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女性艺术 > 女性崛起还是市场逐浪?女性艺术家的市场天花板能被打破吗?

女性崛起还是市场逐浪?女性艺术家的市场天花板能被打破吗?

2019-04-18 15:27:12 来源: 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作者:夏寒

▲ 4月1日晚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图片来源:TANC

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潮流的再度复苏,女性艺术家无论是在艺术市场中还是学术界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在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中,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即囊括了当代艺术晚间拍卖的成交价前三。草间弥生(Yayoi Kusama)于1959年创作的《无尽的网 #4》(Interminable Net #4)以6243.3万港元(合人民币约5336.3万元)的成交价一举刷新其个人拍卖纪录;《南瓜(TWPOT)》(Pumpkin (TWPOT))(2010)以5446万港元成交,在草间弥生个人拍卖纪录中排名第三,也成为目前二级市场中最贵的“南瓜”系列作品;朱莉·梅雷图(Julie Mehretu)于2006年创作的《墨景(深邃的光)》(Black Ground (Deep Light))则以4420.9万港元成交,位列全场第三。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无尽的网#4》(Interminable Net #4),1959年,压克力画布。香港苏富比2019春拍,成交价:62,433,000 港元,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图片来源:苏富比

的确,在市场成功成为了重要衡量标尺的今天,女性艺术家群体因为艺术注意力的市场化转移呈现出被市场追逐的趋势。然而,在拍卖市场中女性艺术家作品高价迭出的同时,艺术市场中的性别天平究竟如何倾斜?

三月香港再度聚焦女性艺术家

“许多女性艺术家的创作蕴含着无比的力量,她们应当被更多人认可”,卓纳画廊创始人大卫·卓纳(David Zwirner)说道。本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中不乏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卓纳画廊特别邀请了美国女性艺术家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为此次展位创作了四件全新雕塑作品。同时,波维亲自设计了展位前半部分的陈设,营造出其作品与其他艺术家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亲临现场,与媒体及藏家们交流了自己的创作理念。

▲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卓纳画廊展位中的四件卡罗尔·波维雕塑作品,图片来源:卓纳画廊

四件雕塑作品在贵宾预览的首日全部售出。“我希望能让更多亚洲的观众亲自看到卡罗尔的作品”,卓纳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的采访时表示,“我相信人们会感叹她如何神奇地将钢铁转化为这种轻盈的形态。正如我们现在在讨论着女性艺术家的议题,那么我想波维的雕塑也许正透露着她眼中女性刚柔并济的一面。”在本次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亮相之后,卓纳画廊的香港空间还将在今年11月为卡罗尔·波维举办其于亚洲的首场个展。

▲ 卓纳画廊创始人大卫·卓纳与卡罗尔·波维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现场,图片来源:卓纳画廊

卓纳表示,今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大约占到了展位作品数的三分之一,这与往年相比是比较明显的增加”。女性艺术家的数量目前在卓纳画廊的代理艺术家名单中约占30%。仅仅在过去一年里,画廊新代理的艺术家中就包括了琼·米歇尔(Joan Mitchell)、黛安·阿巴斯(Diane Arbus)、罗斯·怀利(Rose Wylie)和尼德卡·阿库衣·克洛斯比(Njideka Akunyili Crosby)。“在我们于纽约、伦敦、香港的画廊空间里,过去一年里的个展项目接近一半是女性艺术家”,卓纳说道。

同样,佩斯画廊(Pace Gallery)在本届展会呈现的艺术家中亦有大约三分之一是女性,画廊合伙人兼亚洲区总裁冷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展位中的女性艺术家数量较往年相比,也是有所增加的。除了展位呈现之外,佩斯还于“策展角落”(Kabinett)展出了美国艺术家玛丽·阔思(Mary Corse)“黑土”(Black Earth)系列中的三件作品,亦同时呼应了画廊在位于H Queen’s空间中的玛丽·阔思个展。

▲ 玛丽·阔思(Mary Corse)《无题(黑土)》(Untitled (Black Earth)), 1978年 © Mary Corse.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Kayne Griffin Corcoran, Lisson Gallery, and Pace Gallery.

“我们还在日内瓦的画廊举办了米歇尔·鲁芙娜(Michal Rovner)个展,在首尔举办了娜塔莉·杜帕斯奎尔(Nathalie Du Pasquier)个展,之后在伦敦还要举办布拉帕瓦蒂·梅巴伊尔(Prabhavathi Meppayil)的个展。其实我认为,选择这些艺术家的原因与她们的性别并没有很大关系,艺术家的价值应该由他们的创作来决定。”冷林认为,“女性艺术家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在逐渐被发现和重新发现,这是大环境历史发展的一个反应,整体情况当然是呈上升趋势,相信未来也是这样。”

▲ “玛丽·阔思”展览现场,2019年3月26日至5月11日,佩斯香港画廊,摄影师:王翔 ©玛丽·阔思,由佩斯画廊供图。”Mary Corse” , installation view, 25th March – 11 May, 2019, Pace Gallery Hong Kong, photo by Boogi Wang © Mary Corse, courtesy Pace Gallery

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画廊的群展也涵盖了强大的女性艺术家阵容——丽塔·亚克曼(Rita Ackermann)、菲莉达·巴洛(Phyllida Barlow)、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与玛利亚·拉斯尼格(Maria Lassnig)等人的作品均被展出。豪瑟沃斯在其位于H Queen’s的空间内也呈现了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个展“我声唤我心”(My Own Voice Wakes Me Up),从3月26日展览开幕之后的三天内,所有作品均已售罄。

▲ 豪瑟沃斯香港空间路易丝·布尔乔亚个展“路易丝·布尔乔亚:我声唤我心”(Louise Bourgeois :My Own VoiceWakes Me Up)现场,图片来源:豪瑟沃斯

豪瑟沃斯画廊创始人伊万沃斯(Iwan Wirth)也告诉《艺术新闻/中文版》:“豪瑟沃斯共代理了29位女性艺术家,应该是目前全球代理女性艺术家最多的画廊之一。豪瑟沃斯除了在其香港空间为布尔乔亚举办了个展,同时也协助龙美术馆以及松美术馆在中国大陆举办了布尔乔亚个展。

▲ 3月24日于松美术馆开幕的“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Louise Bourgeois: The Eternal Thread)展览现场,展览将持续至6月23日。图片版权:伊斯顿基金会VAGA(ARS),纽约,摄影:JJYPHOTO

白立方画廊(White Cube)在展位中展出了翠西·艾敏(Tracey Emin)、莫娜·哈透姆(Mona Hatoum)以及周力等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在被问及女性艺术家在画廊带来的所有艺术家中的比例时,画廊亚洲区总监周晓雯表示:“其实我们每次都有(女性艺术家),从没有考虑过比例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更关键的是哪位艺术家有好作品,可以代表白立方的水准。”

中国艺术家周力的两件作品在贵宾预览日均售出,同时,作为白立方项目的一部分,画廊将于今年四月在伦敦为周力举办个展。白立方目前正代理14位女性艺术家,占其代理的艺术家总人数的28%,这一比例与卓纳画廊相近,亦超过了全球平均值。

▲ 周力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白立方展位接受媒体采访,图片来源:TANC

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开幕的,还有白石画廊(Whitestone)为日本艺术家小松美羽(Miwa Komatsu)举办的个展“小松美羽:神兽”(MiwaKomatsu: Divine Spirit),以及方由美术(Ora-Ora)为中国艺术家章燕紫举办的个展“自闭”;同时,Sprüth Magers画廊也于H Queen’s大楼内举办了女性艺术家群展“Eau de Cologne”。

艺术市场中的性别天平究竟如何倾斜?

即使近年来艺术市场正在经历女性艺术家的崛起,然而艺术市场中的性别失衡现象依然强势存在。今年3月发布的《2019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在全球3050家接受调查的画廊之中,10%的画廊所代理的女性艺术家人数超过男性,10%的画廊完全没有代理女性艺术家,而近半数(48%)的画廊所代理的女性艺术家所占其全部艺术家的比例仅为25%或更少。

▲ 2018年女性艺术家在画廊代理的艺术家中所占比例,图片来源:Arts Economics

而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在全球拍卖市场中,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仅占顶端市场的0.03%,而这0.03%亦集中占据了女性艺术家总体销售利润的40%;在拍卖市场中卖出的所有艺术品之中,男性艺术家的作品占据96%。由此可见,一级市场中大部分画廊所代理的艺术家中还是明显以男性居多,而拍卖市场中则更是由男性艺术家的作品占据主导地位。

▲ 2008年、2013年与2018年三年拍卖市场中的男女艺术家比例分布。左图:男女艺术家的作品数量比例分布;右图:男女艺术家作品交易额比例分布。图片来源:Arts Ecnomics

2018年10月的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英国艺术家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的作品《支撑》(Propped)(1992年)拍得953.72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579万元),创下最贵的在世女性艺术家作品之纪录。而在一个月之后的纽约佳士得,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于1972年创作的《艺术家肖像(泳池与两个人像)》(Portrait of an Artist (Pool with Two Figures))则以903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656亿元)成交,使之成为在世最贵的艺术家——也是在世最贵的男性艺术家。虽然珍妮·萨维尔与大卫·霍克尼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但单从市场数据的层面来看,不可否认,在世最贵的女性与男性艺术家作品价格相距甚远。

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支撑》(Propped),1992年。2018年伦敦苏富比,成交价:9,537,250 英镑。图片来源:苏富比

▲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艺术家肖像(泳池与两个人像)》(Portrait of an Artist (Pool with Two Figures)),1972年。2018年纽约佳士得,成交价:90,312,500 美元。图片来源:佳士得

繁荣的背后的迷思

关于艺术市场中性别失衡的现状,其原因是多方面且多层次的。“近些年对于女性主义的再讨论,使我们可以重回女性议题,直面很多女性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艺术家喻红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说道,“女性艺术家在过去获得的展览机会和市场关注长期以来低于男性艺术家,一方面是历史的原因,艺术圈的权力系统长期被男性拥有,女性的发展机会自然会受到挤压;另一方面,女性在面对职业压力的时候,能够用一生坚持下来的艺术家并不很多。” 同样,白立方亚洲区总监周晓雯认为:“女性艺术家要坚持不懈地执着自己的艺术创作,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往往要经历比男性艺术家更多的挫折和磨难,尤其是有着母亲和妻子的双重身份,在中国这样的土地上。”

▲ 3月9日开幕的“喻红:娑婆之境”展览现场,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摄影:苏杭,龙美术馆(西岸馆),2019年

同时,另有观点认为,谈及“女性主义”,其基本是男女平等,而“女性艺术家”这一称谓似乎从出发点上便将女性进行了特殊化对待,过多强调“女性”标签,似乎也正是证明了女性与男性艺术家并不平等——艺术家周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说到艺术,男女艺术家自然需要被平等对待,女性艺术家没有多特别,不需要比男性艺术家受到优待,当然也不能受到歧视。这意味着最终“女性艺术家”将不是一个特定的称谓,除非也讨论下“男性艺术家”。”

一方面,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令人们广泛认识到曾一度被忽视的女性艺术家在学术层面、艺术史及社会文化发展中不容小觑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在市场成功为重要衡量标尺的今天,由画廊与拍卖行主导的女性艺术家价格的一路攀升,是否意味着女性艺术家只是成为了被市场追逐的价值洼地?此外,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关于女性艺术家的系统性学术研究与梳理尚少,加上机构支持的相对缺失,这一市场现象能否持久发展而不只是昙花一现?同时,能否通过对于其市场价值的认知而进一步推进学术层面的系统性研究?这都是值得探讨的命题。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