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文献档案 > 艺术与科技简史︱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从电话图像到光与空间的调节器

艺术与科技简史︱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从电话图像到光与空间的调节器

2020-12-24 18:46:58.13 来源: 悦来美术馆 作者:零零

▲莫霍利·纳吉《电话图像》
Moholy-Nagy, EM1, EM2, and EM3 (Telephone Pictures)


导读:

艺术与科技简史
The History of Art and Technology

艺术与科技其实并非近年才兴起的某种脱离实际的组合,这两个看上去截然不同的学科其实从未离彼此很远。
许多如今我们熟悉的技术曾经给人们带来过新奇的体验,过去的艺术也曾走在与技术结合的最前线,艺术挑战技术,而技术赋予艺术灵感。1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学会了利用数学知识研究透视法。意大利人玻尔塔(Giovanni Porta)发明的暗箱技术为绘画提供了真实的对照物,19世纪摄影技术对绘画造成了冲击也打开了未来种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可能。科学领域在历史上的各个阶段都给予艺术家不同的灵感,艺术与科技深深影响着彼此。
过去这100年间,媒体的发展似乎逐渐占据了传统艺术的在大众面前的目光,我们听到摄影出现时人们高呼绘画已死,可时至今日艺术家们也还在画画,可以说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绝对不是极端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的。很多时候,艺术甚至通过其特有的反叛与超前的先验性,一次次对抗技术的完美,而技术也一次次打破艺术的常态与模式,将艺术从神坛中释放出来。
回看历史,我们发现那些热衷于科学技术的艺术家往往本身不具备最专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技术的使用往往是充满想象力与挑战精神的。无论对于技术我们如何司空见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汹涌来袭,由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万物互联、智能机械等等一系列创新领域的相互融合,正在重新改变和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对艺术的面貌产生了新的影响。艺术与科技究竟在当代艺术之中占据何种话语,是每个创作者可以透过历史去思考的。

本专栏将以生物艺术之父爱德华多·卡茨(Eduardo Kac)、新媒体艺术理论之父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等人的艺术理论为主要线索脉络,对100年以来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其对艺术表达、派别的影响进行分析、整理,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艺术与科技的广阔面貌。艺术与科技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也许追溯历史过于漫长,我们可以先从过去这100多年间发生的一切谈起。
正如凯文·凯利(Kevin Kelly)所说:“我们的未来是技术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世界一定会是灰色冰冷的钢铁世界。相反,我们的技术所引导的未来,朝向的正是一种新生物文明。”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从电话图像到光与空间的调节器
Moholy-Nagy: From the Telephone Pictures to the Light-space modulator

在遍布WI-FI与各种APP流媒体内容充斥着的今天,碎片化的信息处理方式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人类的观看不只是线性的,日常的交流也不一定是当下即可的,我们可以给未来的自己发送邮件,也可以对他人的消息阅后不回。但20世纪初无线电刚刚映入大众眼帘时,人们被“只听其声而不见其人”的无线电技术深深震惊了。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电中的声音内容甚至可以被编辑、重组,这种碎片化的体验对当时的人来说是绝对新奇的。

1923年,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教授的作品《电话图像》(Telephone Pictures)仿佛预言了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莫霍利教授坐在家中,通过电话口述去描述一幅画面的像素组成,并交付与工厂的一位工人去实施,确保网格中每个像素的比例无比准确,最后将同样的画面内容排布出三种尺寸分别打印陈列。这个工人通过接电话的遥距行为完成了如同今天电脑对图像的像素级处理, 莫霍利模拟了这一工业过程去传递每一个像素。这件作品在当时是十分十分激进的,因为它分离了想法和执行,说明了艺术也许不再是技巧的娴熟。

2.webp2.jpg

▲电话的艺术展览,1969
(https://mcachicago.org/Exhibitions/1969/Art-By-Telephone)


这个作品虽然有三个不同的尺寸,但完全不可辨别其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差异。传统上的艺术是制作印刷品,是制作各种变体,如印象派、浪漫主义。而莫霍利所做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制作的是尺寸的变体,他对尺寸的变化的观念很感兴趣,他发现当尺寸改变时,构图也会发生变化。正如你用AI制作矢量图,文件有比例(scale),有相同的的分辨率,却没有尺寸。所以莫霍利实现的构图是没有具体尺寸限制的。任何个体的创造,比如诗人、作曲家,你的创造完成后,一定有个最终的形式。但在这件作品中这个最终的形式被破坏了。这件作品存在于各种可变的状态之中,比当时的人们所知的都要激进。莫霍利没有继续延续这个作品,当年的观众并没能立即理解,人们很长时间后才明白这件作品的重要性。如今我们早已对当代艺术展览上的“尺寸可变”(dimensions variables)司空见惯了,殊不知这在早期与无线电的诞生有着奇妙的关系。每件伟大的艺术作品都要经历一个富有争议的过程。

从莫霍利用一种工业过程传递一个像素可以看出一个艺术家对技术的敏锐与创造力,莫霍利拥抱技术作为艺术,而不是单纯的工具去创造新的形式,将科技作为艺术的媒介,他善于用电话,甚至跟她妻子学习了摄影技术、动画技术等等。

 3.webp1.jpg

▲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


莫霍利·纳吉对抽象摄影最早的尝试体现在他的「物影照片」上,虽然这种方式已经有多位摄影家尝试过,但纳吉与众不同地将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放在相纸上进行曝光,从而使物体具有明显的三维形状,加之精确调节位置、曝光、照明,使得物影形态千变万化。

4.webp1.jpg

这幅作品便是纳吉的一幅物影照片,画面由手掌轮廓和一些抽象的几何线条构成,具有鲜明的抽象风格,视觉效果特异,可以看到从黑到白,中间细腻灰调的复杂过渡,与原始的物影照片截然不同。他使用强烈的黑白对比来使画面中并置的几何结构变得具有视觉冲击力,此外他还注重表现画面的空间感,给人以独特的审美视觉体验。

莫霍利用照相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摄影实验。实验内容包括从特殊角度(俯视、仰视、对角线视角)拍摄,以及打破一般透视规律。此外,他还使用各种剪辑方法和制作技术,改变和强化照片的结构。纳吉拍摄的人物周围都是弥散的,将物体放在光源和感光体之间制成。他与康定斯基的情形一样,创造这些非物体的摄影,物体的痕迹位于摄影之外,使得摄影成为艺术 ——用新的技术来创造新的艺术形式。

当莫霍利做这些摄影的时候,摄影不使用镜头等等,只用光,光的各种元素是他的审美语言,莫霍利对借用已有的形式不感兴趣,所以他厉害的是直接使用新的技术创造新的艺术。因此这些不只是摄影,这是莫霍利光的作品。

我们谈论的抽象总是指涉着一些事物,但这些莫霍利的抽象不指涉任何,它就是抽象本身,当代生活的特征:光,当代艺术家应当用光作为媒介作为创作。

5.webp1.jpg

▲Laszlo Moholy-Nagy

纳吉在1925年发表了《绘画·摄影·电影》(Painting Photography Film),这篇文章是欧洲现代主义摄影的主要宣言书,大力提倡所谓的“新视野”(这是纳吉创造的术语),同时批评了绘画风格艺术摄影的感伤主义。


6.webp1.jpg 
▲Moholy-Nagy, the new vision and abstract of an artist,1947

理解纳吉提倡的“新视野”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2

“新视野”,首先是纳吉对摄影领域视觉经验的突破,拓展了视觉传达的范围和可能性。纳吉是试验艺术家的真正典型,他几乎用所有的拍摄方法进行试验,包括物影照片、抽象派摄影和合成照片术。

1922年,纳吉开始物影照片实验,直接将各种物体置于相纸之上曝光形成负像,这种物影照片有一种反透视法的空间感。纳吉的物影照片实验与同一时间曼·雷所作的物影照片实验不同,纳吉试验的是光线的作用,而曼·雷试验的则是物体本身的印记。

1923年,纳吉又进行了“摄影造型”的探索。他从特殊角度(俯视、仰视、对角线视角)拍摄,并且打破一般的透视规律(如压缩地平线)。此外,他还使用剪辑方法和制作技术(比如放大、变形、剪接、两次曝光和蒙太奇等技巧),改变和强化照片的结构。这些手法打破常规,给摄影带来全新的表现语汇,并且将影像画面的结构形式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新视野”观察方法的基础,建立在照相机的机械属性上。照相机是以客观的机械学的方法来观察世界的,所以相机能看到人眼看不到的东西,在视觉范围内不加区别地记录一切事物,创造出既真实又客观的“现代”视觉。这种不加区分,能使专业和业余、艺术家和工匠几乎无从分辨,从而为普遍的视觉启蒙打下基础。由此可见,“新视野”观察方法促进了摄影中视觉的民主。历史上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像摄影这样使平民视觉获得与艺术同等的地位。有史以来,艺术第一次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如此之低。数码相机的普及引起的全民摄影运动,真正把“新视野”的预言——摄影视觉的平民化、草根化变成了现实——这种趋势还会继续被推向极致。

7.webp.jpg

▲1922年的纳吉

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1895-1946),出生在一个匈牙利犹太家庭,起初学的是法律,然而战争最终使之“弃法从艺”,成了一名艺术家。他在1920年离开匈牙利来到德国,几乎同一时期,Walter Gropius在德国魏玛成立了包豪斯学校。包豪斯是一所崭新的建筑与设计学校,以实现Gropius对团队合作精神、发扬传统手工艺训练以及乌托邦式的理想,宗旨是“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这显然与纳吉的艺术理念不谋而合,于是在1923年,纳吉成为包豪斯负责基础教学的老师,他的课程涉及绘画、雕塑、摄影、照片蒙太奇和金属制品创作。准确的说,纳吉是一位构成主义艺术家,他认为艺术家是赋予工业和技术以人性的“天才梦想家”,极力倡导将工业和技术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去。可以说他的加入对包豪斯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彻底让包豪斯脱离了表现主义风格,使之更加接近其最初的创立理念,即更为理性、实用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3

莫霍利·纳吉是20世纪最杰出的前卫艺术家之一。他曾任教于早期的包豪斯,奠定三大构成基础,强调理性、功能,他在学术上对表现、构成、未来、达达和抽象派兼收并蓄,以各种手段进行拍摄试验。最为突出的研究是以光、空间和运动为对象。

1928年,纳吉离开Bauhaus在柏林成立一家商业设计所。两年后年他展出了自己的动态雕塑作品电动舞台的灯光道具(Light Prop for an Electric Stage),被称为光线空间控制器。这是一台进行光线演示的机械装置,最初是设计来控制舞台光线效果,最后成为实验各种光线质感的工具。

8.webp1.jpg

▲Light Prop for an Electric Stage (Light-Space Modulator) 电动舞台的灯光道具(光空间调制器)
 9.webp1.jpg

▲结构图纸(Light Prop for an Electric Stage)

“光线空间调制器”是最早的电动动感雕塑之一,在现代雕塑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莫霍利·纳吉在包豪斯进行实验的最高潮,它融合了他对技术,新材料以及最重要的是光的兴趣。莫霍利试图革新人类的观念,从而使社会更好地理解现代技术世界。他在1930年的德国设计展览中展示了Light Prop,它是一种在舞台上产生“特殊照明和运动效果”的机制。这件作品实时的的操作各种光加声音、折射、反射等等各种效应同时存在非常复杂的编舞,这件作品也是一件数字程序作品,是用硬件“编程”。当旋转结构的移动和反射表面与光束相互作用时,旋转结构会产生惊人的视觉效果。多年来,艺术家和后来的博物馆对雕塑进行了改动,以使其保持正常运转。今天仍然可以使用。4

1930年的《光影游戏:黑白灰 》(A light play in Black-White-Gray)5Nagy利用这台装置创作了他最为有名的电影:1930年的《游走在黑白灰之间的光线游戏》(A light play in Black-White-Gray),这部电影持续5分30秒左右,包括对正负片、多重曝光、光线反射、光线运动及各个部件的特写,在视觉上非常抽象。Nagy自己将其比作“运动的绘画”,极大程度上体现了他对科技以及创作媒介的理念。

10.webp.jpg

《光影游戏:黑白灰 》(A light play in Black-White-Gray)

曾有人这样形容莫霍利·纳吉:在他眼中,艺术是一个实验室,一个可以产生新表现形式的实验室,其产物可以适用于现代生活中的任何领域。纵观Nagy的创作历程,的确在持续不断地各处追寻更为新颖的视觉传达方式,将之融进自身。

1933年,包豪斯艺术学院被纳粹关闭。Nagy在英国作了短暂逗留后,于1937年移居美国并建立了新包豪斯学校。这所学校把包豪斯教学和理念带到了美国,这也就是以后的芝加哥设计学院。

1919年的魏玛公立包豪斯学校的诞生是20世纪初的另一标志性产物,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的理想是“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6

11.webp1.jpg

▲包豪斯轮表THE BAUHAUS WHEEL DIAGRAM,1920

这张包豪斯轮表(THE BAUHAUS WHEEL DIAGRAM)显示了包豪斯的教学结构,由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于1922年开发。该程序将[Bau]置于所有活动的中心。但是[Bau]不单只建筑和建筑学,而是指一切事物的建筑。建筑学的常规课程只是在1927年在包豪斯开设的。只有最有才华的学生才被录取为建筑学课程。在他们的研究开始时,他们接受了为期一年的所谓基础课程的基础培训,在其中他们可以尝试颜色,形状和材料而没有特定目标。根据他们的个人适合性,随后在讲习班和相关学科中进行实际工作。这些学生以“学徒”身份进入讲习班,并在给定的时间段内参加“学徒制”考试。
新生在进入包豪斯必需接受6个月的基础课程预备教育,以解决初期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有来自各国的菁英留学生与战后德国涌现的新劳动阶层,年龄遍布19岁至40岁),通过训练后依据所长被分配到不同的实习工厂中,接受3年的工作坊专业教育,结业合格者授以“技工证书”(journey diploma),可选择就职或继续攻读建筑师专业教育,参与不设年限的实习与高等养成训练,经考查成绩满意后才能授以“包豪斯文凭”,一般需时4至5年。7

这种结构的教育课程是空前的,最初必须由格罗皮乌斯完全重新开发。教师的选择对于包豪斯观点的发展更为决定性。为此,格罗皮乌斯成功获得了著名前卫艺术家的支持。在魏玛,他们与受过训练的工匠“工作大师”一起以“形式大师”的身份进行教学。

12.webp1.jpg

在德绍,包豪斯能够直接实现其参与塑造现代社会的愿望。1920年代的德绍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区,市长弗里兹·黑塞勋爵(Lord Mayor Fritz Hesse),工程师雨果·容克斯(Hugo Junkers)和国家指定的音乐人路德维希·格罗特(Ludwig Grote)是其发展动力。1924年,由于政治原因,包豪斯被迫离开魏玛时,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达姆施塔特和马格德堡等其他城市竞争主办了包豪斯学校。然后,德绍取得了胜利。8

德绍是与包豪斯关系最为密切的城市。这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在魏玛成立的设计学院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并且经历了1925年至1932年的鼎盛时期。包豪斯的三位校长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汉尼斯·迈耶(Hannes Meyer)和路德维希·密斯范德罗(Van der Rohe)在包豪斯德绍(Bauhaus Dessau)留下了自己的印记,现在几乎所有在德绍竖立的包豪斯建筑都被视为20世纪建筑的标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经历促使包豪斯主义者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生活,社会和日常生活。他们拒绝了传统知识,与包豪斯大学一起创办了一所设计学校,年轻人将通过学习和学习材料来发展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以便他们塑造现代并满足现代的许多需求。这样做的重点不在于个人艺术品,而在于与工业合作制造的日常物品。随之而来的是,仍在影响着包豪斯形象的大部分最著名的产品和建筑物,从马塞尔·布劳尔(Marcel Breuer)的管状钢制家具到玛丽安·勃朗特的烟灰缸,从Stahlhaus(钢屋)到学校最畅销的产品,包豪斯壁纸。
包豪斯是先锋派的所在地。短短几年内,包豪斯德绍就成为了全世界年轻人关注的焦点。理论指导放在更广泛的基础和其他主题上,例如教学大纲中包含了工程科学,心理学或商业研究。毕业生现在完成了包豪斯文凭的培训。在学校大楼的车间一侧,机器杂乱不堪,而在舞台车间,现代戏剧不断发展。这些学生住在工作室大楼(也称为Prellerhaus)中,在食堂见面或使用体育馆。然而,大师们与他们的家人住在大师之家附近。第一代大师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奥斯卡·施勒默(Oskar Schlemmer),格奥尔格·穆奇(Georg Muche),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Moholy-Nagy),里昂内尔·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和保罗·克莱(Paul Klee)。经常有朋友和嘉宾参加这些活动,结果大师之家的复杂性便成为二十世纪艺术家殖民地的缩影。

13.webp.jpg

▲(从左至右)格罗皮乌斯、费宁格、伊登、马克思

15.webp1.jpg

▲(从左至右)克利、施莱默、康定斯基、纳吉

由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设计并由城市资助的设计学院于1926年开放。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500名客人来到德绍举行了开幕典礼。

德绍市委托包豪斯(Bauhaus)进行一些公共建设项目。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的德绍-托尔滕(Dessau-Törten)住宅区和就业办公室,汉尼斯·迈耶(Hannes Meyer)的带阳台的房屋以及卡尔·菲格(Carl Fieger)的Kornhaus餐厅都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在大师之家附近建造了一个小亭子。

同样在德绍,包豪斯也不免遭政治敌对之害。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在1928年将学校的领导权移交给汉尼斯·迈耶(Hannes Meyer)之后,后者越来越关注包豪斯的社会目标,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使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精心设计的产品和建筑的问题。
 
大众(Volkswohnung)(人民公寓),带阳台的房屋和贝尔瑙(Bernau)的ADGB工会学校脱颖而出,成为梅耶(Meyer)具有社会理想的集体设计理念的典型代表。迈耶(Meyer)领导下的学生在政治上变得激进并参与共产主义。结果,政客于1930年解雇了自己本人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汉尼斯·迈耶。鲍尔豪斯第三任导演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亲自推荐的。在范德罗(Van der Rohe)的领导下,前期课程被取消,研讨会的活动规模缩小了。建筑,构造逻辑和自由流动的开放空间成为关注焦点。

同时,在德绍市政议会中,全国社会主义者获得了多数席位。1932年9月30日,大会决定关闭包豪斯德绍。范德罗(Van der Rohe)指挥包豪斯大学(Bauhaus)在柏林-斯特格利茨(Berlin-Steglitz)的私立学院任职,但在与国家社会主义者进行多次纠纷后,他于1933年8月10日的新闻通讯中宣布解散包豪斯。

尽管学校关闭,但包豪斯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许多包豪斯大师流亡国外,并成为继任机构的教授,例如北卡罗莱纳州黑山学院的约瑟夫·阿尔伯斯或指导芝加哥新包豪斯的拉索·莫霍利·纳吉。来自29个不同国家的包豪斯学院的学生也在自己的家乡传播了包豪斯的思想。

下一篇我们将谈谈动态艺术——从连续摄影到运动表现(Kinect Art:From Representation to Actual Motion)。

注释
1. John A. Lasseter
2.
https://news.artron.net/20120326/n226423.html莫霍利-纳吉与摄影“新视野”
3.
https://www.guokr.com/article/6640/
4. https://www.harvardartmuseums.org/art/299819
5. 德语:Lichtspiel: Schwartz-Weiß-Grau (1930)
6.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225924包豪斯极简史|德国·笔记
7.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225924包豪斯极简史|德国·笔记
8.
https://www.bauhaus-dessau.de/en/history/bauhaus-dessau.html   History of the Bauhaus Dessau

参考文献
[1]  History of Art and Technology,爱德华多·卡茨 著,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坊,2018-11.
[2] 
https://www.moholy-nagy.org/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