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原载《二十一世纪》(创刊三十周年论丛),为《真实性哲学(历史篇)》(待出版)一书的序言,转自“系统论与思想史”。

当今的种种危机,实质都是思想的危机
文/金观涛
(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
2020年的世界
2020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不仅导致很多人失去了生命,还使得世界进入了罕见的“大封锁”状态,全球经济活动也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正如《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疫情暴露出全球治理的无政府状态。法国和英国在隔离检疫规则上争论不休;美国则继续为贸易战磨刀霍霍。尽管在疫情期间有一些合作的例子——比如美联储贷款给他国央行——但美国并不愿意担当领导世界的角色……世界各地的民意正在抛弃全球化。”
正是在疫情期间,英国正式脱欧、“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反种族歧视运动的发展、美国新一轮总统大选……这都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其实,新冠病毒并没有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和历史上发生过的传染病相比,它是微不足道的。但奇怪的是,其对人类思想的冲击犹如滔天巨浪,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人们不再珍惜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不可阻挡,许多人的心态似乎回到了十九世纪,而二十世纪仿佛从未出现过。
众所周知,十九世纪是现代民族国家急剧扩张的时代,将民族国家的利益视作至高无上,这将人类推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带来的灾难导致怀疑现代性思潮的流行,对抗马克思主义的法西斯主义兴起,其结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二十世纪的人类迎来了全球化发展的巨大危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沉重地失去了几千万人口,并饱受极权主义统治之苦,在对此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人们才重新审视了第一轮全球化、现代性、民族国家、民主价值等问题,吸取了极权社会兴起的教训,反省了市场经济的成功和所带来的问题,重新建构和完善了现代价值体系,这就有了第二次全球化。
然而,经历了三十年太平盛世,经济和科技有了惊人的发展之时,历史似乎又在重演。面对第二轮全球化造成的问题,特别是面对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既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