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现场︱“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

现场︱“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

2018-12-19 15:21:23 来源: 广安田野双年展 作者:广安田野双年展

 ▲ 宝箴塞段家大院开幕现场

2018年12月16日,首届“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宝箴塞段家大院开幕。双年展由一山作为总策展人,顾振清、冯博一为策展人,杨天娜(Martina Koppel-Yang)联合策展。谢蓉、张海涛、米诺执行策展。

展览利用雕塑、装置、灯光、影像、行为、声音等多媒介艺术方式作品,并结合科技与艺术的新视觉,在广安武胜的宝箴塞和段家大院室内外的公共艺术空间里,呈现出一个超现实的观赏艺术的场所,为广安武胜的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艺术感受。让更多大众走进当代艺术,实现一种以当代艺术的创新意识引领中国乡村建设、乡村转型的文化实践。


“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
艺术家参展作品

(按姓氏拼音排序)

▲ 巴特尔佐力格 &诺敏(蒙古)
Baatarzorig Batjargal & Nomin Bold
"Ger"
直径5米高1.9米  Diameter:5 m High:1.9m
装置Installation
2018

 

▲ 巴特尔佐力格 &诺敏(蒙古)
Baatarzorig Batjargal & Nomin Bold     
白色《盗梦空间》White inception
直径4米高1.8米  Diameter:4 m High:1.8m
装置  Installation
2018

▲ 前景雕塑:巴特尔佐力格  Baatarzorig Batjargal
他们  They
28 ×28 × 40 cm ×5
聚酯  polyester
2018

后景绘画:巴特尔佐力格  Baatarzorig Batjargal
"M...Top"
129 × 99cm
布面丙烯  Acrylic,canvas
2017 

 

▲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法国)Christian Boltanski
还愿  Ex Voto
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
装置:长袖连衣裙、衣架   Installation:Long sleeved dress、hangers
2018

▲ 马修·比安(法国)Mathieu Briand
唱一首歌  Sing a song
声音作品:CD循环播放   sound (whistle),loop on CD
2000

▲ 陈文令  Chen Wenling
港湾  Harbor
205×215×660 cm
铜、烤漆  Bronze、car paint
2011

▲ 陈文令  Chen Wenling
别开异境  Another Wonderland
386×250×330 cm
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2017

▲ 雅各布·达尔格伦(瑞典)Jacob Dahlgren
抽象的妙世界  The wonderful world of abstraction
直径:5米、高度:4米  Diamter: 5m, Height: 4m
装置:钢材,彩带  Installation:Silk ribbon and steel
2018

▲ 范勃  Fan Bo
一次诗歌复制  One Time Poetry Duplication
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
装置:泥土、草皮  Installation: soil, turf
2018

▲ 冯峰  Feng Feng
入侵者  Intruder
直径9米  9 meters in diameter
速生桉树 Fast-growing eucalyptus
2018

▲ 管怀宾  Guan Huaibin
流隙  GrapDribbling
9分25秒   9'25''
影像  Video
2018

▲ 管怀宾  Guan Huaibin
顶光  Toplight
9分5秒  9'05''
影像  Video
2016

▲ 何工 He Gong
灿烂的黑  Splendid Black
500 ×250 ×400 cm
装置  Installation
2018

▲ 洪易 Hong Yi
植物娃娃  Plant Doll
80×100×316 cm
不锈钢钣金  Stainless steel sheet metal
2018

▲ 洪易 Hong Yi
牛 Cattle
220×235×288cm
不锈钢钣金 Stainless steel sheet metal
2018

 

▲ 焦兴涛 Jiao Xingtao
望乡  Looking Far away to Hometown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装置  installation
2018

▲ 萨卡琳·克鲁昂(泰国)   Sakarin Krue-On
糖要塞  Sugar Fortress  
200×116×94 cm              
装置、影像    installation、Video
2018

 

▲ 安迪·莱提宁(芬兰)Antti  Laitinen
格子花园  Grid Garden
200×260×240 cm
装置:钢、树枝、灯  Installation:steel, branches, lights
2018

▲ 李波  Li Bo
浮土 Floating land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行为影像 Behavior image
2018

▲ 李京浩 (韩国) Kyung Ho Lee
天空灯塔(一个倒立的钟)Sky lighthouse (A clock going upside down)
130 ×130 ×110cm
不锈钢,LED灯 Stainless steel, L.E.D light
2005

 

▲ 李枪  Li Qiang
介子园的乡愁之一   One of the Nostalgia of Mustard Garden
285×250×4 cm
杂志、书   Magazine、book
2018

▲ 林岚 Jaffa Lam
游园・惊梦  Wandering in the Dream・Garden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川剧声乐,当地石缸, 嘉陵江石,桂花树, 镜子,雨水, 声音装置  Recomposed Shichun Opera,Stone Tanks from local family, pebbles from Jia Ling River,Osmanthus,mirror,rainy water, sound system
2018

 

▲ 林延(美国) Lin Yan
悦思  Pondering
330×30 ×16cm
宣纸、墨  Xuan paper, ink
2016

▲ 林延(美国)Lin Yan
常见字: 敷-浮-腐-缚  Common Words:Fū-Fú-Fǔ-Fù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宣纸  Xuan paper
2018

 

▲ 刘建华  Liu Jianhua
火焰  Flame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瓷  Porcelain
2016-2018

▲ 刘旭光  Liu Xuguang
衍场——圆堆   Derivative field-circular pile
2×2.5×32cm/1000根
数字(古代数字)、陶瓷、黄河沙土、广安的黄土、空间、光、瓷条  digital (Ancient number), Ceramics, Yellow River Sandy soil, Guangan Loess, Space, Light, porcelain bars
2018

▲ PO PO(缅甸)
负空间#9  Negative Space #9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2018

 

▲ 孙原 Sun Yuan
信口列传  Hypothesis Biography
装置  Installation
2018

 

▲ 宋冬  Song Dong
365个赞   365 LIKE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陶瓷装置、塑料草垫  ceramic installation,green plastic sward
2016-2018

▲ 隋建国  Sui Jianguo
中国制造  Made in China
12 ×2.3×2.6 m
集装箱作品  container works
2010

 

▲ 王度  Wang Du
龙女的簪子  The Dragon Girl's Hair Clasp
地景装置  The landscape installation
2018

▲ 王思顺  Wang Sishun
启示  Revelation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石雕、装置  stone carving
2018

▲ 徐坦  Xu Tan
问题,三   Question,Three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影像装置  Imaging  Installation
2018

▲ 杨诘苍(德国) Yang Jiecang
天使累了  Tired Angel
38×588cm
传统手工木雕   Traditional handmade wood carving
2018

▲ 杨千  Yang Qian
钻石梯   Diamond Ladder
320 ×320 ×240 cm
人造钻石、木、钢、镜子  Artificial diamond, wood, steel, mirror
2018

 

▲ 杨牧石  Yang Mushi
扩大化-片   Enlarging -Piece
295×203×122cm
档案架,地板木,木栏杆  filing cabinet, wooden floorboard, wooden protective barrier
2018

▲ 杨心广  Yang Xinguang
山们   Mountains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水泥  Concrete
2018

▲ 尹秀珍  Yin Xiuzhen
南极   Antarctica
行为装置事件  Act-installation-happening
12x15 m
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2018

▲ 应天齐  Ying Tianqi
消失的故事  Disappeared Story
影像,2016年11月,安徽省芜湖古城拆迁地现场 
video of Anhui Wuhu ancient city demolition site, November
2016

 

▲ 张震宇  Zhang Zhenyu
0000
100 ×100cm ×2 
灰尘、胶,多层灰尘和㬵相叠加形成平整的镜面效果
Dust, glue, multi-layer dust and phase to form a smooth mirror effect.
2018

▲ 张震宇  Zhang Zhenyu
一滴露水   A Drop Of Dew
7分42秒  7 minutes 42 seconds
录像  Video
2017

▲ 郑国谷 Zheng Guogu
心似莲花开,清风自然来  When the heart opens like the lotus flower,  the breeze arrives naturall
可变尺寸  variable size
装置:方钢、木板、有机玻璃、石头  Installation: square steel, wood, plexiglass, stone
2018 

“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

总策展人:一山
策展人:顾振清冯博一
联合策展人:Martina Köppel-Yang(德国)
执行策展: 谢蓉、张海涛、米诺

顾问:贾方舟、清水敏男(日本)、Claus Mewes (德国)、Felicity Allen (英国)
展览统筹:林怡、游艺
主办:武胜县幸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承办:艺琅国际

开幕时间:2018年12月16日
展期:2018年12月16日-2019年5月10日
地点:中国广安∙武胜 ∙宝箴塞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序)Baatarzorig Batjargal & NominBold巴特尔佐力格 &诺敏(蒙古)、Mathieu Briand马修·比安(法国)、Christian Boltanski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法国)、陈文令、Jacob Dahlgren 雅各布·达尔格伦(瑞典)、范勃、冯峰、管怀宾、何工、洪易、焦兴涛、Sakarin Krue-On萨卡琳·克鲁昂(泰国)、Antti  Laitinen安迪·莱提宁(芬兰)、李波、Kyung Ho Lee李京浩 (韩国)、李枪、林岚、林延(美国)、刘建华、刘旭光、PO PO(缅甸)、孙原、宋冬、隋建国、王度、王思顺、徐坦、杨诘苍(德国)、杨千、杨牧石、杨心广、尹秀珍、应天齐、张震宇、郑国谷

 

守望乡村,守望原乡

文/顾振清

青山绿水,美丽乡村,既是四川广安的现实景观,又是巴蜀故地农耕文明的文化原乡。四川是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隶属于广安的武胜县的田野大地上举办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其最初的发想就来自一种对原乡文明、生态文明的敬畏,来自一种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以“守望原乡“为主题,以当代田野艺术样本的国际化建构方式,邀请数十位国内、国际艺术家参与在地公共艺术创作与展示,实现一种以当代艺术的创新意识点亮中国乡村建设、乡村转型的文化实践。“守望原乡”的文化理念,提倡的是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悠久传统,强调的是当代艺术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中国乡村生态环境的人文情怀。

“守望原乡“的乡村建设及其文化实践,重视的是深化当代艺术家对深度中国的文化根性的挖掘和探究,活化对农耕文明的文化原型和历史记忆的追溯和认知。从事全球知识生产和当代艺术实践的艺术家、策展人来到广安武胜,深入田野,深入乡村,介入、参与当地生态乡村的社会建构和景观生产,活化、优化传统农耕文明积累下来的生态观和生态智慧。这种乡村变革经验兼具深度中国的文化特色和当代艺术的国际视野。它的积累和绵延,无论对于中国新型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建设,还是对于新时期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乡村自有其结构、范畴、边界、节奏。乡村自有其基因、文脉、记忆、内涵。乡村甚至像人一样,自有其生命、呼吸、表情、姿态。乡村作为中国乡土社会传统记忆的一个载体,既承载着原乡意识,也承载着人们对于未来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何处是人类的原乡?何处又是人类的未来?人类能否拯救自己,找到当今全球化世界的精神出路?人生在世,饮食男女,日常起居,都有一个诗意栖息的家园梦想。人的灵魂有出处,也有归宿。这个出处和归宿其实来自人类的原乡,来自人类与生俱来、共通共享的精神文明和精神遗产。

原乡是一个比寻常家园更深、更广、更形而上意义上的精神家园。原乡是人类文明、人文知识的渊源,也是灵魂世界、精神世界的终极归宿。原乡既是人类过往的人文精神的结晶,又是现实和未来的灵魂出口。原乡是人类各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原型的源泉,也是当下各种人文进步、知识生产的价值取向。原乡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时间之水,川流不息,主导并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人类生生不息的文明传承、转换、创造、刷新,汇集而成原乡之水的各种不同根茎、脉络、源流、浪潮,不断演进、不断发展。

中国高度文明的表征,其实就是数千年来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以诗文、书画、手作与建筑等形式的精神生产所汇集的一种优雅的传统。这种传统所蕴涵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根性,就是中国艺术家精神上的“原乡”。原乡既指代着中国社会历久弥新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又映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人文脉络和艺术精神。“守望原乡”,意味着中国艺术家对于一种人类原创文明的自我认同感。它既彰显中华文明是一种不间断地延续至今、并不断刷新的古老文明的理念,又昭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不断交流、互鉴、转换、整合、共享的整体而多元的系统发展格局。

原乡是中国乡村文脉的根基。艺术该以何种方式介入乡村建设?当今,中国艺术精神借由当代艺术的感知方式与表达方式的重新焕发活力,从而在全球化社会备受瞩目。中国当代艺术的主体性建构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历史记忆,象征着传统精神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因而,当代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宗旨,不仅着力于以当代艺术的创新意识引领中国乡村建设、乡村转型的文化实践,更是致力于以当代艺术的景观生产挖掘并刷新乡村在地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抵抗农村的衰落和乡村的空心化、推动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中国艺术家而言,乡土中国既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文化自信的源泉,那么,生态乡村就是艺术家的原乡意识脱离并超越各自的文化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的一种普适性的表达形式。面对伟大的文化传统,许多活跃的中国艺术家积极参与了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转换、刷新。他们在中国经典的范本范式中代入自身的境遇、情怀和寄托,借此寻求个性解放的语言自觉和形式创新。他们在语言形式之中所呈现的悟性和心法,构成了一种源自“原乡”意识的独特诉求和经验。

中国艺术家不断追究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根性,不断深化对艺术主体和艺术家主体的认知,极大地提升了当代艺术的知识储量、可塑性,形成对当代艺术整体知识结构的一种重构。这种重构无疑面向艺术的未来。中国艺术家把乡村建设当作自身的时代使命,不只是为了延续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文化,更是为了建构生态中国的梦想家园、守护人类的原乡情结。当代艺术作品以一种公共性、在地性的特质融进乡村新的民风民俗,不但承续、凝聚、刷新了乡村的人文传统,而且推进了一种以艺术创新点亮乡村建设的特色道路。

对来自欧亚大陆的国际艺术家而言,原乡,意味着不同国家、民族、宗教背景下的人们在家园意识上所具有的共通性。身处欲望泛滥的全球消费社会之中,每个艺术家须不断反观并反省自身,不断回溯并回到自身的人文原乡,才能实现自我疗愈、自我救赎。其实,他们在国际艺术发生与传播的各种鲜活现场长期磨合而来的知识生产经验,足以让他们能够敏锐地关注中国的乡村建设问题。他们惯于以全球化格局和世界各地在地化的历史人文为背景,应对现代性急剧发展的各种紧迫性的问题。

如何去做?则取决于他们面对挑战,如何挖掘、梳理自身根性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诉求?如何正视、认知现有文明发展的包容性和可塑性?通过在地性的艺术创作实践,他们可以追溯人之为人的本原,可以回到人类文明的精神原乡。其实,这种国际语境下的艺术家善于在作品中自由使用不同文化系统的符号文本和隐喻语义。他们的形式语言往往以自身原乡意识为一种文化自觉,唤醒并整合亚欧大陆各种文化传统的国际化根茎系统,盘活并拓展源自农耕、游牧、航海等不同文明体系的符号学图文谱系,刷新并转换当代艺术文本的在地语境。

然而,国内、国际艺术家在乡村的文化介入和文化守望,要点仍然在于:如何重建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艺术之间的地缘信任、乡土依存?艺术家在乡村在地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既需要契合当地的人文生态,又需要相当比例的成活率。作品成活率越高,就越说明其内在结构符合人的需求。当代艺术介入乡村振兴、乡村转型,塑造的是具有当代人文精神的一种乡村生态文化样板,彰显的是乡土中国逐步走向生态中国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内、国际的艺术家作品以其个性和个体方式进入田野和乡村,促成的是乡村在地景观的多样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背景。乡村的在地景观则是一种人类精神遗产丰厚的文化资源。艺术家保护、传承并活化的在地景观,与他们参与改造的在地艺术空间、他们在地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构成一种历史记忆和当代人文的精神共同体。这样的精神共同体,可以重建乡村的社群关系、强化乡里的礼俗认同、修复乡民的精神世界。

当代艺术助推乡村建设的核心因素仍然是人,仍然是当地的乡民和乡民社群。因而,所有的乡村重建理念都须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其实,当代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的模式效应、样板效应来自一种长期协商机制的建构。这种协商机制具体到人与人的关联,具体到艺术家、策展人与乡民、乡村政府等方方面面的不同立场、不同视角的协调。这种协商机制的建构是否成功,则取决于双方和多方协作所建立的新的社会关系、新的文化认同。同样,艺术与乡村、艺术家与乡民的精神共同体,赋予了中国乡村的景观生产一种更深远的文化愿景、也凸显了中国乡村的文化复兴一种更包容的文化风范。

《荀子·天论》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态文明的生命共同体,无须人为设界。田野民居乡村,作为文化原乡的文明共同体,也无须人为割裂。当代艺术助推乡村振兴、助推乡村生态智慧其实就是一种“守望原乡”的文化实践。这种文化实践在人类传统文化复兴的基础上深化了“美丽乡村”就是“美好家园”和“人类原乡”的价值观念。这样的价值观念让艺术家走进青山绿水,让艺术品点亮美丽乡村,继而让乡村的景观生产、景观消费既日新月异,又不失生态平衡。复兴中的中国乡村的价值取向,其实是人类生态社会的一种生态文明。也许,一种生态中国的新价值体系也将由此而生、由此而映照未来。

 

乡关何处

文/冯博一

将当代艺术元素植入到城镇、乡村,并与村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公共空间之中,是当下比较流行举办当代艺术展览的方式之一。首届广安田野双年展是为配合广安新农村建设所举办的一次当代艺术展示。我们试图通过中国和来自八个国家的35位(组)的著名艺术家,利用雕塑、装置、灯光、影像、行为、声音等多媒介艺术方式作品,并结合科技与艺术的新视觉,在广安武胜的宝箴塞和段家大院室内外的公共艺术空间,呈现出一个超现实的观赏艺术的场所,为广安武胜的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艺术感受。使身居广安的乡民体验到在自然与现实、真实与虚拟、自身与世界之间的关联,以及形成一种奇幻的视觉世界。让更多大众走进当代艺术,重新理解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同时,树立广安的文化形象和品牌,形成劳作、休闲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参与观赏、感受、体验当代艺术为一体的新场域。从而,以当代艺术的雕塑、装置、光影动感和观众体验感为着眼点,构成广安武胜的宝箴塞、段家大院等旅游文化区域成为传播优秀当代视觉文化的途径和当代艺术活动的风向标。这种展览方式的意义与价值在于,通过当代艺术展示和活动,使传统和现代、中国和世界能够在宝箴塞、段家大院的公共空间相辅相成地形成知识生产与审美生成的交流平台,并凝聚为文化创意、推广与大众生活空间的复合之力。

在举办这样具有特殊性的展览中,我以为牵涉到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处理参展作品在乡村、城镇场地的当代艺术作品与消费群体的审美习惯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最原始的生存庇护,但那已不再是简单的住所空间,在现代社会里,这一功能性的需求,正逐步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代替。换句话说,我们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不再是简单地一个可以挡风避雨的场所,而是在这个居住空间里能体验到一种对文化艺术生活不断提高的诉求。所以,我们关注的不仅仅只是那些和自我有着直接接触的部分,更是把目光投放到我们的周边环境,尤其是乡村的文化空间。

但是,在具体的场景中,当艺术家所认定的所谓好的、有意思的作品,往往与一般受众,尤其是坐落在乡村村民的审美可能会发生冲突。当然,这一审美的差异性是由于我们艺术教育的滞后和实验艺术的特点所导致的,我们难以苛刻地要求一般受众全面接受艺术家的实验性创作。尽管这是理想的期待,但毕竟会给予大众一种看待和表达事物、现象的别样视角及视觉的转换和呈现。我们作为从业者也承担着当代艺术普及推广提高的义务,否则艺术也就无从变化了。因此,类似于在广安武胜的宝箴塞、段家大院这样公共空间举办当代艺术展览,我以为那种只强调观念性、实验性而阻滞了一般受众进入作品、进入展览的方式,那是另外展览策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介入乡村日常的生活环境,除了美化之外,当然还有提高他们审美品位的作用,也是引起对审美问题对话和讨论的前提,否则对艺术作品本身都难以释读,谈何在公共场所讨论公共性问题?所以,我们在策划、选择参展作品时,强调广安武胜自然的、历史的、人文景观的和谐有序,以及作品完整的感觉是为首要。这些参展艺术家们,正是通过依据环境的艺术创作,把自身的艺术观念和对展览主题“守望原乡”的理解,以及对空间环境的认知,渗透到他们的作品里。

而作为生活在当中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也将和这些作品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微妙关系,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空间。依此,我们作为策展人,试图将艺术家的作品与乡间的公众之间搭建一条能够对话、讨论的通道。期冀他们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而逐步趋向于相互理解和共同审美观念的形成,丰富乃至提升乡镇公众所关注话题的进一步思考与追问。

至于参展作品在展览期间静落在正在不断开发的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中,而成为新农村现在和未来的一道景致,那就需要公众、时间和业界人士的检验了。这样的判断只是我从自然、人文环境与展览本身的角度做一个个人的解读。

在我看来,这些作品既不是传统概念的室内外公共性艺术作品的制作,也不是与外界阻隔的封闭式的展厅内的艺术展示,而是乡镇环境与各自作品的媒介,以及与艺术资源之间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也是一种以往观看作品视觉经验的看与被看之间的新型的视觉角度。

因此,我寄望于首次广安田野双年展与乡民能够提示出对文化时空和自然生态的环保新概念:即以广袤的乡村而延伸出艺术与公共空间的特殊景观,构成一种有意味的转化。而这种变化是以当代艺术作品本身的视觉样式与装置艺术,以及声光电等多媒介而构成了最具有接触性、激活性的衔接效果。

进一步的指涉是将当代艺术元素转化出与它既有关联又完全不同的一种形态,一种与都市美术馆和艺术中心等封闭空间完全不同的形态。从而形成当代艺术和乡镇田野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的关系,乃至具有“无墙美术馆”的作用与影响。是为构成当代艺术的未来在展览策划和视觉效果呈现的关键所在。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