、“许仲敏个展”(“Albemarle”画廊,伦敦,英国)、“许仲敏个人画展”(十月画廊,伦敦,英国)、“共同的神话——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安仁华侨城创意园,四川安仁)、“融杂:绘画的幽灵”中国西班牙展(白盒子艺术中心,北京)、“乌托邦 . 异托邦——首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浙江)、“塞维利亚双年展”(塞维利亚,西班牙)、“合成时代”(中国美术馆,北京)、“潜流——新亚洲艺术浪潮”(ZKM 美术馆,卡尔斯鲁厄,德国)、“白兔美术馆开馆展”(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中国金——当代中国艺术”(马约尔博物馆,巴黎,法国)、“国际现代艺术年展”(大阪Dome展览馆,大阪,日本)、“搜索艺术奖年展”(皇家美术学院画廊,伦敦,英国)、“主场”(白盒子艺术馆,北京)、“大英博物馆近期收藏展”(大英博物馆,伦敦,英国)等。
许毅博
媒体装置艺术家。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负责艺术与科技教学工作。2017年获艾尔弗雷德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硕士学位,2018年攻读京畿大学国际艺术博士。
他探讨当代艺术语境下科技媒介的跨学科实验。他的作品关注“透明社会”中个人隐私与信息掌控阶层的制衡问题,同时对后人类系统中人与机器的本体论边界进行探讨,以寻求稳定模式来制定人们进入未来所遵循的规则。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7年个展“自愈功能”(纽约特纳美术馆,纽约,美国)、2019年Hangar Triangle Network国际艺术家会议(里斯本,葡萄牙)、2019年“共同的神话”安仁双年展(成都)、2019年“时间开始了”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等。
郑达
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创立者,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CPI研究员。
他的艺术工作聚焦于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映现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机械装置、媒体剧场等。他创立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专注于当下媒体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基于电子虚拟环境的艺术实验。他先后完成“多种物”系列互动装置作品,该系列包括《多物种C的起源》《多物种E》《多物种H》三件作品。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4年个展“入侵计划”(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6年“后机器:想像HOLOS”(K11美术馆,武汉)、2018年“上传者——后人类的副本”(湖北美术馆,武汉)等。
郑宏昌
出生于云南,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主要从事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的研究,其创作主要是数字影像与现实物件拼组的影像装置。2019年建立斗米岙国际艺术村。
曾参与多个重要展览包括:2017年“循环迁移”(泛空间,北京)、2017年“非影非像”(进行时空间,北京草场地)、2018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新潟,日本)等。
——— 策 展 人 简 历 ——
张海涛(Zhang Haitao),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特聘教授、天津美术学院硕导、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现生活、工作于北京。2004年至今在国内外已策划百余场学术展览与论坛。2009—2017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荔空间策展人。2019年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影像艺术节终评评委;2008-2017年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人; 2015-2019年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曾策划:2020“机器·人·艺术·时代”;2019艺术合肥“解药——实验影像艺术展、2019“人机合一”人机艺术计划Ⅱ;“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都市游牧”2017杭州大屋顶国际动态影像展;艺术郑州·2016当代艺术展;2015北京798艺术节:新民间转换;第十六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2014西安“媒体城市”国际艺术展;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生物·生态”中荷当代艺术展;“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未来索引”等展览。
艺术档案微信公众号版:光明美术馆·展讯︱未来艺术学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