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北京]ON ︱OFF、路易斯·布尔乔亚:孤身与共处

[北京]ON ︱OFF、路易斯·布尔乔亚:孤身与共处

2013-03-17 17:50:52 来源: Artforum 作者:

“ON︱OFF”展览现场, 2013

北京

ON︱OFF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院798艺术区
2013.01.13–2013.04.14

文/Angie Baecker贝安吉︱译/王丹华

“ON︱OFF”荟萃了来自中国内地五十位生于1976年以后的艺术家的作品,1976正是中国社会集体意识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毛去世,文革结束。与新博物馆的“比耶稣还年轻的一代”(Generational)类似,这个规模庞大的展览从观念和实践上,以决定性的手法,对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进行了梳理。策展人孙冬冬和鲍栋的构思起始于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常被“年轻”和“中国的”这样的标签所遮蔽的缘由, 于是决定以on与off之间的模糊临界点,将这些人的作品从意义和厚度上进行归拢。

那么,这一代的主张是什么,优势又是什么?对很多人而言,出于迫不得已之因,规模尺寸成为当下的一个运营法则:辛云鹏、唐狄鑫、何翔宇和黄然的大规模装置遵循了这样的规则,他们的作品很壮观,但几乎没什么实质内容。其他的艺术家则对形成周围世界的商业、生产和权力表现出所思所想。李燎的《消费》(Consumption, 2012)记录了这样的一场表演,李用在深圳富士康工作四十五天挣的钱购买了一个小的iPAD,这一行为提出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却也在当今语境下,打破了这一理论;王思顺的《不确定资本》(Uncertain Capital),将二万人民币熔炼成圆柱形的钢锭;李富春的《B2B2C》(2010–12),探讨了与电子商务有关的交换和生产模式。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热闹纷呈的展览,回避了很多也许能够形成主题性统一或结构的关联性时刻。这样一个展览,好比一场时代的索引,一个关于降临的宣言。“ON ︱ OFF”以多重的矛盾性、表面性和深度不一,记下了当下这个错综复杂、纷乱如麻的时刻。

路易斯·布尔乔亚,“孤身与共处”展览现场,2012

路易斯·布尔乔亚:孤身与共处
林冠画廊︱FAURSCHOU BEIJING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
2012.10.27–2013.03.24

文/杜可柯

如果要给从路易斯·布尔乔亚举办回顾展,恐怕用一个美术馆也未必能覆盖全貌。曾经的“落跑女孩”如今已是“传奇教母”,不仅作品被世界各地重要美术馆收藏,关于她的学术论著也不计其数。

因此,在已有的布尔乔亚回顾展中,林冠艺术基金会的这次展览也许并未提出更新鲜的观点,新鲜的是语境:作为布尔乔亚在中国的首场个展,“孤身与共处”希望为中国观众提供一个第一手接触这位重量级艺术家作品的机会。

从著名的“密室”系列到标志性的大蜘蛛,再到早期的青铜、大理石雕塑,布尔乔亚整个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若干阶段及主题都被囊括在内。此外,从作品的挑选和布置上也不难看出策展人的用心:第一间展厅两个“密室”周边错置的镜子暗示了自我意识的无限分裂,而悬挂的两个上半身变成螺旋条的铝制人形(《伴侣》)仿佛进一步说明了本来破碎的两个个体想要结合时会引起怎样的混乱;第二间展厅布头缝制的小人和巨大的蜘蛛彼此呼应,两者背后是“编织者/母亲”这一共通的隐喻;充满性别暗示的早期雕塑被放到最后两个小展厅,空间的私密让作品形态与材料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意指的暧昧(比如既像男根又像乳房的青铜雕塑《重访阿温扎》)体现得更加充分。

布尔乔亚的作品与她成长经历之间的密切联系已是众所周知。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她在漫长的一生中见证并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二十世纪几乎所有最重要的艺术运动,但却无法被其中任何一场运动定义。她顽固地执着于自己的情感和个人经历,甚至在自传中坦承艺术对她而言就像治疗,是防止她杀人或自杀的一种手段。凭着这股“不疯魔不成活”的狠劲儿、99年的寿命和70年的孜孜不倦的创作,布尔乔亚不仅在时代变化中站住了脚,而且在20世纪现代艺术的“男孩俱乐部”里获得了一席之地。

正因为如此,她被当作女性主义偶像受人崇拜。但布尔乔亚作品中与女性身份相关的那些“政治不正确”移植到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政治不正确国家后就显得温顺了很多,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她的作品也无助于动摇本土现有的“男孩俱乐部”。因此,对林冠艺术基金会此次展览,我们不妨做一次“无知”的观众,把神话还原为叙事,象征还原为形式,从中发现一个与你我等身大小的布尔乔亚也许更有意义。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