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器”开幕现场
张海涛:“感应器”艺术新现象
——“感应·感动”人工机能艺术展
此文根据iWo《数码时代》杂志采访整理
《数码时代》:您为什么要做一场关于感应器的展览,或者说怎样的契机激发了您策划这次展览的灵感?
张海涛:这个展览策划的初衷源于我个人对现实生活中日常事物的敏感和心理异常化的提取,另外是我对艺术史脉络中需求的展览的敏感。感应器带有“控制和警示”的延展性寓意,如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警报器、感应水龙头、自动门、感应车锁等生活用品。感应器有很多种功能,如靠声控、温度、气体、压力、红外线、磁阻、电量等传感,在创作中会带给观众各种感官的体验,结合作品中媒介技术“感应器”把主题范围缩小些,避免探讨的针对性被泛化的可能。感应器的现实实用价值是给我们带来便捷、减少人力投入、增加办事效率、确保安全的作用,但在艺术表达中依然是缺失的领域,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积极地或消极的意义都值得我们探讨。
《数码时代》:您想通过本次艺术展表达怎样的理念?或者说您策划的重点在哪里?
张海涛:展览将探讨感应器自动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而“感动”则是作为人类文化思想价值判断的一个支点,与媒介、技术、语言、题材这些文化本体一起表达生存的感受。新媒介技术做为艺术表达方式也必定带来新的艺术语言结构的变化。在我们的作品中不仅是为了借用技术而技术,更强调每个作品中借技术传达精神情感的人文境遇。
“感应器”作为人工机能的体现方式之一。人工机能与自然机能如何和谐的存在于现实,它们的比重失调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和谐、毁灭还是失控?很多科幻小说中也有所涉及,人造时光机器、克隆转基因技术、虚拟人的出现这些都会给未来人类带来新的生存困惑。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在创造了人工的机能与生态,在进行深刻的人工变革的同时,感应器等人造机能也会给现实带来消极的作用:如对积极地手工劳作文化的冲击、加快人类某些自然机能的退化、自然身心体验的缺失、改变我们的生理空间、对人类“傻瓜化”心理的影响和转变新的伦理关系。
《数码时代》:您对这次观看展览的受众有所定位吗?
张海涛:我觉得一个好的展览不仅仅希望艺术领域的艺术工作者体验现场作品,更希望公众了解到这个展览。这样才能强化艺术的功能,而不是自娱自乐。人工机能艺术是人类思想观念的新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加深切的表达我们的各种愿望,即给以我们生存的启示、担当起现实社会的责任、传送永恒的价值情感,介入现实推动社会积极的发展。艺术的创造与传播并不矛盾,艺术的创造需要独立真诚的态度,艺术家的创作不能因传播的放大改变自己创作的初衷和独立性。
《数码时代》:您能简单谈一两位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吗?
张海涛:我在策展中更强调每个作品中借技术传达精神情感的人文境遇。而不只是借技术达到一种娱乐互动或功能性的效果,那样我们到科技馆或娱乐场感受的更多。并且我策展时要求艺术家创作时尽量把感应器的材质语言切实与现实生存感受的表达有效融合,这里艺术家陈明强的作品《幻影:证件系列》通过新的角度对那些能够证明身份的凭证重新认识,是作者对于自身存在价值,对命运、历史、文化的重新思量!而通过感应器这个媒介让图像与观众互动感应,体现了身份在大的时代背景中的存在感和消逝感。另外一个艺术家的韩涛的作品《发抖的软骨头》描述了一个“现代病人”生理和心理的脆弱,这个“现代人”的骨气和态度正在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警惕性也越来越强,这个时代大环境下人的安全感在不断缺失而不确定感却在不断地增强,每个人都想把自己作为“套中人”,“发抖”也自然成为当下人自我保护的一种生理反应。
《数码时代》:您觉得中国当下的策展环境是怎样的?很多人担心资本和经济对展览的干预和影响,您对中国策展人的“独立性”问题如何看待,您对自己有着怎样的定位?
张海涛:当下是个资本和经济运作成为主体的时代,各个领域都在追求“速成包装”的效应,很容易让策展的环境浮躁起来,这时策展理念和价值观必定受到资本利益的诱导,使真实的价值被扭曲和缺失,出现“伪当代”的现象,独立策展就是要保持自己做事的真诚态度和责任,善用资本,不要为了名利而改变策展的独立性品质。策展人沉下来做好学术研究显得难能可贵。
这两年以无主题的乱炖、拼盘式展览居多,据有影响力的网站统计全国每年当代艺术展览中“烂展览”至少占80%,这么多的展览毕竟会给观者带来视觉选择的麻木,失去展览判断力,而造成对好展览的冲击、消解,造成历史价值的不真实性,很多展是商业炒作、包装的负面结果。主题性强的展览是未来策展的方向,这样的展览会将展览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具体化。通过一个展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至关重要,因为策展人不仅仅只是资源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展览定位和独立性。现在很多展览不注重主题性,把自己资源的多寡作为展览价值判断的标准。很多策展人把和谁一起策过展,与哪些艺术家、机构合作过作为主要衡量展览价值的标准,这是现今策展人最大的问题。谁出名便与谁合作,会造成新人生态建构的缺失。
“感应器”开幕现场
“感应器”开幕现场
《数码时代》:您认为国际上的一些展览在哪些地方值得中国策展人借鉴,中国的展览在哪些地方还有突破的地方?
张海涛:国际展览的策划时常关注的话题和视角比较整体,值得我们提倡,比如西方国际展览对全球化环境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全球人共同关心生态危机、人类学的“地球村”概念、哲学思想中的普世价值等焦点问题的关注;另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国际展很讲究展览程序的专业性和细节分工、展览空间设计的形式感和创意营造。中国的展览一般关注本土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民生问题,逐渐偏重地域性的微观叙事。不注重策展语言的研究和全球化的视角,而且略显粗超,需要我们突破。
《数码时代》:您自己的策划的时候有怎样的个人标准,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和重点能和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下吗?
张海涛:策展人对展览价值的判断与生态建构是我关注的标准。展览的艺术史脉络和策展人的个人策展脉络、对新艺术现象和趋势的敏感、对参展作品的价值和相互联系作出选择和判断、展览放在文化和现实的背景中寻求针对性和意义、对艺术本体的方法论和直觉感受的敏锐度、策展人独立和包容的态度,都是展览价值体现的元素;另外策展人还需要具备不同于评论家和艺术家的素质:即对展览综合的调控能力、实施能力和推广能力。
下一步我策展计划有两个方向:一是对于人工自然艺术中新的媒介、技术所带来的人类新的伦理、关系和空间的影响,关注人和自然、人造自然的关系,信息化社会生态对人造情感和东方自然思想的当代化转换;二是实实在在地关注艺术对现实直接介入的有效性,重视社会情感、良知、心性、公益性的建构。借用朴素纪实语言考察社群的现象和生态问题。
2013年5月18日于宋庄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现场]感应器——“感应·感动”人工机能艺术展
view.php?tid=8130&ci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