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评论家+策展人 > 陆蓉之(Victoria Yung-Chih Lu)

陆蓉之(Victoria Yung-Chih Lu)

2009-02-07 16:24:55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陆蓉之(Victoria Yung-Chih Lu)

简历
陆蓉之(Victoria Yung-Chih Lu),美籍华人,著名策展人、艺评家。祖籍上海,1954年出生于台湾,1970年代初期移民美国。曾就学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在美国加卅卅立大学获得艺术学士与硕士,主攻绘画。现任上海当代艺术馆创意总监、上海外滩18号创意中心艺术总监,并在台湾实践大学设计学院专任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兼任教授,还担任美国加州国际艺术基金会亚洲地区策展人、台北当代艺术馆基金会董事、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客座教授等职。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就学,获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美术学士及硕士。现旅居美国洛杉矶及中国台北。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248556781

重要策展经历
1979-1981 策展及管理   
1987- 组织亚洲地区展览   
1987 “美国南加州现代美术展” 台北市立美术馆   
1988 “中国影响下之美国西海岸当代艺术展” 台湾省立美术馆   
1990 “台湾女性艺术周” 妇女新知/诚品艺文空间   
1993 “台湾90's新观念族群” 汉雅轩   
1998 “女味一甲子专题研究展” 台北龙门画廊   
1999 “复数元的视野”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北京中国美术馆、山艺术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及新竹清华大学、交通   
大学艺术中心、新竹师范学院联合展出)   
“寓言-幻醒与错置” 台北汉雅轩   
2003 “台湾当代女性艺术展” 新光文化馆   
“素人的视野”国际巡回展 新墨西哥圣塔菲国际民俗艺术馆   
“急→整→饰” 大趋势画廊   
“复制大未来” 大未来画廊   
“现代珠宝金工设计展” 雅逸艺术中心  
“穿不完、兜着走及印记” 木兰艺术中心i   
2004 “虚拟的爱-当代新异术” 台北当代艺术馆   
“立异-90年代台湾美术发展” 台北市立美术馆   
“向大师致敬系列”服饰美学展 雅逸艺术中心   
“第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艺术节国内外原创特展” 杭州   
“花神”服饰美学展 雅逸艺术中心   
“虚拟的爱-当代新美学国际巡回展”

主要著作
1990《后现代的艺术现象》艺术家出版社   
1991《当代美术透视》台北巿立美术馆   
1992《台湾地区当代艺术本土风格语汇的衍变》台北巿立美术馆   
1993 《Encountering the Others》 Universitat GHKassel, Germany   
《The Rising New Moon》 Art Asia Pacific, Sydney, Australia   
《爱的礼物Gift of Love》皇冠出版社   
《台湾90's新观念族群》 台北汉雅轩   
《公共艺术的方位》 台北文建会   
《和想象一起跳舞》 东华出版社   
1995 《猎艶》 宏观出版社   
1998 《女/艺/论》 女书文化事业   
《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U.S.A.   
1999 《复数元的视野》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   
2002 《台湾(当代)女性艺术史》 艺术家出版社   
2003 《“破”后现代的艺术》 文汇出版社   
《“破”后现代的艺术》 艺术家出版社   
《Vernacular Visionaries》 耶鲁大学出版社   
2004 《诠释现代》 上海美术馆   
《超连结》 台北典藏出版社   
《虚拟的爱-当代新异术》 台北当代艺术馆

艺术档案 > 人文历史 > 量子奇境VS佛学智慧——正确对待科学与佛学的比较研究

量子奇境VS佛学智慧——正确对待科学与佛学的比较研究

2024-12-08 15:25:43.617 来源: 量子科学 作者:量子科学

123.jpg


有一个既神秘又迷人的思想领域,一直在挑战人类的认知极限——这就是量子力学。今天,让我们一同踏入这个充满魔法的世界,去探索微观粒子的奇妙行为,并思考量子力学与佛学之间的比较研究。


量子,微观世界的积木

世界是由无数个超级小的积木搭成的,这些积木就是量子。它们不像我们日常所见之物那样规规矩矩,而是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特性。一个物体在宏观世界中要么在这儿,要么在那儿,但在量子世界里,它可以同时在好几个地方出现,这就是量子叠加态。量子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忙人,能同时干好多件事,出现在好多不同的地方。


量子纠缠,神秘的“心灵”感应

两个纠缠的量子系统,它们之间就像有某种神秘的“心灵”感应。无论这两个量子系统相隔多远,哪怕一个在地球这头,一个在宇宙那头,只要对其中一个量子系统做了点什么,另一个量子系统马上就会知道,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像是一对双胞胎,不管相隔多远,一个打个喷嚏,另一个马上也会觉得鼻子痒痒。科学家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现象,每次结果都让人直呼“接受不了”。


不确定性原理,测量的魔咒

量子力学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原理——不确定性原理。它告诉我们,在测量微观粒子的某个属性时,会干扰到其他属性,从而无法同时精确测量多个属性。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越是想抓住它,它就越是躲得无影无踪。


量子计算,超越传统的速度

量子力学的这些奇特性质,为科技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其中,量子计算就是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传统的计算机使用二进制位(比特)进行运算,而量子计算机则使用量子比特。由于量子叠加态和量子纠缠的存在,量子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大量信息,从而实现计算速度的飞跃。普通计算机需要数年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量子计算机可能只需几秒钟就能搞定。


量子通信,无懈可击的安全

在通信领域,量子力学同样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利用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可以实现绝对安全的通信。任何试图窃取量子通信内容的行为,都会立即被发现,因为任何对量子的测量都会改变其状态。这就像是给信息上了一道谁也破解不了的魔法锁。


量子精密测量,超越极限的精度

此外,量子力学还在精密测量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量子效应,可以实现超越传统方法的测量精度。这对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无常与空性,量子与佛学的比较

量子力学与佛学,在某些观念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佛学中的无常和空性观念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暂时的、变化的,没有固定的本质。这与量子力学中粒子没有固定位置和动量的观点不谋而合。同样,佛学的缘起理论强调万事万物相互依存,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而量子纠缠现象则展示了物质的相互关联性。


观察者效应,主观与客观的交织

量子力学中的观察者效应表明,观察行为会影响被观察系统的状态,这暗示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深刻关系。佛学则认为,人的认识受限于主观的感知和心灵状态,强调通过内在的观照和修行来认识真实。两者都探讨了心物关系和非二元性,为跨学科对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殊途同归,修行与科学探究

佛学通过冥想和修行,试图超越表象,达到对实相的直观认识;而量子力学则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试图理解物质世界的深层规律。虽然出发点和方法不同,但两者都在探索宇宙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这种跨学科的对话,有助于加深对自然界的理解,也能促进不同文化和思想体系之间的交流融合。


尊重科学精神,避免神秘化

在将量子力学与佛学进行比较研究时,我们需要尊重科学精神,避免将量子力学神秘化或玄学化。量子力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理论,它基于实验观测和数学推理,具有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量子力学,而不是将其与神秘主义或超自然力量相联系。


聚焦共通点,深化理解

同时,我们也应该聚焦量子力学与佛学之间的共通点,通过跨学科对话来深化对宇宙本质和存在意义的理解。这种对话不仅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进步,也可以为哲学思考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鼓励开放思维,促进文化交流

我们应该鼓励开放思维,促进不同文化和思想体系之间的交流融合。量子力学和佛学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和背景,但它们都蕴含着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洞察。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为人类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量子力学与佛学,一个是现代科学的巅峰之作,一个是古代智慧的璀璨明珠。它们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通点,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宇宙奥秘的多元视角。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和严谨的态度,去拥抱这个充满奇迹的世界吧!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