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思潮迭起的时代。
这是七十年代后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所酿成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就实际内容而言是在理性层次上否定了“凡是派”,这当然是大功德,但是其内在意义则要比这了不起得多——它使中国的不少人的意识开始了从教条性思维到批准性思维的转变。批判思维是科学性的思维。可以是这样认识:教条性思维是停滞的、颤化的、灰色的;而批判思维则是发展的、进取的、绿色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根本思想特征就是批判的。欧洲的先贤先哲哥白尼、倍根、笛卡儿、康德、孟德斯鸠、黑格尔、卢梭、爱因斯坦、尼采、叔本华、萨特等等划时代的思想文化巨人的思维首先都是批判的。他们的发现,他们的学说在提出之初多是以和奉为神圣经典相对立的思潮形态而存在的,因而常常被视为异端,贬为邪说。然而这种召示未来的思想火花一旦闪耀,它就具有了内在的生命力,它不可阻挡的扩展就是思潮的酝酿。这种规律在历史的教科书中中以清楚地看到,然而不幸的是历史还是一再重复着自己的错误。
一
思潮的迭起,是文化的昂进。(梁启超)
思想的火花经传播形成思潮,往往预示着时代提出了文化更新的大课题。思潮不同于流言,也不是宗教式狂热。思潮首先是思想的产物,它具有批判性质和思辩色彩,它是意识领域的变革,是认识和观念改变的前奏。就自然的发展规律而言,思潮的滥觞,象征着文化更新的开始。因此我的结论是:思潮是社会进步的获得,是文化变革的先声。
我们不妨从历史的角度作一个概略的论证。在欧洲历史上古希腊时代是一个思潮迭起的时代,思潮导致的文化建树使古希腊成为了一个“早慧”的民族,造成了古希腊文化的辉煌,使得古希腊成为了整个西方文明的摇蓝和发源地。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拉斐尔的杰作《雅典学院》是古希腊文化的形象再现,在这幅气象宏大的作品之中可以看到以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为首的贤哲“百家争鸣”的生动形象。
据史学界较为权威的说法,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曾经有过三次较大的思潮迭起的时代。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造成百家争鸣、群星灿烂。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哲学的基础大部分出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人的春秋战国时代几占近半。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堪称辉煌。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讲学论道、辩难诋其。“孔子养徒三千、孟子从者数百,子夏西河,曾子武城,荀乡祭酒于楚宋……”于是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奇观。至于后来秦亡六国,定天下为一尊,秦火焚书、秦土坑儒,杀灭思想、毁灭文化,使中国由文化昂进而退入保守消沉。开了统治者用死亡办法对付思想和文化的先例。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高潮,这是一个人才辈出,文化造极的大时代。唐诗的空前、宋词的绝后,彪炳文化史的唐宋八大家等等。至于元朝之后的万马齐喑而造成的中国文化大消退,它的原因也是世所共知的。
近代的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文化高潮。这个文化高潮的兴起具有比前二次所不同的意义。春秋战国和唐宋文化的高潮的内容基本上是中国本体文化的发展和更新,而第三次文化高潮则是在西方文化的输入和冲击下进行的(西方文化的输入和冲击在于中国既是主动的又是被迫的),因而它就具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义和内容。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后,西方的文明象潮水一样荡漾着古老昏睡的中国,中西文明的时空差,使大批中国士子西渡出现了中国西化的历史现象,至此中国文化的传统开始解体了。在文化解体和国家衰弱中醒悟了的中国先进分子都在苦苦地思索着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使中国振兴图强。于是一时思潮迭起,继之演出了一幕幕历史话剧: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护国倒袁、宪政运动……一直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此期间各种人物、各种主张汇成一股强大的思潮首先在文化思想领域提出问题,然后拓展到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魏源、孙中山、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都是新文化思潮的始作俑者,可以说中国近代的志士仁人,先贤先哲他们的业绩在前期都具有明显的思潮特征,并且推动这个思潮的资源就是欧洲的文化和欧洲的思想。虽然有一些间接地来自日本,但追到底还是出自欧洲。他们得之思潮,又推动思潮,建树思潮,他们是思潮的弄潮儿!
二
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中国的大门又一次打开了,这一次对外开放与辛刻革命和五四时期相比既有形式的区别,又有内在性的相似,区别在于国内社会,国际背景不同了;相似之处在于开放之后现出的中西对比所形成的时空差。历史又一次把振兴图强的大课题提了出来,这种历史的回复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悲剧。
从封闭禁锢到开放搞活使人们在精神和思想上出现兴奋的热点,出现反省和思考的思潮。这种思潮和反省是一种整体的展开方式。所谓“反省的一代”、“思考的一代”的形成,有力的说明这个思潮中青年一代更为典型、更为突出。也正因为思潮的主导是青年人,因而也就使思潮具备了“青年文化”的性质。一般的说“青年文化”的两层意义,其一,思潮是年轻的,充满新生命的;其二,是指思潮的提出者、弄潮者多是青年人。在生命阶段的特征上说,青年时期富有朝气和血性,充满批判精神,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蔑视偶像;青年人思想思想敏锐,行为勇敢。因此在历史上,尤其历史的转折点,一般总是由年青人率先提出问题、执行革命。
思潮的态势是前导性的,具有开一代之风的气势。在文化意义上说思潮一般不强调文化进化中的“连续性”,而是强调文化进化中的间断性。如果把整个人类文化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参见(文化与承诺)玛格丽特•米德)。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很明显在具有开拓性的思潮中,年轻人是反过来影响长辈和引导长辈的,这个时候人们会突然发现文化的中心和权威已经转移到青年一代手中,青年人已经主宰了时尚。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人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就是十分具体的例证。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保守封闭的社会模式),就是所谓“前喻文化”的典型,这也就是“老年文化”。在这个文化格局中,整个社会是一潭死水,发展十分缓慢,有时甚至完全停滞。正于闻一多在诗中所诅咒的:“这是一潭死水,春风吹不起半点涟漪”。在这种文化中“生活的意义是既定的,前辈的过去就是他们的未来”。前喻文化得以保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缺乏疑问和缺乏自我意识。”它完全排除了变革的可能性,“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韩昌黎)。于是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都是不可能。这样社会就停滞了,人就窒息了。而并喻文化是一种过渡过性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酿就着时代冲突”。“但是,和年轻一代新的行为方式的接受有一点不同,年老的一代必须面临先前的行为方式的丧失。这种丧失是痛苦的,因为这意味着对先前生活的否定,简言之,意味着对自身的否定,这就使老一代不能不和年轻一代产生龃龉抵触。“后喻文化”(青年文化)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
八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三种文化(前喻、并喻、后喻)都同时并存的时代,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前喻文化的仍然依靠文化的传统贯性占据强大的实力,但是在文化思潮中后喻文化(青年文化)则显得最为活跃,最具有生命力,按照生命哲学的规律,后喻文化终将成为现代文化的主流。
三
在近年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迭起的思潮中,美术思潮可谓“更向潮头立”了。美术思潮的出现和形成需要认识的两点是:第一,它和社会的文化思潮是一致的,是历史和时代所酝酿的文化更新的表征;第二,由于视觉艺术的特性美术思潮一般比较前卫,比较敏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美术思潮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五四”以来我国画坛的大师、从历史的角度看,基本上是传统的大师(虽有创新一支,但终没成大气候)。而文学则不然,鲁迅、郭沫若、朱自清、茅盾、巴金、曹禺等都是时代的大师,他们首先是以对传统的背判而载入史册的。为什么如此,这是美术理论首先要研究的历史性课题。“(拙文《历史性课题》载《中国美术报》)换一句话说,即是美术作为文化的一支还没有真正进入现代,还没有适应现代文化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因此在这个角度认识中国美术实质是在补五四新语言化的课,是在完成历史未竟的事业。另一个历史背景是“十年浩劫”,这是一个艺术完全被扭曲、被沦落的时代,在这个年代中艺术被人们当作了政治斗争的工具,艺术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意义和价值。历史背景给美术思潮的酝酿和形成积蓄了充涌的原动力,而对外开放的现实条件则给予了美术思潮的催化剂、强化力。在同时,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也决定了美术思潮的性质和形态。
八五年是美术思潮最为活跃、最具声势的一年。以至于人们在总结八五年的美术时,概括为“85美术思潮”或者“85青年美术运动。”
“85美术思潮”和整个社会思潮、文化思潮在内在性意义上是紧密相关的、互相呼应的,它十分明显的提出文化更新和文化变革的中心问题。美术在中国的文化思潮中占据的地位是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这本身就具有现代文化的性态。(在传统文化格局中,美术一般不能作为正宗文化的“道”,而是“器”。)只有在这个时候美术作为时代精神和心灵的直觉形象的价值才能体现得如此的鲜明。
在“85美术思潮”中,使文化更新和文化变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代际冲突”白热化了。青年画家(包括青年理论家)在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上提出的问题使传统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和否定,使老一辈面临着失落和被轻视的惊恐和痛苦。在对待李小山的文章上最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85美术思潮”体现了一种开放的文化意识,体现出试图与世界当代文化沟通的同步的趋势和焦虑,在些情势下浮燥、偏激、过正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问题并不在于此,问题在于强大的传统文化隋性力是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冲垮或者被否定。人们其实不必忱心思潮的破坏作用,原因在于造就思潮,引导思潮的不是外在的权势,而是时代的内在趋势和人们的精神渴求,它是自然的,它有一个自然的调节机制。思潮云涌,难免泥沙俱下,然而时代会淘汰,时代会选择。
值得庆幸的是,“85美术思潮”的出现首先就具有明显的理性色彩,它和整个时代出现的理性思潮是一致的。时代呼唤理性,中国的文化建设需要理性。明白这一点人们没有对思潮过多的忧虑。问题还在于“85思潮”所体现的理性精神在性质上不是中国传统的实践理性和伦理理性,而是我们所憾缺的思辩理性,而思辩理性又是现代文化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条件。
也许人们对86年开始出现的“非理性”思潮更不能理解,其实艺术表达中非理性一般是指强调意志、直觉、主体力量的一种主张和思潮,它与“非理性主义”有区别,它和社会行为中非理性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因此,出现在86年之际的美术领域中的“非现性思潮”实质上处先是作为在艺术创作中强调个性、感性、直觉的意义而被提出来的。在特定的文化意识上说,“理性思潮”和:“非理性思潮”对于文化的更新和文化的变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总之,笔者认为,在中国出现的文化思潮,艺术思潮是文化更新和变革的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从实质上说是五四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不幸的是它是一个重复,一个不得不为之的重复。