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哲学 > 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

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

2016-07-04 16:30:00 来源: 哲学园 作者:朱家安

文︱朱家安(台湾)

有人问我,为什么他在这里总是遍寻不着德希达、傅科这类大家耳熟能详的哲学家。简单地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分析哲学部落格,不是一个欧陆哲学部落格。

现代的西方哲学世界大致上可以分成两大派别︰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和欧陆哲学(continental philosophy)。它们之间的不同并不是像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或者不同的生物学理论那样,是各自支持不同的原则(laws)、对于同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并且互相竞争。它们之间的不同是更彻底的︰它们不但会对相同的哲学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如果它们碰巧讨论到同一个哲学问题的话,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而且它们各自对于什么样的理论有道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哲学问题,甚至什么哲学问题值得回答,都抱有不同的看法。

以下依据分类简单介绍一下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不同。你会发现我花费在两造的篇幅根本不成比例,因为1.我对于欧陆哲学一点也不了解,而且2.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你知道分析哲学(相对于欧陆哲学)有什么特色。这篇文章不是完成品,随时有可能被修改或补充,因此你最好以连结代替转贴。也欢迎大家提供补充或建议。

人物

大部份的哲学史读本会告诉你,分析哲学始于佛列格(Gottlob Frege)和罗素(Bertrand Russell)以及他们率先强调的语言分析研究方法。自20世纪开始,英、美、澳洲的哲学家大多属于分析哲学,例如︰
维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卡那普(Rudolf Carnap)、波普(Karl Popper)、罗尔斯(John Rawls)、丹尼特(Daniel Dennett)、戴维森(Donald Davidson)、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诺齐克(Robert Nozick)、约翰.瑟尔(John Searle)、塔斯基(Alfred Tarski)、莱尔(Gilbert Ryle)、奎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等等。

而欧洲大陆的哲学家及其流派则大多属于欧陆哲学,例如(我对欧陆哲学一点也不了解,我相信我知道的欧陆哲学家你们也都知道,而且在台湾他们大多比分析哲学家还要有名,所以就不附上英译了)︰

尼采、德希达、拉冈、傅科、纪杰克、海德格、黑格尔、沙特、祈克果、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存在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等。

研究方法以及对问题的理解

分析哲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一个学科生产知识的方法)就是概念分析。概念分析旨在分析日常使用的概念(例如平等、知识、自由意志)的内容,并且,就像把文法规则重新写出来一样,建构它的定义,让我们了解自己原来是依据什么样的规则在使用这些概念,然后,解决那些原来因为概念处于模糊地带而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一些分析哲学家,例如维根斯坦,甚至认为哲学问题纯粹是语言问题︰为什么我们不知道虐待狗算不算是不道德?因为我们不清楚「道德」这个概念的内容,以及适用范围,所以不知道狗在不在道德规则保护的范围之内。一旦我们搞清楚「道德」的内容(当我们说某个行为是道德的,我们是在讲什么?),「虐待狗算不算是不道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显而易见。对这类哲学家而言,哲学家的工作与其说是在回答哲学问题,不如说是在消灭哲学问题︰藉由厘清问句中使用的概念的内容,让这些问题变得不再是问题。

要对日常语言的概念给出正确的定义,分析哲学家必须提供论证,证明大家对于某个概念的用法真的是如同他的理论(或原则)描述的那样。分析哲学家可能藉由直接的逻辑推论,或者藉由思想实验,或者两者的混合来达成这样的工作,但不论如何,他们都期望自己的推论过程符合逻辑,或者可靠的推论原则,这跟部份欧陆哲学家不信任逻辑和理性,认为它们只是宰制的工具的态度大相径庭。

分析哲学家的工作偶尔会被欧陆哲学家认为是琐碎、不重要、钻牛角尖的。我不确定自己了解欧陆哲学家真正的想法,不过我猜他们对哲学的期望是更加贴近人、生活和社会的,而要作到这些事,对于概念的清晰理解或许不是必要的,因为就如同小孩子不需要文法书也能学会母语,我们当然也不需要分析哲学家提供定义,也能将那些概念运用自如。欧陆哲学家或许认为,真正的哲学问题不在于概念是否能有明确的定义,而是使用概念的那些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遇到哪些困境,我们该如何应对。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如此热衷于将剧场、文学等艺术活动作为哲学观照的题材。

表达风格

分析哲学家行文力求清晰明确,如果有人自制了新的词汇,通常也会伴随清楚的定义。在必要的说明之外,分析哲学家通常不会使用晦涩的句子、文法或修辞,他们非常执着于避免读者误解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你可以在这个部落格体会到这些特色。

相对地,欧陆哲学家毫不避讳艰涩难懂的词汇、语句以及隐喻。他们也不像分析哲学家一般对于自己的作品被误解有恐惧症,他们之中的有些人甚至认为,哲学作品的生命并不在于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而在于读者的再诠释,因而刻意将作品表现得模棱两可。而这也是欧陆哲学经常被人诟病之处︰他们对于模糊难解的语句的接受度之高,难免有故意让自己显得高深莫测之嫌,同时也让学术交流成为一件神秘的事情︰当有道理的理论和纯粹的胡扯看起来都一样模糊难懂,你该怎么分辨和评价这些学术产品?事实上,也曾有人恶作剧地使用欧陆哲学术语胡凑乱拼一篇论文,结果真的通过了后现代主义期刊审核关卡,成功被刊出。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