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至2021年1月17日,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大型群展“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以跨代际的30余位艺术家,涵盖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艺术先驱到当下新兴艺术家创作的70多件作品,并对机器学习美学、数字客体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反思展开了探讨。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由法国策展人黑阳(Jerome Neutres)和UCCA策展人秋韵联合策划。这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由各地艺术家通过线上协作,最终远程完成布展的艺术展。在本次展览的纪录片中,也呈现了从布展到开幕的点点滴滴:
1985年,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曾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了具有开创性的展览“非物质”,构想了一种与电讯技术进步相呼应的全新物质模式。本次“非物质/再物质”展览既是对此前“非物质”展览的致敬,亦旨在通过探索计算机艺术的广阔前景与哲学根基展现计算机艺术不仅是新的媒介,更是一种全新的美学表达形式,从而在计算机艺术媒介的历史上谱写新的篇章。
如果说当年的“非物质”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借助具有划时代意义,诞生于现代的工具创作的艺术一窥后现代的未来,那么35年之后的“非物质/再物质”展览则在回顾计算机艺术起源的同时,审视了后现代当下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范式进行了展望。本次展览并非对物质本身的否定,而是探讨了计算机算法的创造力如何被再次物化,在转变为诸如纸本与画布更为传统媒介的同时,以无法定义的新颖体验,模糊了具有可见性的物质与无形不可见的非物质之间的界限。
本次展览以四个章节全景展现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每个章节均涵盖特定的历史时期。除此之外,还包含与百度AI共同策划呈现的特别单元。在这个单元中,观众的积极参与也赋予了每件作品特别的视觉表达。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接近10亿,在北京这座数字科技正前所未有融入生活的城市举办此次展览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的人们习惯了与科技相伴,尤其在2020年的特殊时期更加凸显。与此同时,“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在回溯计算机艺术历史起源的同时,亦开启了关于计算机艺术未来形态的对话。
本次大展是一个适合全年龄段、各类型人群观看的展览。为更好地让观众理解展出作品,“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准备了丰富的语音导览内容。其中部分语音导览由UCCA艺术声音使者阿云嘎倾情演绎。他讲述了精选的展出作品,观众可在观展的同时扫描展厅中的二维码收听,体验计算机艺术之美。UCCA还携手“耳朵里的博物馆”打造了专属于儿童的展览语音导览,儿童语音导览由“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朋朋哥哥录制,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绘声绘色地引领孩子们走进计算机艺术的世界。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展览地点: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2020年9月26日至2021年1月17日
参展艺术家:aaajiao(徐文恺)、梅莫·阿克腾、雷菲克·阿纳多尔、米歇尔·布雷与艾德蒙·库绍、凯林·布里克与芦明一、米格尔·舍瓦利耶、哈罗德·科恩、埃利亚斯·克雷斯潘、费亦宁与官承翰、约翰·杰勒德、池田亮司、彼得·科格勒、林科、刘娃、陆扬、劳伦特·米尼奥诺与克利斯塔·佐梅雷尔、曼弗雷德·莫尔、薇拉·莫尔纳、莱昂内尔·莫拉、弗里德·纳克、米歇尔·佩桑、夸尤拉、艾伦·拉斯、卡西·瑞斯、丹尼尔·罗津、查尔斯·桑迪森、里奥·维拉瑞尔、王郁洋、杨泳梁。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