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2003-05-08 ]第一届台湾国际女性艺术节

[2003-05-08 ]第一届台湾国际女性艺术节

2010-01-21 13:48:57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裘安.浦梅尔(Joan Pomero) 法国旅台艺术家,动画剪接助理:骆旻思、王泰翔 《厚──表面到底面的距离》 2003 录像装置

展览名称:第一届台湾国际女性艺术节
艺 术 家:许淑真、玛格丽特·谭、王紫芸、王翠芸、神乐记、裘安·浦梅尔、千正、谢淑妮、黑猫在打狗、凌凡、吴玛俐、刘世芬、文晶莹、谢鸿均、林采玄、华莎·聂儿
展览城市:高雄,台湾
开幕时间:2003年5月8日
展览时间:2003-05-08 至 2003-07-27 

“第一届台湾国际女性艺术节”是南台湾(也是台湾)首次举办的国际女性艺术节活动。随着世界文明发展的脚步,不论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各种领域,女性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藉由女性艺术节的举行,期盼让台湾的民众了解当代女性艺术家在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也企望台湾能成为国际当代女性艺术交流的平台。

本届台湾国际女性艺术节由高雄市立美术馆与台湾女性艺术协会主办,以名为“网指之间-生活在科技年代”的当代艺术展为活动主轴,旨在探索台湾与国际之女性艺术家,如何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情境下,重新思考艺术创作的定义、内涵、材料、形式和美学,以及女性经历科技生活变迁的过程。在展览期间并将举行国际研讨会以及其它教育推广活动。


第一届台湾国际女性艺术节主要活动内容

1.「网指之间─生活在科技年代」展览(05/08~07/27,201~203展览室)
2.「网指之间─生活在科技年代」展览开幕暨策展人导览(05/10,雕塑大厅)
3.「女性艺术与科技」国际研讨会(05/10, 05/11,地下一楼演讲厅)〔因SARS取消〕
4.「认识女性艺术家与科技的对话」系列讲座(05/25, 06/01, 06/15, 06/22, 06/29, 07/13, 07/20,2:00~4:00pm,地下一楼演讲厅)
5.南台湾女性艺术创作营(05/17, 05/18, 05/24,地下一楼演讲厅与美术教室)
6.台湾女性艺术协会网站活动:包括漫画擂台秀─科技年代的幽默故事(网络征件及开放空间自由转贴)

参展艺术家作品

黑猫在打狗(南台湾艺术创作团体:邱禹凤、林丽华、庄彩琴、陈明惠、陈谊芳、张惠兰、曾玉冰、黄瑛玉、刘素幸、蔡宗芬、赖芳玉) 《黑猫幻游记》 2003多媒体装置

王翠芸 台湾艺术家 《电子情绪》 2003 复合媒材装置

凌凡 台湾艺术家 《吻及其不满》 2003 录像装置

许淑真 台湾艺术家 《告密》 2003 多媒体装置

吴玛俐 台湾艺术家 《挪亚方舟》 2002 多媒体装置

谢淑妮 香港裔美籍艺术家 《Bionicpak》 2001 泡棉立体雕塑

神乐记(台湾艺术动画创作团体,动画制作:吴怡蒨;程序设计:郑弘卿;空间规划:曹罗羿) 《进化工作坊──阶段 I》 2003 多媒体计算机动画装置

文晶莹 香港艺术家 《洗光》 2003 录像装置

玛格丽特.谭(Margaret Tan) 新加坡艺术家 《现实中的虚拟身体》 2002 多媒体装置

刘世芬 台湾艺术家 技术协力:李霈恩 《礼物》 2003 多媒体装置

林采玄 台湾艺术家 《真空状态──印象的温度》 2003 玻璃立体装置

王紫芸 台湾艺术家 《W小姐的部分秘密》 2003 多媒体装置

千正(MINALIZA 1000) 韩国旅美艺术家 《离地状态》 2002 多媒体装置、录像、绳索

谢鸿均 台湾艺术家 《拨游在网指之间的阴性空间》 2003 复合媒材

华莎·聂儿,(不)流动故事,录像装置,2003

网指之间:生活在科技年代中的人文变迁
文/陈香君

        二十世纪以降,人们的生活便和科技密不可分。无论你/妳喜不喜欢,科技的生产,快速的在改变人类日常生活的作息。家电用品改变了我们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相处的方式;计算机器材和网际网络,变化了我们书写、工作和沟通的模式;而数字影音信息,每天都在灌溉或蚕食我们的性灵和身体。


  科技年代里,人类主体与文化的转变

  人类生存的需要、无尽的欲望和漫天的遐想,不断驱动着科技的发明、生产和消费。人们藉助科技产品的功能,取得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当人们越来越依赖科技发明的同时,人类的身体、认知、认同和生命经验,也产生了质量上的变化。很明显的,人类和科技唇齿相依的程度,远远超过功能性的结合。当科技产品运作不顺利的时候,人们经常陷入一种莫名的瘫痪里。这般存在的瘫痪感,像极了人们生病的时候,身体和心灵的不听使唤。

  这样的存在瘫痪感,意味着人类主体经验和感受的巨大变迁。而这变迁的情境、样态和内容到底是什么?对此,美国加州大学意识史系教授唐娜?哈洛薇(Donna Haraway)提出相当精辟的观察。她认为,在科技生活当中,人类已经演化成一种人和机器(或科技概念)紧密结合的「机体人」(cyborg)。「机体人」超越了人与动物、有机体与机械、实质与非实质(指当代技术奠基于电磁波、光谱等不可见之物和能源)对立的传统思维。「机体人」的主体性,依时空、模块、内容和操作者的差异而流变。唐娜?哈洛薇,并从「机体人」的人类主体与存在状态的变迁,看到了能够解决后结构主义所批判男与女、主与客、人与物等等二元对立框架的契机。于是,她宣示了一个超越性别宰制逻辑的女性乌托邦的形上学和社会文化实践的基础 。

  从人文社会的体验和省思,介入台湾当代(科技)艺术的发展

  相应于唐娜?哈洛薇对于科技生活中人类主体性变迁的观察,台湾和亚洲女性艺术家又有何想法呢?

  也许是受到科技年代流行趋势的影响,台湾近十年来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科技艺术展。早期科技艺术展的参展作品和策展选择,多半侧重在数字科技的媒介特性以及影像造型上的美学操弄。进入展场,常常觉得像迷失在一个酷炫的电动游乐场里。差异的是,很难在那里发现电动游戏内享乐喧闹的畅快淋漓,也鲜少体验到艺术里令人感动的余音绕梁,更难见发人深省的社会与文化观察。这样的观看迷失感和匮乏感,后来变成了「网指之间─生活在科技年代」作为一个介入台湾/当代/女性/科技/艺术的国际展览的思想起点。

  「网指之间」的展览名称,便试图勾勒出这样的人文立场和艺术思维。「网指」的构思源头,来自网际网络空间中的流动坐标─网址(web-site)。但以同音的「指」(fingers) 取代「址」,正好传达了人类目前的存在状态:介于网(机器、数字传输虚拟世界)和指(手指、物理实质世界)之间。许多参展艺术家的作品都呈现了科技年代的存在意象以及她们对于科技/艺术的思辩、感受和颠覆 。

  另一个提问是,对于科技生活或现有科技艺术范畴的响应,一定要用数字媒材才能完成吗?台湾现代主义艺术的传统,过于强调作品的造型(plasticity)和物质性(materiality)的纯粹。一个科技艺术展,往往倾向选择强调数字媒材的作品和惯用数字媒材创作的艺术家。「网指之间」之所以不将数字媒介当作选择作品和艺术家的初衷,便是要切断这种后设艺术范畴的当然合理性、合法性和价值观,还原材料、艺术、创作和生活实践之间的依存但自由流动的关系。透过和科技有着不同关系(例如:紧密或疏离)的艺术家的认知、感受和经验,这个展览试着去探索科技艺术和生活的文化节理。

  性别和「网指之间」又有什么关连呢?以前蛮常听到这样的「性别常识」,即「科技」是「男性」的,「文化」是「女性」的。也有人说,网络提供人们虚拟身份的空间,因此科技艺术没有性别问题。但真的是这样吗?前者的逻辑,恐怕随着时间的移转,已经逐渐不攻自破。而许多网络色情或情色的社会现象,也证明了虚空间中的性别流动空间变大了,但是许多性别意象或是性别认同的基础还是相当男权中心的。而要改变这样的性别环境,或许女性艺术工作者要自己实际去观察、去体验和去介入。

  作为台湾女性艺术协会所策划的「第一届台湾国际女性艺术节」的主要活动,「网指之间」是一群女性艺术工作者,群策群力,试图从当代艺术的环节介入台湾的文化和社会意识。女性的生理和社会性别,作为美术/社会文化运动的串连基础和交流平台,只是因应当前父系中心艺术环境的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台湾女性艺术协会和台湾国际女性艺术节的发展,不会对不同生理、社会性别认同的艺术工作者开放。当女性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实践和生活体验,依旧较难普遍进入台湾当代艺术以及台湾社会文化思想体系之际,「网指之间」以及它所企图召唤的许多未来的性别/艺术展览/论述,性别集结上的哲学吊诡,似乎是它们目前不得不担负的社会责任。

  科技对于人类肉身环境的改变

  伊藤?塔莉(Tari Ito)的行为表演「失序的身体」(Disordered Body)(2003),所关注的是科技对于人类身体以及周遭环境的改变。受到日本小说家Sawako Ariyoshi作品《多重的污染》(Multiple Pollution)的影响,她的作品也充满了环保意识。相对于《多重的污染》中化学物质外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她的表演,则将着重在大都会地区里看不见的电磁波等物质对于自然、人文环境以及人类身体的改变。她并将以己身的主体变化和性别认同为出发点,观察、诠释以及批判自然环境和性别人文关系的变迁。

  神乐记(Sin Log Gi)的创作「进化工作坊─阶段I」(Workshop for Evolution-Phase I, 2003),要让大家直接感受的,是生化科技对于人类演化秩序的改变或操弄。这件交互式的计算机动画装置,呈现一个静处在子宫空间中的小胚胎。小胚胎的律动和成长,随着观者任意选择的外在环境条件,以及母体物质与精神等等状态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变化。随着生化科技的高度发展,生殖已经不单纯是受精卵和母体之间的联系。人类试图依照自己对于未来的渴望,改变人种繁衍和进化的方式。观者指尖拖曳、按动鼠标的动作,正如生化科技的实验,藉由基因的变造或是干细胞的培养,进而改变人类生存状态的过程。神乐记透过计算机装置的互动特性,让观者亲身目睹和经历人类对于进化过程的控制,进而触发观者反思人类这种无尽的操纵欲望的合理性。

  林采玄的「真空状态─印象的温度」(2003),企图创造出一个介于网络、科技世界内外的乌托邦。101个没有特定性别的透明玻璃娃娃,从中心黑洞向外均衡放置在平台上。黑洞犹如母体(matrix),经由光纤线缆,将电源输送到每个娃娃的身体里。101个整齐面向母体的玻璃娃娃,随着母体光源的忽明忽灭与全亮和全暗,而有均衡的呼吸和循环。光线的律动和循环,在展场里释放出一种简单、华丽并且闪烁着记忆味道的颓废美感,并形成一个美丽而又疏离,都会而又神秘的世界。它们生动的交织出都市环境中夜晚交通律动的、人与人身体之间血脉交流的、以及网际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数字传输的记忆和温度…同时,象征着人类小宇宙的玻璃娃娃,在被淘空、被抽离了外在的身份认同和社会特质之后,变成了最基本的生命能量体,连结着母体大宇宙无穷无尽的磁场和力量。从这样去社会化的艺术语汇,宣示出艺术家内心对于原始静谧的、纯洁无别、出世而又入世的乌托邦渴望。

  人类感知方式的变化

  王翠芸的「电子情绪」(2003),是悬挂一台台被掏空计算机屏幕的装置。作品看来漂浮、安静。艺术家认为,网络科技将事物都转换成0和1的数字化信息。人在藉由视觉观看数字译码认知世界,以及借着手指敲打键盘建立社群关系的过程中,肉身体验范围逐渐变小,其它感官功能日益荒废。艺术家在掏空的计算机屏幕中,重新加入一些日常的现成对象。当观者的手伸入屏幕抚触那些对象时,往往感到恐惧和惊奇。正是在这种既熟悉又陌生、惊喜又害怕的肉身体验过程中,艺术家要在这个科技年代里,找回人类声色嗅味触等感官感受的丰富表情。

  网际社会中真实与虚幻、监看与被监看的辩证

  黑猫在打狗的集体创作「黑猫幻游记」(2003),刻意塑出一个温馨家庭式的客厅网咖。相对于一般网咖中大家各自埋头苦干、沉浸厮杀的气氛,黑猫在打狗的网咖,则是明亮开放的,是连结同乐的,也是健康滑稽的。观众到此,可以上网,可以结伴一起休闲、修行、跳舞或健身。藉者这间温柔而奇怪的网咖里,黑猫在打狗慵懒的伸出她们的猫爪,对于现下科技的生活和文化,提出一种低调而又华丽的批判和宣言。

  当网咖从公共空间被转换成半私密的家庭客厅空间,黑猫在打狗铺陈出一个网网相连到天边的人际世界。该网咖空间中又装设了监视系统,并将监控屏幕放在展场的其它空间让人不经意的就会驻足观看。于是,「黑猫幻游记」传达出艺术家们对于网际社会的最大焦虑,即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界线全然模糊化。透过网络传输,私密也会无远弗届。然而,网络空间的匿名和虚拟性格,又使得真真假假,无从分辨。这样的特性,也使人常对实质社会和肉身自我产生怀疑。黑猫在打狗尝试以一种幽默的语汇,嘲弄同时生活在实质社会与网际社会的人们在真假之中幻游的存在状态。

  许淑真的「告密」(2003),似乎藉由妄想症这种精神病作为隐喻,将网际社会不断循环的真假混淆、怀疑和相信、防御与监看的集体感受无限上纲(大家也许还记得金凯瑞主演的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1998))。透过将针孔摄影机装设在家里各个角落,并将监控屏幕放在展场供人观看,艺术家自己仿真、扮演和操练着妄想病患生活情境和心理状态的同时,也亲身实践了网际社会监看与被监看、展示与被展示的文化焦虑。

  信息化社会的身体权力机制

   玛格丽特?谭(Margaret Tan)的网络互动装置「真实中的虚拟身体」(Virtual Bodies in Reality,2003),要凸显的是网络科技影响下的身体权力关系。1986年美国的Visible Human Project,将一名死刑犯以及一名无名女子的尸体全部支解开来,然后把各部位分别拍照。那些「身体零件图」后来被转换成计算机资料,然后再重建成两个「虚拟的身体」。玛格丽特?谭挪用了该计画所建构的男性和女性身体影像。观者进入艺术家的网站之后,将看见该身体影像在面前无声而缓慢的转动着。观者在输入个人资料之后,便可选择要伤害或治疗那些身体。在这个简单的过程里,艺术家尝试让观者看见自己的动作对于无名身体/影像的改变。透过这个互动的过程,艺术家希望带出更复杂的伦理问题。即真实的身体,传输到网络虚空间之后,是否就变得较不真实?我们施加在虚拟对象上的暴力究竟还算不算暴力?经过科技中介之后,暴力和道德责任的观念又将如何变迁?

  王紫芸的「W小姐的部分秘密」(2003)所呈现的,恰巧就是美国Visible Human Project实验室中所发生的事情。就像该计画中被支解然后被数字化的身体,W小姐的秘密,变成计算机字幕机中的仓颉字码,不断的传输出来。个人的隐私,透过数字科技的处理,全然变成扁平化的信息。个人的身体、感受、实质的存在感,都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丧失。而转化成为0与1信息之后的个人私密,经由简单的复制过程不断膨胀、扩充、变形;经由网络连结和传输无远弗届的散播。个人的隐私,在自愿或非自愿的状况下,暴露在众人的眼光之下。此时,观者所面对的不单是信息真假之间的猜测,还是网络科技所带来的窥探、快速传播隐私的道德焦虑。窥视、传播和变造扁平数字化之后的个人身体记忆,是否算是对于主体的侵犯?这样的状态,对于主体的生活和社会意识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机体人─肉身与数字密码同在

  琼安?蒲梅尔(Joan Pomero)的作品「厚─表面与底面的距离」(About Thickness,2003),可说是对于前述问题的响应。琼安?蒲梅尔的录像装置,藉由不断跳动的身体影像,试图放大网络空间中主体的扁平化现象。藉由指尖,人们游走在繁复的网络体系里,和不同文化、族群和阶层的虚拟社群联系、沟通或交流。这样的发展,已经全面冲击到主体对于肉身存在世界的认知和意义。肉身世界的实体厚度,即物体表层到底层的距离,和网络虚空间中流动的、轻盈的、去身体的状态形成相当惊人的对照。而当前主体所面对的新存在状态,便是实体与去身体的信息影像共存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势必会解构主体的固有认知、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模式,并建构出新的主体样态和社会意识。而这新主体,正是唐娜?哈洛薇所宣称的「机体人」。

  华莎?聂儿(Varsha Nair)的录像三部曲「不/流动故事」(Im/mobile,2003),则从人和手机的密切关系,切入人和机器共存共荣的主体变化。华莎?聂儿的录像,主要在纪录一位密友长达四个月的生活片段。影像中,呈现出其密友与手机之间的爱恨情仇。相对于唐娜?哈洛薇乐观的科技乌托邦想象,华莎?聂儿对于科技似乎是有些人文主义的保留。华莎?聂儿相当关注手机在政治性动员和连结主体上的机动性和强大的力量。例如:不久前推翻菲律宾总理的行动。但同时,她也注意到,随着一人一机或多机的手机扩张,人类和手机变成了另一种人与机器结合的「生命共同体」。人的身体、心理、认知和行为,莫不紧紧的受到手机的牵动。同时,手机(mobile phone)亦逐渐代替人类某些身体和心灵的动作和思维。在此,华莎?聂儿关注的是,人类发明手机,取其高度的便利性和行动力,但当人类渐渐和手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当中,人类的主体,是处于更固定或更自由流动的情境 ?

  对照华莎?聂儿对于「机体人」的质疑,谢鸿均和唐娜?哈洛薇一样,对于「机体人」以及网络空间作为女性乌托邦有着相当热烈的信仰。她的复合媒材系列作品「拨游于网指之间的阴性空间」(2002),乃是藉由母体的子宫空间以及母亲主体与胎儿主体相依变化的纪录过程,去理解、隐喻和诠释网络空间中的混沌状态和主体关系的流动情境,以及该情境对于实质空间和肉身社会的冲激与改变。网络空间,对于谢鸿均而言,就像是一个温暖、未完全成形的虚拟/阴性空间(virtual/chora)或虚拟母体(matrix)。在这样的空间,提供主体自由出走、任意自我拆解、自我重构的机会。谢鸿均在网络空间里,看到了女性主体自由挥洒的空间,及充满运动性格的女性乌托邦 。

  科技生活与艺术机制和语言的对话

  谢淑妮(Shirley Tse)的Bionicpak(2001),以塑料(plastics)这种较传统的包装科技产物,来呈现人类从重视物理性质的电子科技,转移到强调生物性质的生化科技的演变。艺术家利用包装计算机产品的泡棉,发展出具有独特视觉性(visuality)和强烈造型特性(plasticity)的雕塑和装置。Bionicpak由二件水蓝色的泡棉立体雕塑所组成。细心的观者会发现,二件泡棉雕塑上的图案发展并不对称。一件强调机械建筑的整齐设计风格,另一件则着重在配合人体工学的弯曲多变化造型。对艺术家而言,前者象征着人类重视理性规律堆栈的电子科技生产的年代;而后者,则代表了较重视生物细胞和身体流动的年代。藉由这二片泡棉雕塑的对照,艺术家发表了她对科技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观察,即「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而21世纪则是生物科技的世纪」的结论。和去年甫在澳洲雪梨双年展以及巴西圣保罗三年展的参展装置Polymathicstyrene一样,Bionicpak的二片水蓝色泡棉立体雕塑上所刻画的各种图像,对观者都是非常棒的艺术飨宴。透过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塑料低科技现成物,谢淑妮精确的捕捉到了人类生活在高科技年代的取向和趋势,并且以一种颇富诗意的设计感,实际的扩充了当前流行的科技艺术内涵。

  MINALIZA1000 (千正(王民)) 的「离地状态」(Groundless,2002),是一件经过精密计算后介入西方科学/艺术哲学传统的特定空间装置作品。去年于纽约Lance Fung画廊展出时,艺术家交错编织黑色的弹力绳,形成布满整个空间的格网(grid)。观众一进入该格网空间时,将激活空间中的投影和音声装置,方格状以及螺旋状的线条和光影,忽明忽暗的投射在地面上。随着光影的变幻以及格网影像转换成螺旋状影像,空间中流泄而出的音乐,也从法国超现实主义音乐家Eric Satie 的曲子变换成从韩国传统弦乐kayakeum改编的曲子。

  在西方美术和哲学传统中,井然有序的正方形交叉网格,代表了启蒙运动以来笛卡儿式的主体思维。它代表了理性、稳定、秩序以及确定感。而在美术里,艺术家所指涉的是抽象的黄金典律,代表的是一种理性和没有利害关系的严谨透视和美学凝视。而螺旋状的影像和网格的弧状边缘,则象征着艺术家对于杜象回转浮雕(rotoreliefs)的赞同。因为它代表着一种身在其中的肉体感受,以及观点不断转动的多义世界。藉由响应西方美术和哲学文化,「离地状态」试图描述当代/科技生活中人类所深切体验的游移/犹疑、多义与混种的文化与美术主体状态。而且,观者一接触这件作品,数字媒材的互动性质,便精确得让他/她们无法不自外于此。


  科技作为梦想实现的开端

  最后,人类欲望和梦想能量,是造成科技发明不断翻新、人类注定与科技成为生命共同体的核心驱动力。

  在文晶莹的录像作品「洗光」(Washing Light,2003)中,艺术家将光线投射在沾有皂水的玻璃片上,然后用手以画圆的方式不断洗刷。她用摄影机将整个过程拍摄并放映出来。原本极具穿透性的四散光线,经过录像语言的转译,变成了一个单点而深入的神秘洞穴。藉由数字语言的翻译,「洗光」将人类藉由科技发明,满足人类捕捉、欲想和抚弄自然的无尽欲望和梦想。

  凌凡的「吻及其不满」(Kissing and its Discontent,2003),描述的是一种对于爱情的永恒渴望。作品空间中,舒缓排列着一束束如真似假的玫瑰花栽。配上不断循环但不见身影的水滴声,透露出玫瑰花希求雨水灌溉的欲望,以及那种欲望满足和不满足的循环过程。同时,不断重复的人类亲吻和说话特写影像,更强烈的诉说着这种恒久饥渴的满足和不满族的欲望拉扯。而这,正贴切的隐喻了科技生活中屡败屡战、恒常梦想的生命动力。

  刘世芬的「礼物」(Gift,2003),乃是利用数字科技的特性,实现一个关于娃宝的梦想。娃宝是艺术家在台北荣总妇科开刀房工作时所接生的一个无脑的小孩。她出生时非常可爱、活蹦乱跳,奋力的在人间存活了一天左右的时间。在娃宝离开人世后的第三天,娃宝的母亲在中正楼8楼的病房内看见一只白鸽驻足窗前久久才去,像是宝宝和母亲在做最后的告别。在征得娃宝家人的同意后,刘世芬拍下娃宝的样子。观者可以在展场空间的触控式屏幕看见娃宝,藉由手抚摸娃宝的动作,娃宝的影像便渐渐幻化成一只自由飞翔的美丽白鸽。透过复杂的科技和简单的触摸,观者在展场的仪式性空间里完成一种人类对于生命尊严和救赎的热情。

  吴玛俐的「诺亚方舟」(2002)和「21世纪的吴尔芙」(2003),延伸自艺术家以往创作「集体潜意识」(1996)、「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2002)中船承载众人梦想,航/飞向美梦成真的圣境寓言。吴玛俐,为了持续创造理想的艺术、社会和环境价值,亲身体验了以高科技实践另类艺术文化价值的甘苦。「诺亚方舟」和「21世纪的吴尔芙」,其实是一件艰难且庞大的环境艺术计划的部分过程。该计画的理想是建造一艘充满视觉美感的太阳能动力船,但限于经费与技术特性的制约,目前看来有些遥不可及…然而,艺术家在坚持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却带给我们无数个结合科技与梦想的创作,以及当代女性(「21世纪的吴尔芙」)在科技年代出走的方向。

  注释:

  1)参见Donna Haraway, 'A Cyborg Manifes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pp. 149-181. 另参见王志弘,〈技术中介的人与自我:网际空间、分身组态与记忆装置〉,《信息社会研究(3)》,2002年7月,页12-13.

  2)特别要感谢的是王紫芸和琼安?蒲梅尔(Joan Pomero)对展览名称的更动。

  3) 关于手机对于台湾人心理和存在状态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张小虹的文章有精彩深刻的分析。张小虹,〈后现代(台湾)奇机─手机召唤、幻听妄想与商品拜物〉,《在百货公司遇见狼》,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2,页13-55.

  4)关于网络和女性乌托邦的讨论,参见谢鸿均,〈拨游于「阴性空间」的妊娠纪录〉,以及Irina Aristarkhova, 'Virtual Chora: Welcome'。这二篇文章,均将发表于2003年5月10日和11日高雄市立美术馆和台湾女性艺术协会联合主办之「女性、艺术与科技」国际研讨会。另参见张惠娟,〈从女性乌托邦到女性计算机叛客─兼论皮儿西〉,《中外文学》,28:4,1999年9月,页126-142.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