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他山之石——论新媒体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他山之石——论新媒体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2010-03-05 17:55:47 来源: 数字艺术中国 作者:artda

柴秋霞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艺术从来都必须通过技术媒介得以表现。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类的视觉图像语言得到了空前的开拓,艺术的视角和语言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的媒体相适应的新的艺术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在近二、三十年的艺术发展中,艺术对新技术成果的吸收与利用更具有鲜明的特征。公共艺术直接反映着现代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理想的新型关系,已逐渐成为建构当代城市多元的公共文化和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它在营造人性化和平共享公共空间的同时,传递着、述说着不同社群的文化理念或价值取向,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并形成具有综合效应的文化交流平台,这是其它媒介及传播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随着照相技术、录影技术、电子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视觉图像资源的范围得到空前拓展,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人“看”事物的方法和角度。它并不是传统艺术的“读图”或简单的“图文并茂 ”,其传播的信息结构是立体的,传播渠道是网络多元的。对于公众而言可以受到多感觉通道的冲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和体验的审美经验的获得。
    新媒体艺术的多媒融合和实时交互的传播特征赋予公共艺术广泛参与体验的审美特征。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的艺术语言。这些都为公共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以及材料来源,也促使他们进一步地深思是否可以借助新媒体艺术为公共艺术插上高飞的翅膀。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公共艺术家克里斯多夫·沃迪斯寇的作品《凯旋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沃迪斯寇受邀参加马德里的一个联展,连续三个晚上投射影像于市内的一个凯旋门上。在展览会期间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恰在此时爆发。他的作品受到此时事的启发,利用凯旋门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碑作为出发点,同时也将它当作批判的基础。在右边,沃迪斯寇投射加油用的油枪影像,左边则是美军使用的自动步枪,各自被骷髅的手握着,凯旋门的上椽则写着:“Cuantos”(多少)。夜幕中激光投射在凯旋门上的自动步枪和油枪影像格外醒目。
    沃迪斯寇的影像作品利用直接的比喻向大众传达出他的想法:每升石油的价格似乎是众多隐形杀手的亡魂,是否是死神在引导着战争的动机?投影灯也照亮了凯旋门的正上方:由四匹马拉载着马车上的战胜者。而战胜者在此情景下似乎也改变了它的意蕴,讽刺地表示对死神的颂扬,因为它才是战争的最后赢家。
    沃迪斯寇利用新媒体技术视觉影像布置出来的惊耸壮观的作品重新诠释了纪念碑的意义。这样的方式是把建筑物从都市背景中以强力的灯光效果凸现出来,通过强加的叙述元素强迫观众阅读这个建筑物赋予它新的历史。事实上回应了传统纪念性艺术的创作模式,也就是说要让人惊奇才能在人们心中烙印下所要传递的抽象概念,给人们一个作为回想的清楚影像。此外作品本身也自然地融入于城市的环境背景中。
以手工技艺为手段的传统技术受到了以新媒体为核心的新技术手段的挑战。装置艺术、照相艺术、录影艺术、光电艺术、声音艺术、水体艺术等一大批新的视觉语言出现。它们不但丰富了传统的视觉样式,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还改变了公共艺术设计的传统样式。这些新型的艺术样式迅速涌现并占据了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例如候车厅内、广场上、公交车上出现的电视、电子广告牌;马路上出现的灯光照明设施、电子路标、红绿信号灯、公园中出现的水幕电影、电子动感雕塑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媒体对人们的审美感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介入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将在下面几个方面得到加强:
一、临场感增强
    公共艺术的核心理念是彰显和培育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社会公众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公共精神,以使更多从事非艺术职业的大众有可能参与并享有艺术文化的欣赏和创造,同时通过公共文化领域的艺术实践去推动公众的社会理想及主人翁的观念意识。
    新媒体艺术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实现了公共艺术表达语汇的变化。所谓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声音、文字、图形、图像、数据等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例如高画质电视由于其荧幕的高解析度特性也能使人看到荧幕上的景象,产生高度的临场感。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使用,向人们展示了诱人的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 (Virtual Reality),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操作者通过传感器装置与虚拟环境交互作用,可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或改变虚拟环境。由于它生成的环境是类似现实的、逼真的,人机交互是友好的,因此产生一种如同“身临其境”的具有动态、声像功能的三维空间环境。而且浏览者能够进入该环境,直接观测和参与该环境中事物的变化与相互作用。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将一改人机之间的枯燥、生硬和被动的现状,让人们陶醉在流连忘返的工作环境之中。
    新媒体的形式结合随时随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互通咨询,可以使公共艺术方案的审议与实施置于广大受众群的共同参与之中,把这种民主的、开放的公共参与过程,作为公共艺术传播的重要方式,更作为公共艺术文化的一个显要特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媒体艺术的呈现方式将越来越自然地融入到现场的时间、空间之中。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的介入公共艺术,它将参与表达更丰富的情感,并且使观众体会到更真实的临场效果。
二、互动性增强
    所谓“互动性”,就是将艺术家的个人表达与创意通过其作品延伸到观众中,以加强观众的参与性。互动性有两种,一种是作者设定好的“互动性”,就像我们点击、打开网页一样,一切都在作者的事先控制之中。另一种是更自由的“互动性”,它会因为观众的加入而影响作品的呈现过程乃至最终结果。
    公共艺术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参与使人们了解公共艺术,也只有在参入过程中才真正实现了公共艺术的价值。公共艺术的传播,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式的单向的、静态的展示,而是趋向与观众群产生不同方式的交流、接触,形成某种直接介入和对话的互动过程。
    而新媒体艺术最为鲜明的特质为其互动性,在其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呈现的过程中,公众可以参与其中,与介质及他人进行互动。这可以导致作品及参与者意识转化,并衍生出全新的影像、思维与视觉经验。参与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乃至意义。
    新媒体艺术介入公共艺术,更有利于公共艺术作品表达广大受众的社会共识、道德常识、审美情感及公众社会所关注的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便于与公众达到对话、互动效应。
    公共艺术未来发展方向应多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而此种结合一方面将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一方面将使得公共艺术的艺术效果因多媒体艺术的加入而更具亲和力。如“身体影像”(Body Movies)是一个大型公共空间互动装置艺术作品,它使用了一个电影院的外墙(90米X 20米)作为交互投影的荧屏。在鹿特丹中心的舒乌伯格广场上,硕大的交互人像投像投影在电影院的外墙上。在鹿特丹、马德里、墨西哥、蒙特利尔街头拍摄的数以千计的人像,通过布置在广场四周的自动控制的投影机显现出来。不过,这些人像只是藏在过往行人的剪影之中,由于行人与广场地面的强光灯远近不同,这些剪影的长度也从2米到22米不等。一个影像追踪系统实时监控阴影的位置,当阴影与某个场景中全部的人像都相符和的时候,控制计算机就会自动发出一个指令,将场景转变为一组人像。通过这种方式,广场上的行人被邀约来表现不同的故事。这件作品将电影院的建筑变为缩短人们与城市之间距离的一个媒介。
    我们可以将新媒体艺术的设计原理引用与公共艺术之上,将公共艺术设计为活的剧场互动沟通环境,以产生真实感,进一步促进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互动能力。其次由于数字荧屏的超大容量与可选择性,必然激发公共艺术作品质量和数量的提升,这些无疑成为公共艺术互动性和丰富的现场感受力的强大动力。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会使原来无法在网络等远程传输中实现的公共艺术语言成为现实。现在网络带宽技术在超速发展,已经实现的“点对点”下载方式更具个性化,这也使得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的交流更加易于接受和富有趣味。
三、广泛的公共性
    利用电视、录像、互联网等多种新媒体手段积极地投入到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中,走出个人的私密性与狭隘感,对公众文化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新媒体艺术的这种广泛、便捷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处理好精英意识与通俗文化的关系,使艺术更加生活化、平民化、大众化。让大众都能理解艺术、享受艺术,在艺术活动中给大众提供更多交流、互动和对艺术评头论足的机会。这是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艺术来提高公民的素养。
    今天,人类及其与文化艺术的交往互动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以往社会无法比拟的。人类对社会交往和互动方式的认识和体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网络把交往的自由空间下放给了每一个人,只要你愿意,就可以随时利用互联网进行一对多、点对面的,以情感、思想、文化等为纽带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交往。人们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和限制,交往的空间趋于无限扩展。新媒体艺术正在深深地渗透、感染、改造着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在内的整个精神世界和生存方式。新媒体艺术的存在不仅衍生出诸多全新的人类活动方式,而且也为公共艺术的张扬开辟了新的扩展空间。
    新媒体艺术绝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工具和手段,其力量还在于,它首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占据了我们的日常视觉经验,自上而下地冲击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观念,它同时意味着一个逐渐开放了的社会文化共同领域的建立。正如罗伊·阿斯科特所言:在艺术方面,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了观众,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再是创作动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艺术家现在所做的不再是现实中取样以反映他个人的观点,而是结构框架,任由观念在其中创造自己的世界。
四、观念维度上的突破
    科学家曾预言宇宙的维度远远超过我们所能像的四维空间,它极可能有超过20个以上的维度。这些将极大的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和热情。布莱克曾经说过人类这个物种能够借助于具体操作揭示世界的内部表述,并超越自身被生物学所固定的感知限度。
    新媒体艺术是多维度的。所谓的多维,指创作者思维的多种方向,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多个方向扩展,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新媒体艺术对各种媒质和艺术特性的综合能力,使其有更多的表达路径和更广阔的展示空间,通过与观众的互动获得变化的增长形态。新媒体艺术设计在探索中不断地迈进并证实了这一论断。
    公共艺术的制作者只有采用多维度思维,才能使公众获得可介入、干预和选择的空间,也才能使公众与公共艺术品之间产生互动,使公共艺术品获得广泛、深远的社会效应。
    而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公共艺术发展空间中,新媒体艺术将迎来自己发展的新高潮,并将引领公共艺术观念变革而使公共艺术成为建构多元的公共文化和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途径。
    对于中国公共艺术家而言,无论在媒介还是观念上还远远未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给艺术创作带来的新空间的重要性,对大量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数码影像的研究认识也远远未上升到现代美学的层面。一方面大屏幕电视、公共电子广告牌、数码放大照片、数字电影、水体艺术等新媒体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出现,一些公共艺术家适应了这种现代科技的转变;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则坚守传统手工艺的方式。相比而言,中国的公共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设计的运用上是薄弱的,这与中国公共艺术家的知识背景和获取艺术手段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面对着城市的多样性、互动性、高度集中性,公共艺术也应是幻想的、多元的,应该更具活力、更加富有创造性,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共艺术家运用新媒体艺术创作手段来为创造公共环境美、公众生活美、公众生活方式美作为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城市公共艺术》翁剑青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艺术介入空间》(法)卡特琳·格鲁姚孟吟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数字化与人文精神》 鲍宗豪上海三联 2003

作者简介:
柴秋霞,任职于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工作室负责人,主要从事多媒体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