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女性艺术 > 女策展人、女艺术家,一场全员女性的先锋展览

女策展人、女艺术家,一场全员女性的先锋展览

2023-03-05 13:27:18.204 来源: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一条 作者:

210.jpg

今年2月,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迎来开年大展“不疑之地”,从4位策展人,到7位参展艺术家,都是女性。

展览的缘起是一场3年前的策展大赛,2019年11月,4位分别来自波兰、意大利、墨西哥、阿根廷的年轻策展人,递交了以“逃离”(escape)为主题的策展方案,斩获了“油罐策展人奖”。这场新展,正是从获奖方案深化、调整而来。


35.jpg

↑ 7位参展艺术家


7位全球活跃的80后、90后女性艺术家,共同想象了一个“不以人类为中心的未来世界”,在那里,鹅正在飞向月球、幽灵正在讲述故事,岛屿会思考,已灭绝的风景重生。

这三年间,策展团队在疫情危机中保持了远程合作,她们在思考:艺术,如何超越时间空间、既定规则,让我们得以体验另一个世界?究竟,艺术触发了何种作用……一条艺术采访了策展团队。


44.jpg

↑ 不疑之地展览现场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2023


跨媒介、后人类主义、当代女性创作,是这场展览的关键词。

走进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展览现场,仿佛遁入一个异世界:展厅不设主光,白盒子变身黑盒子;电子屏幕发出闪烁的幽光,黑线在白墙上流淌,增添神秘感与未来感。

展览中的艺术家们,每一位都创作了属于她们的新宇宙。


72.jpg

↑ 厄休拉·梅尔,《知识之⽕将因果烧为灰烬》

视频,30秒

2019-2020年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个漂浮在空中的人影,这是一位代表着“后人类”的跨性别模特。她从黑暗中出现,跳舞、旋转,向我们招手,迷人的手臂,闪烁着金光。她的身体、比例,面庞和肌肤纹理感,一切都跟真实人类相近。

奥地利艺术家厄休拉·梅耶尔,从真实人物唐娜·哈拉维 (Donna Haraway) 取材,改造为虚拟的变性女性瓦伦蒂金·德·欣格(Valentjin de Hingh),她是后人类的“偶像”。

这件作品名为《知识之⽕将因果烧成灰烬》,当电光散开,我们能体验到一切归于灰烬。这位艺术家的实践,跨越电影、视频、雕塑等多种媒介,她将自己从神话中汲取的营养,对当下的生命体验,电影化的符号,交织在一起。


92.jpg

↑ 泰·莎妮,《⼭⽺之歌》

虚拟现实,30分钟

2019年


在观赏完漂浮在数字空间的虚拟人之后,观众戴上VR眼镜,自己就能获得一个虚拟世界的新化身。虚拟现实(VR)工具,也是体验异世界的最好方式之一。

泰·莎妮(Tai Shani)制作了一段VR影像《山羊之歌》(Tragodia),以超现实的方式,混乱地讲述了一场回忆,观众戴上VR眼镜,好像成为了其中的参与者。

故事中,一位儿童经历了一场骇人的事故,幽灵,从死亡边缘被召回。

每个参与体验的“我”,就化身为这个幽灵。站在巨大的人类头部上,重温家族长辈们如何谈论这场事故,期间,穿插着儿童的回忆:被刺穿的器官、加速的发动机,被埋入后花园的小狗……

这件作品提供了一个从未存在过的新鲜视角,让我们体验到破碎的回忆,聆听围观者带来的咒语般的讲述。


113.jpg

↑ 阿格尼丝·迈尔-布兰迪斯,《⽉鹅基地》

全⾼清彩⾊有声视频,20分

2011年


来自德国的艺术家艾格尼丝·迈耶-布兰迪斯,创作的伪纪录⽚《⽉鹅基地》,阅读起来就没有那么沉重,它讲述了11只在意大利出生的鹅,经过严苛的训练,从而逃离地球,飞向月球。

这个看似荒诞的设定,受到了英国作家弗朗⻄斯·⼽德温于1638 年所著的《⽉球上的⼈》的启发。

影片中,主人公即艺术家本人,她饲养了11只“月鹅”,并给它们取了宇航员的常用名,然后将这些鹅安置在一个偏远的月球模拟栖息地,以宇航员的标准训练它们飞行、带它们进行探险,最后,她乘坐着一辆由“月亮鹅”牵引的战车,飞向了月球。

影片用到了许多真实的取景地,素材嫁接又颇为超现实,不禁让人怀疑所处世界是否真实。 


↑ 诺拉·图拉多 《大事即将发生》,2022

LED灯箱和印制布料

200 x 300 x 6.6 cm

在一层展厅,最为醒目的是诺拉·图拉多的作品《大事即将发生》。

玫红色的LED灯箱几乎占据了墙面的大部分位置,三个不同大小的白色椭圆分布在画面,一句“Something big is going to happen”(大事即将发生)赫然出现在画面中心——这几乎就是作品提供的所有视觉信息。

过去10年,这位荷兰艺术家,都选择了从语言出发进行创作,她也是这个展览中第一个被策展小组确定下来的艺术家。

“在这件作品中,她几乎打破了语言的结构”,策展人之一伊琳·坎波米说。


163.jpg

↑ 希玛利·⾟格·索恩,《像岛屿⼀样思考》

⼄烯基刻字置于墙上,尺⼨可变

2012年


在这句标语式墙体的另一面,是印度艺术家希玛利·⾟格·索恩的《像岛屿一样思考》,同样和语言相关。她试图去除语言的语法含义,通过对文字的不同排列和布局,作出了这首“视觉诗词”。

在这次展览前,策展团队特地试着将诗句译成中文。

“你不必知道,她在诗中谈论的是一个会思考的人类,还是一座会思考的岛屿。若是我们将诗句视为整体,便会发现,她谈论的是起源、生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同点和连续性。”策展人在采访中提到。


173.jpg

↑ “不疑之地”展览现场

绕到展厅临江的那一侧,丹麦艺术家莉亚·古尔迪特·艾斯特伦德的《载体》系列,她的创作受科幻小说启发很深。

她在开幕现场说,自己很喜欢这个展陈区域,你既可以理解为这里是走廊,也是不易被察觉的展厅后部,但这里是一个“名人或超级英雄的更衣室”。


183.jpg

↑ 莉亚·古尔迪特·艾斯特伦德

《载体》系列(头套)

⽪⾰,丝绸和⽪⾰绳索,铆钉,银吊坠

尺⼨可变,2013-2021 年


在艺术家看来,每个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三种类型的载体。在展台上的,是5个颜色、材质、造型均不相同的面具,可以解释为第一种“载体”,暗指我们总是携带不同的面具生活。

192.jpg

↑ 莉亚·古尔迪特·艾斯特伦德

《载体》系列(工装),2018

皮革,铆钉,尺寸可变

213.jpg

《载体》系列(孕装),2022

软壳反光材料,纺织物

艺术家个人尺寸


第二种载体,是按照人体形状裁剪的皮革制服。服饰,是当代社会人遭遇的约束,也是关于身份的伪装。

最后一种“载体”,单独立在一旁,看起来既像太空服,实为孕装,创作的灵感与艺术家成为母亲的经历相关。这一层“载体”,对人类来说,带有庇护意味。

“载体”们正对的窗外,游轮正在黄浦江上慢行。观看展厅内的作品,再远眺一会儿江船,好一会儿,思绪才会被拉回现实世界。


“不疑之地”策展人,从左到右:

⽶瑞拉·巴希亚克(Mirela Baciak/波兰)

伊琳· 坎波⽶(Irene Campolmi/意⼤利)

伊莲娜·鲁格(Helena Lugo/墨⻄哥)

丹尼拉·瑞兹·莫瑞诺(Daniela Ruiz Moreno/阿根廷)


这场展览中几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关于自我意识与身份的讨论,她们认为,“人类只能通过携带个⼈回忆,来逃离当下这个现实。”

为什么“逃离”?

2019年11月,4位策展人——波兰人⽶瑞拉·巴希亚克,意大利人伊琳· 坎波⽶,墨西哥人伊莲娜·鲁格,还有阿根廷人丹尼拉·瑞兹·莫瑞诺,一同拜访了油罐艺术中心。

她们了解到,这里曾是中国最早建成的龙华机场,便从飞机起航,想到“逃离”(escape)。在展陈方案获得“油罐策展人奖”之后,她们回到各自的艺术机构工作,随后在不同的时间点上,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

“我们越发希望,策划一个从这里逃离到另一个世界的展览。”

以下是我们与策展团队的采访精选。


“不疑之地”展览现场


Q:一条艺术

A:策展团队

Q:从2019年获奖,到2023年展览落地,3年多过去了,全球也经历了疫情,你们在这期间是否对展览做了调整?

A:一开始我们受到油罐艺术中心所在地前身是机场的启发,想到“逃离”,人可以通过机场这个点,抵达另一个世界。

随着疫情大流行的到来,各地机场再次停用,人员流动变得很困难,我们突然开始思考,艺术能做什么?艺术如何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超越时间和空间,能让我们和外部世界有一个意想不到的联系。这触发了新主题“不疑之地”(Suspension of disbelief)。

在制作方面,我们也不得不做很多调整,许多艺术家以往都会亲自到场布展,或派遣固定合作的制作团队到展览地确保布展,但她们也都欣然同意以新的合作方式去工作。因为很多欧洲团队暂时无法前往中国参与布展,整个策展和布展都是远程进行的,与油罐艺术中心馆长乔志兵和助理策展人孔显鹤的持续对话与合作,是展览项目能够实现的关键。


262.jpg

“不疑之地”展览现场


Q:为什么决定用“不疑之地”来作为展览名?

A:这次展览就是我们对真实世界“充满怀疑”的回答。

展览中很多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是虚拟的,很多作品的故事也是虚构的,但你会发现,只要在情感上融入叙事,观众就会被带入这个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也是由现实世界拓展而来的。

这也是英国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给我们的灵感。他在 1817 年就提出,面对情感叙事,观众必须做出反应,就好像人物是真实的,事件正在发生,即使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故事” 。我们也提议参展的艺术家在研究和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使用这一概念。

艺术,其实就是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体验现实,并扩展我们与外界以及与我们自己的联系,以改变我们所理解的自然和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不疑之地”,这也是读小说、诗歌或看电影时所需要的。


271.jpg

↑ 弗罗⻄娅·罗德吉斯·吉尔斯

 《敏感又记仇》,2022

纸上印刷,300 x 800 cm


Q:如何选择艺术家?

A:我们都对女权和后人类主义的话题十分感兴趣,也是我们策展研究的核心,因而,与女性艺术家合作,是我们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不同的声音之间建立对话也很重要,所以我们邀请的7位艺术家,都来自不同的国家。

每件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打破了常规,可以认为是对现有的非常强势的艺术判断标准,提供了另一种方案。

Q:如果只用三个词,来向中国观众介绍这次展览?

A:异世界(otherworldliness),跨物种(transpieces) ,虚构(fiction)。


↑ 上:“不疑之地”展览现场

下:希玛利·辛格·索恩

《雷达水平》 

彩色有声视频,11分11秒


Q:这些艺术家,对中国观众来说相对陌生,在展览布置方式上,如何考虑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是否会担心观众觉得晦涩?

A:我们很清楚这些艺术家对中国观众来说是全新的,我们对此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而创建一个当地观众可以理解的展览,也是我们策展的首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为展览中出现的所有视频《月鹅基地》、《雷达水平》(Radar Level))以及诗歌《像岛屿一样思考》提供中文翻译。

另一个策略是在每个艺术品标签中加入简短的文本和问题。

同时,我们正在与油罐艺术中心合作准备导览,以便为每件作品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在展览期间,我们期待准备更多线上讨论活动,与上海的当代艺术从业者、参展艺术家搭建联系,创造更多国际交流。

在我们各自的项目之外,目前我们仍然在继续为这个展览工作。

Q:会计划来现场吗?

A:我们并没有放弃在这个展览结束之前去中国旅行的想法,这是“不疑”的。

6402.jpg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