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森/迪特-席琳,《在地球中心有一首神秘之歌》,2019
综合媒介,430×250×400cm。
在197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宇宙创始新论》中,科幻作家斯塔尼斯瓦夫·莱姆为我们描述了一种全新的宇宙模型:目前人类所能探知到的宇宙现象和自然规律,皆是初代宇宙运行与规定的结果;“完美自然”并不存在,因为自然也是被设定的。虽然这个猜想在今天看起来被证实的可能性仍未可知,但莱姆确实提醒了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自然”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且多变,时间也并非线性向前。
▲ 曹澍,《散步模拟》(静帧),2020,交互游戏和影像装置,尺寸可变。
▲ 艾伦·博加纳,《嬗变》,2016,影像和LED装置
60 × 60 × 160 cm, 60x60x100cm,时间可变。
因此,对宇宙持续洞察有助于我们跳脱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作为地球的留存之物、行星的共同居民之一,人类的必然命运便是行星意识(planetary consciousness)——某种超越国家主义、宗教、族裔及物种之物——的演化。
▲ 安东·维多克勒,《为了所有人的复活:俄罗斯宇宙主义三部曲》(静帧)
2014-2017,高清视频,96分钟
图片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展览“太空奇谈”邀请了具有广阔行星视野的十余组艺术家,他们的实践面对当下人类文明运行系统不断加速所制造的离散身份,追索着集体无意识的形成。他们寓言式的创作,围绕着宇宙之中渺小的蓝色星球所展开,为我们揭示了有关这颗行星的伤痕、记忆与文明留存的希望或失望。
▲ 陈滢如,《超星鉴定III:熵:25800》(静帧)2018,影像,17分钟。
▲ 储云,《没有签证的星球》,2008,迪斯科球,地球仪支座,45×33×30cm
图片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自我召唤进入不同的有机系统,并将他们的个体经验转化为可感知的莫名之物的创造。这种创造是对现行社会运转机制的反思,同时也是对于现有知识局限所造成的挫败而萌生的斗志。
“太空奇谈”由UCCA公共实践部总监韩馨逸策划。
▲ ZJS,《期望1号成像仪》,2020,亚克力、金属、电子元件、镜头、太空隔热毯,350×100×90 mm。
因当前河北省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原定于2021年1月31日在北戴河阿那亚社区呈现的UCCA沙丘美术馆新展“太空奇谈”延期至2021年3月7日开启。在此之前,UCCA沙丘美术馆将保持闭馆状态。
群展“太空奇谈”自2021年3月7日持续至6月20日。参展艺术家包括:艾伦·博加纳、曹澍、陈滢如、陈哲、储云、欧森/迪特-席琳、胡伟、邵纯、安东·维多克勒、于伯公、张文心与陈欣、ZJS。
关于艺术家
▼
艾伦·博加纳
Alan Bogana
艾伦·博加纳1979年出生于瑞士,艺术创作涉及雕塑、计算机图形学、电子学等,作品通常以装置形式呈现。在过去的几年中,博加纳的研究专注于对光的行为及其与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索。作品曾在欧洲、美国、阿联酋和南非等地展出。
曹澍
曹澍生活工作于杭州。他的工作以个人与历史记忆作为线索和工作界面而持续展开,作品中所运用的媒介包括且不限于数字模拟影像、空间环绕式配乐以及电子游戏等。近期个展包括:“索拉里斯星的海”(浙江美术馆,杭州,2019);“风吹草动”(上海科技大学展览厅,上海,2019);“窗外的鬼怪”(太平庄,横滨,2019)。
陈滢如
陈滢如生活工作于台北。她透过宇宙学系统,利用占星学、神圣几何、链金术等符号,来诠释社会、历史中的权力结构。曾参加的主要展览包括:第十三届光州双年展(2021);台北双年展(2020、2012);第五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2019);鹿特丹国际影展(2018、2011);柏林超媒体艺术节(2018);利物浦双年展(2016);悉尼双年展(2016);柏林电影节(2016);“陈滢如:超星鉴定”(旧金山,2016);“上则星辰,内则德律”(台北,2015);“超距作用——陈滢如个展”(台北,2015);“上海双年展:社会工厂”(上海,2014);“疫年日志:恐惧、鬼魂、叛军、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2013–2014巡回展:香港、台北、首尔、旧金山);“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第二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双年展”(北京,2014);“回避乌托邦”(哈雷,2013)。
陈哲
陈哲2011年毕业于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作品曾展出于巴登巴登国立美术馆(2019)、第9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2018)、 东京都写真美术馆(2018)、Para Site艺术空间(2018)、OCAT西安馆(2018)、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7)、第11届上海双年展(2016)、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6)、民生现代美术馆(2016)、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3)、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1)等 。她曾先后获得FOAM Talent 摄影奖(2018)、无忌新锐摄影奖(2015)、连州摄影节新摄影奖(2012)、三影堂摄影奖(2011)与玛格南基金会颁发的Inge Morath奖(2011)。
储云
储云1977年生于江西,曾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现居北京。个展包括:“事物的心灵”(镜花园,广州,2019);“储云”(Portikus,法兰克福,2009);“储云:物质的微笑”(维他命艺术空间,广州,2007)。他所参加的国际性群展和双年展包括:“制造世界”(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2009);“世代:比耶稣更年轻”(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2009);“中国电力站2”(Astrup Fearmley现代美术馆,奥斯陆,2007);“别样”(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2005)。
欧森/迪特-席琳
Ohlsson/Dit-Cilinn
欧森/迪特-席琳由大卫·欧森和迪特-席琳组成。他们从2007年开始合作,并持续至今。欧森/迪特-席琳曾在洛杉矶、纽约、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清迈和布鲁塞尔等地进行展览,探索神话、生态学、世俗灵性、改变意识状态和性等多种主题。
胡伟
胡伟2016年硕士毕业于Dutch Art Institute (DAI),工作生活于北京,他使用影像、装置、印刷图像和绘画等多样媒介进行创作。他的兴趣常始于文本与视觉文化之间看似无关的元素,通过调研、转译、想象和整合来呈现政治和形式上的多重的、可思辨的内在联系,模糊现实与虚构的边界。胡伟的实践探索劳动、情动和价值判断在不同政治经济环境、技术条件和事件中的不稳定关系。结合动态影像和散文美学,他的工作也涉及我们生存环境中人(个体和群体)、非人及物质在历史和自然改造过程中的能动性,分裂和人为的异化。
邵纯
邵纯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目前在华盛顿大学DXARTS攻读艺术与科技专业博士,生活工作于西雅图。她是一名多媒体艺术家,希望尝试表达出数字世界里亲密与孤独感的冲突。邵纯持续地推出各种互动性表演,过去几年与可穿戴技术结合,邀请观众通过聆听和触摸融入艺术作品。现在正研究一款基于皮肤的通信模式,这种模式不需要语言、文字或屏幕图像,而是一系列的生物信号(脑电波、呼吸、肌肉压力等),将这些信号转化为身体感受。邵纯的作品通过对比互联网上的无限亲近和无限疏离,对通信技术的确定性和新鲜感提出了质疑。
安东·维多克勒
Anton Vidokle
安东·维多克勒出生于莫斯科,现居纽约和柏林,是一位艺术家及e-flux期刊的编辑。他的作品曾参加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和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电影作品曾在卑尔根集会、上海双年展、第65届和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延展论坛、光州双年展、蓬皮杜艺术中心、泰特现代美术馆、车库博物馆、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世界文化博物馆,坦斯达艺术中心、Blaffer艺术博物馆、斯特德立克博物馆等机构展出。
于伯公
于伯公1970年生于内蒙古,工作于内蒙古、北京、福州、韶关丹霞山。他于1990年代中期参与了圆明园艺术家村的前卫艺术运动,创作包括雕塑、装置和绘画,近年来主要以社会参与式项目来开展其工作。主要个展:“发现的课堂”(青岛,2016);“敖鲁古雅”(魔金石空间,北京,2013);“登陆”(杂货铺空间,广州,2013);“此时此刻”(空白空间,北京,2011);“穿越河床”(魔金石空间,北京,2009);“身未动 心已远”(魔金石空间,北京,2008)。部分群展及项目包括:“社会剧场:参与与共享——第五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2017);“不期而遇——三亚国际当代艺术展”(三亚,2013);“DAS ICH IM ANDEREN”(麦卡托基金会,埃森,2011);“亚洲路标——丰田艺术项目”(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0);“移动的营地,穿越城市的精神游牧”(北京,2017);“移动的箭”(福州,2017);“发现的图书馆”(福州,2017)。
张文心与陈欣
张文心出生于1989年,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个人项目包括:“填充克莱因瓶”(与叶轩联合参展,多伦多,2020);映射之地(广东美术馆,广州,2019);“泛音”(与虞菁联合参展,泰康空间露台项目,北京,2019);“时间篝火” ( 剩余空间,武汉,2017);“瀑布招待所旁的巨兽”(Artist Telivision Gallery,旧金山,2014)。群展包括:“那看见万物的,知道万物的,就是万物” (798艺术中心,北京,2020);“苍蝇馆子”(大田秀则画廊,上海,2019);“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利克莎”(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19);“未曝光”(K11,广州,2018);“时间的狂喜”(何香凝美术馆,深圳,2017);“置景俱乐部”(鸿坤美术馆,北京,2017);“数梦时期”(歌德学院,北京,2017);“非常在”(Clemente,纽约,2016);“第二届三影堂实验影像开放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2015);“Open Seas”(Kala艺术中心,伯克利,2014)。她曾于纽约瓦赛克计划(2013)、纽约伍德斯托克摄影中心(2014)、佐治亚州Thicket(2017)、慕尼黑Muffatwerk(2019)驻地及展览。
陈欣出生于1997年,现中国美术学院媒体艺术硕士在读,工作生活于杭州。他是一位媒体艺术及计算机图形工作者,近期作品主要关注于递归性及元虚构思想、人机融合以及群体涌现效应。部分展览及演出包括:“游戏社会:狼、猞猁和蚁群”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20);“offscript”电子音乐Audio-Visual节(LOOPY,杭州,2019);“声纳 SONART5.1”北京声纳15周年大型声音现场(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2018);“Dust House 灰楼计划”(杭州,2018);“声纳 SONART5.0” 媒体艺术现场(中国美术学院open media lab,杭州,2017)等。
ZJS
本名周骏生,1989年出生于北京,2015年毕业于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FAMU),2016年至2017年在荷兰扬·凡·艾克学院驻留,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台北。个人展览和艺术项目包括“XING YING SHEN”(布拉格,2015);“SVĚTLO SVĚTLIN”(布拉格,2015);“CLOSE STUDIO: A VIEWING”(马斯垂克,2017)。长期安置的公共空间作品包括“大椿相机”(扬·凡·艾克学院)“相机-烂柯”(斯派克尼瑟书山公共图书馆)。策划组织公共艺术社群活动“KONTACT”(鹿特丹,2019- )。近年获得的个人艺术项目创作资助包括鹿特丹视觉艺术中心“发展与研究津贴”,荷兰创意产业基金“数字文化资助”,荷兰蒙德里安基金“艺术计划资助”。
关于UCCA沙丘美术馆
▲ UCCA沙丘美术馆。摄影:倪楠。
UCCA沙丘是一座隐于沙丘之下的美术馆,坐落于北戴河渤海海岸,距北京300公里的繁荣海滨社区内。美术馆由OPEN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其展厅由一系列形似洞穴的细胞状空间彼此吸引联结而构成;来自天窗的自然光为部分室内展厅提供光源,几个户外展厅则朝向开阔的海滩。UCCA是中国领先的独立当代艺术机构,作为其馆群的新成员,沙丘美术馆每年推出注重与在地环境的互文关系、呼应建筑形态与馆内空间的展览。美术馆由UCCA战略合作伙伴阿那亚建设且提供资金支持,并于2018年10月起对公众开放。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