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即将褪去,2023年全球艺术机构的展览日历来到后半程。今年秋冬季重要双年展将继续直面人类所处的现实境遇,三档双年展——第35届圣保罗双年展、第14届上海双年展与第13届台北双年展——将提供来自拉丁美洲与亚洲的视角,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多重挑战提出观察与思考的方式。即将于9月初开幕的第35届圣保罗双年展以“不可能的编舞”为主题,展现艺术和社会实践如何在充满限制与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中以替代性的方式来跨越或规避现实困境;11月,第14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将视线投向苍穹,试图以人类从古至今对宇宙的思考来“帮助我们对抗这个时代特有的异化”,将反思现实、颠覆僵化秩序的方法纳入对宇宙和天人关系的沉思,同时“青策计划2023”将作为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的一部分在双年展期间举行;第13届台北双年展的主题“小世界”则似乎暗合了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的趋势,试图探讨处在不确定和游移状态中的亲密关系,“邀请观众一同探索如何运用疫情经验来提出新的生活想象”。
女性、生态、原住民和非裔群体——这些全球性议题仍是秋冬季展览的焦点所在,这些关键议题引导出了更多元的策展角度以及挖掘历史与文化的方式。聚焦女性议题的展览中,柏林慕尼黑艺术之家(Haus der Kunst)的“它处之中:女性艺术家的环境艺术1956-1976”对女性艺术家对环境艺术的贡献进行再发现,而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朱迪·芝加哥:她的历史”则通过回顾一位已写进当代艺术史的女艺术家的实践,串联起全球女性主义运动中众多的“她”,柏林欧洲文化博物馆(Museum Europäischer Kulturen)“流动:月经展”的视野将覆盖全球女性的共通境遇,展览即为一次破除刻板印象和性别限制的社会实践。从边缘抑或中心出发,展览所提供的切口最终通达更为普世的人文关怀。对原住民和非裔群体的关注也常与女性议题相互交织,西蒙妮·利(Simone Leigh)、艾米丽·卡姆·肯沃瑞(Emily Kame Kngwarreye)两位女性艺术家在华盛顿赫希洪博物馆与雕塑园(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的个展分别讨论了非裔与原住民主题。
在生态议题方面,东京森美术馆20周年展“我们的生态:走向一个行星的生活”从展览内容到具体的控制碳排放和资源浪费方式层面均试图触达“可持续”,意图将美术馆建构为公众思考和参与社会议题的场所。
艺术家曹斐将迎来其拉丁美洲首次个展,9月2日在圣保罗州立艺廊(Pinacoteca de São Paulo)开幕的“曹斐:未来不是梦”以四组作品向巴西公众介绍其运用录像、摄影、装置等媒介的创作。
在中国地区,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将呈现艺术家、编舞家玛丽亚·哈萨比(Maria Hassabi)为大馆建筑环境而作的全新委托创作,“Maria Hassabi:我会是你的镜子”也是其亚洲首个个展。在上海11月艺术月期间,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即将呈现艺术家拉乌尔·杜菲(Raoul Dufy)大型回顾展。首位代表威尼斯双年展新加坡馆的女性艺术家舒比吉·拉奥(Shubigi Rao)也将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举办个展。年轻艺术家王凝慧、谭婧、高露迪将分别在秦皇岛UCCA沙丘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和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个展。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